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用“巨细无遗、博大精深”为题评论过英国Onix 的旗舰 OA-102 后级功放,这台厂方有史以来最强悍的巨无霸非常引人注目,无论设计水平、制造工艺、用料调声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合理的定价使其被誉为最超值的 Hi-End 选择。从设计上 Onix 这台旗舰后级 OA-102 可说是某德国品牌产品的再版,除了外观不一样,声音经过 Onix 工程师的重新调整,实际表现甚至还有超越德国原版产品之势。而令人惊讶的是,Onix 如此高素质的产品售价仍然属于非常合理的水平,可见 Onix 那根深蒂固的超值产品理念依然适用在其顶级系列上。
近期 Onix 对 OA-102 后级作了一些调整改进,不但令使用更便利,声音方面也有明显提高。而且 Onix 这次改进维持厂方一贯低调的作风。改良后整机外观没有任何改变,唯一的区别要绕到机器背板上细看才能发觉,那就是电源输入插口有原来的两个改成了一个,也就是说新的 OA-102 后级无需再用两条一样的电源线供电了,一路输入口也足以满足两个声道 300W 输出的需求,此改进不仅节省了用家购置两条相同电源线的投入,同时也避免两条电源线及电源系统可能造成的细微差别,确保两个声道工作在一致的条件下,对保证声道平衡和音场表现都有积极意义。
OA-102 后级功放庞大体型已经超越了 Onix 的传统入门级产品形象。高 270mm、深达 610mm 的庞大机箱,以及净重 60kg 的重量都是 Onix 迈入 Hi-End 殿堂的表面证据。然而 OA-102 机箱虽大,造型却不笨拙,甚至由黑色亚克力制造的面板上虽然只有金色的 Onix Logo、横条式的电源开关和贯穿面板的镀金装饰条。但就这几个简单的设计元素,却能营造出一副儒雅的视觉效果,可见美学元素的根本,还在于比例协调,Onix 在这方面向来做得不错。而且Onix 还采用重量高达 30kg 的高效散热器 ;散热翼片采用内向式设计,最大程度保障用户的使用安全,在人性化的角度考虑得比较周到。Onix 采用屏蔽和避震性能更佳的 40mm厚亚克力板和铝合金板材结合,打造稳固的机箱。采用厚重的铝合金材料制造机箱获得的好处也显而易见,这些材料都有着优异的低谐振特性和屏蔽效果,尤其高刚性和重量这两个元素,是抑制振动最有力的武器。在稳固的机箱结构下,将外界传导而来的物理振动和存在于大气中的各种 EMI/RF 干扰一一隔离,从而令信号放大电路能够工作在纯净的环境中,发挥出最大的能力。机身上用如此厚重的材料可是会增加了几倍真金白银的材料成本,换来的效果却是显而易见的。在配合机底下使用的大型特弗龙材料订制的机脚,使不良谐振降至更低程度。
当然在新的 OA-102 中,Onix 并不是简单的改动电源输入口就罢休了,他们在线路上也作了适度的调整,令声音表现更完善。OA-102 的线路采用真正全平衡左右双单声道设计,供电由两只高电流、大功率低噪声 R 型 600W 变压器担当,加上推动级独立的变压器总功率储备达 1300W。而 8 只日本 Nichicon 10000uF/80V 高品质的滤波电容加上线路上各级电源储备的电容,电源系统的总容量达到 198000μF,在电源储能方面应付每声道 300W(8Ω)的输出绰绰有余的。而且事实上,每声道采用 8 对 SanKen 山肯2SC3264/2SA1295大功率管,OA-102 在 4Ω 负载下能够线性输出达每声道600W 的功率,保证持续输出电流大于 45 安培。单从这点就已经可以了解到 OA-102 的电源供应系统和放大线路拥有强悍而协调的工作能力。OA-102 后级功放采用低失真推挽式放大线路设计,机背上备有 1 组 XLR 平衡输入、1 组 RCA线路输入和 2 组硕大的特别定制纯紫铜喇叭线输出端子,可轻松连接所需的线材。
音质更细腻
