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敝帚自珍音乐书 [复制链接]

1#
看到聆读的帖子,觉得很好,还没来及顶,却从万卷书变成了万里路的欧陆游记。这里,容咱将自己所藏乐书粗略整理一下,有些几成破烂,仍不舍得扔掉。
简单归下类:1.辛丰年的书(有偏爱,所以单列出来)

读《乐迷闲话》时,还在上高中,已经正经听了不少古典,初读此书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那本被一个朋友拿跑了,这本是从单位图书馆借的,不还人家了,后来遇到增补本,又买了一本。


这是大学时买的辛丰年的书。


老先生就这几本书,有重复的没买,文章基本收全就好。

  2.音乐工具书


这本似乎是从上海文艺出版社邮购的,记不清了。


上高中时,同学送我的,可称小品大全了。

3.音乐史


朗格这本《十九世纪西方音乐史》是《西方文明中的音乐的一部分》,国内长期并未译全,但是影响很大,专业人士,爱乐者言必称朗格,译笔也非常好。是从单位借得,太喜欢了,就再没还。
   右边的朗多尔米是法国人,此书视角颇有问题,原名《世界音乐史》,却没有东方部分(原因是他认为东方音乐不值一提),因此译本更名《西方乐史》,另外作者认为老柴是二流作曲家等观点也不能使人信服,其他其实还不错。


世纪之交,国内终于译全了《西方文明中的音乐》。
4.音乐家传记及书信


这是朋友92在上海给我买的,台湾出版。


这是90年9月在西安北大街报刊门市部买的,学术性较强,很耐读的一本贝传。


名气最大的一本贝传。


这是文学性很强的一本贝传,简直像读小说,和下面两本都购于西安音乐学院书店,九二年。


这本传记里的莫扎特塑造的很生动,结尾乐仙下葬乱坟岗的片段,仍记忆犹新,让人痛彻心扉。


那时乐迷能找到的书不多,就这么几本传记,现在对书中主人公神乎其技的描写还有印象。九二年于王府井书店。








并非非常好的传记,但作者专注于介绍作品创作背景,对照作品听就很好了。


九二年购于西安音乐学院,很有意思的小说选,里面竟然有瓦格纳的小说,而且写得好极了。





九三年购于成都,连同那本马勒的小薄本。





5 音乐作品赏析及聆听导引


这是最早的几本音乐书,作者是学院派,功底扎实,自己当年基本就是照着书上的曲目买磁带的,购于91年,缺一本西欧美国部分,始终没碰到,后来看到精装版,被分成上下两册,因重复了,就没买。




