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英國First Hand Records唱片公司發掘< 西敏寺之聲(立体聲版)&... [复制链接]

1#
FHR06  ( 3CD=2CD )
{ 西敏寺之聲
~1}
華爾頓: 1号交响曲 / 艾爾加: 2号交响曲; 交响
練習曲;
序曲/ 布列頓青少年管弦樂導聆; <>
之間奏曲/ 羅西尼(布列頓
改編): 夜間音樂/ 晨間音樂
包爾特(Adrian Boult)*口述/ 指揮
倫敦愛樂管弦樂團
*EMI / HMV金牌錄音室ABBEY ROAD STUDIO
立體聲瑰宝母帶首度完整呈现
*倫敦錄音聖地WalthamstowAssembly Hall精彩傑作



FHR07
( 3CD=2CD )

{ 西敏寺之聲 ~2} (2011/5 new )
舒曼: 1~4号交响曲 / 白遼士: 序曲集
包爾特 (AdrianBoult)指揮
倫敦愛樂管弦樂團
*EMI 金牌錄音室ABBEYROAD STUDIO
立體聲珍稀母帶首度發行
*錄音聖地Walthamstow Assembly Hall精彩傑作
*英國原裝進口,
品質高保真





(FHR06小補充)
華爾頓:降 B 小調第一交響曲
艾爾加:《法爾斯塔》C 小調交響練習曲,作品 68
艾爾加:降 E 大調第二交響曲,作品 63
艾爾加:《安樂鄉》序曲,作品 40
羅西尼 / 布烈頓:黃昏音樂,作品 9
布烈頓:《青少年管弦樂入門》,作品 34
羅西尼 / 布烈頓:早晨音樂,作品 24
布烈頓:四首大海間奏曲及帕薩卡利亞
布特指揮倫敦愛樂樂團
First Hand Records FHR06 3’49’38” [3CDs]
這套唱片名為「The 1956 Nixa-Westminster Stereo recordings」,包括了 1956 年 8 月下旬為Westminster 和 Nixa 兩個品牌的錄音。當時,錄音以一對 Altec 咪高峰,把兩條聲道錄進母帶,成為早年嘗試以立體聲進行的錄音。唱片中的歌曲,在幾十年間被轉錄及出版,單聲到和立體聲的版本都有。而 First Hand Records 的這個錄音,則追回 1956 年的母帶(除一首轉錄黑膠之外),重新 remaster 在 CD 上推出,應該會是英國唱片迷和樂迷的寶藏。
這個 remaster 並沒有大量把母帶的 hiss 鏟除,高音維持適度的明亮,中音雖然顯得粗糙卻具質感。聲帶中很多的細節被保留下來,尤其是敲擊樂中的跳躍感,清脆俐落。這在華爾頓的第一交響曲顯得極具價值。布特手下的華爾頓非常緊湊,樂曲有極強的推進力。整體的聲音飽滿而且清晰,這個 remaster 的音響效果可謂非常好。
這裹有一個例外,就是由布特擔任講解的《青少年管弦樂入門》。唱片小冊說本來的母帶已散迭,只能從立體聲的黑膠唱片中轉錄。黑膠沒有解說,但曾經有單聲道版的黑膠則有布特的解說。現在 CD 中有解說的單聲道版,雖然布特的聲音深厚慈祥,但整首樂隊卻置後了不少,敲擊樂更是感到遙不可及和濛瀧一片。而立體聲版的 ambience 非常重,動感略為多了,聲音卻依然平淡和欠缺動態。
唱片亦包括布特演繹的布烈頓《四首大海前奏曲》,能量滿分之餘,亦有很多高貴的獨奏段落,尤其是大提琴部份,遼闊無邊,實在優美。這首樂曲的低音特別濃厚,低音大鼓的隆隆低音,毫無失態,完全不能相信這是
1950 年代的錄音!重複着的 tubular bells,雖在遠處鳴放,但槌敲打在上的擊撞,卻穿透而出,效果超一流。
這套唱片亦包括了艾爾加的第二交響曲和《法爾斯塔》,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法爾斯塔》,與倫敦愛樂的自家品牌為同一錄音,不過倫敦愛樂是一個 LP transfer。這 1956 年版本,被廣泛認為是眾多布特版本中最出色的一首,其動感與張力亦最為出色。時間所限,沒有比對過這版本與 LPO 版的分別,不過錄音中的光亮的銅管,跳躍的小提琴,肯定為這樂曲帶來氣息。
from: [暑狐]/ September 4, 2010




Hifi 音響 291 期




FHR06.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5/26 18:18:22 上传)

FHR06.JPG

fhr07.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5/26 18:18:22 上传)

fhr07.jpg

分享 转发
TOP
2#

买过这家的东西,完全可以做的再好一点。
压片:是波兰的。
唱片包装,谈不上是环保的,只是插在纸片中间的一个开口中。说明书倒是有点内容。
我买的是伦敦MOZART合奏团的一个集子。
TOP
3#

