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肖复兴:《音乐欣赏十五讲(第二版)》 [复制链接]

查看: 16937|回复: 55
31#

肖的第一版俺看过,文笔很好,但感觉离音乐远了,后来就送人了。
ag朋友的话虽然冲了些,个人认为算是“忠言逆耳”吧。
顺便推荐一本介绍室内乐的书,这是专业人士写的:
TOP
32#

肖复兴的正职是个什么文联主席吧,音乐只是他业余爱好,他早年的那本《音乐笔记》其实就是本散文集,那本书也重印了多次也出过新版。考虑到他的背景,非要从专业角度去批判他,是在是没这个必要(赵鑫珊,辛丰年类似)。但他们敢于从业余爱好者角度介绍古典音乐,用浅显易懂的文笔娓娓道来,对古典音乐普及也是一种贡献。
TOP
33#

原帖由 agnostic 于 2014-7-10 21:43:00 发表
邵义强那些书根本算不上什么工具书。


邵义强写的名曲解说,和杨民望的古典音乐欣赏书不是同一类型的嘛?邵义强的台版我没看过,但我看过国内引进的《古典音乐400年》那套书,无非就是些名曲背景和主题解说,配些五线谱例,这不是工具书是什么?其实,这类书中最有帮助的可能是日本音乐之友社编的那套名曲解说全集,涵盖所有音乐体裁,一共20多本(台湾版有引进翻译,但只有17本,缺声乐和歌剧——不过其中歌剧部分,后来国内又有翻译出版全是部分弥补了遗憾)。
TOP
34#

原帖由 agnostic 于 2014-7-10 21:45:00 发表
对古典音乐稍微入点们的,赵鑫珊的书翻几页就会扔一边了。


你是选择性失明还是怎么的,楼主很明确说了是90年代初,那时候国内才很少一部分人接触古典,市面上一共才几本相关的书?脱离时代背景来比较,来个关公战秦琼,这不好笑?
TOP
35#

原帖由 myshirley 于 2014-7-11 6:41:00 发表
肖复兴的正职是个什么文联主席吧,音乐只是他业余爱好,他早年的那本《音乐笔记》其实就是本散文集,那本书也重印了多次也出过新版。考虑到他的背景,非要从专业角度去批判他,是在是没这个必要(赵鑫珊,辛丰年类似)。但他们敢于从业余爱好者角度介绍古典音乐,用浅显易懂的文笔娓娓道来,对古典音乐普及也是一种贡献。
我认为你说得有道理。因为音乐业余爱好者写的书,他们的爱乐经历和我们有可能很类似的,就会引起一种情感共鸣。从专业的角度看,他们的专业水平不行,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往往会跳出专业这个圈圈,他们对音乐的理解,有时甚至更有感悟。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6#

其实,对古典音乐的理解和感悟,也就是听古典音乐,专业人士未必比业余爱好者强的。对音乐的理解,和一个人的情感经历有关的,如果你个人的情感和音乐里的情感类似,就会引起共鸣。并非所有人都有这种情感经历的。一个懂得古典音乐的人,他一定是一个情感非常丰富的人。很多作家,象肖复兴,赵鑫珊,余华等等,他们喜欢古典音乐,和他们的职业也有关,因为作家,也是需要情感体验比较丰富的。对于专业人士,他们的理解其实未必比得上业余爱好者的。因为音乐专业人士都是从专业这个角度去看音乐,从曲式,音乐背景去分析古典音乐,但他们未必就有那个情感体验的。

古典音乐和情感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7#

原帖由 myshirley 于 2014-7-11 6:41:00 发表
肖复兴的正职是个什么文联主席吧,音乐只是他业余爱好,他早年的那本《音乐笔记》其实就是本散文集,那本书也重印了多次也出过新版。考虑到他的背景,非要从专业角度去批判他,是在是没这个必要(赵鑫珊,辛丰年类似)。但他们敢于从业余爱好者角度介绍古典音乐,用浅显易懂的文笔娓娓道来,对古典音乐普及也是一种贡献。


同样是业余爱好者,辛丰年比肖复兴、赵鑫珊强的太多了。肖复兴的是给啥都不懂的人看的,赵鑫珊是给自觉得入门了想拿古典音乐哲学装门面的人看到。
TOP
38#

回复 34# myshirley 的帖子

你还在听港台歌曲的时候,怎么会知道有多少人听古典音乐呢?现在听了点戴玉强还是奶妈碟之类,其实还是和古典音乐真的没什么关系。
TOP
39#

回复 36# shinelb 的帖子

别把余华放在一起,肖赵和余不是一个档次的。
TOP
40#

原帖由 agnostic 于 2014-7-11 9:52:00 发表
别把余华放在一起,肖赵和余不是一个档次的。

我只知道他们都喜欢古典音乐,至于他们的水平高低,我确实没有比较过,
这要对他们写的书比较了解才行。
兄台对他们的水平比较了解,你可以谈谈的,我也很好奇,哈哈。
最后编辑shinelb 最后编辑于 2014-07-11 10:00:23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