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梦想竟成♬【追求半生的独立视听室落成记】♬不定期更新音乐&a... [复制链接]

查看: 73544|回复: 196
181#

日本家庭类题材的电影大师不少,比如早期的小津安二郎,后期的是枝裕和等,情节并不复杂,但细腻的拍摄手法高人一等!包括这一部电影《搬家》,拍摄于1993年,导演是相米慎二,上一次看他的作品是80年代的经典片《台风俱乐部》,对一群中学生青春萌动的写照。这部《搬家》镜头对准三口之家的小学生莲子,在父母分居结束婚姻的过程中,一段细腻悸动的描述,前半段场景在女主家庭室内取景,后半段场景放在日本的袛园祭活动(类似于中国的端午节龙舟)中,以日本夏日民俗祭奠为背景,为缓慢带点散文叙事的情节,增添了一些镜头的烟火美感,快结尾那十来分钟,莲子在月色下竹林穿梭,只有月亮及环境光,无人工补光,极大地考验摄影的技艺。最后,莲子在琵琶湖边,以超现实主义的镜头,与即将过去的童年作最后的道别。。。本片的胶片质感及色彩,都是非常出彩,推荐!
2.png (, 下载次数:0)

(2025/2/18 16:01:36 上传)

2.png

front.jpg (, 下载次数:0)

(2025/2/18 16:01:36 上传)

front.jpg

TOP
182#

推荐一张经典爵士乐专辑,ldle Moments的《Grant Green》,光第一首就值回唱片的价值了!
2.jpg (, 下载次数:0)

(2025/2/27 11:06:55 上传)

2.jpg

1.jpg (, 下载次数:0)

(2025/2/27 11:06:55 上传)

1.jpg

TOP
183#

其实这5、6年以来保持的连续观影模式中,基本很少看新片,2000年以后,随着互联网大潮的滚滚洪流涌动,传统艺术基本都收到极大的冲击,包括港片、好莱坞电影的坠落,千禧年之后,每年的精品电影远不及之前。。。所以,我的观影模式就是不追新,大部分时间是在观看以前没有机会看的老片或经典老片,比如这部《遗愿清单》就是,摩根弗里曼和杰克尼科尔森两位大咖联袂主演的电影,用偏喜剧的手法,讲述的是癌症病人生命倒计时的故事,以及在死亡到来前,该怎样面临和行动的问题。。。推荐!
2.png (, 下载次数:0)

(2025/3/6 23:09:40 上传)

2.png

1.jpg (, 下载次数:0)

(2025/3/6 23:09:40 上传)

1.jpg

TOP
184#

宗教的核心主题就是感恩和慈悲,比如造就西方文明的基督教,更是如斯。。。《正义的慈悲》这部片子的意义,就在于在一个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国家,就算是强大的美丽国,也是它见不得人的一面!黑人原始的宗教,其实并不是后面的三大宗教,但几个世纪前被作为奴隶,从非洲大陆输出到西方社会后,即使接收了基督教的洗礼而成为上帝耶稣的子民,也未必都能与白人平起平坐。。。此片推荐!
2.jpg (, 下载次数:0)

(2025/3/9 0:20:32 上传)

2.jpg

1.jpg (, 下载次数:0)

(2025/3/9 0:20:32 上传)

1.jpg

TOP
185#

乔》是一部被低估的好片!片中,尼古拉斯·凯奇饰演一个有犯罪前科的男人,帮助一个15岁破碎家庭的男孩而游走在犯罪边缘,最终殉身的题材。。。整个剧情压抑偏暗黑,感觉尼古拉斯·凯奇的无名火随时可能爆发,也与密西西比背景的铁锈地带大的**背景相契合,小镇上的酒鬼、妓院、无业人员。。。当前,第二次当选的特朗普大帝,联袂同样是铁锈地带走出来的草根副总统万斯,正在缔造美帝再次伟大的辉煌事业!这部影片出品于2013年,2000年以后,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片子,票房一直不被看好,走下坡路中,饰演的角色数量也偏少了许多,但这部片子,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角色,还是很有分量的,推荐!
2.png (, 下载次数:0)

