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不太喜欢的N个"拍砖"“乐评”词 [复制链接]

61#

回复 60# 法国组曲 的帖子

我说的这些我也以为是基本常识,您说的大街上的XX可不就是行为艺术么?谁有这样的勇气,我认他是天字号第一艺术家,所以行为艺术家经常被警察带走。艺术——就是不断地向人类既成的教条和习以为常的观念提出最尖锐的挑战——常识也。——这看看艺术史就知道了,我地球中人争论最多的就是什么是艺术?什么是美?这些均无定论,就更别说什么标准、规律之类了。事先赔罪,别气着您。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10-01-30 22:02:07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62#

回复 61# shenming 的帖子

煮熟的鸭子嘴不烂。
你还玩四两拨千斤呢?就你?!呵呵
TOP
63#

回复 62# 法国组曲 的帖子

说难听话就没意思了,我这儿难听话一大堆,我克制着没有说,如果继续这样——本楼不欢迎你,你去别处骂人吧。就你?——还给艺术立规矩?这正是我想问你的——还是客观的?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64#

回复 63# shenming 的帖子

你还克制,瞧你那尖酸刻薄样,可算是本论坛排头一号了。
就你?还对别人的评价说三道四?你算个干什么的?!基本常识都不懂,还在这里大放厥词。
TOP
65#

又开始了?不是吗?看看我之前帖子说了啥?就在本帖。

这就是人身攻击。说人尖酸刻薄,基本常识不懂,在这里大放厥词。

大家论述能力不错,但就少了对人的尊重。论述能力这么好有什么用?听这么多音乐,后来呢?喜欢在论坛指着别人鼻子骂吗?

傅雷对傅聪说过,先学做人,再学做音乐家,真是一点不错。
TOP
66#

都别吵了,本来主贴用意在于,把自己觉得不合适的几个乐评词列举并理据,而后大家各自说说有无类似经历和取向,互相沟通认知一下即可,也就是最终目的.
不同意,就不同意好了,每人都捍卫保留自己观点的权利,不必以硬性说服别人的作为前提.
blog.sina.com.cn/wahnsinn
TOP
67#

原帖由 DelMonaco 于 2010-1-31 18:33:00 发表
都别吵了,本来主贴用意在于,把自己觉得不合适的几个乐评词列举并理据,而后大家各自说说有无类似经历和取向,互相沟通认知一下即可,也就是最终目的.
不同意,就不同意好了,每人都捍卫保留自己观点的权利,不必以硬性说服......

对阁下观点其实有必要澄清一下。我同意”每人都捍卫保留自己观点的权利”,但所谓观点绝不包括人身攻击,说别人”尖酸刻薄样...大放厥词“,这种言论不需要去捍卫的。

民主不等于滥权,开放不等于随便,底线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尊重。
TOP
68#

回复 67# 亮亮2 的帖子

我想说的两位仁兄都替我说了,谢过。我还是有两点要感谢法国组曲先生,一来他说我某某说明我先前的文字他是看过的,我感谢他对我的关注——还望保持这好习惯,见多了不同意见就不会气成这样了。二是他毕竟封了我个第一,这第一有时还是我私下里真想做到的。不过,我也有个建议,不过又想到这年头胡乱给别人建议可能遭致反唇相讥,在下就对着空气哼一声——生活中要是没有幽默感当然会非常累的,这方面的“基本常识”似应加强一下。至于“哗众”有可能取“辱”,是俺早有预料的。今儿就洗吧洗吧睡了。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69#

"我觉得“真感受”这个词极有问题,你又不是别人,怎么知道别人的感受不是真的——每个人据以判断别人的感受也是自己的感受而已。所以,我的观点是——最好不要对别人的感觉说三道四,更不能说谁谁的感受是假的或不真的。"
这是哪个高人说的话?这是谁在对谁说三道四?这个高人还是个爷们吗?说过的话自己又咽回去?请看看高人的贴,自己的观点翻云覆雨的,都吞咽几回了?高人的食管绝对是特殊材料做成的。
到底是谁在“哗众取辱”?生造出这么个“n个乐评词砖头”的帖子,如果不想“哗众”的话,没必要发这里了,如果不是“取辱”的话,心态何至如此不容人,不容别人反唇相左?若高人觉得是别人“哗了众”,“取了辱”,就沾沾自喜,高人似乎就有些小人心态了,试问高人好音乐都听哪去了,音乐可别只流入食道就止住(开个玩笑啊,知道高人不乏幽默感,不会介意),并未深入内心,遗憾。
看来某些高人真是主观到没有底线了,再劝劝您,绝对别退了遮羞布上街玩行为艺术,“破除艺术规则向人类既成的教条和习以为常的观念提出最尖锐的挑战,”就呆家对着黑夜中的空气哼一声罢,意淫几回,若再来一回“哗众取宠”,有罪遭了!
TOP
70#

