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绝对是近年罕见的超级制作 | 龙源唱片《俳》33转黑胶上市暨周道... [复制链接]

1#
龙源唱片刚刚出版《俳》是今年以来一张最值得发烧友关注的原创发烧民族音乐唱片,由孟庆华老师和李小沛老师联手打造。
《俳》已经出版了24K纯金CD,最近33转黑胶也正式上市了。


《俳》上市后获得了不少发烧大咖的赞誉,例如周道前辈在他的微信朋友圈这样说:
近期大热的一张纯音乐唱片。
初次聆听,我刻意不看制作文案和各种碟评,凭主观感觉静心欣赏。
音乐很动听,戏曲风格和民族特色浓郁,每段都有大师级的民族乐器担当主角,演奏大气精彩,荡气回肠。
音效极发烧,乐器质感一流,场面热烈,绝对大制作!
关键词:龙源,昆曲,孟庆华,李小沛,赵家珍,亚洲爱乐。


参加《俳》唱片录音的有14位著名艺术家,包括赵家珍、 赵承伟、 金玥 、 王佳男、 吴琳、 牛建党、 邸扬、 侯长青、曹杨、 丁晓逵、 陈崴 、 程皓如、 徐森 、 许玉莲等14位大咖。


以下请欣赏唱片B面第一首:【阵】 李龟年的渔阳战鼓。
这是全碟最爆棚的一段音乐,取材于昆曲曲牌《石榴花+斗鹌鹑+六转》,参加演奏的乐器包括高胡二胡中胡唢吶弹拨群弦乐队圆号小号长号大号



香港《音响技术》主编大草哥在4月号的《音响技术》上撰写了《俳》的碟评,经过草哥的同意,特转发给大家欣赏。


昆曲与民乐名家

文|大草


(温馨提示:俳的读音是排,古时对戏剧及音乐从业者的称呼。)


一口气听完整张「俳」的24K金CD接近52分钟的音乐之后,内心对与这张唱片有着密切关系的四位朋友实在佩服到五体投地!

首先是负责出品的龙源音乐两位监制田峰和欧阳永青,因为「俳」绝对是近年罕见的超级制作,除了14位中国著名的乐器演艺名家之外,还有29人的亚洲爱乐乐团弦乐队,与及11人的X Brass铜管乐团参与演出,并且在北京总政歌舞团的大型录音棚进行录音,需要投放的资金实在非常庞大,在现今年轻人向往从网络聆听音乐而减少购买实体软件的年代,他们仍然坚持投下巨资制作新录音给发烧友和乐迷欣赏,并没有计较何时才能够回本这个现实问题,当然值得钦佩。

第三位是作曲名家孟庆华,发烧友对他创作的两张录音专辑「粉墨是梦」和「伶歌」当然不会陌生。「俳」是他花了五年时间,深入研究具有600年历史,有「百戏之祖」称号的昆曲经典曲牌音乐,再加以创作和改编,以西方管弦乐,民族管弦乐的各种独奏乐器与及敲击乐,组成令人耳目一新和深受感动的十首崭新风格的音乐作品。它们包括取材自昆曲曲牌〈小桃红〉的《怅》,〈赏宫花+江头金枝〉的《谑》,〈滚绣球〉的《殇》,〈折柱令〉的《殿》,〈快活三+朝天子〉的《恸》,〈石榴花+斗鹌鹑+六转〉的《阵》,〈山坡羊〉的《观》,〈懒画眉〉的《忆》,〈江儿水〉的《思》, 与及〈步步娇+醉扶归〉的《馥》一共十首,每一首曲目选用的独奏乐器都各有不同,和乐队演奏的曲风亦各异,不过共通点都是气势磅礴,埸面恢宏和气派万千,令你听起上来会深受感动,孟庆华如此有深度和充满创意的音乐创作才华绝对值得钦佩。