(2025/3/14 0:04:11 上传)

2.png

1.jpg (, 下载次数:0)

(2025/3/14 0:04:11 上传)

1.jpg

TOP
186#

《恐惧的代价》,一部上世纪50年代初的高分黑白片,属于冒险片类型!时长接近两个半小时,前一个小时一群混混在酒吧瞎扯,稍显无聊,后面一个多小时两台运送硝化甘油到起火油井现场的卡车,才是真正的看点,沿途险象环生+跌宕起伏,终于精彩了起来!可惜,驾驶两辆卡车的人员,全部洗白!本来男主马里奥成功将一车硝化甘油运达目的地,但在返途的盘山路上,因为兑现了4000美元的奖赏而得意忘形地开车,翻下悬崖而死。。。扮演马里奥的男主伊夫·蒙当是法国著名的演员和歌手。看完这部片子,不得不为人类对石油的贪婪而悲哀!推荐!
2.png (, 下载次数:0)

(2025/3/19 10:35:16 上传)

2.png

1.jpg (, 下载次数:0)

(2025/3/19 10:35:16 上传)

1.jpg

TOP
187#

二十年之前,收集了大量DVD影碟,准备等闲时再来集中观影,结果一直忙于工作打拼,很多影碟束之高阁,收藏的不少经典电影,实际一次也没看过。对于我而言,不分年代,没看过的电影,都是新片!等新老房子的家庭影院先后筹建后,已是半百之年。。。索性放慢工作的脚步,转向生活的相对放松状态,加上后面开始玩PT+NAS下载,世界上最优秀的高清电影,分分秒秒就可躺在硬盘中,所以这7、8年以来,只要不外出,基本上按照每晚一部电影的节奏,观看了上千部豆瓣评分7.0以上的电影,包括最近看的这部《午夜牛郎》:片中饰演一个梦想到纽约挣大钱的男妓(俗称牛郎),作为新人的乔恩·沃伊特将精力旺盛的男主角巴克塑造得栩栩如生,从而一夜成名。而饰演里佐的男配角,也是日后演技飙升的达斯汀·霍夫曼。这俩男主配角色的搭配,加上纽约旧城区的肮脏和油腻的氛围感,蓬荜生辉!不得不说,达斯汀·霍夫曼的演技在此片中,把一个专靠骗点小钱为生的跛子,演得活灵活现!两个日后奥斯卡男主的明星,演技很高!另外补充一句,男主乔恩·沃伊特就是好莱坞另一个女星安吉丽娜·朱莉的父亲,哈哈。。。此片力荐!
2.png (, 下载次数:0)

(2025/3/27 23:19:18 上传)

2.png

1.jpg (, 下载次数:0)

(2025/3/27 23:19:18 上传)

1.jpg

TOP
188#

楼主的观点和我差不多,我对电影也是没看过的片子就是新片,事实上大多数经典电影让我们失望的不多,更多的是为啥现在才看的。。。
TOP
189#

《想象之光》,印度大城市孟买两个护士的故事,一个是已婚,婚后不久丈夫远走德国打工,不敢走出围城而谨小慎微;另一个小护士,爱上一个穆斯林男孩,冲破家庭和宗教的差异,大胆偷尝爱情的禁果!全片暗夜场景偏多,孟买时不时的下雨天和潮湿的天气,营造了另一种别样的氛围。剧情与传统的印度歌舞片,完全迥异,甚至配乐都是钢琴+木吉他,导演是印度86年出生的女导演帕亚尔·卡帕迪亚,看得出,此片的拍摄完全与当今欧美日的电影接轨,偏文艺路线的剧情略显冗长,还是很值得一看,推荐!
11.jpg (, 下载次数:0)

(2025/3/30 22:25:03 上传)

