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把“以国为本”与“以民为本”对立意欲何为?
文/雷向东
茅于轼在其环球博客发表文章:战争与和平——人民需要觉醒。其主要观点如下
近百万的青年人牺牲在朝鲜战场上。他们都是风华正茂的年青人。每个人都是有亲人,有理想,有人生追求。但是为了一个说不太清的目标牺牲了。当然,他们已经死了,再也不会说话了。他们死得不得其所,百万条生命就这么轻描淡写地交代了。我们活着的人应该为他们思考。这是一个挥之不去的道德问题。这样对待他们说得过去吗?是谁应该对他们的死负责任?这些人有胆子站出来回答这个问题吗?更何况,类似的事情是不是还会发生在我们这代人身上?如果我们不接受过去的教训,也许也会不明不白地像他们一样地死去,毫无价值地死去?
一个母亲绝不会同意让自己的儿子为了一个说不太清的目标去送死。一个妻子也绝不会同意让自己的丈夫为了一个说不太清的目标去送死,把自己变成寡妇,痛苦一辈子。但是一个政府可不是这样想问题的。它会为了极少数几个人的模糊目标,动员全国百姓为此牺牲。死人对他们来讲不是一个问题。政治家和老百姓对待生死的态度绝然相反。他们的区别在于“以国为本”还是“以民为本”。
此帖一出,引起热议。网友wanggaofeng:朝鲜战争是中华民族重拾民族自信心的圣战!一战打出了自尊!打出了自强!打出了民族之魂!这是我们重新自立于东方的根本!每一个在朝鲜战争中牺牲的战士,都是英雄!每一个爱国青年,对英雄都是敬仰的!谁质疑朝鲜战争,谁就是对国家和民族的不忠!谁就是对每一个为国牺牲的英雄不忠!
kalaok168:所谓“以国为本”还是“以民为本”是离间国家和人民的关系,没有富强的国家,哪有个人的利益可言,在日本侵略的时候,中国人的血泪会告诉你什么是以民为本。
miaoxk2013:朝鲜战争不是中国主动选择的战争,战争的结果对中国利弊各半,付出巨大牺牲的同时也撕下了美国不可战胜的面具,西方自此开始尊重中国的利益。
在此,我想问茅于轼,一是只要是战争,哪有不死人的?辛亥革命如此,抗日战争如此,解放战争也如此!不必拿死亡多少人说事!
二是说朝鲜战场上的烈士,死得毫无价值,那么,请问茅于轼,要死在哪儿,怎么死才有价值?这样的说法,极大伤害了朝鲜战场上的烈士,他们做鬼都不会放过茅于轼。这样面对烈士的后人,情何以堪?
三是茅于轼经济专业出身,可能有商人的经济头脑,却不会懂得唇亡齿寒而需要帮助朝鲜保家才能卫我祖国的道理?
四是把“以国为本”与“以民为本”对立起来,茅于轼意欲何为?众所周知,和平时期,“以民为本”。国与国的纷争中,“以国为本”。当“以民为本”与“以国为本”冲突时,服从“以国为本”。难不成茅于轼想要政府像清朝一样,被西方人用几杆枪就打得落花流水,丧权辱国,民不聊生?
总之,有一点可以肯定,当国难来临之时,靠茅于轼们去保家卫国,肯定是不行的。因为他们在与敌人打仗时,还会想着这仗划不划算打?不想把生的机会留给别人,而是要先留给自己!(文/雷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