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任何一个箱子都能够播放出20Hz的声音,这是毫无疑问的。可是,…... [复制链接]

41#

yulihua 在 2007-1-23 13:09:45 发表的内容
说的也有些道理。可是,13Hz有感觉,11Hz就没感觉了呢?
我还是认为那是声音,因为从20Hz,1Hz 1Hz降下来的。

可能还是因为耳机对耳膜直接的影响吧。
声波和次声波或超声波是在频率上来划分的,你认为是声音大概也没什么问题,都是纵波,只是频率、周期而已。
11HZ没感觉不知是器材的原因还是人耳的原因。

如果用一个能发出16HZ以下的音箱发出次声波这样才有说服力吧,不过这种实验恐怕会有一定的危险性,次声波对人体是有害的(强度不大时可能还行吧.....)。
最后编辑Ajconnie
TOP
42#

Ajconnie 在 2007-1-24 11:00:57 发表的内容
这点比较奇怪,次声波的穿透力应该很强的,有时核弹啊什么的,产生的次声波都能绕地球几圈。

还是声短路问题。毕竟30mm的振膜,它所能影响的区域,只有几毫米高的一个锥。超过这个范围,空气都跑掉了。
频率越高就越能往前打,但高频的传播损耗又比较大。

如果一个直径30M的气浪就不一样了。
最后编辑yulihua
TOP
43#

yulihua 在 2007-1-24 10:39:35 发表的内容
离开点肯定是没了。
因为CD-380是个开放式耳机,振膜40mm,实际大约30mm多一些。
低音辐射区是一个锥形,耳朵眼要在锥形区以内。
频率越低,锥高越矮,它的指标10Hz,指这时锥勉强能够到耳朵眼。离开了,就够不到了。


这点比较奇怪,次声波的穿透力应该很强的,有时核弹啊什么的,产生的次声波都能绕地球几圈。

yulihua 在 2007-1-24 10:39:35 发表的内容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不提20Hz以下,低频达到30-20Hz还是必要的。只不过是钱的问题,性价比的问题。在一定投资制约下,我还是希望音箱的低频表现要好一些。绝对不能说任何音箱都能放出20Hz,也不能说20Hz没必要。

完全必要,呵呵。
TOP
44#

Ajconnie 在 2007-1-22 15:01:36 发表的内容
耳朵能听到,和身体能感觉到,概念上不一样,超过听音范围恐怕也未必超过人体感觉得范围,如能放出16HZ以下的频率,还叫做“声音”吗?叫次声波了,这时再说能不能听到,当然是听不到的了。


哈哈!出差几天回来,讨论还瞒热烈的。我还是赞成Ajconnie 兄的观点,20Hz已经是人耳听音低频极限了,而且大多数人只能听到22Hz以上。20Hz以下的频率,给人的压迫感已经逐渐强烈于听感,耳机听也一样,同时耳机在播放20Hz以下的频率时,由于不能很好地进行幅度很大的“活塞运动”,失真将会非常大,如果说听到了声音,那基本上是其失真分量波了。
最后编辑松香味
TOP
45#

yulihua 在 2007-1-24 17:55:42 发表的内容
Ajconnie 在 2007-1-24 11:00:57 发表的内容
这点比较奇怪,次声波的穿透力应该很强的,有时核弹啊什么的,产生的次声波都能绕地球几圈。

还是声短路问题。毕竟30mm的振膜,它所能影响的区域,只有几毫米高的一个锥。超过这个范围,空气都跑掉了。
频率越高就越能往前打,但高频的传播损耗又比较大。

如果一个直径30M的气浪就不一样了。


yulihua 在 2007-1-24 10:39:35 发表的内容
离开点肯定是没了。
因为CD-380是个开放式耳机,振膜40mm,实际大约30mm多一些。
低音辐射区是一个锥形,耳朵眼要在锥形区以内。
频率越低,锥高越矮,它的指标10Hz,指这时锥勉强能够到耳朵眼。离开了,就够不到了。


