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223242526272829» / 4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 [复制链接]

501#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松香味兄:
请问您说的“穿孔率”,具体是怎样计算呢?我的理解:2%就是在1平方分米(每边长10公分乘10公分=100公分)的面积上打2个孔,对吗?
最后编辑gdhzdym2 最后编辑于 2008-04-22 16:42:26
TOP
502#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原帖由 gdhzdym2 于 2008-4-22 16:36:00 发表
松香味兄:
请问您说的“穿孔率”,具体是怎样计算呢?我的理解:2%就是在1平方分米(每边长10公分乘10公分=100公分)的面积上打2个孔,对吗?


穿孔率=穿孔面积/总面积X100%;
如果穿孔率为2%,就是在1平方米的面积上打了0.02平方米面积的小孔。
如果每个小孔直径6mm,1平方米的面积上就需要打707个小孔;
如果每个小孔直径8mm,1平方米的面积上就需要打398个小孔;
其他的自己计算一下,很容易理解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03#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8-4-22 17:43: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gdhzdym2 于 2008-4-22 16:36:00 发表
松香味兄:
请问您说的“穿孔率”,具体是怎样计算呢?我的理解:2%就是在1平方分米(每边长10公分乘10公分=100公分)的面积上打2个孔,对吗? [/quot......

非常感谢!!!
TOP
504#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能够借助168这个平台和大家交流我很高兴,兄弟不必客气啦。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05#

非常实用的文章,让发烧友走少了很多弯曲路。更重要是节约了大量时间与金钱。请谜续探讨下去。
TOP
506#

真正的HI-END是房间


----访室内声学专家查雪琴教授



特约记者  


编者按:



听音房间的声学特性是高保真音响系统中极其重要的一环,这一点似乎尚未在广大音响爱好者中引起足够的重视。也许有些人已经从理论上知道了它的重要性,但不知道怎样做,或因作法不对而未获得应有的效果,甚至从此淡漠了对室内声学的兴趣。为此,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我国著名室内声学专家、现年57岁的查雪琴教授。她曾在广电部设计院从事过多年室内声学设计,现在受聘于德国Fraunhofer建筑材料研究所,担任室内声学部门的负责人。她的研究成果很多,对家庭听音环境也很了解和关心。趁她最近回国休假之机,本刊特约记者访问了她,请她对听音环境的重要性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作了深入的分析,并对搞好小房间声学特性的基本原则作了详细说明。下面就是根据录音整理的采访记录,已请查教授审阅改正。



在德国,一次扩声系统障碍几乎引起一场政治风波



渝生:听说德国联邦议会大厦曾经在声学设计上出了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您也参与了并做出了贡献,是否可以谈谈详细情况?



查教授:1992年,德国在波恩新建了一个联邦议会大厦。12月份启用,谁知议长刚说了几句话就没有声音了。最初以为是扩声系统发生了故障,只好请全体议员退席,紧急招来厂家的技术人员抢修。几个小时后,技术人员说没问题,可以继续开会,然而不到两分钟又没有声音了。由于这次会议是通过电视向全国转播的,所以全国的观众都看到了这一情况,导致舆论大哗,第二天全国各报纷纷载文说:这是一场丑闻。



事后的分析表明:导致这次事故的原因不是设备故障,而是室内声学设计失误。原来,设计者想把这座大厦搞成一座前所未有、独具特色的建筑物,所以设计得很特别:它是圆形的,直径4l米。墙壁全部是玻璃,以象征政治透明度。屋顶是半透明的,以便自然采光。正前方的墙上挂着德国国徽(),称为鹰墙,讲话者的位置大致在大厅的中央,距圆心很近。此外,为了避免在电视镜头中出现喇叭,所以把喇叭挂得很高。扩声系统是电脑控制的,一旦发生反馈就会自动跳闸,以避免出现令人不快的啸叫声。



如果把这些设计要求中的每一项单独拿出来分析,都是合理的。但由于没有人把它们综合起来考虑,于是就出了问题:喇叭挂得高,辐射面就大,而玻璃的反射系数是很大的,室内的声反射非常严重。由于墙壁是圆形的,所有的反射声恰好聚焦在讲话者(也就是话筒)的位置上,从而形成了强反馈,导致扩声系统跳闸。事后召集了各行各业的专家坐下来开会,研究原因和解决办法。有趣的是德国人也会踢皮球,在分析原因的时候互相指责:搞室内声学的人说是扩声系统的问题,搞扩声系统的人说是室内声学的问题,后来又联合起来说是建筑设计的问题。搞建筑设计的人马上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说从来没有先把扩声系统搞好再盖房子的,总是先建好房子,然后再搞扩声系统。意思是说:应该是你的扩声系统适应我的房子而不能要我的房子去适应你的扩声系统。