最后一位便是著名录音大师李小沛。原来他与孟庆华早已合作多年,包括「粉墨是梦」和「伶歌」。孟庆华也因为和李小沛合作得多,完全明白音乐和录音适当地配合起来可以在音响器材上发挥出怎么样的威力,所以他在创作,配器和编曲的时候已经为李小沛留下了制作的空间来给他发挥,所以李小沛在频响,起伏,纵深,质感和肌理感,细节与韵味等各个音响范畴落足功夫,在各种乐器的细节,泛音,演奏的特色,与其他乐器的配合,音色的平衡度,音场的位置感和空间感,以至气势的澎湃感,特别是敲击乐和竹相(撴地发声的大碌竹)的深潜冲击感都取得录音再生的极级靓声境界,当然令我深感佩服!

负责独奏的14位音乐名家造诣极深,演奏完全配合孟庆华心中构思的曲中意境,他们包括-古琴:赵家珍,三弦:赵承伟,高胡 / 中胡 / 二胡:金玥,箜篌:吴琳,中阮 / 柳琴:邸扬,打击乐:王佳男,洞箫:侯长青,尺八 / 埙:丁晓逵,琵琶:曹杨,唢吶:牛建党,古筝:程皓如,中音笙:徐森,竹相:陈崴,大提琴:许玉莲一共14位。

CD小册子有非常详尽的介绍,也有孟庆华和李小沛的肺腑之言,值得大家细读。「俳」可以用四个字总结:瞓身推介!






分享 转发
您的时间在那里,您的成功就在那里!
TOP
2#

已买了,这张碟录音电平比较低,比较考验唱放增益,越大声越好听
LP:micro bl-91  唱臂:KUZMA  唱头:FR 1MK3
CD: DENON 961FA
PRE:柏林之声 897
AMP:MC2   1250
SPE:   丹拿S5.4

线材:范登豪 D501S,天仙配,高度风SPK-X7
TOP
3#



LP:micro bl-91  唱臂:KUZMA  唱头:FR 1MK3
CD: DENON 961FA
PRE:柏林之声 897
AMP:MC2   1250
SPE:   丹拿S5.4

线材:范登豪 D501S,天仙配,高度风SPK-X7
TOP
4#

回复 3楼lampad8的帖子

厉害!
您的时间在那里,您的成功就在那里!
TOP
5#

NO 11
TOP
6#

版主不是说以下请欣赏B面第一首吗,怎么没有?
TOP
7#

有啊,斑竹发的链接就是
TOP
8#

关注本专辑,是因为参与者基本就是国内民乐界相关领域的大咖。粗略听了一下,整体感觉,本专辑的特色在配器,特别是在主题表现上对主奏乐器的选择,感觉很对个人口味。捡其中几轨胡扯几句。
轨1“淚潸潸的秋江一望”:主题——悵,古琴主奏,箫和大提琴辅奏承托,背景若有似无的鼓点,很有怅惘之愁绪,不过几次乐团齐奏的介入,个人觉得强度太抢,有点破坏整体的氛围——当然,这是仁见仁、智见智的问题,咱不专业,只是妄评。
轨2“本無和尚的幸福憧憬”:主题——謔。配器完美!正是个人心中“謔”的感觉 ,各种乐器的组合确实营造出一种“诙谐”“调皮”的趣味儿
轨3:“六月雪中的竇娥冤” :主题——殤。琵琶主奏,箫辅奏,乐团齐奏,三者的配合营造出一种极其“悲怆”的情感氛围。仔细思考之后,觉得琵琶作为主奏乐器,实为不二之选!
轨5“长生殿里的悲情离别”:主题——慟。大提琴与古琴如歌般的相互倾诉,箫的参与,给人一种有克制的“哀伤”感,乐团的齐奏则总是有一种试图突破这种克制,结尾弱音的处理让人联想幽远……
轨6“李龜年的漁陽戰鼓”:主题—— 陣。总让人联想到秦王破阵乐,热闹。鼓为主奏乐器,E斑竹也说过了——爆棚。
轨7“昭君故里的恬淡家園”:主题——觀。笛、阮的对话,有意思。
个人而言,尤喜欢轨2和轨3.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