11.jpg

front.jpg (, 下载次数:0)

(2025/3/30 22:25:03 上传)

front.jpg

TOP
190#

清明节前的一周,两晚一口气看完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乡村三部曲!第一部《何处是我朋友的家》,讲的一个小学生阿默德错拿邻村同桌穆罕默德的作业本后,锲而不舍孤身送还的故事,影片配乐应该是纯粹的伊朗音乐,片尾一段快要天黑时,阿默德与老木匠在村巷中行走时,窗棂在墙上的投影或窗棂彩色在室内灯光映衬下的光彩,记忆深刻。第二部《生生长流》,则是电影导演驾车与他小儿子一起在1990年伊朗大地震后,回到第一部电影中的那个村落,从一个村落到另一个村落寻找小演员途中的故事,犹如一部伊朗式公路片,片里的演员大部分都是当地居民,并没有什么具体的中心情节,片尾导演儿子与当地一个村妇的一段聊天,很有意思。第三部《橄榄树下的情人》,继续大地震几年后同一个村落的故事,另一个电影导演在用当地村民拍摄一部电影,其中一个反复拍摄的场景,就是海选上的正在念书的姑娘塔赫莉和年轻的砖瓦匠侯赛因,剧中他们饰演一对夫妻。很巧的是,他们俩早已认识,小伙子向姑娘求婚,但因为侯赛因目不识丁且没有房子惨遭姑娘祖母的拒绝。片尾一大段,侯赛因追在塔赫莉回邻村的路途中,利用三寸不烂之舌,反复恳求姑娘嫁给他,并许诺给她一个幸福的家。。。电影最后在一个长达五分钟以上的长镜头中结束!第一部电影中几个小演员出镜,已经从儿童蜕变成少年,但他们并不是主角。。。第二、三部的电影配乐采用了较为克制的古典音乐,与诗意的镜头很应景!三部电影的选景都在伊朗高原吉兰省的科克村,1990年6月20日深夜,吉兰省发生了一场7.9级大地震,导致六万人丧生,五十万人流离失所。这个高原村落高低起伏的巷道和民居,让我想起川西理县的桃坪羌寨,总觉得有似曾相识的神韵。。。电影中那栋震后未倾倒的两层民居,粉色斑驳的墙面,木制的陡梯步,简单雕花的木制栏杆搭配蓝色油漆,以及几盆貌似臭海棠的鲜花,贯穿三部电影,有一种废墟特有的美!阿巴斯的电影拍摄,长镜头是他的特色,极具诗意般的美感,还有类似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的固定镜头拍摄,让演员走进或走出镜头,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不愧为伊朗国宝级的电影大师,力荐他这乡村三部曲电影!
3.jpg (, 下载次数:0)

(2025/4/5 0:12:06 上传)

3.jpg

2.jpg (, 下载次数:0)

(2025/4/5 0:12:06 上传)

2.jpg

1.jpg (, 下载次数:0)

(2025/4/5 0:12:06 上传)

1.jpg

TOP
191#

《如沐爱河 Like Someone in Love》看完,本片的叙事节奏、拍摄手法与剪辑,不说是大师阿巴斯导演的,都让人误以为它出自一位日本导演之手。但它独特的叙述视角恰是很少日本导演所具备的,而这正是阿巴斯这位“外乡人”的长处。本片一共三个主要场景,片头的场景是在一个酒吧里面十多分钟的电话及交谈,就两个镜头之间来回切换;第二个场景就是援胶女进入退休教授的家,这个场景我很喜欢,老教授一屋子的书环绕,还有古董级的HIFI设备,暖暖的台灯光打在红砖墙上,温馨舒适之极!第三个场景就是在老教授的VOLVO车上,教授、援胶女及援胶女男友之间一路的互动谈话。。。还有快结尾时,老教授的邻居老妇女,透过一扇小木窗与援胶女的那段交谈,也很有意思。。。总之,这部最不像阿巴斯的电影,但还是很令人回味,推荐!
33-1.jpg (, 下载次数:0)

