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WESTMINSTER(西敏寺)室内乐全集听感 [复制链接]

21#

这套录音里海顿的作品有OP.76六首和OP64六首,网上有资料说维也纳音乐厅四重奏是录有海顿全集的,不知哪位达人可以提供点详细资料?
总的来说PRO ARTE 、GRILLER和维也纳音乐厅组都很不错,他们的演奏都是非常清脆利落。PRO ARTE更多灵动,维也纳音乐厅组在第一、二乐章有时会听起来有点闷。非常赞同小花猫的意见,维也纳音乐厅组的第一小提琴ANTON确实非常棒,他们在PRESTO乐章的表现非常爽。我总感觉英国GRILLER组合听起来有种悲情的味道,是不是我听错了?
无分别心为公正!
TOP
22#

四重奏组我觉得第一小提琴和大提琴最重要,第一小提琴是领头的,大提琴是压阵的。第一小提琴强则整个组合都会体现他的性格,而大提琴则决定真个组合的底盘是不是扎实。我感觉40年代前成立的四重奏组第一小提琴都很强,所以他们都有不同的性格,个性鲜明。而40年代后成立的组合第一小提琴弱化,所以变得没什么个性。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早期的四重奏组比较耐听,或者更好的原因。
无分别心为公正!
TOP
23#

再说说听过的TALICH四重奏的OP.74第3首,非常有戏剧性,也最有音响效果。但我觉得过头了。
看来海顿的四重奏都是当做交响曲来处理的,总的来说我喜欢PRO ARTE, GRILLER和维也纳音乐厅,科达依次之,阿玛迪斯的不好听(Andante科隆岁月)。
无分别心为公正!
TOP
24#

原帖由 科托 于 2012-11-9 10:13:00 发表
四重奏组我觉得第一小提琴和大提琴最重要,第一小提琴是领头的,大提琴是压阵的。第一小提琴强则整个组合都会体现他的性格,而大提琴则决定真个组合的底盘是不是扎实。我感觉40年代前成立的四重奏组第一小提琴都很强,所以他们都有不同的性格,个性鲜明。而40年代后成立的组合第一小提琴弱化,所以变得没什么个性。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早期的四重奏组比较耐听,或者更好的原因。

对于拉琴的人来说,第二小提琴是最难的
TOP
25#

这是听众跟专业人士的差别,明白的
无分别心为公正!
TOP
26#

原帖由 科托 于 2012-11-9 9:58:00 发表
先补充GRILLER四重奏的资料:成立于1928年,由四名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学生组成,他们都是小提琴家TERTIS的学生,分别是Sidney Griller, Jack O'Brien, Philip Burton, Colin Hampton。1961年Philip Burton去世,四重奏组解散。
兄台有一处笔误,TERTIS是中提琴家
TOP
27#

原帖由 科托 于 2012-11-9 10:07:00 发表
这套录音里海顿的作品有OP.76六首和OP64六首,网上有资料说维也纳音乐厅四重奏是录有海顿全集的,不知哪位达人可以提供点详细资料?
总的来说PRO ARTE 、GRILLER和维也纳音乐厅组都很不错,他们的演奏都是非常清脆利落。PRO ARTE更多灵动,维也纳音乐厅组在第一、二乐章有时会听起来有点闷。非常赞同小花猫的意见,维也纳音乐厅组的第一小提琴ANTON确实非常棒,他们在PRESTO乐章的
维也纳音乐厅四重奏的海顿全集有不止一个公司出版过CD,preiser转录最佳
TOP
28#

原帖由 科托 于 2012-11-9 11:47:00 发表
这是听众跟专业人士的差别,明白的


专业人士都是只看谱不听音乐的,呵呵
TOP
29#
淘宝店
https://shop33075329.taobao.com/index.htm?spm=a1z10.1-c-s.w5002-16274098145.2.5d0b4f76YtZGfK
电话 微信号 13318878370
实体店 广州海印电器总汇二楼P35  020 83780950
TOP
30#

多谢HASKIL!
无分别心为公正!
TOP
31#

说到TERTIS,就顺便说说他与波西米亚四重奏的一段趣事:1906年波西米亚四重奏在伦敦AEOLIAN大厅演出,中提琴OSKAR NEDBAL拐走了第一小提琴KARL HOFFMANN的老婆,没办法只能找人顶,于是TERTIS顶上去了。他成了波西米亚四重奏的中提琴。
无分别心为公正!
TOP
32#

