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EMI天使正价版连载点评 [复制链接]

查看: 39995|回复: 109
31#

回复: EMI天使正价版连载点评

原帖由 felixcat 于 2008-10-24 13:21:00 发表
我有第一张正版CD的时候是1995年(那时我只是个初中生,父亲买给我的),那个时候正版的东西对于我父母的收入来讲可不是说买就能买的。转眼间13年过去了,现在的我也是穷得买不起新CD,所以只好买二手的。美国这边没有盗版一说,倒是网上有非法的ape下载。我尝试过去下,但发现电脑所耗的电费还倒不如去买张便宜的二手CD划算,只能作罢。这几天回想一下,我现在有的CD里大部分是EMI的。


很多时候,我是和Felix兄正相反,因为我已经担不起一直买正价CD的负,转而搜集这些CD源头的LP,倒并不是像S兄对黑胶独钟有情的。我从一开始听音乐就是买LP,直至很长时间以后才战战兢兢地花了百多元(十几年前的百多元那是什么概念啊!)买了第一张正版CD-----大卫/克吕伊坦的贝小协,以后当然条件好了,慢慢CD和黑胶都积累到一定程度了,但直至今天,CD和黑胶放在我面前,我还是会选择黑胶。原因很简单,不是因为黑胶更靓声、更耐听,而是黑胶价格实在是比CD划算。只有很少的时候,追逐名版、头版的时候,黑胶的价格可以超越CD。Felix,国外也是黑胶远远比二手CD价格低呀!
很愿意听Felix兄继续进行下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Felix推荐、介绍的这些CD中,用心的你也就可以吸收到对于如何选择EMI浩若烟海的曲库中,哪些真正是价廉物美或者是内中价值连城的宝贝了,在购买EMI黑胶时循着这些知识能有的放矢。这是我对Felix兄此帖的解读,我的一家隅言。


这是几张我很喜欢的EMI邮票狗系列(70年代发行)的唱片,在CD的正价天使系列中也有发行,其录音也见仁见智,但其价值正逐渐随着时间的检验而越来越被更多的爱好者发现。
Beethoven Sym.6-New P.O,Giulini(EMI,color stamp).jpg (, 下载次数:807)

jpg(2008/10/25 0:18:59 上传)

Beethoven Sym.6-New P.O,Giulini(EMI,color stamp).jpg

Berlioz Romeo et Juliette-Giulini,CSO(EMI,color stamp).jpg (, 下载次数:799)

jpg(2008/10/25 0:18:59 上传)

Berlioz Romeo et Juliette-Giulini,CSO(EMI,color stamp).jpg

Brahms Sym.No.2-Adrian Boult,LPO(EMI,color stamp).jpg (, 下载次数:774)

jpg(2008/10/25 0:18:59 上传)

Brahms Sym.No.2-Adrian Boult,LPO(EMI,color stamp).jpg

Tchaikovsky Suite No.3-LPO,Adrian Boult(EMI,black stamp).jpg (, 下载次数:762)

jpg(2008/10/25 0:18:59 上传)

Tchaikovsky Suite No.3-LPO,Adrian Boult(EMI,black stamp).jpg

最后编辑yilinliulin 最后编辑于 2008-10-25 00:18:59
TOP
32#

回复: EMI天使正价版连载点评

yilinliulin兄贴的几张LP,据我所知只有罗密欧与朱丽叶那张有正价版CD,其它的我只是看到有天使中价版(Studio系列)。yilinliulin兄能否详细说说呢?假如剩下这几张都有正价版的话那就更好了。

原帖由 yilinliulin 于 2008-10-24 23:58:00 发表
这是几张我很喜欢的EMI邮票狗系列(70年代发行)的唱片,在CD的正价天使系列中也有发行,其录音也见仁见智,但其价值正逐渐随着时间的检验而越来越被更多的爱好者发现。
您回贴了但我没答复?请点击这里 <——(2007.12.10更新!请各位网友留意察看)
TOP
33#

回复:EMI天使正价版连载点评

比较赞成felixcat兄的一些看法。
最近很少比关注这类比较,所以也不好说别的什么。
曾在顺德人家听过同款录音的lp与cd之间的比较,但是器材差异很大,虽然结果是lp明显胜出,但是这种不均衡的比较我觉得还不足取信。是林子祥的一个专辑。一款昂贵的调试好的lp器材与没调试好的普通价格的cd系统上的比较。
愿意看到更多的这类信息。
TOP
34#

回复: EMI天使正价版连载点评

原帖由 yilinliulin 于 2008-10-24 23:58:00 发表
原因很简单,不是因为黑胶更靓声、更耐听,而是黑胶价格实在是比CD划算。只有很少的时候,追逐名版、头版的时候,黑胶的价格可以超越CD。Felix,国外也是黑胶远远比二手CD价格低呀!



yilinliulin兄,国内的黑胶好像都是奇货可居的。
有个朋友很精通黑胶,也曾多次劝我用黑胶而弃cd,我想他肯定有他的道理,但是我也有自己的选择。只愿意在其他地方花时间,而没有时间再投入黑胶库的积累。而且,cd使用起来至今为止还是很满意很愉悦的。也就是说,这种状态更符合我自己的情况。
很多朋友声称要用黑胶毒翻我,但是往往做不到。
TOP
35#

回复: EMI天使正价版连载点评

呵呵,说到“毒”翻:

连现场音乐会都毒不翻我,还有啥东西能毒翻我呢?


