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思维的枷锁
音乐是一种高级语言,高级之处就在于更大限度地突破了枷锁,更好地传达了语言背后的“理念” 但毕竟人们还是喜欢走进语言的死胡同
对于作曲家来说一段音乐是已经在脑海里成型的,这时候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它确实是一种神秘的存在,是一段思维的综合表述,可以包含一切先天综合判断的基本范畴(时间性,空间性,因果性,同一性。。。。) 之后要做的只是赋予它实体性,于是我们把它们转换成了乐谱并用声波作为载体传达出来
对于学院派研究巴赫甚至计算赋格就好比追求女孩只研究情书的写法,送礼物的样式,约会的设计等 但要是在那背后没有真正的爱那也只是浪费时间
也许你可以和巴赫写得很像但你永远不具备那个灵魂
而通过巴赫的写法去联系科学也只是我们的思维在进行以同一性为主的判断 要想得出宇宙的真谛完全是无稽之谈 用叔本华的话说“此时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爆发出了不可抑制的笑声”
巴赫的音乐和康德的纯粹理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所谓纯粹理性那是建立在你可以感知一切感性感情的基础上,一个自以为理性内心却没有爱的人的理性并不是纯粹的,只是一种变向的自我欺骗和真正的愚昧 巴赫音乐的本质就是爱和感情,这种感情足够巨大以致于人们往往认为他没有感情,他是超人,是不正常分子,他在描写上帝,于是试图通过他的创作法去解析他 要是巴赫知道了他会觉得人们是多么的无情
巴赫的确联系着宇宙的真谛 因为人类最神秘最无法解释的力量就是爱!纯粹理性只能驱除你眼中的黑暗和乌云,让你认识到人类即使再如何地深入自我,深入外部也无法逃脱出爱的力量(没有灵魂的人免谈)
音乐是人生一辈子的境界,与年龄无关,与职业无关 常看到音乐专业的人士挑爱乐人士的刺,这实在不太好
每当听到小梅的2套小无就感动得欲哭无泪 首先是一个真正拥有天使心灵的少年认识这个美好世界的神秘体验 更感人的是这样一位真正高尚的人在经历了自己以及他人巨大的挫折后的沧桑感,立体声的小无中带有一种尖锐的疼痛 不变的仍旧是对于爱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