(2025/4/8 23:05:23 上传)

33-1.jpg

1.png (, 下载次数:0)

(2025/4/8 23:05:23 上传)

1.png

1.jpg (, 下载次数:0)

(2025/4/8 23:05:23 上传)

1.jpg

TOP
192#

长镜头、车载移动拍摄、画外音不对讲话者进行拍摄、伊朗高原上与土地浑然天成的村庄。。。等等,这些都是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基阿罗斯塔米的个人标志性拍摄风格,与我们小时候写作文,老师交代写作文的几要素,比如中心思想、主题大纲等,基本不相符,大师的电影不讲这些规则,有时,他的故事毫无主题,散乱而慵懒,但充满诗意的镜头(大师本人也是诗人),懂的人自然懂!《随风而逝》又一部电影大师阿巴斯的作品,里面伊朗高原河谷地带的麦浪,随大师标志性的长镜头取景,美丽至极!这半个月以来,把以前收藏的大师为数不多的电影,一一观看完毕,也算是对大师的艺术成就致敬吧!阿巴斯·基阿罗斯塔米1940年6月22日生于伊朗首都德黑兰,毕业于市立美术学院。后转行做导演,二十余年的从影生涯早已使阿巴斯在本国成为支柱型导演,但他真正登上世界影坛、确定了其国际大导演的地位,还是在进入八十年代末期以后。1987年,朴素的儿童题材影片《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第一次让他得到了西方世界的承认,在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上拿回了大奖。1991年的作品《生活在继续》成为阿巴斯首次携与参展纽约电影节之作,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罗西里尼人道主义精神奖和金摄影机奖。1997年,思索生死问题的哲理影片《樱桃的滋味》为阿巴斯赢得了更大的声誉,于戛纳影展上夺得金棕榈大奖。阿巴斯成为伊朗首位获此殊荣的导演。1999年他推出了《随风而去》,荣获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大奖。阿巴斯·基阿罗斯塔米堪称当今世界影坛少有的大师,他善于从平凡的事件中揭示人类最深的情感。包括戈达尔在内的众多的著名电影导演对他都推崇倍至。黑泽明称基阿罗斯塔米的作品“无与伦比”, 同时库亚斯塔米也被与德·西卡(Vittorio De Sica)、艾里克·罗默尔(Eric Rohmer)等前辈电影大师相提并论,因为他的电影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简约的语言与深刻的观念并存。”2016年7月4日,阿巴斯因为癌症在巴黎逝世,享年76岁,遗体于8日运回伊朗安葬。泽维尔多兰、贾樟柯等人发推表示哀悼,巨星陨落,难道是伊朗新浪潮的终结?
22.jpg (, 下载次数:0)

(2025/4/10 23:58:09 上传)

22.jpg

11.jpg (, 下载次数:0)

(2025/4/10 23:58:09 上传)

11.jpg

TOP
193#

昨晚,又看了一部小津安二郎1952年拍摄的黑白片《茶泡饭之味》,他的电影转成蓝光版后,我是见一部收藏一部!最近半个多月来,一直观看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土耳其电影大师努里·比格·锡兰的电影作品,再加上早期的日本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算是向电影史上几个有类似风格的电影导演致敬吧!小津安二郎曾在二战参加过中日战争,算是草根出生,拍摄的手法极具个人特征,固定机位镜头取景,让表演者走进画面,基本不用跟拍或现代电影的秒切镜头手法,室内的布景利用日式家庭的榻榻米、推拉门窗等,讲究前景、中景及背景的三重结构,类似中国江南古典园林,注重空间的延伸、渗透与层次,哪怕是黑白片,都极具美感!阿巴斯本行是学美术出身,后转行做导演,同时也是诗人,喜欢长镜头的纵深感,喜欢用一台小车在行走中的内外空间来拍摄,画外音时,并不把镜头对准讲话者。锡兰是是专业的摄影剪辑科班出身,所以他的电影除了长镜头构图,也喜欢用特写镜头,构图及色彩,明显是专业级的水准!小津安二郎拍摄的题材细腻,偏好以日本家庭作为叙事题材;阿巴斯拍的电影有较强的乡土情怀,比如“乡村三部曲”,他的片子像是优美的散文,没有所谓的中心思想禁锢,随性而有独特的诗意美感!锡兰的电影以其诗意的影像和文学化的叙事风格著称,作品常常探讨哲学和人性问题。看这些大师的电影,要耐得住寂寞,与当下发烧友所热衷的多低音炮、画质、全景声等,半毛线关系都没有,是属于真正喜欢电影的爱好者欣赏的类型,小众中的小众风格吧!
TOP
194#