频率越低,锥高越矮,——对于后开放式耳机,以耳机耳罩的直径7cm计算,(离开耳朵后)1550Hz以下的频率就开始逐渐没有了方向性(指向性),任何方向听都基本一样大声,并开始产生声短路现象;
因此,“毕竟30mm的振膜,它所能影响的区域,只有几毫米高的一个锥。超过这个范围,空气都跑掉了。”和“它的指标10Hz,指这时锥勉强能够到耳朵眼。”的理解有待商榷。
TOP
46#

yulihua 在 2007-1-24 17:55:42 发表的内容
还是声短路问题。毕竟30mm的振膜,它所能影响的区域,只有几毫米高的一个锥。超过这个范围,空气都跑掉了。
频率越高就越能往前打,但高频的传播损耗又比较大。

如果一个直径30M的气浪就不一样了。

我忘了是开放式,声短路看来不可必免的了。
松香味 在 2007-1-27 15:28:04 发表的内容
............20Hz已经是人耳听音低频极限了,而且大多数人只能听到22Hz以上。20Hz以下的频率,给人的压迫感已经逐渐强烈于听感,耳机听也一样,同时耳机在播放20Hz以下的频率时,由于不能很好地进行幅度很大的“活塞运动”,失真将会非常大,如果说听到了声音,那基本上是其失真分量波了。

很可能是听到了声音,但未必就是13HZ。
最后编辑Ajconnie
TOP
47#

仿造一句:每一天,月亮都从我们头顶上走过,这是毫无疑问的。可是,……

松香味兄的说法没错。至于能否听得到,就看它发出的声音,传到我们耳朵后的声压能不能达到听阀。只有达到(或超过)了,我们才能听到。
TOP
48#

开心果 在 2007-1-29 20:04:42 发表的内容

10¯¹²瓦/米²与听阀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哈哈!!那么听来听听怎么不是一回事?
TOP
49#


开心果 在 2007-1-28 13:58:28 发表的内容
仿造一句:每一天,月亮都从我们头顶上走过,这是毫无疑问的。可是,……

松香味兄的说法没错。至于能否听得到,就看它发出的声音,传到我们耳朵后的声压能不能达到听阀。只有达到(或超过)了,我们才能听到。


松香味 在 2007-1-29 19:21:59 发表的内容
人耳能听到的最低声强大约是10¯¹²瓦/米²,通常也称之为“听阀”。对于20Hz或者以下的低频,达到或超过了10¯¹²瓦/米²、甚至超过达到三倍(3X10¯¹²瓦/米²),人耳仍然是不能听到它的。因为对于60Hz以下的低频,频率越低,人耳的听觉灵敏度将成指数曲线“明显”下降(实际上从200Hz左右就开始了,只是还不明显而已)。人耳的听觉灵敏度曲线才是主要的原因吧?


10¯¹²瓦/米²与听阀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TOP
50#

开心果 在 2007-1-28 13:58:28 发表的内容
仿造一句:每一天,月亮都从我们头顶上走过,这是毫无疑问的。可是,……

松香味兄的说法没错。至于能否听得到,就看它发出的声音,传到我们耳朵后的声压能不能达到听阀。只有达到(或超过)了,我们才能听到。


人耳能听到的最低声强大约是10¯¹²瓦/米²,通常也称之为“听阀”。对于20Hz或者以下的低频,达到或超过了10¯¹²瓦/米²、甚至超过达到三倍(3X10¯¹²瓦/米²),人耳仍然是不能听到它的。因为对于60Hz以下的低频,频率越低,人耳的听觉灵敏度将成指数曲线“明显”下降(实际上从200Hz左右就开始了,只是还不明显而已)。人耳的听觉灵敏度曲线才是主要的原因吧?
TOP
51#


开心果 在 2007-1-29 20:04:42 发表的内容
10¯¹²瓦/米²与听阀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松香味 在 2007-1-29 20:45:50 发表的内容
哈哈!!那么听来听听怎么不是一回事?