原帖由 上山砍柴 于 2008-10-25 8:49:00 发表
yilinliulin兄,国内的黑胶好像都是奇货可居的。
有个朋友很精通黑胶,也曾多次劝我用黑胶而弃cd,我想他肯定有他的道理,但是我也有自己的选择。只愿意在其他地方花时间,而没有时间再投入黑胶库的积累。而且,cd使用起来至今为止还是很满意很愉悦的。也就是说,这种状态更符合我自己的情况。
很多朋友声称要用黑胶毒翻我,但是往往做不到。
您回贴了但我没答复?请点击这里 <——(2007.12.10更新!请各位网友留意察看)
TOP
36#

回复: EMI天使正价版连载点评

3. 赛尔指挥克里夫兰管弦乐团演奏的德沃夏克第八交



这个录音,是著名指挥大师赛尔生命里的最后一次录音,意义非凡。

塞尔的这版德沃夏克第八交是与瓦尔特(CBS)、克尔蒂斯(Decca)版齐名的名演。打个比方,假如瓦尔特的演绎让人感觉是夏日阳光下的慵懒的话,那么塞尔的演绎是会让你觉得是初秋时的乡间劳作。

德沃夏克的第八交有个名称(但不是正式的)叫做“英格兰”,部分原因是这部作品是伦敦爱乐协会的委约作品。这首作品,可以说是德沃夏克的九首交响曲里面最具有民族色彩的一首。里面很多旋律的素材,一听便能感觉到其灵感来自于波希米亚的民间音乐。这首作品里面很多旋律的衔接具有即兴的色彩,就像一个万花筒那样。正因为这些原因,我听这个第八交的频率是多于第九交的。

塞尔指挥下的克利夫兰乐团有一个举世闻名的特点:精准。不知这是来自于现场音乐会之后评论家们的意见,还是广大听众从CBS的录音里面得来的感受(或许两者都有)。EMI这个录音跟CBS的风格很不同。通过这个录音,EMI展示了他们的录音理念:只要能让录音尽可能接近现场真实的声音,那么乐团的特点自然而然能得到最正确的反应。

塞尔采用了其他指挥家常用的速度来演绎这首作品。不过他这里有个显著的特点:虽然速度一点都不慢,但是你却可以把整部作品的各个声部的旋律线分辨得一清二楚——或许这就是“精准”的一个反映。

木管乐器在第八交里面担当了很重要的角色,所以假如有录音不能把木管组录好,那么演绎的艺术魅力就要大打折扣了。通过一流的录音,塞尔这里向我们展示了克利夫兰乐团精彩的木管组。尤其要表扬它的长笛部——单听这个录音里面的长笛部分,就已经能让人得到极大的满足了。

这张唱片里面还有两首斯拉夫舞曲。

跟第八交的演绎一样,塞尔采用的速度一点都不快,但我们却能感受到里面蕴含丰富的民族风情。速度不快,但没有丝毫暮气。生命最后三个月里的塞尔,依然把克利夫兰乐团驱策得生龙活虎,朝气蓬勃。听着这两首舞曲,我仿佛能够看到乐团里面的艺术家们喜气洋洋的脸孔。

还有一点很肯定:在录制这个录音的时候,无论是第八交还是斯拉夫舞曲,乐手都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倾注了100%的感情。为何这里我有如此主观的判定?那是因为每当旋律要断句、或者提琴演奏一弓运完下一弓开始的时候,时不时可以听到乐手很真实的呼吸声——在感情浓郁的乐段里,可以听得出那一下呼吸较沉重;而轻快的乐段,呼吸则很轻。我觉得这是塞尔指挥的魅力和感召力的体现。这些细节对于好录音来讲,是一点都不夸张的。
您回贴了但我没答复?请点击这里 <——(2007.12.10更新!请各位网友留意察看)
TOP
37#

回复:EMI天使正价版连载点评

虽不想浪费论坛的资源,但还要赞声“好贴”。
密切关注中。。。。。。。。
TOP
38#

回复:EMI天使正价版连载点评

聚拢了众多高手的好贴。
您的时间在那里,您的成功就在那里!
TOP
39#

回复:EMI天使正价版连载点评

呵呵,塞尔的德8,我期待了N年。。。。
TOP
40#

回复: EMI天使正价版连载点评

这张盘最近到手,就听了一遍,几分钟过后,我就感到很震惊了。如果让我选一张弦乐演录惧佳的碟,真是非此碟莫属。说实话,我的硬件系统并不好,一般的万元级的器材,但这里大提琴的音质和音色太好了,既有木头味又有金属光泽,乐队的层次衬托的也非常好。总之一个字:真好!!

      呵呵,本人文笔有限,不如楼主描述的绘声绘色,再加上就大致听了听,以后多听听,再写些听感吧。全当凑热闹了。

最后编辑gdmusictj 最后编辑于 2008-10-25 21:11:54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