争来争去,责任问题只好不了了之。接下来就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专家们采取了多种办法:扬声器全部换成指向性更强的产品,以减小幅射面,在鹰墙上钻孔、加玻璃棉,以增大吸声系数;屋顶上允许加吸音材料的地方加了一些吸音材料;墙的上部加了两层玻璃反射板,上层的反射板朝上,把声音反射到屋顶的吸声材料区而吸掉,下层的反射板朝下,把声音反射到听众席以避免在话筒附近造成声聚焦,改变听众席的倾斜角;走路的通道铺上地毯。。。。。。



但是,有一个问题却使他们为难了:整个大厦有24樘玻璃门,总面积100多平方米。这些玻璃门所产生的声反射是不可忽视的,但既不能在门上加玻璃棉,也不能加反射板,用常规手段无法解决这一问题。



一个小个子中国女人,在德国联邦议会大厦上钻了百万个孔



渝:这一问题最终是如何解决的呢?



查:当时我刚到德国,研究所的所长问我有没有办法?我说:利用中国著名科学家马大猷教授的微穿孔板吸声构造的理论就可以解决。其基本方法是根据所需的吸收频率及吸收系数,在玻璃板上按一定的孔距和孔径打孔,使玻璃面由反射面变成吸收面。



这一构造的另一优点是不需要矿物纤维、,用玻璃棉作吸声材料有很多问题:玻璃棉是否会致癌姑且不论,它的再循环再回收等许多方面也是有问题的。近年来许多人都在研究无矿物纤维的吸声材料,而马教授的理论是最完善的。遗憾的是:对于这样一种理论,德国人居然没听说过。



为了验证马教授的理论,首先用钢板作了一套试样.拿到试验室里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与事先的计算结果吻合得非常之好。使所有搞声学的人看了都感到吃惊,因为从来没有见过计算与实验结果能够如此吻合。这说明马先生的理论是非常完善和准确的。按照过去的理论,共振型吸声构造的共振频率是可以比较精确地算出来的,难的是吸声系数和吸收频带的宽度,由于牵扯到声阻尼等一系列复杂问题,所以很难算准。穿孔板也是一种共振型的吸声材料。利用马先生的理论就可以算得很准,甚至可以用测量结果来校对工厂的加工精度。有一次我们要求制作的穿孔板孔距为35毫米,孔径为O6毫米。作好后进行测量,发现声学特性与原设计不符。测量了一下该加工件的几何尺寸,发现误差很大:孔距实际为332毫米,孔径也小了。把这两个尺寸代入公式重新计算,结果就和测量值完全一样了。



初步试验成功后,所长问我:能不能用玻璃?我说:当然可以!因为这个理论有一个特点,就是声学特性与所用材料基本无关。当然,由于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的导热系数不同,吸声特性也会有一些差别,但这种差别也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为了验证,还需要再作一个试样。德国人对经费的控制是很严格的:你没有项目就没有钱,没有钱就不能花钱。我当时刚到德国,当然没有项目,所以没钱向工厂订购,只能自己动手做。我对另两个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说:我们一定要按期把试验作好,这个周末是无论如何不能休息了。



为便于加工,我们用有机玻璃作试样,在20×20厘米的面积上要打几万个孔。我的手脚快,亲自来加工:老花眼镜·戴,坐在钻台前面就干了起来,八个小时没动地方,终于干完了。接着就是进行声学测量、写实验报告……。星期四接受的任务,到星期一就全部完成了。星期三,试样和报告全部按期送到了波恩。在诸多竞争者中,最终是这一方案被采纳了,应用于议会大厦的改造并获得了成功。



事后,德国的《工程师报》载文说:中国人成就了德国的联邦议会大厦。《图片报》则说:一个小个子中国女人在我们的联邦议会大厦上钻了上百万个孔。我个人觉得:不能接受这种说法。因为议会大厦的声学改造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我的措施只是其中一项。但是,其它措施都是常规的,而钻孔的措施是非常规的。