搭配 OA-102 后级试听的当然有同厂旗舰 OC-103CD 数码流播放一体机、OP-101 前级及法国 ATOHM GT3.0 落地箱,全套线材均是 Onix 自家的 Master 大师系列 OCC 单晶铜产品。任何玩家听到这套 Onix 旗舰前后级的声音表现,一定能够理解为何 Onix 以往的入门产品会那么受欢迎了,因为即使是厂方史上输出能力最强悍的功放,音质却依然能像中小功率机那样细腻、甜美,没有丝毫的粗燥质感。Onix以往的产品有着令人愉悦的听感,OA-102 也不例外。这套Onix 前后级完全没有钝重、缓慢、模糊的现象,也不像一些“新世代”的功放那样音色变得太“现代化”,甚至于太“白热化”。Onix 组合的声音仍是属于软调性,从低频到高频段都显得温润而醇厚。像是钢琴、竖琴、长笛以致于小提琴的音色,都能恰如其分地表现出声音的厚度,而在另外一方面,这些乐器在泛音的部分仍能充分地展开,套句音响玩家们的惯用词 :它们的“空气感”很不错!说实在的,这套 Onix 前后级的声音特质并不容易用言词来形容,平常我们听到一些所谓“声音很厚”的功放,部分造成“厚声”这类聆听感受的原因是高频段延伸不足,我们当然很难接受这样的表现方式,普遍会认为那是一种“沉闷”的声音。但这套 Onix 却并不是靠着修饰高频、或是以较高的偶次谐波失真来造成温暖音色的假象,在宽频响应、低失真的条件下,能维持能够做出这种柔性、流畅的声音,这些都显示出设计者的功力与 Onix 工程师合理利用元件及线路工作状态调声的能力。
音场更立体
虽然音质甜美柔润,但无需仔细的分辨,就能感受到Onix 这套组合的分析力很高,不过它们的高分辨率并非表面化的,不是借着明亮的高频来凸显细节,而是细腻地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尤其以中频与中高频段最为明显,在聆听交响乐团演奏的软件时,弦乐的部分能够清楚地分辨各部的演奏,密度感很高彼此却又不会“粘”在一起,音场安定、定位明确,不会凸显某些特定乐器,无论是古典音乐或爵士乐,兼具密度、分辨率、整体性和活生感的表现,处处显现出这套功放过人的音乐性。
由于 Onix 有着扎实、层次丰富的中频与低频,而高频段虽然分辨率高,并不会让整体的音色偏亮,乍听之下并不觉得整体的声音倾向于轻快,但是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它们控制力佳的特质,低、中、高频的速度都很快,而且一致性还很高。相比很多所谓具有监听味道的器材,要比较声音质感的话,Onix 在中频段丰富的层次感,恐怕不是用寻常的功放可以相提并论的。
气势更宽厚
由于 OA-102 拥有强劲的驱动力,因此这套系统无论是以正常或非常大的音量聆听,都能维持同等的音质,即使刻意加大音量聆听,全频段的能量均衡性丝毫没有改变,像是 ATOHM GT3.0 就能被这套 Onix 组合轻松驾驭。实际上在播放流行音乐与摇滚乐时,不需要刻意开大音量,就有足够的强弱对比,表现出充足的动态。在低频延伸与量感方面则超出我的预期,在这套系统中让我清楚地听到管风琴在 30Hz 附近的超低音频段。事实上,这套功放表现出的音场规模,包括宽度、深度与高度的感觉,会随着软件录音制作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播放年代较新的好录音,音场会变得很通透,就算刻意把音量转小,也不会遗漏微小的细节。这些都能印证这套 Onix 组合虽然有自己的音色性格,却依然能够清楚呈现不同录音的素质区别。尤其是对管弦乐的重播,那种源源不断的后劲驱动力,令整体气势宽厚从容。和前一代产品相比,就仿佛是宝马 740 和 760之间的区别,新的 OA-102 仿佛是 V12 发动机的宝马 760,速度够快,力度够猛,却沉稳不冲,动态能量来去挥洒自如,应付爆棚乐段毫不吃力。
总结
通过这次的试听,Onix 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无疑值得赞赏,全新改进的 OA-102 呈现音质和控制力更上一个层次,使用成本却能有所降低,音响迷碰上这种好事当然会乐于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