声学的基本知识。
TOP
52#

开心果 在 2007-1-30 18:41:01 发表的内容

开心果 在 2007-1-29 20:04:42 发表的内容
10¯¹²瓦/米²与听阀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松香味 在 2007-1-29 20:45:50 发表的内容
哈哈!!那么听来听听怎么不是一回事?


声学的基本知识。


说来大家听听!
TOP
53#

松香味 在 2007-1-30 18:56:59 发表的内容
第十章 机械波
……………………
(2)声强、“分贝”和噪声污染
  声强必须超过某一极小值,才能为人耳所感觉,这个极小值,我们把它叫听觉阈。低于听觉阈的声强,人耳是听不到的。对于不同频率的声音,听觉阈也是不同的。人耳对于频率为1000-3000赫的声音,感觉最灵敏。在这个频率范围内,听觉阈的数值大约为10-12W/m2。在这个频率以外,人耳的灵敏度就会减弱。低于20赫或高于20000赫的声音,无论强度如何,人耳都不能听到。声强很大,也不能引起声音的感觉,这种声波对耳鼓的压力会使人感到痛楚。所以声强也有这样一个“极大值”,超过这个数值,就会引起疼痛的感觉,这个“极大值”叫做痛阈。痛阈的数值约为l W/m2。
………………

这个说法原则是对的。
具体数值,因历史技术条件所限,不一定准确。
人耳的最低频率,还有一种16Hz的说法,比较普遍,这可能是后期经过比较先进的器材重新测试的了。
这个数据可能也比较保守。
本人的测试,条件简陋,不具权威性,但至少说明一个问题,这个音限还有潜力。
作为实际考虑,我认为宁可采信16Hz的说法。
重申一下我的观点:不是所有音箱都能放出20Hz。播放20Hz的低频很有必要。要不要出血追求低音,看你钱包。


高音限,只有小孩和极少的人能达到20KHz,绝大多数都是16kHz左右。但这只是静态值,如果是变化的声音,有可能更高。
比如,你听不到30KHz的声音。
但是,一个10Khz的声音失真了,你能听出来。
它的2次谐波是20kHz,3次是30KHz,应该听不见。
一个10KHz的方波和正弦波你能分辨出来。
所以说高频,你听不到,能感觉到。这就是SACD的理论基础。
最后编辑yulihua
TOP
54#

yulihua 在 2007-1-30 11:19:11 发表的内容
频率越低,锥高越矮,——对于后开放式耳机,以耳机耳罩的直径7cm计算,(离开耳朵后)1550Hz以下的频率就开始逐渐没有了方向性(指向性),任何方向听都基本一样大声,并开始产生声短路现象;

不能以耳罩计算,只能以振膜直径计算。
方向性不是问题,有效辐射区是问题。
我认为是听到的,而且是基波。
否则,为什么11Hz听不到呢?它的谐波是33Hz,应该能听到啊!
13Hz听见了12Hz就听不见了,这么陡峭的特性,不会是其他因素,我认为确实找到了人耳的低频下限。

再说一遍,参试的都是通信工程师,年龄28-58岁不等,能区分基波谐波和各种频率的听感。




耳罩是可以看作耳机喇叭的障板和“号角体”哦。
TOP
55#

松香味 在 2007-1-31 13:55:19 发表的内容
但是,20Hz波长的1/4约为4.3米,有那么大的箱子吗?家庭系统和通常情况,低频单元中心到倒相孔中心达到4.3米距离那么大的箱子是没有的。

