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阳关残雪
康师傅
車佬
36.8℃
原帖由 cmos88 于 2012-7-5 7:25:00 发表谢谢中山张大侠支持, SACD发展至今呈如此局面真的很可惜, 象SONY/PHILIPS当初革命性地推出数字唱片的公司, 应该有使命去挽救唱片工业, 不能撒手就走了啊. 要不然我宁可停流在LP时代. 呵呵.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7-4 14:39:00 发表玻璃CD的工艺优化您可在其它网站搜索一下就有了;至于用数字母带直刻出来的1:1CD,为什么会比普通CD好,前些帖子已讲过了,您向前翻一下帖子就有了。
原帖由 cmos88 于 2012-7-4 15:34:00 发表谈谈对SACD的个人看法:DSD虽然不是完美但却是最接近LP的数字音源格式,.........
sanyue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7-5 15:39:00 发表从下面这个连接里开始看下去,看完后您会大至明白我说的信息量;信息量简单来讲就是一个细节有与没有之间的差别,在唱片里的每一个音符也是由很多信息组织出来的。直刻 1:1CD 是由24/192 数字母带通过 Mastering 母盘机直接刻出来的,简称是拿来压普通CD的母盘(当然我讲的是最高品质的直刻 1:1CD);日常的普通CD是用这种直刻 1:1CD拿去压碟厂,经过很多个工艺后才做成一张普通CD,每一个工艺过程中也会流失一定情度上的信息,或使原来的信息变质。打个比喻:一杯满的水,如果把它倒到另一个空杯里,如此类推,倒到第十个空杯后的水量与第一杯是否一样满呢?这肯定是第十杯比第一杯的水量小的,且多了很多集质。这样您应该明白了吧。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7-5 16:40:00 发表不是,你们说来说去就是一个量化噪声的事情。我说的是载体里装的信息出的问题。上面的连接您看了没有,有得听也有得看数据。如果这样也不明白也没办法了,最好学习一下母带的后期制作,且找实物来监听和采样分析。否则纸上谈兵就一点意思也没有了。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7-5 16:40:00 发表母盘过录时是会损失信息,做CD的过程很多个环节是由电能转机械,机械能再转电能的,这些每一个环节里都会造成信息流失和质变。您自己做个实验,找一张CD,然后刻录一张CD-R,然后用这张CD-R再刻录另一张CD-R,如此类推做十次,听听原来的CD与刻录到第十次的CD-R有什么差别,如果这样也听不出的话,就分别采样出 WAV 文件,然后慢慢看文件波表的差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