德国人:有人不服气,但不服不行



渝:听了这件事觉得很过瘾,您确实给中国人争了一口气。



查:我作这件事的时候也是这样想的。事后也有人说:我们到现场测量过,这个东西好象没有用。我们的所长回答得很妙,他说:现在要证明它有用,只有一个办法:把这些措施统统撤掉,看看是否还会发生同样的情况。然而这是无法做到的。事先谁也不敢说门的声反射可以忽略,所以所有这些措施一项也不能缺少。



还有人给所长打电话抗议,说这种理论书上早就有了,根本不是中国人的。我听了气得要命。所长说:不要生气,好好准备你的学术报告会上的论文。



最初我写论文的时候是想好好的介绍一下这种吸声构造的原理,现在既然出现了这些论调,我决定把论文的内容改一改,改成论证为什么说这个理论是中国人的。我从一百多年前英国人开始研究微细管的声吸收开始,论述了如何逐步发展到马先生的理论的过程。还论证了当前其他人一些表面上类似的理论在机理上却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证明了这个理论就是中国人的。



在服从真理这一点上,德国人还是蛮可爱的。我的报告被安排在当天的最后一篇,厅堂里坐无虚席,连台阶上都座满了人。报告一结束,许多人走上台来向我表示祝贺,说这下我们信服了。从此以后,再没有一个人来反驳这个问题。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9-07-23 00:19:08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07#

真正的Hi—End在哪里?
    渝:刚才这个实例说明房间的声学特性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于一般家庭的听音室问题,声反馈问题似乎并不很突出,那么,室内声学设计的重要性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查:同样也是很重要的。整个音响系统就象一个链条,是由许多环节组成的:先是录音制作,然后是CD唱机、功放、扬声系统,还应该包括人的耳朵。扬声系统发出的声音要达到人的耳朵就必须经过房间,所以房间也是音响系统这个链条中的一环,如果不考虑房间的声学特性,那么整个链条里就缺少了一环。
    渝:如果房间的声学条件不好,会造成什么影响?
    查:先说频率响应,当前要把CD唱机、功放及扬声系统的频响做到在20至200O0赫范围内平直并不困难。但是房间也是一个共振器,也有它的共振频率。由于房间的三维几何尺寸不同等原因,共振频率不是一个,而是许多个,分布在整个频带中,如果简振振动频率的密度比较大而且分布均匀,整个房间的频率响应就比较平直,反之就会出现许多峰谷。如果房间的简振振动频谱中没有某个频率,那么即使扬声器系统发出了这个频率的声音,也不能激发房间的空气作相应的振动,我们的耳朵也听不到。
    我曾在一间声学特性很差的房间里作过试验:用扫频仪发出连续变化的20—20000赫兹声频信号,再经功放和扬声器播放出来,发现其中某些频率的声音没有了。也就是说:本应连续的声音变成了断断续续的,象人在喘气。是功放的频响问题吗?不是。因为在整个播放过程中,功放的输出指示表纹丝不动,说明由功放送到扬声器系统的功率没有变化。是扬声系统的毛病吗?我们立即把喇叭拆下来送到消声室进行测量,结果也没问题。最终的结论是:在房间的频率响应曲线上有许多峰谷,在谷点处的频率就听不到了。对这间房子进行适当的声学处理后,问题就解决了。
    由此可见:如果房间的频率响应不好,即使你的器材频响再好,与房间的特性叠加后也会变成一条很坏的曲线。
    房间是音响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当前最薄弱的一环。一根链条的强度取决于其中强度最低的一环:如果其中一环一碰就断,那么其它环节作得再好也没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可以说:房间是当前音响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
    渝:记得管善群教授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时候曾经说过一段与您的意思相同的话。他说:现在的发烧友特别注重器材。总是在一个元件、一条线上下功夫,这只能说明他还是处于初级阶段。进入高级阶段的标志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声场上,也就是房间的声学特性。
    查:我也曾经与管教授讨论过这个问题。记得曾经看到过某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说真正的Hi—End就是我的感觉。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因为每个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如果感觉就是Hi—End,那么就无标准可循了。就当前设备生产所能达到的水平而言,与房间的不均匀性相比,设备的缺陷是很微弱的。所以我认为:真正的Hi—End不是器材,而是房间。如果置听音室的声学特性于不顾而只在器材上下功夫去寻找Hi—End,那是永远也找不到的。
    渝:换句话说,您是否认为:与房间的缺陷相比,对器材进行一些修改,也就是所谓摩机,其效果实在是微不足道的?
    查:那当然是房间的影响要大得多了。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08#