正是1/4以下发生短路(没有障板的喇叭,直接就短路了),1/2就成了反相器,叠加了。
除了短路,还有一个有效辐射区的问题,没有一定的速度和压力,气流就散了,不能形成辐射。此时纸盆没有负载,空震动。这种情况也可以称为“对地短路”。
一般音箱的低频响应,在谐振频率处最高,以下,就迅速衰减了,可以利用反相孔将背面的声波倒相180度从前边放出来,在主谐振频率之下再形成一个峰,从而使低频再延伸一点。再低的频率就毫无办法了。
咱们这我不知怎么发图,发到影音上,你看看。
http://www.av199.com/viewthread.php?tid=142028&extra=page%3D1
最后编辑yulihua
TOP
56#

第十章 机械波
……………………
(2)声强、“分贝”和噪声污染
  声强必须超过某一极小值,才能为人耳所感觉,这个极小值,我们把它叫听觉阈。低于听觉阈的声强,人耳是听不到的。对于不同频率的声音,听觉阈也是不同的。人耳对于频率为1000-3000赫的声音,感觉最灵敏。在这个频率范围内,听觉阈的数值大约为10-12W/m2。在这个频率以外,人耳的灵敏度就会减弱。低于20赫或高于20000赫的声音,无论强度如何,人耳都不能听到。声强很大,也不能引起声音的感觉,这种声波对耳鼓的压力会使人感到痛楚。所以声强也有这样一个“极大值”,超过这个数值,就会引起疼痛的感觉,这个“极大值”叫做痛阈。痛阈的数值约为l W/m2。
………………
TOP
57#

除了低频单元中心到倒相孔中心正好是20Hz波长的1/4,才可能出现20Hz低频声短路并使20Hz低频辐射不到远处的现象外,只要喇叭的振盆在振动,声波就能够向周围远处传播。声音压强够不够大?能不能够听到?就是我们现在讨论的问题。
TOP
58#

频率越低,锥高越矮,——对于后开放式耳机,以耳机耳罩的直径7cm计算,(离开耳朵后)1550Hz以下的频率就开始逐渐没有了方向性(指向性),任何方向听都基本一样大声,并开始产生声短路现象;

不能以耳罩计算,只能以振膜直径计算。
方向性不是问题,有效辐射区是问题。
我认为是听到的,而且是基波。
否则,为什么11Hz听不到呢?它的谐波是33Hz,应该能听到啊!
13Hz听见了12Hz就听不见了,这么陡峭的特性,不会是其他因素,我认为确实找到了人耳的低频下限。

再说一遍,参试的都是通信工程师,年龄28-58岁不等,能区分基波谐波和各种频率的听感。
最后编辑yulihua
TOP
59#

松香味 在 2007-1-31 17:12:03 发表的内容
除了低频单元中心到倒相孔中心正好是20Hz波长的1/4,才可能出现20Hz低频声短路并使20Hz低频辐射不到远处的现象外,只要喇叭的振盆在振动,声波就能够向周围远处传播。声音压强够不够大?能不能够听到?就是我们现在讨论的问题。

我给您的图看了么?那是一个50Hz的音箱,25Hz的抖动非常剧烈。听不到声音,(在同一个系统上,用耳机听25Hz,声音很大)。
从图上看。40Hz以下声压已经很低了。就是说,这个喇叭放不出20Hz的低音。

关于气流的问题,直流是个气流,如果说风,含有直流成分,你不反对吧?那么很低的频率也是气流。什么时候变波呢,那就要分子在原地震动,把能量挤向远方。达不到这个条件,分子跑掉了,能量带走了,就没有波送到你的耳朵了。

再说功放,功放应该把喇叭放不出来的声音削掉,否则,喇叭剧烈震动(振幅与频率反比),会产生相当大的失真。
最后编辑yulihua
TOP
60#

yulihua 在 2007-1-31 11:21:17 发表的内容

重申一下我的观点:不是所有音箱都能放出20Hz。播放20Hz的低频很有必要。要不要出血追求低音,看你钱包。


如果是倒相箱,而且低频单元中心到倒相孔中心正好是20Hz波长的1/4,才可能出现20Hz低频声短路并使20Hz低频辐射不到远处的现象。yulihua 兄是说这个情况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