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526272829303132» / 3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 [复制链接]

查看: 635880|回复: 819
281#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9-7-26 22:55:00 发表
我想做些移动的吸引板,如果用优质的瓦楞纸做成很大的盒子(比如1.2X1X0.1米)。单面穿孔,内部填充吸音材料。

穿孔的瓦楞纸板能不能吸音?

穿孔的瓦楞纸板做成的箱子(除了穿孔,其他地方不能漏气要求密闭性,否则就不能很好的产生霍勒姆滋共振)有吸音作用,但是吸收的频率与穿孔板“内容积”和“穿孔率”相关。如果体积仅仅是1.2X1X0.1米(0.12立方米),它对中高频有吸收效果,对120Hz以下的低频可以说几乎没有任何吸收作用。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82#

原帖由 空手 于 2009-7-27 8:53:00 发表
那低音到底该怎么吸呢?你说的吊顶具体该怎么做呀?

前面应该都有介绍吧。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83#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9-7-27 9:14:00 发表
我是想做6-8个1X1.2米的箱子, 用的时候摆出来, 不用的时候收起来.

但正如老兄所说, 因为单个箱子面积不够大, 还是吸收不了低频. 麻烦哦!


我说的是箱子的【体积】不仅仅是面积,其实穿孔面背后的【深度】以及【穿孔率】会直接影响吸收频率,前面记得有深度尺寸及穿孔率相关的计算结果对比。例如想吸收60Hz左右的低频,穿孔率为0.6~0.8%时,“穿孔板(面)”背后的【深度】至少应该达到35cm(即单个箱子就应该是1 X 1.2 X 0.35),这样的多个箱子同时应用,体积就慢慢变大,效果才能够体现出来。老兄想用10cm的簿箱子吸收低频,数量再多体积再大效果都不会好。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84#

原帖由 空手 于 2009-7-27 16:27:00 发表
“开始研制这个东西的时候,德国人提出要求:厚度不能超过十厘米。最初我觉得这不可能,因为我在国内的时候为搞一个录音室,曾把吸音材料加到1.3米才解决问题。但是德国人非常死板:说十厘米就是十厘米,一厘米也不准超过。结果一咬牙也就搞出来了,在许多地方使用效果都很好,还申报了专利。”

这样的东西松兄有见过吗?

没有见过,但是可以大概了解它的设计方向,估计是1/4波长吸收器吧(?)。吹水公那里有两个进口的“低频吸收器”体积就不大,效果应该是明显的。估计也是1/4波长吸收器原理制作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85#

原帖由 slma7 于 2009-7-27 18:14:00 发表
花了半天时间才看完,虽一知半解,但也受益匪浅,

请教松香味老师:
          

            我的房间是正方形的,但是个独立的听音室。边长6米,层高3.3米,面积36平。有四面木墙裙,但没穿孔,亦没刷油漆,其中三面是1.5米高的墙裙(厚1.8公分,没有空腔,),墙裙上面是普通的白色硬涂料,在音箱后面这面墙是1.2米高的墙裙,墙裙以上是双层玻璃窗和窗帘,天花板是普通

就叫松香味好了,大家随意一些吧。
没有照片帮助理解很难了解环境的全面情况。空间体积足够大本来是很好的条件,就是看不出做了哪些低频吸收处理,这样效果肯定存在明显问题。“在墙裙以上的墙面上再贴些石膏板或带海绵的壁布”是不能解决你说的那些问题的,可能还是全部重新处理来得相对节省,3.3m高的房间为什么不考虑用“天花板”来做一个“低频陷阱”呢?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86#

室内声学专家查雪琴教授是怎样看“扩散”与“凹凸面”处理的呢?

“…………不必要地浪费体积的东西千万不要放。比方说:有的人为了增加低频扩散,作了两个低频扩散体放在屋子里,这是完全没有用处的,因为扩散体要起作用,它的几何尺寸必须与要扩散的波长相当,你的扩散体是不可能作得这么大的。放进一个不起作用的扩散体,岂不白白浪费了体积? 还有人把顶棚和墙做成曲折形,这对解决低频的扩散问题也是没有用的。当然,对解决回声问题还是有好处的。”

所以,声学现象往往与我们依靠通常的“主观经验”判断或主观希望得到的愿望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一点应该引起正在准备装修处理听音室的朋友们高度重视。而且听音室的处理重点就是低频的吸收与控制。频率越低越难被吸收处理,就是用穿孔板处理也需要非常大的内容积和足够的穿孔板内深度。吸音棉的应用主要是提高吸音效率,而对降低“吸收器”吸收频率的帮助是非常有限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87#

原帖由 slma7 于 2009-7-28 1:28:00 发表
就简称老兄吧,实际上,叫老师是我们山东人的习惯。
          
        做天花陷阱,松香味兄是否针对我的情况详细说下好吗?

如果照片不方便发上来,可以发到我的电子邮箱。

对于一般房间,六个面里除了地面,就是天花板的面积最大,而且不影响房间使用面积。

由于低频吸收需要足够大的体积空间和足够的吸收面积,而且我们总是希望“吸收体”能平均分布在整个听音室以获得整个听音室内均衡的吸收效果,这样,用天花板做“低频吸收陷阱”就成了我们最理想的选择。这不仅仅是对你的听音室合适,而且对所有的房间处理基本上都是适合的。

老兄的房间是正方形,建议听音位后面的整个墙面也做一个“吸收器”,参数与吊顶基本一样,以改变听音环境的“声学尺寸”,表面上听音位后面做了“吸收器”尺寸更“短”了,但实际上(理论上)它的【声学尺寸】是大幅度“增长”了,主观听感上你会感觉听音室后墙的反射声来自更远的地方。

经这样处理后,正方形的房间也不会再有明显的驻波干扰,正方形的环境就“摇身一变”成了(声学上)长方形的较理想环境O(∩_∩)O~。其他墙面可视情况再作处理,没有看到照片之前真不好说了……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88#

原帖由 zui 于 2009-7-28 9:59:00 发表
请教松香味兄,如果是10平米的房间做平均吸声,如何?房顶做低频吸收,四周墙体做穿孔板,虽然降低了点使用面积,可也是没办法事情。

应该是可以的。但是要填充足够的吸音材料提高吸收效率,尤其是天花板吊顶用于吸收处理低频的部分。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89#

原帖由 yavis 于 2009-7-28 13:57:00 发表
吊顶的材料是我在德国研制的一种“复合板共振吸收器”
----------------
哪里能搞到这东西?

我也不知道,估计价格低不了O(∩_∩)O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90#

原帖由 空手 于 2009-7-28 11:46:00 发表
那放在墙角的吸音柱(爵士的)应该有用的吧?

了解它的设计原理或者体验过才知道,现在不好说。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