怎样才算是一间好的听音室?
    渝:您能否再举出一些实例来说明房间声学特性的重要性?
    查:好吧,先说说我在德国搞的一间听音室。那其实不是一间专用听音室,而是研究所所长的办公室,面积35平米,体积大约100立方米,大概是为了对外宣传的需要,要求在保持办公室原貌及功能不变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声学处理,能够兼作一个高质量的听音间。我只对这间房子作了一些简单的声学处理,就获得了很好的效果。测量结果表明:频响曲线非常平直,一点也不比专业的听音室差。有一家历史很悠久、规模很大的私人录音公司的负责人和两个录音师来到这里一听,说在这问屋子里走来走去,各点的声音怎么都是一样的?其实这就是声学处理得当的结果。有些声学特性很差的房间,最佳听音位(也就是发烧友常说的“皇帝位”一一渝生按)的区域非常狭小,甚至只要头歪一歪就不对了。人在听音的时候怎么可能把头绑在那里一动都不动呢?通过这个例子就可以知道:正确的声学处理不仅可以改善频响,而且可以扩大最佳听音位的范围,对音箱摆位的要求也可以松一些。
    后来他们又把自己录制的带子放出来听,认为低音太重了。我告诉他:不是这间房子的低音太重,因为测量结果表明这问房子的频响是非常平直的。这只能说明你的制作间的低音太不对了,你在那间房子里觉得低音不足,就拼命把低音往上调,现在拿到正确的房间里,低音就显得多了。他反驳说:你们把房间的频响作得如此平直,但实际上没有一个房间的频响能做到如此平直。我告诉他:你说得很对,我们的房间处理得水平非常高,实际的房间很少能做到。实际房间的频响是什么样的呢?如果只测一个房间,那肯定有许多峰谷,但如果测量一千问、一万间,然后把测量结果平均一下,那平均值一定是一条平直的曲线。制作间的频响只能按照平均房间的情况来做,也就是说,频响一定要平直。
    渝:您对这个房间的处理方法很复杂吗?业余条件下能不能做到?
    查:完全能做到,这叫做难者不会,会者不难。我所采用的办法主要是加了一个十厘米厚的吊顶,吊顶的材料是我在德国研制的一种“复合板共振吸收器”。当然也采取了一些其它措施。如铺地毯等等,但最主要的是这个吊顶。
    开始研制这个东西的时候,德国人提出要求:厚度不能超过十厘米。最初我觉得这不可能,因为我在国内的时候为搞一个录音室,曾把吸音材料加到1.3米才解决问题。但是德国人非常死板:说十厘米就是十厘米,一厘米也不准超过。结果一咬牙也就搞出来了,在许多地方使用效果都很好,还申报了专利。
    渝:这种吸音材料确实太好了,但那是德国产品,又申报了专利,国内的业余爱好者恐怕很难弄到,价钱也不会太便宜吧?在我们现有的条件下,用什么办法才能把房间的声学特性搞好呢?
    查:好,我先介绍一些基本原则。
       我们听音的房间从声学上看都是“小房间”,所谓小房间是指与波长相比。例如50赫的声波,波长是6.8米,房间的几何尺寸与之相比就显得小了。小房间的声场肯定是不均匀的,不均匀就要处理它。处理的基本原则是:
    1.房间的体积绝对不要浪费。因为简振振动频率的密度取决于体积,体积浪费掉了简振振动频率的密度就小,声场就不均匀。例如说房间的频响曲线上50赫处有个谷,就说50赫附近没有共振频率,所以根本激发不起来,我们也就听不到这个频率的声音。所以,不必要地浪费体积的东西千万不要放。比方说:有的人为了增加低频扩散,作了两个低频扩散体放在屋子里,这是完全没有用处的,因为扩散体要起作用,它的几何尺寸必须与要扩散的波长相当,你的扩散体是不可能作得这么大的。放进一个不起作用的扩散体,岂不白白浪费了体积? 还有人把顶棚和墙做成曲折形,这对解决低频的扩散问题也是没有用的。当然,对解决回声问题还是有好处的。
    2.调整房间的几何尺寸为一个合适的比例,可以使简振振动频率的均匀度得到改善,并能解决驻波问题。
    3.如果房间的大小和尺寸已经确定,无法修改,那么就要尽量加大低频的阻尼和吸收。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恐怕是最现实的办法。吸收材料加多少为好?说得极端一点:永远不可能过份多.只怕不够,你想过份都不可能。
    我曾经作过一个试验:一个体积约100立方米的小房间,用扬声器在里面播放音乐信号,用假人头接收,人退到屋子外面用耳机听。同时还从声源直接接出一个信号,这个信号是没有经过房间的,两种信号作A、B对比。我发现:随着吸音材料越加越多,听到的低频也越来越多。最初听不到的一些低频信号如鼓声之类。在吸音材料加多后也能听到了。而且吸音材料越多,AB两组信号就越一致,也就是说:通过房间的信号就越接近声源中原有的声音。
    为了测数据,我又把吸音材料全部去掉,搬进仪器,再把吸音材料重新一点点加上去。结果确实是这样:随着吸音材料的加多,房间的频率响应越来越平直。
    总之一定要有足够的吸收。有一种误解:当低音不足的时候,就以为低音混响时间不够,低音吸得太多了,实际上恰恰相反。
    渝:能否更具体地说说:应该用些什么材料,怎样作法呢?过去曾见过有人介绍:在墙上贴泡沫塑料、挂壁毯等等办法,这些方法有用吗?
    查:对于低频而言,这些作法都是没有用的。常规的办法是在墙角、墙棱处加上墙角吸声器。这种吸声器在业余条件下也可以作,比方说用纸箱板做成一个长盒子,打上孔,里面放玻璃棉(用塑料薄膜包起来)。不愿用玻璃棉也可以放泡沫塑料或其它织物,放衣服也可以。关键是尺寸一定要够大,一般要求为待吸收频率的1/4波长,而且一定要放在墙角。有些房间在顶角上有一排吊柜,也可以利用起来,只需在柜门上打孔或换成纱门,让它能透气,里面仍然可以放衣服。当然,只用吊柜有时还不够,那就再想办法加别的东西。还有人把吸声器做成花架的形状,放在墙角,上面仍然放一盆花,很美观,声学效果也不错。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09#