好人做到底,波西米亚四重奏,1918年起称“捷克四重奏”,1906年时第一小提琴KARL HOFFMANN,第二小提琴JOSEF SUK,中提琴OSKAR NEDBAL,大提琴最老资格的HANUS WIHAN。
无分别心为公正!
TOP
33#

vkq没有schubert的全集,preiser只是出过3套12张,这点远远不是全集。
TOP
34#

莫扎特的弦乐四重奏,通过对比着听,阿玛迪斯被比下去了。为什么呢?
我用TELDEC的阿尔班伯格和GD的阿玛迪斯同曲目对比听,然后用这套里面的维也纳音乐厅四重奏来跟阿玛迪斯对比,再用巴利里四重奏和阿玛迪斯对比,本来这套里面就有一张上面有阿玛迪斯的K516和维亚纳音乐厅的K614,也正好拿来对比听,结果阿玛迪斯完败出局。阿玛迪斯的演奏太过直率,过于匆忙,从第一小提琴到整个组合都是这个毛病,而且复杂乐段混乱,解脱不出来。反应到听觉上就是不好听,我听过的这几个里面最不好听的。所以出局。拿有阿玛迪斯组和维也纳音乐厅组的那张对比更说明问题,阿玛迪斯的听完,维也纳音乐厅组一开始,就好像突然间雨过天晴一样。
接下来说说这套中的巴利里四重奏,有K80,K155,K156,K157,K158,K159,K160,K168,K169,K170,K171,K172,K173,K387,K421,K465,K499,K575,K589和维也纳音乐厅四重奏的K465,K421。巴利里的琴音有些娇媚,但是他的运弓在快速乐段变化巧妙,在ANDANTE乐章旋律线条拉得很长,所以整个效果听起来很悠扬,非常好听。而维也纳音乐厅组还是保持了清脆利落的风格,但有很浓的情感表达。阿尔班伯格的莫扎特很好,这首先要归功于第一小提琴GUNTER PICHLER,他的琴拉的很轻盈,整个效果就比较好听。还有TALICH组的K458,第一小提琴PETR MESSIEREUR拉的轻盈,但是阴柔的美,所以TALICH的听起来就是阴柔的美。
总的来说,莫扎特的弦乐四重奏是类似于小提琴协奏曲,所以第一小提琴的水平直接决定演奏水平的高低。
最后编辑科托 最后编辑于 2012-11-10 19:48:53
无分别心为公正!
TOP
35#

接下来顺便说说莫扎特的钢琴四重奏,当然不是这套东西里的。
K493 霍尔绍夫斯基+梅纽因+沃尔费什+卡萨尔斯  老霍很轻盈,梅纽因很克制
     卡佩尔+格鲁米欧+托马斯+托特里耶   卡佩尔很雄浑,格鲁米欧是亮点
     科曾+鲁伊斯曼+克罗伊特+施耐德  科曾有老师施纳贝尔长长的旋律线
K478 阿劳+鲁伊斯曼+克罗伊特+施耐德  阿劳早期弹的很爽
无分别心为公正!
TOP
36#

不知道这个6CD的录音算不算全集

原帖由 小花猫 于 2012-11-10 18:09:00 发表
vkq没有schubert的全集,preiser只是出过3套12张,这点远远不是全集。
TOP
37#

