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谈键盘版的《赋格的艺术》
键盘版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管风琴版,大键琴版和钢琴版。根据很多研究巴赫这部作品的学者普遍认为管风琴版是更符合巴赫愿意的。不过,今天存世的管风琴版其实不多的。从管风琴这门艺术看来,管风琴历史上主要分为两大流派,分别是德国学派和法国学派。很好理解,德国学派以巴赫和瓦尔哈为代表,也就是正宗的莱比锡学派。而法国学派是以圣桑和阿兰为代表。管风琴的德国学派和法国学派在演绎上风格是不同的,德国学派大气,雄伟,声音厚重,而法国学派注重抒情,演绎上更加细腻和精致。不过,法国学派好像没有人录制过《赋格的艺术》,法国学派的大师阿兰在前几年刚刚去世,她的去世就意味着法国学派走向式微了,也就是一个时代的终结。而德国学派,最有名的就是瓦尔哈留下的录音。瓦尔哈是个巴赫圣徒,一生专注于巴赫的音乐,而他在莱比锡的地位相当于当年的巴赫。我听过一些瓦尔哈的黑胶唱片,包括《赋格的艺术》,他的风格比较厚重甚至粗旷,与阿兰比较会觉得瓦尔哈的演绎不够细腻........今天,还有一个很有名的管风琴版就是古尔德的版本,古尔德这个版本不完全是管风琴的,有部分是钢琴演奏的,他的第一变奏到第九变奏是管风琴演奏的,其余是钢琴演奏的,古尔德的管风琴弹得非常好,非常出人意料。据说古尔德这张唱片被卡拉扬称为最伟大的唱片,至于这个传闻是否真实就不得而知了。
其次,谈一下大键琴的版本。大键琴的版本,我首推莱昂哈特。莱昂哈特在HM那些唱片,张张精彩。象平均律,哥德堡变奏曲和《赋格的艺术》都是大键琴中的精品。不过,莱昂哈特在菲利普那些录音,象《英国组曲》和《法国组曲》,我个人觉得就比较差,弹得暮气沉沉,缺乏生气。HM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大键琴这种乐器,出版的大键琴作品也比较多。HM公司今天的演奏大键琴的台柱叫莫罗尼,他既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大键琴家,也是一位著名的学者。他录有一套完整的《赋格的艺术》,本来巴赫这部作品是没有全部完成的,但莫罗尼续写了最后的一小部分,因此,莫罗尼在HM公司这套《赋格的艺术》是有一定价值的,也是与众不同的。莫罗尼也经常发表音乐方面的文章,吉尔伯特的平均律的说明书就是他编写的。不过,对于大键琴这种版本,我认为莱昂哈特水平要高于莫罗尼。
最后,就是谈钢琴版本了。钢琴是在巴赫晚年那个时期出现的,那时的钢琴在制造工艺上还比较差,那时候流行的还是大键琴和管风琴。对于钢琴版,前几年DG公司的法国钢琴家Aimard出了一个版本,这是Aimard的第一个巴赫作品的录音,应该说还是不错的。不过这个版本不是很有特色,弹得比较工整和抒情,是入门的不错的版本。Aimard是DG公司今天重点栽培的对象,他已经开始录制巴赫平均律了。对于钢琴版,历史上特别钟情于这个曲目的就是尼古拉耶娃了,她录制过两版《赋格的艺术》,70年代那版是在旋律录制的,这版给人感觉也比较中庸,不是很好。尼古拉耶娃晚年也录制过一版,但是这版速度过于缓慢,感觉过于抒情,有滥情感伤的倾向,不过这版确实很有特点。尼古拉耶夫的平均律其实水平高于赋格的艺术。她当年参加巴赫大赛,因为可以随意弹奏平均律里面的任何一首而令人折服,也因此获得冠军。肖斯塔科维奇非常欣赏她,为她创作了24首前奏曲和赋格。赋格的艺术这个作品,在钢琴版里,我最喜欢的是柯奇什的版本,柯奇什是匈牙利三杰之一。匈牙利三杰的另一位钢琴家席夫也擅长演奏巴赫,象平均律和法国组曲,席夫都弹得很好的。而柯奇什演奏的赋格的艺术,比较稳重,扎实,又具有适当的情感,这个版本,我听的是LP,不知道CD有没有再版,大家如果见到,不要犹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