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摘自网络,应该是邓映易的亲人写的,摘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362da410101f2bc.html我的妈妈虽说祖籍是湖南,但她的父辈在清末时就离开了故土来到北京,外公是当年中国第一批留学法国的铁路工程师,妈妈的童年是幸福的,她自小喜欢唱歌及文学,再加之当时就读的教会学校有不少外教,小时外语功底很好,在12岁时,她就把俄国作家契科夫的小说《万卡》的英译本翻译成中文并发表在当时的刊物上。外公回国时带回了包括《马赛曲》在内的一批音乐唱片,这对于从事了一生音乐工作的妈妈起了至关重要的启蒙作用,因为这些唱片使她爱上了音乐。妈妈就读于北京贝满女中,又先后考入燕京大学和辅仁大学读社会系并同时学习音乐,可以说她的一生伴随着音乐走过了每一程。
妈妈曾是上海音乐工作团、北京中央歌舞团、中央乐团的声乐演员,1953年曾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慰问团去朝鲜慰问演出,1955年参加了在波兰举办的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她随原中央乐团(现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前身)演出的足迹遍布祖国各地,后因工作需要从事了大量的外国歌曲译配工作,在这个领域可称之为大师级的人物,最著名的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第四乐章合唱《欢乐颂》就出自妈妈的译配,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曾作为庆祝建国10周年的献礼节目,于1959年在人民大会堂第一次用中文演唱,“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我们心中充满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你的力量能使人们消除一切分歧,在你光辉照耀下面人们团结成兄弟”这首几乎人人皆知的歌至今广为传唱用的就是妈妈译配的歌词。
(这是1959年中央乐团等几个团联合演出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的盛况,妈妈作为声乐演员就在其中,我当年作为观众坐在台下,看的激动万分,以至于直接影响了我也选择了声乐作为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