录制了有编号的15首,法国版。
TOP
38#

今天说说莫扎特的五重奏,然后莫扎特结束,下周进入贝多芬。
这套里面巴利里的有K406,K174,WILHEM HUBNER为第二小提琴,K46,K515,K593他却做第二中提琴。听起来也是很好听,非常喜欢巴利里在ANDANTE,ADAGIO乐章里长长的旋律线。感觉应该休息一下了,但还在继续,而且前一段刚结束,后一段已经接上去了。他的手受伤不知道跟他这个习惯有没有关系?请哪位专业大神解答一下。
DUTTON有GRILLER的K516,第3,4,5乐章(维格组的4,5乐章合并为一个乐章)是莫扎特的内心喃喃自语,GRILLER很克制,维格的很强烈,维格的小提琴拉的从容不迫(维格录音里第二中提琴是沃尔费什)。
总的来说,莫扎特的弦乐五重奏近似于小协,第1,4乐章还有维瓦尔第的小协的影子,而巴利里四重奏听上去这两乐章有点洋洋自得,很有巴洛克音乐的神韵。
DUTTON这张唱片上还有K407圆号五重奏,由GRILLER+GILBERT+BRAIN+BURTON+HAMPTON,可爱的演奏。这个录音原属于DECCA,因技术原因一直没出。
至于EMI的K452钢琴和管乐五重奏(季雪金和爱乐管乐团)很悠扬,很好听。
现在说说K581单簧管五重奏,我听过维格组+冈萨雷斯,还有就是这套里面的维也纳音乐厅+乌拉哈(或者叫乌拉赫),听了前一个觉得还可以,但听过后一个,前面的一个就是打酱油的。乌拉哈的吹奏简直是让人灵魂出窍的魔音。而且配合就不用说了。看来普拉德斯也不都是大师的盛宴,也有滥竽充数的。
在同一张上面的是勃拉姆斯的单簧管五重奏OP.115,在第一和三乐章维也纳音乐厅组的力量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特别是对复杂乐段的剖析脉络分明。第二乐章隐忍的表达了勃拉姆斯悲催的内心,而最后乐章则是在挣扎。这个作品就是一首交响乐,是勃拉姆斯的“悲怆”。
清理CD时发现一张DG大荷花的阿玛迪斯勃拉姆斯OP.67弦乐四重奏OP.96德沃夏克“美国”,本来想扔了,后来说扔前再听一次,听了听竟然还可以,德沃夏克的演奏的充满生气。还是留下算了。
无分别心为公正!
TOP
39#

弦乐四重奏的演奏形式起源于1794到95年李奇洛夫斯基王子维也纳住处的SCHUPPANZIGH乐队,1808年后来的拉祖莫夫斯基王子又叫这个SCHUPPANZIGH组成了新乐队,名字是拉祖莫夫斯基乐队,直到1830年SCHUPPANZIGH去世。
1849年老乔治(约阿希姆和奥尔的老师)的儿子约瑟夫建立了维也纳的HELLMESBERGER四重奏,1887年他儿子小约瑟夫顶替了他的位子直到1907年去世。这个四重奏从不巡演。
1869年约阿希姆建立以他名字命名的四重奏,并四处巡演,直到1907年去世,他的成员都是德国人。
1885年罗马尼亚小提琴家KNEISEL建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四重奏,一直到1917年。
一战前跟KNEISEL齐名的有1902年由法意音乐家成立于纽约的FLONZALEY四重奏和比利时的PRO ARTE四重奏。前一个1928年解散,后一个1912年由ONNOU建立,1940年解散。
1883年维也纳成立的罗塞四重奏,1946年罗塞去世解散。
1893年卡佩创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四重奏于巴黎,1928年解散。
1897年出生的CALVET组成的四重奏20年代没有录音留下来,30年代第一次重新组团录有贝多芬OP131,第二次换人40年代录的舒伯特是失败的。
1917到1926年,中欧诞生了五个很强的四重奏,匈牙利有三个:HAUSER建立的布达佩斯四重奏(1936年起变成没有匈牙利人的团体),LENER建立的LENER四重奏,1929年去美国,直到1952年解散。第三个请教哪位大神补充?
德国的是1919年成立的布什四重奏,1952年解散。
奥地利的是跟勋伯格他们混在一起的科利施四重奏,也主要演奏勋伯格,伯格和韦伯恩的作品,1922年成立,39年解散。
苏联也有1919年成立的格拉祖洛夫四重奏,1923年成立的贝多芬四重奏和1924年成立的科米斯塔四重奏。
二战结束后,战后新成立以意大利四重奏、阿玛迪斯为代表的新四重奏,老一辈或去世或退隐,淡出历史舞台。
无分别心为公正!
TOP
40#

顺便说说新老布达佩斯四重奏,在HAUSER时代,他很节省的使用颤音,自由运用滑音,演奏从容,不紧不慢。而ROISMAN则更快,更直接,而且喜欢使用连续的颤音。如果你听过SONY的布达佩斯,觉得满意的话,那么听过早期的才发觉丢失了好些东西:灵敏、魅力和生命力。
无分别心为公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