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唱片“史” [复制链接]

101#

回复 36# 雪崩 的帖子

这个,太ambitious了,其实看懂就好了,不必翻译吧
TOP
102#

原帖由 雷笑天 于 2010-1-4 12:33:00 发表
原帖由 mzl 于 2009-4-13 23:53:00 发表
我喜欢了一阵曼陀瓦尼,弦乐齐奏表现月光、瀑布以及爱的冲动等挺到位,但听多了觉得甜,后来被拉斯特取代了;再后来拉斯特又被让 米歇尔 雅尔的电子音乐代替了,听《氧气》、《潮汐》一度很棒。再再后来就只听古典了。

和毛兄的过程相似,我先是“保罗·莫里埃”——然后“曼陀瓦尼”——后


那时除了三大乐队之外,有名得还有:雷金纳德·基尔比弦乐队、101乐队吧。
超级歌剧迷
TOP
103#

原帖由 yilinliulin 于 2010-1-10 21:46: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雷笑天 于 2010-1-4 12:33: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mzl 于 2009-4-13 23:53:00 发表
我喜欢了一阵曼陀瓦尼,弦乐齐奏表现月光、瀑布以及爱的冲动等挺到位,但听多了觉得甜,后来被拉斯特取代了;再后来拉斯特又被让 米歇尔 雅尔的电子音乐代替了,听《氧气》、《潮汐》一度很棒。再再后来就只听古典了。
[

实际上在三大轻音乐乐队之前,还接触过香港的“阿波罗乐队”,该乐队改编了不少古典音乐,印象较深的是——小号演奏《流浪者之歌》,电子琴演奏《天鹅湖》,木琴演奏《木头兵》等,“yilinliulin ”兄所说的那两个乐队倒是较陌生,可能是见识少点。
其实,我就是一个“伪发烧友”!
TOP
104#

阿波罗改编的多着呢,好多古典旋律就是通过这些轻音乐熟悉的,如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天鹅湖主题、加沃特舞曲。。。
TOP
105#

回复 104# mzl 的帖子

同感。“阿波罗乐队”——  一个带领很多乐迷从通俗进入高雅古典殿堂的乐队。
其实,我就是一个“伪发烧友”!
TOP
106#

雷兄咋不到群里玩了?
TOP
107#

很惭愧,我很少上Q。
其实,我就是一个“伪发烧友”!
TOP
108#

我记得给自己的藏书做过目录,手抄本。但是找不到了。读书计划倒是还有,初中时代的“计划”,大约给自己列了300来本书,往往受当时教材的影响较大,以致像《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样的书也列入计划。几年后,这计划就被我自己废掉了。
TOP
109#

原帖由 雷笑天 于 2010-1-9 9:08:00 发表
回毛兄,二手骗子,也贵不到哪儿去,也算是人有我有而已,穷人的玩法、穷人的玩法。

对于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我是挺喜欢的。基本上是看到《第九》都要收,自诩为“见狗就捉”,(在粤语中,“九”和“狗”同音)其实收回来也不一定听,只是一种病态的占有欲,这次又收了这3张:
福9.jpg (, 下载次数:0)

福尔特文格勒 指挥 柏林爱乐 1942年录音(2010/1/14 21:48:24 上传)

福9.jpg

瓦9.jpg (, 下载次数:0)

瓦尔特 指挥 哥伦比亚交响乐团(2010/1/14 21:48:24 上传)

瓦9.jpg

DSCN0007.jpg (, 下载次数:2)

奥曼迪 指挥 费城乐团(2010/1/14 21:51:24 上传)

DSCN0007.jpg

最后编辑雷笑天 最后编辑于 2010-01-14 21:51:24
其实,我就是一个“伪发烧友”!
TOP
110#

雷兄有料!最后这张奥曼迪指挥费城交响、摩门教堂合唱团的录音不错。这个组合还有弥赛亚等,情绪好、技巧过硬,只是美国口音太重,有时听着不习惯,可能德语好些。
TOP
111#

这个贴让我感到很亲切,勾起很多买碟往事,也发现坛子中有与我有相似爱乐经历的朋友。我也是八十年代初开始买古典音乐进口磁带。那时每次发了工资就往外文书店跑,每次也就只敢买一两盒,然后就在那里与不认识的乐迷们聊天。记得其中有一人被别人说是店里进过的大部分品种他都买过。有一天架子上有有不少新到的货,因为大部分人都买不起很多,于是大家都在对那个平时买货最多的乐迷“加油”,建议他买这盘,买那盘。那天听他说:“不敢再买啦!家里已经有好几箱了。老婆说再买就要跟我离婚了。”众人都笑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