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刚买了EMI出的富特的SACD,谈一下听感 [复制链接]

查看: 7577|回复: 15
11#

原帖由 scfan 于 2012-7-5 21:00:00 发表
底噪都没的历史录音很可怕啊

顶这句。。。
TOP
12#

把底噪处理掉了就没有历史感了!
TOP
13#

原帖由 shiontobbc 于 2012-7-6 14:30:00 发表
原帖由 ttsoo 于 2012-7-6 9:18:00 发表EMI这个系列福特文革乐的贝多芬第九一直无货,,,,,,,,,
飞龙唯一的一张被我抢了。。。。当时还纠结了半天要不要买,第二天朋友去买已经断货了。。。

呵呵,原来被老兄抢先认识了美女,嗨都成别人老婆了,没得入手了。。。。。
TOP
14#

“ 演出的主要不足集中在第一乐章,李格本人可能也这么认为,所以才干脆用另一个录音替代了原来的第一乐章录音。但是,即便是这个替换录音,也显得不尽如人意,音乐行进松松垮垮,完全没有重点。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富特一向擅长用鼓声渐强形成乐句的推动感,而在拜罗伊特贝九的第一乐章中,定音鼓似乎一直处于怠弱松懈状态。号手们似乎也还没进入状态,不断响起的并非高亢的战斗之声,而是柔软的甚至都有些滑稽的号声。54年的拜罗伊特贝九演出可以毫无疑问地证明拜罗伊特乐团这种临时拼凑乐团也具有极强的实力,那么,乐手们的表现不佳的原因只能归结于——这场演出的特殊意义给指挥和乐手带来了紧张。从音色上说,拜罗伊特乐团的音色相比BPO显得更加华丽和温暖,但却少了BPO的深邃、厚重和坚定,这样一种音色对于表现末乐章或许还说得过去,但是面对贝九这样一个具有多层面内涵的作品还是显得略微肤浅。”
上述这段评述文字出于何处已无从寻找,可是我们再听日本版EMI(SACD)录音,便会明了,第一乐章16小节后出现定音鼓的锤击并非如此;让我们再听卡拉扬1977年录制的贝九,其定音鼓延迟到那个小节出现的?
TOP
15#

LZ太有米了。。。
多建一间学校,就少建一间监狱。
TOP
16#

这封面,乍一看还当是NAXOS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