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张可以试音的古典音乐唱片 [复制链接]

查看: 12852|回复: 54
31#

回复 29# burt5177 的帖子

肯定不是这个啦,一早都说是EMI的出品了。
9首带有“异国情调”的管弦乐音画小品被巧妙的安排在了一起,听上去竟象是一组精心策划的套曲。只有在John Lanchbery调制下,这些热闹非凡的小品才称得上“通俗而不庸俗”。万总提到的这3款EMI发烧片,严格说只有这张《波斯市场》才称得上具备全方位演示(或者说“测试”)播放系统各项HIFI特性的能力。其它俩片子也实打实的发烧片,但一来并非不可替代品,二来里面没有丰富的人声。

俺最早接触的KETELBEY是DECCA phase4stereo/Rogers/RPO的版本,那年月在国内能找到这种偏门曲目就算不容易。自打收到EMI版后,DECCA直接遭到清洗。Philips的版本虽然也是数字录音的,但恐怕与DECCA版比都没任何优势。演奏上缺乏艺术想象力是这两个版本的最显著的弱点,录音效果方面则更应了那句俗语“就怕货比货啊”。

不客气的说,市面上现有的一切KETELBEY管弦乐版本中,没一个能望1986年“EMI/Lanchbery/PH.O&Ambrosian”版之项背,无论从演绎、录音、阵容这些最基本要素,还是从录音计划的选曲编排上,皆完胜。依俺拙见,相同的曲目也没必要留什么Alternate版本了,除非你打算在PK活动中凸显Lanchbery版有多杰出!


东芝-EMI这个90年代中期的再版,恐怕是诸多版次中于亚太市场最具影响力的一个了。“波斯市场”的江湖名号也从此确立,1986年首版时曾叫《修道院花园》,口彩上差点儿力度,但有个很好看的手绘封面。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32#

这张?
最后编辑burt5177 最后编辑于 2009-09-13 17:38:50
TOP
33#

波斯市场
英国作曲家凯特尔贝的代表作。这个集子的九首管弦乐曲是属于轻古典音乐。或者称作通俗古典乐。是那种入口即化的优美音乐。所以很容易被八门者接受。九首曲目都有优美的旋律。第七首是中国的五声调式。第一首是西亚波斯五声调式。五声调式的音乐是我们听感上会觉的亲切和易记的。第一首的波斯集市的主旋律被改编成流行歌曲“波斯猫”后,广泛流传于广大青少年口中。                                                        波斯市场作于1920年。这首单乐章的管弦乐曲是描绘性标题音乐的杰作。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一队骆驼商队由远而近,市场中传来乞丐的合唱:巴克细喜……市场里越来越热闹。独奏大提琴与单簧管在竖琴的拨奏下奏出“美丽公主”的主题,接着魔术师、玩蛇人、官员轮番出场。当再次响起“请施舍”的人声时,公主开始回,市场渐渐平静,而后突然以人声合唱及强奏结束。                                                            该集中第二首“修道院的花园”同样名扬四海,肃穆静谧的旋律中透出虔诚的感恩。黎明的修道院传来声声鸟鸣。令人心神澄静。第九首“心灵的圣曲”同样是宗教情调,圣洁的颂咏由女中音 与合唱唱出。女中音优雅抒情,录音也堪称最佳女声了。而第匕首“中国寺院的钟声”鼓跋等打击乐异常逼真。曲子中的一声大锣几可乱真,低音下潜至足以逼出你器材的极限。                                                                             未完待续。
在G弦上……
TOP
34#

hehe ,不错,我也很喜欢波斯市场!这个帖确实与万众兄过往的风格不同啊,哈哈!
我心中只有感恩,平凡而充满乐趣的人生。
TOP
35#

今天下午上课本来打算给同学们介绍这个曲子,由于今天是第一堂课,问上课名单的同学很多时间就不够了,这个曲子是打算在介绍流行音乐中的古典音乐时介绍的,只好下次课了。
TOP
36#

    Tintin:已有二人说此文与俺以往的不同。颇有些不解。怎不同呢。

   5177兄:古典与流行的概念会是个变数吧。=百六十年前莫扎特在当时就是流行音乐吧。“只有钱人,宮廷中流行”。
    鲍罗丁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不知现在教作曲课时算不算教材范例。
在G弦上……
TOP
37#

老万不是猫咪去了吗?

Gino Bechi 我的最爱!
TOP
38#

我觉得《诺亚方舟》可作为试音碟了,尤其是音场的深度和人声及乐器的定位是绝对一流的。
Britten Noye's Fludde-Del Mar(Argo 1ED).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9/13 23:13:04 上传)

Britten Noye's Fludde-Del Mar(Argo 1ED).jpg

超级歌剧迷
TOP
39#

原帖由 万众 于 2009-9-13 22:13:00 发表
    Tintin:已有二人说此文与俺以往的不同。颇有些不解。怎不同呢。

   5177兄:古典与流行的概念会是个变数吧。=百六十年前莫扎特在当时就是流行音乐吧。“只有钱人,宮廷中流行”。
    鲍罗丁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不知现在教作曲课时算不算教材范例。


非常认同万兄的言外之意。

仅局限在目录学上,为了便于归纳、统计是可以接受的。但在艺术价值观上,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划分本身是愚昧、荒谬的行为。Brahms、Ravel、Debussy、R. Strauss......这种先贤即便活在当下会认同这类蠢事吗?!~~~~
最后编辑bodyheat 最后编辑于 2009-09-13 23:53:40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40#

回复 39# bodyheat 的帖子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配器课还是能用上的。
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划分等问题几句话说不清楚,我感兴趣的是现在很多流行音乐中用了一些古典音乐的片段,有必要让同学们了解了解,这是我的目的。
最后编辑burt5177 最后编辑于 2009-09-14 08:26:56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