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悲欣交集】马勒第九交响曲 [复制链接]

查看: 21415|回复: 87
1#
伯恩斯坦和库贝里克的版本:
照片 077.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9/11 5:23:27 上传)

照片 077.jpg

照片 078.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9/11 5:23:27 上传)

照片 078.jpg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9/9/15 23:35:21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

曾经听过网友议论过:施奈尔贝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可以回复大家:与马勒有点像。一方面喜欢古典和浪漫,另一方面有点忧郁。但我还不象马勒那样歇斯底里。曾经有过许多浪漫的往事,但人到中年,心境也慢慢平静了许多。不再追求狂热的体育运动、不再追求高级的音响,也不会再到的士高舞厅狂欢,一切回到与家人的亲情。现在喜欢平静的生活,妻子贤惠,女儿聪明漂亮,对生活的需求不再大包大揽,晚上喜欢陪女儿读书,清晨喜欢听巴赫和写作。但对马勒,我仍然不能忘怀,青春、骚动、对生命的思考、甚至不惧死亡的来临。最近重温马勒第九交响曲,所以谈谈。我相信在马勒的交响曲里,有许多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这也是那么多人喜欢马勒的原因。对我来说:马勒的交响曲曾经记载了我的青春和梦想……

马勒第九交响曲是马勒去世后才发表的,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马勒交响曲。马勒年轻时就很敏感,感情丰富。他在19岁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可爱的大地,你什么时候怀抱了这片荒凉之地?啊,永恒的母亲,请收留一颗孤独不宁的心吧,”“地平线处处是淡蓝色,永无尽头!永远,永远……”所有这一切,马勒在晚年大多找到了答案,但当然他还有许多疑问,在这部马勒的告别——第九交响曲里,我们仿佛更加了解马勒了。马勒第九交响曲在曲式创造上可以说是马勒的一大突破,第一、第四是慢乐章,第二、第三是快乐章。马勒在晚年仍然在不断探索写作的技术,但更重要的是,他赋予他这些晚期交响曲以更多内容和思想以及想象空间。马勒晚年非常悲惨:被歌剧院解雇、挚爱的长女夭折、已诊断出了不能治愈的心脏病。所以马勒的第九交响曲既充满了死亡的预兆,但人生还没终结,希望仍然存在。但所有马勒晚年的不幸,仍然是对他晚年的生涯的命运的考验。死亡一次又一次地将马勒推到死亡的悬崖边。

在第一乐章的草稿旁边,马勒用文字标下了“逝去的青春年华”与“离散的爱”这样的词句。他的门生布鲁诺·瓦尔特认为,第一乐章是“徘徊在离别的悲哀和对天国光辉的遐想”,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一个慢板乐章,充满了对往事的眷恋,也带有依依惜别的深情,弦乐群就像仿佛有了生命一样,犹如在诉说着什么。而第二、第三乐章是快乐章,是典型马勒风格的。嘲弄、讽刺、怪诞和黑暗的幽默充斥期间,既有优美的乡村风格主题,也有不断的对死亡的挣扎和抗争。而在第四乐章,一切都仿佛归于平淡,人生本来如此,以平静来看待死亡的来临。对马勒第九交响曲的末乐章,瓦尔特和勋伯格都有详细的解释,大家不妨看看这些评论马勒的文献。而对于我们,更多的是在告别的层面上来理解。青春的回忆、爱的破碎、时间的流逝和残酷无情,对马勒来说是百感交集。这个乐章象大海边一抹慢慢坠下的晚霞,慢慢消逝在天边……..

曾经有许多次都想写马勒第九交响曲,直到今天我才完成。平时更多的是思考,但我写这篇文章其实只花了半个小时。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勒第九交响曲的末乐章都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说马勒超越了死亡,也有人认为马勒默认了死亡的来临,大家不妨都来谈谈吧…….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

您既研究古乐,又能接受马勒啊?
TOP
4#

我对古乐没有研究的,但马勒听得进。基本上入门时就在听了。
后来有一段时间没听了,玩黑胶之后又听马勒了,
因为马勒的黑胶动态很大,弦乐很美。。。。。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

为什么听古乐就接受不了马勒?至少我觉得马3马4马6马9还是听得进的嘛
TOP
6#

向青春、爱情和一切美好的事物告别;向惬意的乡村田园生活告别;向纷繁复杂、歇斯底里的现代都市生活说再见;复归平静,像天空一缕白云飘向远方,无声无息。。。,原来死也这么美好!深入学习马勒同志第九交响曲的一点体会,今后将进一步贯彻到行动上!
TOP
7#

"青春的回忆、爱的破碎、时间的流逝和残酷无情,对马勒来说是百感交集。这个乐章象大海边一抹慢慢坠下的晚霞,慢慢消逝在天边……"
听马勒9的末乐章,标兄的这段也说出了我的感觉,特别是听阿巴多早几年DG的那个录音,那种告别、回归的感觉特别强烈。
另一个出黑胶的帖子:
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31849.aspx
TOP
8#

马勒是青春骚动?
对也不对。
也许,《青年旅人之歌》、《少年魔号》属于是,但《亡儿悼歌》不是,《大地之歌》更不是。
对于我来说,马勒是声乐作曲家,他的大型交响乐也是声乐作品。
超级歌剧迷
TOP
9#

原帖由 Rilke 于 2009-9-11 11:01:00 发表
为什么听古乐就接受不了马勒?至少我觉得马3马4马6马9还是听得进的嘛
可能是上面那位老兄有些误解吧。其实只要是好的音乐我都愿意接受,包括流行音乐。不过我喜欢传统音乐多过古乐。曾经听过一段时间古乐,很多放弃了。象很多科普兰、平诺克的黑胶唱片我都有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0#

原帖由 mzl 于 2009-9-11 11:22:00 发表
向青春、爱情和一切美好的事物告别;向惬意的乡村田园生活告别;向纷繁复杂、歇斯底里的现代都市生活说再见;复归平静,像天空一缕白云飘向远方,无声无息。。。,原来死也这么美好!深入学习马勒同志第九交响曲的一点体会,今后将进一步贯彻到行动上!
兄台不用那么感伤,虽然时间已经成为历史,但也积累了财富,包括精神财富。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