混响时间——长些好还是短些好?
    渝:前面谈了许多关于房间频率响应的问题,房间声学特性的另一项重要指标是混响时间,听音室的混响时间应该调整到多少才算合适?
    查:我们需要的是节目源中原有的混响,而不是房间所产生的混响。但任何房间都不可能没有混响,我们所听到的声音是房间的混响与节目源的混响相叠加的结果,如果房间的混响时间过长,听音效果当然会受影响。
    渝:既然房间的混响是有害的,那么是不是说:应该把混响时间调得越短越好呢?
    查:不能这么说。虽然从原则上说,混响时间越短,听到的信号就越逼真,比方说在消声室里听,这时完全没有混响,听到的信号就最逼真。当前国际上对理想听音间的要求是“中性”,什么叫“中性”?那就是要求在房间里听音等于没有房间,换句话说就是没有混响。但是人不可能在消声室里听,而且如果房间做得太“干”,会引起一系列其它问题,不易处理。例如设备面的反射问题:在一间很“干”的房间里,设备面的反射声就会显得很突出,再者,太干的房间也不符合人的习惯。刚走进消声室的时候,你会觉得“压耳朵”,但十分钟以后就好了,你会感到说话的声音很清楚。前面提到的那间经过声学处理的办公室,人刚一走进去会觉得有些异样,但在这个房间里呆一段时间后再到别的房间里去,你就会觉得声音发混,不如这间房子好。
    另一个问题是:把中、高频的混响时间作得短一些是比较容易办到的,低频的混响时间则不可能作得很短。比方说:把中高频的混响时间做到0.1或0.15秒,而低频为0.5秒,声音就会觉得非常难听,非常闷。有人遇到这种情况就认为是中高频混响时间太短造成的,我总是告诉他:这不是中高频太短,而是因为低频太长了。如果把低频混晌时间也拉到0.1至0.15,甚至只要拉到0.2至0.3,马上就会觉得一点也不闷。我们可以想一想:在室外听声音的时候,那可是一点混响也没有的,可我们从来不会觉得闷,为什么屋子里面的中高频混响时间一短就会觉得闷?问题就是低频混响时问太了。
    渝:怎样做才能缩短低频混响时间呢?
    查:仍然是吸收。尽管无法做得很短,但要想尽办法让它短,还要注意在整个频段上的线性平衡。
    渝:今天谈得真不少,尽管还有许多问题想向您请教。但是您明天就要远涉重洋到德国去了,我实在不好意思再打扰您了。希望以后能为我们再介绍一些室内声学处理的具体方法以及听音间的设计实例。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查:也谢谢你。今后有机会的时候一定尽量满足你们的要求。  。