在谈《粗野派》观影体验前,先说三段插曲:
   1、犹太复国背景,19世纪末,欧洲大陆的反犹主义浪潮使得犹太人遭受严重的歧视和迫害。在这种背景下,犹太复国主义应运而生,其核心诉求是在巴勒斯坦地区重建一个属于犹太人的国家,为犹太民族提供一个安全的避风港‌。1947年,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分别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标志着犹太复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2、关于粗野主义建筑,二战后兴起的强调建筑功能和突出使用原材料的设计风格,也称粗旷主义,也可以指人,代表粗野派建筑师,粗野派建筑的大师主要包括勒·柯布西耶、史密森夫妇、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安藤忠雄等。粗野主义建筑信奉的格言“少即是多”。同时,粗野派建筑也是中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主流住宅,即1950-1980年代中国常见的“单元楼”“板楼”“筒子楼”,代表社会主义、**信仰和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是乌托邦式理想住宅。男主试图将粗野派建筑和社会主义乌托邦式的“东欧理想国”带入美国,与美式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格格不入。男主在美国遭遇幻灭,几乎是必然。

   3、关于包豪斯(Bauhaus),创始人德国人格罗皮乌斯提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倡导艺术家与工匠合作,打破传统“为艺术而艺术”的束缚,将现代材料(如钢材、玻璃)与美学结合。包豪斯风格的核心原则是“形式追随功能”,主张设计应服务于实用性,去除冗余装饰,通过标准化和工业化生产实现大众可负担的设计。其诞生背景与工业革命和工人阶级需求密切相关,旨在通过技术手段设计可批量生产的实用产品。
   难得的周末,昨晚终于有时间用三小时二十分钟的宝贵休闲时光,来看这部去年热门影片《粗野派》,故事围绕匈牙利出生的“包豪斯”派的犹太建筑师拉斯洛·托斯与妻子埃尔兹贝特展开。他们在二战后逃离欧洲,相继前往美国重启他们的事业,并见证了现代美国的诞生。然而他们的生活被宾夕法尼亚州一名神秘而富有的客户改变了。在为这位富豪委托设计宾州一个小镇的社区中心时,拉斯洛借鉴战前多年在集中营逼仄的囚禁空间的生活体验,强调空间狭窄,但天花板相对较高,里面还有一座基督教堂,正午时分,阳光从高高的十字形玻璃采光井射入,在教堂正中的一块意大利灰白色大理石身上,呈现出一个完美的光影十字架,这个光影十字架的灵感,应该来源于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从片中可以找到不少现代建筑史上经典教堂的影子,比如卒姆托的田野教堂,以及现代建筑大师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本人是一个不入流的建筑师,所以观看此片,貌似又回到了学生时期学习并看过的建筑史书籍。。。片中快结尾的场景,是建筑师随同美国富豪去意大利采石场,订购教堂的大理石,在一个被采空的大理石洞内,一场party后,拉斯洛酩酊大醉,被富豪在一顿尖酸刻薄的话语羞辱后鸡奸了,这段情节其实是为了展现艺术家如何在资本面前失去自我,然而被资本鸡奸的类似案例,不说远在国外,就是在天朝改革开放后飞速发展的三十多年里面,也是家常便饭+司空见惯。影片结尾前,拉斯洛·托斯夫妇及侄女,最终相继回到以色列定居,回到属于犹太教的族群,此片貌似一部犹太复国主义的宣传片。。。

