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920212223242526» / 2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跟大家探讨一个问题——听音种种 [复制链接]

查看: 173004|回复: 280
221#

原帖由 shenming 于 2010-8-6 10:45:00 发表
其实,喜欢各类音乐的人都是有点小毛病的,我先自辱家门——喜欢巴洛克的人(只说我自己,不包括其他喜古乐的朋友)更倾向于喜静,不喜交际,听力退化,神经受不了刺激,喜欢在平和中体会一些道理;他们虽讨厌浪漫派音乐,却在思想和言辞中较尖锐和犀利,不给别人留余地(尤其是在这样的“公共”论坛)。喜欢浪漫派的人虽然能经受一惊一乍的音乐,却似乎受不了一丁点言辞的刺激,而且他们好像老是一付严肃用余、幽默不足的样子,浪

LZ现身说法,向我们展示了“喜欢巴洛克的人”的人的“小毛病”,可谓用心良苦啊。哈哈......
TOP
222#

回复 219# flyingroo 的帖子

高论,您这一番评论让这帖子升华了——相当有水平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223#

原帖由 shenming 于 2010-8-6 10:45:00 发表
其实,喜欢各类音乐的人都是有点小毛病的,我先自辱家门——喜欢巴洛克的人(只说我自己,不包括其他喜古乐的朋友)更倾向于喜静,不喜交际,听力退化,神经受不了刺激,喜欢在平和中体会一些道理;他们虽讨厌浪漫派音乐,却在思想和言辞中较尖锐和犀利,不给别人留余地(尤其是在这样的“公共”论坛)。喜欢浪漫派的人虽然能经受一惊一乍的音乐,却似乎受不了一丁点言辞的刺激,而且他们好像老是一付严肃用余、幽默不足的样子,浪

完全不能同意。楼主又发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论。楼主似乎以为自己就能代表所有喜欢巴洛克的人的一样,“他们虽讨厌浪漫派音乐,却在思想和言辞中较尖锐和犀利”,谁规定喜欢巴洛克的一定就讨厌浪漫派了?楼主自己的case请别以偏概全。话又说回来,楼主的言论虽然尖锐,但从之前言论来看,那万万不能算犀利的了。您说的越多,大家似乎更能知道您的不足。还有这种分类、贴标签,为了作总结而作总结,但立论基础其实很薄弱总结,实在是没有意义。当然,像您这样畅快淋漓写些东西给大家娱乐娱乐,这仍然是您的权利。
TOP
224#

回复 223# 亮亮2 的帖子

我就知道我这么说,您就会出来——欢迎关注。我发现貌似严谨的人其实都没有仔细读一下我是怎么说的。我说,"我只说自己”;我又什么时候"规定”喜欢巴洛克就不喜欢浪漫派了?我又小心翼翼地说这只可能在统计数字上有点这个倾向(我从本论坛中相谈甚欢的几个同好那里感知到他们好像也不喜浪漫派,至少有一半如此)。而且我用了很多“似乎”、好像这样的词。您只是自己在反驳自己,另,我们真的不是一路人,永远也谈不到一起,就是我加上12万分的小心,您也能挑出茬来。但我对您锲而不舍关注此帖的韧性表示无比的钦佩!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225#

我也知道您也会这么说。俺当然看到你那句“我只说自己”,但怎么下一句又是“他们虽讨厌浪漫派音乐...”,这“他们”一下来得有点硬。这还是没有12万分的小心吧。而且我也说楼主“似乎”以为自己就能代表群体...,不是吗,这么说来我们还是挺一路的嘛。

说到我有韧性,那其实过了。我只不过也是来聊聊,这帖子置顶这么久,真是不关注也难。
TOP
226#

原帖由 shenming 于 2010-8-6 17:56:00 发表
我就知道我这么说,您就会出来——欢迎关注。我发现貌似严谨的人其实都没有仔细读一下我是怎么说的。我说,"我只说自己”;我又什么时候"规定”喜欢巴洛克就不喜欢浪漫派了?我又小心翼翼地说这只可能在统计数字上有点这个倾向(我从本论坛中相谈甚欢的几个同好那里感知到他们好像也不喜浪漫派,至少有一半如此)。而且我用了很多“似乎”、好像这样的词。您只是自己在反驳自己,另,我们真的不是一路人,永


to shenming 兄:

老兄好有耐心啊!呵呵~~

来来,听音乐听音乐~  











最后编辑柳叶刀 最后编辑于 2010-08-06 22:47:32
TOP
227#

回复 201# kevinlove 的帖子

是,文字媒介而已,禅宗不立文字的,音乐也是,我注六经,我注音乐,别被音乐“忽悠了”。刚从三清山归来,好多游客被假和尚、假道士给骗了,假和尚先营造一种气氛,搞点神秘感,搞点教条,利用游客的无知、害怕权威,给你洗脑,银子大把大把的掏吧就。蒋介石的孙子来大陆一趟,说过一句话:大陆的寺庙太过商业化了,在台湾这些地方完全是免费的,而且绝对随缘。好多其实不信佛的人都被忽悠去花了大钱烧了高香,功德箱里的钱到底怎么用了,不知道,弄的神秘兮兮的。其实心中有佛、用行动在生活中去帮助别人,更来得实实在在。音乐也是,好多音乐或许没想象中的那么难以靠近、难懂、深刻。平常心听乐或许是真确的听音观,当然也要做足功课,例如歌剧要理解剧情大致、交响曲要理解创作背景、作曲家生平、历史大环境,但这些都只是有助于理解音乐,但绝对代替不了自己的感悟,西方古典音乐是经典,每个人都给她们注下自己的见解,无所谓对错。
TOP
228#

回复 206# shenming 的帖子

我这么理解的:佛祖开始走的也是偏执的路子,先是苦行,最后才在菩提树下悟道内心的佛性才是根本,弘一法师的极端认真—悲欣交加也是苦路子,但他最后的书法作品的古朴、枯涩、笨拙、高远、平静、恬淡,莫扎特的境界不也是这样的吗?孔子说谁愚不可及,其实是指他的笨拙这种境界无人能企及,精神领袖或许都有这种气质。
TOP
229#

回复 220# kevinlove 的帖子

同意,大音若稀、大言无语
TOP
230#

J兄出境界了!
道德经第十一章: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空,才能装东西,才能被利用。佛学中“空”的阐述也很多。看东西学知识,把自己放“空”,以“空”的姿态去学习,学得更好。
以“佛”养我心,我以“道”观天下,成大器也!天下几人能达到?道源自中国,但美国人却学得比我们好,可悲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