AUDIO—VISUALWORLD 1996•8
[转帖]真正的HI-END是房间    Post By:2008-03-11 00:06:48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10#

这是我最近看到的一篇好文,转帖上来与大家分享。文章虽然是十几年前写的,但是现在看到感觉仍然非常实用,特别是正在装修改造听音室的朋友,更应该认真学习学习哦。希望大家喜欢。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11#

再次学习,再次思考
逗你玩儿
TOP
512#

“我曾在一间声学特性很差的房间里作过试验:用扫频仪发出连续变化的20—20000赫兹声频信号,再经功放和扬声器播放出来,发现其中某些频率的声音没有了。也就是说:本应连续的声音变成了断断续续的,象人在喘气。是功放的频响问题吗?不是。因为在整个播放过程中,功放的输出指示表纹丝不动,说明由功放送到扬声器系统的功率没有变化。是扬声系统的毛病吗?我们立即把喇叭拆下来送到消声室进行测量,结果也没问题。最终的结论是:在房间的频率响应曲线上有许多峰谷,在谷点处的频率就听不到了。对这间房子进行适当的声学处理后,问题就解决了。

   由此可见:如果房间的频率响应不好,即使你的器材频响再好,与房间的特性叠加后也会变成一条很坏的曲线。

    房间是音响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当前最薄弱的一环。一根链条的强度取决于其中强度最低的一环:如果其中一环一碰就断,那么其它环节作得再好也没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可以说:房间是当前音响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9-07-23 01:29:42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13#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9-7-23 0:35:00 发表
这是我最近看到的一篇好文,转帖上来与大家分享。文章虽然是十几年前写的,但是现在看到感觉仍然非常实用,特别是正在装修改造听音室的朋友,更应该认真学习学习哦。希望大家喜欢。


另一个问题是:把中、高频的混响时间作得短一些是比较容易办到的,低频的混响时间则不可能作得很短。比方说:把中高频的混响时间做到0.1或0.15秒,而低频为0.5秒,声音就会觉得非常难听,非常闷。有人遇到这种情况就认为是中高频混响时间太短造成的,我总是告诉他:这不是中高频太短,而是因为低频太长了。如果把低频混晌时间也拉到0.1至0.15,甚至只要拉到0.2至0.3,马上就会觉得一点也不闷。我们可以想一想:在室外听声音的时候,那可是一点混响也没有的,可我们从来不会觉得闷,为什么屋子里面的中高频混响时间一短就会觉得闷?问题就是低频混响时问太长了。

    渝:怎样做才能缩短低频混响时间呢?

    查:仍然是吸收。尽管无法做得很短,但要想尽办法让它短,还要注意在整个频段上的线性平衡。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14#

耍HIFI的,小音量听直达声,房间的影响会不会相对减小?
逗你玩儿
TOP
515#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9-7-23 1:56:00 发表
耍HIFI的,小音量听直达声,房间的影响会不会相对减小?

如果已经做了一定的吸收处理,来回反射衰减的速度就快得多,也就是每一次反射衰减会比较大,来回反射的“次数”减少。

小音量时,当二次反射声被衰减到很小且人耳“不敏感”时,你能“敏感”听到的声音主要就是直达声了,这时候会错误认为是“环境的影响相对减小”了,而实际上是人耳“听阀”效应在起作用。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16#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可以说:房间是当前音响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
    很是赞同,顶松香味兄好贴!
玩音响,就是玩细节!
TOP
517#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7-11-27 12:17:00 发表
前面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听音环境的声学“不平衡性”应该如何处理,使这个“哈哈镜”尽量的平坦些。下面,我们用对比的方法来描述一下声音信息在还原(提取)、放大、传输各环节里损失的情况,和尽量减小这些损失的思维方向;
[size