    影片配乐如河流一般,时而蜿蜒时而奔涌,仿佛是另一个有话要说的角色,不需要多余的音符陪衬。影片的拍摄,据说是VistaVision 70mm胶片重出江湖,日本电影大师今村昌平使用其拍摄过《人类学入门》,据说是当时最后一部用这种胶片的片子。色彩质感粗砾而厚重。

   男主拉斯洛·托斯的演员是阿德里安·布罗迪,虽然没有汤姆·克鲁斯、约翰尼·德普等好莱坞当红小生的颜值,但演技非常出彩,先后获得了法国恺撒、波士顿影评协会、美国影评人协会最佳男演员奖,第56届英国学院奖、第60届金球奖最佳男演员提名,2002年凭《钢琴师》斩获第75届奥斯卡奖最佳男演员,成为奥斯卡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帝。作为演技派的代表人物,阿德里安·布劳迪在本片中令人赞叹的表现,再次获得第97届奥斯卡奖最佳男演员,将他的演艺事业再次推到了顶峰。

  此片虽然略显冗长,但强烈推荐给建筑师同行及喜欢建筑艺术的电影爱好者!

22.jpg (, 下载次数:0)

(2025/5/11 23:07:38 上传)

22.jpg

11.jpg (, 下载次数:0)

(2025/5/11 23:07:38 上传)

11.jpg

TOP
195#

周日晚上又看了一部去年的新片《帕特诺普》,片名来自于意大利神话中的一个神名“帕耳忒诺珀”,以歌声诱惑尤里西斯未果而投身于海的女妖!此片是意大利著名导演、编剧保罗·索伦蒂诺的作品,上一部《绝美之城》也很不错。看完此片,觉得该片风格类似于意大利一代宗师费德里克·费里尼执导的《罗马风情画》,个人觉得此片命名为《那不勒斯风情画》也不为过。年轻时貌美如花的帕特诺普,犹如一个尤物,但其实是非常有智慧的女神。女人的美丽,也不尽是红颜祸水,不只是男人眼中欲望的放大器物。她与海妖同名,是美和欲的代名词,但她却也在不断的思考提问,一次又一次的转身,最终学会用知识包裹自己。作为那不勒斯当地一所高等学府人类学导师名下的高徒,终身未曾婚嫁,后成为另一所高等学府的正教授,正如导师退休前告诫她的一句话:所谓人类学的真谛,就是学会观察!片中有一段帕特诺普与红衣枢机主教的挑逗情事,实则是对天主教的嘲讽,感觉是导演索伦蒂诺是对意大利另一位导演大师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的致敬!片尾导师的超现实巨婴怪物般的弱智儿子,咯咯的傻笑,有奇幻片的特征!影片配乐采用意大利流行音乐做媒介,该片室内外的布景、灯光、取景、镜头移位及构图,都是一流的,里面的帅哥美女非常养眼,部分场面相当香艳刺激,不适合全家人一起观赏,4K蓝光旗舰画质,相当的出彩,完全可以作为踢馆发烧友的示范片!豆瓣评分尽管不高,略显冗长,但本人可以给它4颗星的评价,推荐!
TOP
196#


恭喜楼主得偿所愿也。我也使用JVC的投影,DLA-X55RWE。看中其影像的胶片感,比较有氛围。

fallingforyou 发表于 2023/11/11 17:43:05

再次顶楼主。
同为JVC用家,表示最近用它看斯诺克。
不过我摄影远没楼主那么讲究,都是廉价国产手机随手拍。。。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197#

回复 196楼fallingforyou的帖子

为了分享音视频,我去年11月份,专门收了一部苹果二手手机15pro,不得不说,在拍视频录音这块,苹果手机效果的确一流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