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德国淘碟之旅之收碟要趁早 [复制链接]

查看: 12065|回复: 47
11#

下面这三张都有故事,慢慢说吧。
期待^_^
TOP
12#

原帖由 我爱LP 于 2009-7-7 1:50:00 发表
看老范的帖子,感觉去德国淘碟没多大价值了,在香港和广州也足够了,虽然价钱可能稍高一点,但减去路费、唱片运费恐怕也相差无几了。


看怎么说了。我自己是在香港买片子的,英版的DG,一百HKD,合人民币80多块,一次买个几张,还行。上次在香港买了一张Electrola红白金的贝多芬三重协奏曲,220HKD, 那和德国一样了。问题是德国的片源必竟丰富得多,像ETERNA的片子,除了东德,连慕尼黑都见不到。而且大量购买还是可以和店主商量打折的。
TOP
13#

老范,我看你还是早点到纽约来一趟吧。这一带还有一家二手店,古典藏量极大,我大致估计一下不少于十万张,就是价格比较贵,门可罗雀,但也就是你在德国得手的价格的一半吧。比如格吕米约和阿劳合作的春天和克罗策,标价八美元。
TOP
14#

请教各为LP老手,

近期准备开始集(LP)邮,  准备专扫DG, EMI, DECCA, RCA的, 用人海战术, 全收( 折实0.6美元一张), 然后再整理,
丢弃不好的, 不知道这毛主席的策略是否对头?

本人不追求保值, 只是觉得以这个价格, 收4到5千张就可以囊括大多数曲目

希望一开始的策略比较对,

BTW, CBS的这里讨论好象比教少, 但本地量大, 不知道是否值得收
最后编辑hopeman 最后编辑于 2009-07-07 12:21:22
TOP
15#

曾经在2年前,让一位去德国公干的朋友,横扫了一家店铺的DG,200张,折合每张25元人民币,进关走了绿色通道,呵呵。。。。
TOP
16#

唱片公司怎么搞的?!把LP母版拿出来猛印就行了。。。
TOP
17#

原帖由 hopeman 于 2009-7-7 12:20:00 发表
请教各为LP老手,

近期准备开始集(LP)邮,  准备专扫DG, EMI, DECCA, RCA的, 用人海战术, 全收( 折实0.6美元一张), 然后再整理,
丢弃不好的, 不知道这毛主席的策略是否对头?

本人不追求保值, 只是觉得以这个价......


看来你在美国,建议多收RCA、CBS、Westerminter, EPICS、Mecury等本地品牌。我是不喜欢要Angel的东西,不过这个见仁见智了。
TOP
18#

原帖由 qsyd 于 2009-7-7 12:07:00 发表
老范,我看你还是早点到纽约来一趟吧。这一带还有一家二手店,古典藏量极大,我大致估计一下不少于十万张,就是价格比较贵,门可罗雀,但也就是你在德国得手的价格的一半吧。比如格吕米约和阿劳合作的春天和克罗策,标价八美元。


美国是一定要去的,但得等几年了。怕的是两年后美国碟也肯定贵起来了。黑胶这种东西,卖一张少一张。
这次在小李那里看到了一整套的格罗夫音乐大辞典。这种东西还是只能在美国去淘了。
TOP
19#

回复 16# mzl 的帖子

可以在前东欧,比较理想的是,匈牙利,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EU内不必出现版权问题),建一个改进技术的黑胶复刻基地,专门定制经过数字化修复的绝版或少版的模拟母带。定制客户对象面向日韩台香港,大陆可经由香港代理,避免版权纠纷。封面生产广东本地的印刷技术富富有余。卖黑胶的别拍我,我乱想呢,呵呵,估计分成协议就过不了
TOP
20#

原帖由 老范 于 2009-7-7 14:05:00 发表
原帖由 qsyd 于 2009-7-7 12:07:00 发表
老范,我看你还是早点到纽约来一趟吧。这一带还有一家二手店,古典藏量极大,我大致估计一下不少于十万张,就是价格比较贵,门可罗雀,但也就是你在德国得手的价格的一半吧。比如格吕米约和阿劳合作的春天和克罗策,标价八美元。


美国是一定要去的,但得等几年了。怕的是两年后美国碟也肯定贵起来了。


请问兄台.黑胶.唱片为什么买一张小一只呢?难道现在复黑的质量不是很好吗?

谢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