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楼主注册时间应为新手,而言语则象坛上老手;你是谁?我不关心;用意如何?不费这个脑筋;对我有何看法?请评下心来;你我共读这篇转载的文章:
亚当与夏娃因为违逆了神的旨意,偷吃了知识树的果子,结果被逐出伊甸园,从此展开人类在灵魂与肉身都苦难的历程。知识就是这原罪!心灵的直观是音乐欣赏的终审判官。知识进来插一脚后,世界变得更复杂、更痛苦、但也更有趣。无知者的快乐与饱学者的快乐等价,但看你自己的选择。虽然了解知识的罪恶,但我还是鼓励大家多阅读,为什么?因为知识使人更有魅力?喔,当然不是。只是让你生活更增乐趣也更增头痛。就像电影[黑客任务]中的药丸选择,如果你选择了"知识药丸",我也要跟你说:欢迎来到真实世界!
诚然,音乐是用听的,阅读以及阅读的收获-知识,不能取代聆听音乐的过程。但是,知识增加你理解音乐的纵深,怎么说呢?以唱片录音录音的欣赏为例,知识可以为你贡献几个理解的角度。
关于音乐:乐理、音乐风格、历史演变、作曲背景、作曲意图、音乐史定位与评价、乐谱版本考据
关于诠释:演奏者风格、流派、诠释方法的演变、诠释意图
关于录音:录音音响特性、录音版本比较及评价
这些知识可以增加你欣赏音乐的乐趣,虽然,有时候也形成偏见。我的想法是,知识是要为自己的音乐欣赏提供更宽广的观点,而不是为了寻找「更正确」的观点。正就好像把人类学研究了半天,结果搞出一个结论是「某某人种才是优秀人种,其它人种乃是要为某某人种服务」的话,就是把知识拿去为意识形态服务了。
知识的多寡或许并不增减你感受音乐的心灵敏锐度,但肯定会增减你感受所得的情报量,并影响你对音乐的思考,影响音乐对你的意义。比如说吧,你可以一无所知地欣赏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仍有收获,但是,一旦你知道了英雄交响曲与拿破仑、法国大革命之间的关系,你对此曲的体会就多了一个历史、人文的层次。如果,你知道了英雄交响曲在贝多芬创作生涯的指标意义,以及贝多芬和古典乐派几位大师(如海登、莫扎特)在风格上的关系,你会对这作品的音乐表达形式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再如果,你知道你所听的卡拉扬录音版本与其它指挥者(如福特万格勒、托斯卡尼尼)在演绎方式的旨趣差异,你就会知道一首曲子所可能包含的多个解释可能。更进一步,有一天你知道了霍格伍德的古乐团演奏录音或是辛曼的乐谱考证录音与你先前听到的卡拉扬录音有版本考究上的差异,你可能会开始对作曲者的意图、甚至乐器本身对诠释的影响等等问题进行思索。当你对一首曲子或演奏的来龙去脉了解越多,你对这首曲子的本质或诠释上的了解也会有更多层次的感受。这些知识上的投资是会有收获的。
对于刚入门者,我觉得开放欣赏的心灵比攫取知识更重要,但当你的欣赏广度及深度到了一个阶段以后,就必须在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否则你的主观欣赏活动将面临一定程度的成长瓶颈。而初入门者,也不必太担心如何取得知识,先把古典音乐唱片中的解说小册先认真地阅读就可以了。等你对特定主题有兴趣,再开始延伸你的阅读领域,这样负担不会太大。另外,当你觉得古典音乐是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兴趣后,基本的人文社会及艺术史了解会是必要的。毕竟,音乐是人生、社会活动的一个环节。
至于阅读的材料来源,大概有几种类型。
一、 唱片解说:别小看唱片解说,许多国外唱片公司可是请专家学者执笔写解说,很有看头,特别是稀有曲目录音的解说尤其如此。
二、 音乐杂志:台湾曾有一阵子有很多的古典音乐杂志,但最近两年来又归于平淡,而且杂志的素质还没以前好。英文的杂志台湾也买的到,前阵子关了一本Classic CD杂志后,目前比较容易买到的有Gramophone及BBC Music。
三、 中文书籍:有分作曲家介绍类(如贝多芬、莫扎特、巴哈等)、曲式介绍类(如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等)、音乐欣赏类(如如何欣赏古典音乐、指挥家与乐团、音乐故事等)、唱片录音介绍类(如名曲五百首等)等等,可以根据需要参考。
四、 外文书籍:书籍种类更丰富了,可以根据门类需要,上各种网络书店查询,比如Amazon及Barnes and Noble。
五、 网络:台湾有许多网络上的音乐网站,有的是由企业经营的,更多是个人开设的网站及讨论区。里头有各式各样的内容、门类与服务方式,电子报服务也有很多可供参考的。比如本报就是啦,嘻嘻。不懂的问题上讨论区或BBS上问,一般都能得到热心人士的解答。
对于想省钱的乐友,我建议多利用图书馆及网络这两种资源,既丰富又价廉,再来就是多重视阅读唱片解说,既然买了唱片,就好好读一下唱片公司为你准备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