松香味兄好,这个帖子我翻起来好吃力啊,实在是信息量太丰富了,有机会再把某些我有疑惑的内容与兄台讨论。


这个236楼的描述,我以为有问题,原文如下:“其实,相对最保真(HIFI)的现场位置,是指挥的位置上或录音师精心挑选的两(左右)声道主麦克风位置上,哪有相对最真实的乐队层次感,最丰富的细节和信息量,最平衡真实的声音,…………
而我们的位置上,乐队的层次感,许多的细节和信息量,音色的真实性等,或多或少已经有了改变或衰减,这就是有的朋友听了现场,再听同一现场录音时,认为录音甚至比现场更保真(HIFI)的重要原因。”


这是个错误,结合一下我与舒存兄对这个问题的交流心得,回帖如下:

指挥位置声音是最好的,这种错误的观念,很多人是从北京《爱乐》的一篇报道得到的信息,这个错误的信息,影响很大,成为相当一些人拒绝现场的理由。直达声和反射声在声能比例上存在一个平衡问题,直达声强则明晰但声音直白,反射声强则声音丰满并有空间感,但是不一定明晰。这里面有几个参数可以测试和控制的。指挥的位置对听众来说从来就不是好位置,太明晰了。但是对于指挥来说就是好位置,他可以把每个乐器所发出的声音听得最清楚。与此类似,很多音乐团体的排练场所,都不要求很高的混响时间,因为不够明晰。相反他们全球巡演时却希望能在一个相对混响时间长的厅里。

古典音乐不同于其他音乐,他是和声的艺术,不同声部交融所形成的音色丰富多彩。通俗说,二个人的二重唱形成的是三个泛音,三个人重唱形成的是N个泛音----由此带来音色的变化。这种和声会在某个距离上会形成一个新的声音,这就是和声的艺术,古典乐听的就是这种和声所产生的新的声音,这个声音必须在一定距离上才能得到。距离太近我们只能听到不同的声部而得不到不同声部所融合形成的美妙声音。

指挥家舒尔申、康德拉申等都谈过自己的体验。他们说自己在指挥台上,虽然不是要听到每个乐手的声音,但也不仅仅是每个声部首席的声音。以弦乐来说,小提琴第一声部整体上还需要能听到中间谱台的琴声,平衡他与首席、与其他乐手的关系。更多时候,弦乐各声部需要形成所谓的“群感”,也是鉴赏的追求。

交响乐的现场声音,要的效果是整体的交融,以及所产生的层次,要的是音乐织体的变化。弦乐要的是群感,以著名的“德国之声”为例,讲究的是弦乐包裹着铜管的声音。这些都是指挥台不容易感觉到的,也可以说,这种感觉最好的地方,是听众席位。所以我们能理解追求音响效果的斯托科夫斯基,他总是习惯到音乐厅听众席后面高一些的位置去聆听声音。有人说,他是坐在那个著名音乐厅的最高一层。
最后编辑alma 最后编辑于 2009-07-23 03:33:40
TOP
518#

交响乐的现场声音,要的效果是整体的交融,以及所产生的层次,要的是音乐织体的变化。

————所有这些都不错,而且所有这些都只能依靠音乐厅的反射、扩散、混响时间、一定距离,才能获得整体上的“最佳效果”。

在音乐厅里:

相对最保真(HIFI)的现场位置,是指挥的位置上或录音师精心挑选的两(左右)声道主麦克风位置上,哪有相对最真实的乐队层次感,最丰富的细节和信息量,最平衡真实的声音。

而“最佳效果”的位置,在听众席的某些区域,这些区域可以获得“音乐厅制造出来”的“最佳效果”。

它们之间并不矛盾。

录音师可以通过两(左右)声道主麦克风把最保真(HIFI)的现场、最真实的乐队层次感,最丰富的细节和信息量,最平衡真实的声音“记录”下来;还可以加入约干个副麦克风去“记录”音乐厅的反射、扩散、混响时间等等参数制造出来的整体上的“最佳效果”,并混入主麦克风录音声道中,获得“最保真(HIFI)”又不失现场氛围“最佳效果”的录音母盘(母带)。人耳就没有这样的“分身术”了。

这就是有的朋友听了现场,再听同一现场录音时,认为录音甚至比现场更保真(HIFI)的重要原因。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19#

上面两位DX的文章都仔细看过,另外再结合很多录音室的图片,我对录音的还原有些自己的看法。以后再吹。哈哈
逗你玩儿
TOP
520#

《主观音质评价教程》中第四节《录音系列教程》里有不少相关录音方面的知识,录音室图片往往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被“误导”更不划算。只可惜是【内部资料】,加上PDF文件168这里也不能兼容上传。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