回复 2# d9 的帖子

可能是國情不同,這般的包裝在歐美(尤其在英國)反應不差,且波蘭製的片基亦是很樸實(品質/品相),料足,不取巧
TOP
4#

是很朴实,直接把波兰制造用大字印在碟的印刷面上了。
TOP
5#

原帖由 d9 于 2011-5-27 11:15:00 发表
是很朴实,直接把波兰制造用大字印在碟的印刷面上了。

我的这套FHR07 是印了 " Made in Poland and UK"
TOP
6#

一样一样,呵呵。
TOP
7#

(小補充/ from :http://www.goodiscs.com/Westminster.htm)

{西敏寺(Westminster)唱片公司--消失的精靈國度}

最近將魔戒首部曲看完.許多人可能會和我有相同的感覺:作者嚮往的是精靈國度的烏托邦日子.不幸的是:這個國度已遠剔,只任憑人想像.西敏寺(Westminster)唱片公司就像是LP迷的精靈國度般.例如:在那個講求大曲目的時代,他們可以以一些清新的曲目,令人耳目一新.許多來自歐陸名不見經傳的演奏家,展現絕佳的技藝與素養.讓人驚艷不已.更特別的是:全新的音響觀念,讓人放心輕鬆的聆聽.這家唱片公司提供人們新的音樂體驗.但是最後卻銷聲匿跡,不知所終.........

1949年James Grayson, Mischa Naida 及Henry Gage創立西敏寺於紐約.這家唱片公司名稱的由來,據信是一方面是Nadia開的店名中有西敏寺的字樣.另一方面主要投資者Grayson,於二次大戰期間自英國倫敦來美國.這些關聯性成就這個品牌.雖然這是一家美國公司,但他們大多的唱片製作,包括旗下藝人,都來自歐陸.資料顯示:他們最早是在1949年的秋天開始於維也納錄音.但直到1950年4月份起才開始陸續發行WL5000系列編號的唱片.每個月以四片左右的出片.所以光是到1950年12月止已有44種錄音被發行.並且到1951年底,西敏寺共發行64位作曲家的155個作品.其中87個作品首次錄音,並且有92個作品只有西敏寺才有.

不過西敏寺早期的這些錄音中,半數以上是由出身於布拉格的Swoboda指揮Vienna Sym. Orch. 錄製的作品. 如Kodaly的Te Deum.其他首次發行的錄音還包括Moralt 指揮的Gluck的唐潢芭雷舞作品.Vienna Phil Wind Ensemble 的莫札特的小夜曲.還有一系列由Vienna Konzerthaus Quartet 的錄音.這個四重奏在西敏寺的第一個錄音:舒伯特的鱒魚五重奏(鋼琴由Badura-Skoda擔任)是當年西敏寺唱片銷售最好的.不過真正讓西敏寺被廣泛注意的,卻是Scherchen 在西敏寺的處女作:Bach的B小調彌撒曲,由於它推出時,市面上毫無對手.一下子西敏寺與Scherchen一炮而紅

當然如果一張B小調彌撒曲就可以驗證西敏寺的坦途也太樂觀.1951年Scherchen錄製了四套海頓的交響曲,其中的100號軍隊音效尤其令人深刻.也建立起這個品牌成為高傳真的代名詞.

但是到底西敏寺的好聲音是怎麼來的?西敏寺的創辦人Grayson與維也納音樂團社交關係良好.例如許多旗下歐陸藝人就是靠Hartdl博士的引介.Grayson雇用Wolleitner博士在維也納成立錄音的技術團隊.Wolleitner博士不只是位工程師,他同時也在維也納交響樂團擔任鍵盤樂器的主奏.在被Grayson雇用前,他已在維也納著名的Musikverein錄製音樂多年.他利用單支Altec 21B麥克風收音,再傳輸至一對Ampex 300型錄音座.不過Wolleitner博士最超絕的技術是在其磁帶剪輯及混音工程.這也是西敏寺著名的"Natural Balance"的根抵.

1951年西敏寺錄用Kurt List成為製作人.一系列野心的計畫在該年展開.例如:Appelbaum的貝多芬奏鳴曲全集的計畫(雖然這個計畫並未完成).Badura-S koda及Demus這兩位年輕的音樂家組成鋼琴團隊(四手聯彈或雙鋼琴的錄音).Haskil 與Swoboda的莫札特及貝多芬鋼琴協奏曲.聲樂的部分,Poell演唱Wolf及Brahms的作品.使得這家公司的陣容變得完備.

List博士是一位工作勤奮但也是一位野心極大的人.他希望能與主要大廠平起平座.並且發出豪語:"別家找不到的錄音我們都有".他投入工作的深入,不只撰寫大部分西敏寺唱片的曲目說明."他操作機器就像他是一名工程師"一位西敏寺員工如此形容他"他簡直就是第二個指揮家".