苏俄大指挥家的书,看了很受益。



上面几本小册子是上大学时,购于琉璃厂的华彩书店,这本对照着全套莫钢协逐一听过哩。。


大音乐家不知怎么忽发奇想,暂时离开他的太虚幻境,为天下普罗大众写一本如何聆乐的书?但是世上就此多了这么一本好书,至少我自己从中受益颇多。





这本算是教材了,自己所学非音乐,想正经读点理论书,但从没读完过。93年于王府井书店。


乐史上鼎鼎有名的著作,竟然是一薄薄的本小册子,但读起来可不轻松。很晚才遇上。  

6.演绎唱片版本书籍


这是大学毕业那年购于美术馆东街三联图书部,翻了无数遍,仍在翻。


这是后来出的增补本,也被翻得破烂不堪。




这位作家在八十年代获过全国短篇小说奖,似乎叫《江湖上最后一个渔佬》,不料,后来竟出了这么一本书,个人觉得,是这类书中较好的一本。






7.其他:音乐杂谈,文论,访谈及音乐随笔


当年读了此书,忽然觉得西洋古典音乐好亲切,和我们文化有那么多的关系,将此书视为《傅雷家书》的一个延续。这是同学程海丰送的,他一向喜欢书的装帧,九四年。
  



上面两本与原有的《与傅聪谈音乐》,《家书》颇多重复,因很喜欢,仍然买了。




这本大学时购于王府井北京图书音像部二楼,都是硬文。


神学家的莫扎特文章,给我们理解小莫打开了另一扇门。


一个画家的文字功夫如此了得,足使多少所谓专业作家汗颜了,何况不少真知灼见。




马慧元是个工科大学生,幼年学过琴,现在还练管风琴,常年海外留学,见多识广,音乐内行,文字极美,出书不多,就上面三本,见了必买。



这本书里部分章节涉及到西方音乐,作者见解独特,于是买了一套看看。


这算是国内作家较少见的谈音乐文集,据作者讲他听古典是忽然就开了天眼似的通了,使人惊讶,这些文章却是从文学角度切入音乐,让人颇感牵强。


这是比较旅美文学家李欧梵的乐评集,部分写的很有趣,真性情,使人如见其人。



这本因书皮太恶俗,被我扔了,其实都是上好音乐文章,有拉马丁,李斯特,德彪西,波德莱尔等的妙文,我们肖复兴的也混了进去。


大陆文学家爱乐的似乎不多,这位台湾散文家的文章可不是附庸风雅的心情文字,作者是真懂音乐,深入音乐内核,文字功底深厚。


作者是一位耄耋之年的可爱老编辑,老乐迷,文章特点是言之有物,不做虚言。


最近买的,这不是一个普通记者的皮毛访谈,作者是个台湾70后,拿着乐谱听音乐会,显然是个内行,通过这些采访,几乎将世界各大钢琴流派和历史上的大演奏家梳理了一遍,间杂许多轶闻趣事,喜爱钢琴音乐的乐迷,不可或缺。
最后编辑法国组曲 最后编辑于 2010-12-14 15:35:53
分享 转发
TOP
2#

中国音乐方面的书籍太少太少了,日本一个小地方,音乐方面的书籍最起码是中国的100倍!
TOP
3#

不知为何都是: 搜狐相册 无图片
TOP
4#

学习学习!
TOP
5#

无图无真相
TOP
6#

搜狐相册不能外链
TOP
7#

曹利群的那本书整篇整篇地抄《HIFI音响 CD天书》,还恬不知耻地说是自己一张一张听完后写下来的。
TOP
8#

原帖由 gan 于 2010-12-14 12:14:00 发表
曹利群的那本书整篇整篇地抄《HIFI音响 CD天书》,还恬不知耻地说是自己一张一张听完后写下来的。

没错,当时《HiFi音响》音乐版主编刘志刚在杂志某期前面“编者的话”中还说要诉诸法律。后来不知如何了,估计也是不了了之。
TOP
9#

真的不少
TOP
10#

见到不少好书,就是书信少了点。莫扎特书信自不必说了,贝多芬书信,李斯特与瓦格纳的通信,施特劳斯与茨威格的通信都很值得一读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TOP
11#

仅有1、2,口水ing ...
15发烧,30人声,40古典,50而立,60不惑,70耳顺,80随心所欲不逾矩。
TOP
12#

不错的书,我有那个通俗名曲欣赏词典等等几本。

其实,不要过分美化陈丹青的文笔。一个画画的能有这水平很不错,比很少很少一些职业作家的可能好一些,仅此而已。
TOP
13#

回复 12# 上山砍柴 的帖子

陈丹青的书 我一般也不买的
现在买书 真是挑剔多了!
有文笔的有才气的等等等
所以为我省了不少银子咯~
变歌剧粉丝僇~~~~~

俺的博客,用的是真情和心血挥就的
http://blog.sina.com.cn/u/1246760840
TOP
14#

很多书都没读过,惭愧。
TOP
15#

现在似乎各行各业的都以娴通音律为时尚,不说陈丹青,连位列三公的大员不是还出书谈乐嘛。好像作家冯骥才还写过本萨尔茨堡和莫扎特之类的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TOP
16#

哈哈,楼主这些书俺基本都有,不过俺的都是头版,80年代的居多。
TOP
17#

原帖由 nietzsche 于 2010-12-14 16:20:00 发表
见到不少好书,就是书信少了点。莫扎特书信自不必说了,贝多芬书信,李斯特与瓦格纳的通信,施特劳斯与茨威格的通信都很值得一读

咱外语差,只能读译本,不知老兄提到的这些可有中文版?在《爱好者》杂志上见过布拉姆斯的书信,也很好。
TOP
18#

原帖由 上山砍柴 于 2010-12-14 18:08:00 发表
不错的书,我有那个通俗名曲欣赏词典等等几本。

其实,不要过分美化陈丹青的文笔。一个画画的能有这水平很不错,比很少很少一些职业作家的可能好一些,仅此而已。

或许是咱眼界偏窄,他的文章如《外国音乐在外国》,还有如海外中国人的乡愁要找洋乐才能慰藉,原因是幼年时的听乐经验,角度实在有趣新鲜。至于文笔,本人以为绝对在肖复兴,赵丽宏,郑亚洪等人之上,往往极简省的笔墨就讲一个人写活了,这本事很大呀,另外就是有内容,不滥情,这个也难得。陈的老师是木心,更是个不折不扣的文体大家。当然,这都是出于个人的偏爱(但是有次看到陈将毛主席画成那样,一下对他印象又极坏了)。
TOP
19#

肖复兴早年写过一点小说,后来就没动静了,赵丽宏也是写过一点散文,郑亚洪则不是职业作家。比他们三个文笔好,那是没问题。

你对陈丹青的描述很准确。但是文体大家这个可能还值得商榷。见过世面,思考的问题更全面一些,这些素质造就他从容的言谈。
TOP
20#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