回复 69# 法国组曲 的帖子

偶觉得您越来越有意思了,已经“基本常识”到连汉语句子都看不懂的程度了。谢谢你又把我这个生造的贴子又帮顶了一次——谢谢呵!还有,你手里掌握的“标准”也太多了吧,还要判断别人是不是爷们?也太累了吧?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10-02-01 14:28:43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71#

回复 70# shenming 的帖子

行了,你牛逼!
TOP
72#

回复 71# 法国组曲 的帖子

我也跟你检讨,我不该对你的感受“说三道四”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73#

回复 72# shenming 的帖子

喜欢你的主观唯心“说四道三”,继续。。。。。。哈哈
TOP
74#

回复 72# shenming 的帖子

哪里呀,你是个厉害人,正如你所言,是我不该搭你的茬。
好好享乐(享受音乐)吧,也许这样的时光,对于我们国人没有多少了。
TOP
75#

回复 74# 法国组曲 的帖子

这又言重了,怎么会“没有多少”呢?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76#

回复 75# shenming 的帖子

也许是“乌有之乡”网上多了,看看就明白了。我们似乎只能逃到乐中暂时消解一下,要说音乐的功能,于我算是一桩,也很“主观”嘛,呵呵。
TOP
77#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78#

回复 77# 书架箱 的帖子

同意。
印象深的喻乐妙句有:德彪西和拉威尔的钢琴“一个有仙子之妙,另个有幽灵之美”(可能是辛丰年先生的),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勉强打比,像一对天真烂漫的小孩子在专心致志的玩耍,看得人心花怒放,恨不得一口吞下去。”(辛丰年),莫扎特的某钢协某乐章“猫扑线球般伶俐”(前阵子168一个帖子的妙喻),莫钢协慢乐章象“中学生跑累了片刻的发呆”(陈丹青)。这些比喻我觉得好(也许别人认为不择么样),为啥好?其实,这些比喻都很主观,都是一己之见,我们搞不清他们怎么想出来的,但是我们能肯定是,言者肯定认真倾听文本,深入其境,最重要的,是在表述上相当程度的抓住了音乐某些特质。另外,他们很聪明,点到为止,没有多说,多了可能就坏了。主观感受当然没有一个标准,但是肯定有一定限度,(这个限度也许就是规定情境),超过了这个限度,就成了郑亚洪先生的文章《爱乐》上的《奏鸣曲的32种写法》,如他写贝多芬降a大调奏鸣曲时如此道“这个城市的人有一副永远不满与现实的头脑,等等,春天永远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表,这是变奏的力量,他给春天以宽广的想象力,給河流以冥想的气质”,似乎就让人很不能忍受,怀疑他根本既没有听过这部作品,因为这段文字起码能用在一千种以上的音乐聆听感觉上。
TOP
79#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80#

原帖由 keli 于 2010-1-27 21:23:00 发表
我最不喜欢的第一个词就是“高雅”。见谁一提古典音乐就用上“高雅”这个形容词就觉得一阵肉麻。另一个词就是“情操”,把听古典音乐与情操高尚联系起来,也使我感到很难过。我觉得其实喜欢古典音乐不过是一种爱好,起源于生理上某种“乐感能力”的一种需要而已,与高雅和情操并无直接关系。

另外我对一种乐评态度特别失望,那就是用自己的口味偏爱评定一个作曲家或一个演奏(版本)的水平高低。有些大作曲


深有同感,一到“古典音乐”就是“高雅”、“殿堂”、“神圣”,这基本属于从事这方面职业的一些人(不是少数)的YY(呵呵),高推圣境的目的还是为了把自己跟这些词搭上关系,对于这些好作品本身不是起到推广的作用,反而只能让人望而生畏,岂不是“自绝于人民”(呵呵)
我自己听音乐基本只有喜欢和不喜欢,没有太多其他区别,流行也经常有好东西,不过现在关注得少了。爵士刚刚接触,对于慢节奏一些的觉得容易接受,波普之类还是觉得太吵了。古典还是自己的最爱,电影音乐没有太多的接触,实在是忙不过来了。
平时潜水多,偶尔上来透透气,顺便说说话,不对的情大家原谅,不要对号入座就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