有野心的不只List.另一位創辦人Nadia希望改變西敏寺室內樂曲目的方向,轉為交響樂(當時交響樂錄音比室內樂更好銷售)以期早日成為大品牌.

這兩個人忽略許多事實.要建立交響樂的目錄,意味要有自己的樂團及指揮家.但這也意味其成本將超出室內樂甚多.雖然最後的噩運成真.不過初期似乎經營的還不錯.

List上台之初,西敏寺剛結束與維也納交響樂團的合作.不過靠著當地經紀商的協助,最後成立了Vienna State Opera Orch(VSOO).由於裡面有些成員來自維也納交響樂團及在Scherchen的調教下,這個樂團很快的進入狀況.並且錄製了Haydn;貝多芬的交響曲.馬勒中期交響曲,重錄Bach的B小調彌撒及一些康塔塔.並且搭配西敏寺旗下音樂家如Badura-Skoda, Farnadi, Jean Fournier, Janigro, Gianoli...完成許多協奏曲目.這個策略初期運作其實還不錯.

不過西敏寺英國的夥伴Nixa唱片公司1953年邀請西敏寺至英國錄音,就開始不妙了.西敏寺受不了London Sym Orch與Walthamstow Town Hall傳統的誘惑.便將錄音地點移至倫敦.卻忽略一個問題:倫敦的錄製成本比在維也納多出60%.或許他們知道這個現實.因為他們正作著挑戰當時美國Hi Fi領導品牌RCA及Mercury的美夢.

但是讓西敏寺走向毀滅之路,卻是價格競爭的戰爭.像Vox及Vanguard等小廠一般,西敏寺沒有自己的壓片廠.他們自歐陸錄製的母帶要越過大西洋到達紐約,再送到Columbia製成唱片.這樣的成本使的西敏寺的唱片定價美金7.50.也許他家的唱片值這個價錢.但是到了1955年LP的市場已經成熟.Columbia及RCA相繼調降其唱片價格自$4.98至$3.98.這使的西敏寺WL5000系列的唱片價格被腰斬.更慘的是新的WN18000系列剛推出,就調降價格至$3.98.歷史會證明這樣的價格是無法與大廠競爭的.

1956年9月西敏寺花光他所有的錢,未來一年他們沒有推出任何新的錄音.即使將錄音地點回到維也納,甚至最後回到美國,並且由美國樂團錄音.也時不我予了.西敏寺越走越不堪了.

雖然這個品牌持續至1970年代初.但是1959年底當西敏寺出售(第一次)後,這家公司幾乎已經沒有任何市場價值了.這家公司最後賣給了ABC唱片公司.在ABC被MCA公司併購後.MCA根本不知道他們買到多麼多的寶貝.直到30年後由日本MCA公司將這些珍寶重新面世.

故事的尾聲,我們來談談西敏寺當初三位靈魂人物的去處.1959年西敏寺出售後,List及Scherchen仍然留下來.Grayson則被迫離開公司.他取巧的成立一家Music Guild唱片公司,專門發行西敏寺的錄音.不過ABC斬草除根還是把它買下來.

Scherchen仍然替Westminster錄音,直到1965年Westminster發生第二次財務危機為止.不過Scherchen剛好生命也走到了盡頭,1966年6月12日他指揮完佛羅倫斯的音樂會後,就與世長眠了!!!

List名義上還是音樂總監.但是已經無法進入經營核心.離開西敏寺後,他主要以維也納為根基發展他的事業.甚至他也開始從事指揮工作,眼尖的聽友可以發現他替MHS等小廠錄了不少作品.

這就是精靈國度殞落的故事.........
TOP
8#

到底是西敏寺,还是西斯敏大教堂?
TOP
9#

回复 8# d9 的帖子

"西敏寺"原是位于倫敦的一亇大教堂名;在此討論的則是以"西敏寺"作為唱片公司名称,應是兩码事
TOP
10#

寺,和 教堂,应该搭不到一起的
TOP
11#

不过西敏市倒是有不少优秀的录音,DG现在的大师系列,很多就是来自它。
TOP
12#

原帖由 d9 于 2011-5-27 16:12:00 发表
寺,和 教堂,应该搭不到一起的
晕,搞着搞着搞到译名上去了。
西敏寺是一个港台多用的译名,属于传统的半音半意的译法。因为西敏寺是Abbey,是修道院、隐修院或者大寺院,而不是Church或者Cathedral。修士就是Monk,就是西人的僧侣,所以用寺是一个挺好的叫法。
至于我们通常用的完全音译,那就叫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至于西斯敏的话,也是半音半意,但显然不如西敏寺好,而且还有一种过敏药叫“息斯敏”。
潜水是王道,王道未必是正道.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
TOP
13#

回复 12# maninov 的帖子

多謝解答,同意!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