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那不勒斯民歌到世界民歌(俄罗斯民歌《伏尔加纤夫曲》、俄罗斯... [复制链接]

查看: 77063|回复: 187
1#


罗伯蒂尼演唱的意大利民歌和世界民歌。
最后编辑shinelb 最后编辑于 2019-06-08 13:21:58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8/10/4 10:04:54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

(以下内容摘自网络)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天才儿童对人类更是弥足珍贵。
最近五六十年来世界乐坛出现过的两颗童星,他们就是罗伯蒂尼和海因切。他们曾经令大半个地球震惊和喜悦,给过无数人,也将给更多人带来欢乐与陶醉。
天才少年罗伯蒂尼的歌声是中国听众不很熟悉的,因为他成名正值很多人有意或无意地处心积虑毁灭文化的特殊年代,又因为他很快变声而陨没。但是,他的歌喉无疑是上帝给人类的珍贵馈赠之一。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

1947年10月22日,意大利的罗马城诞生了一个叫洛雷蒂的男孩,他就是后来被比喻为拥有金色童声的意大利天才少年罗伯蒂尼(Robertino Loreti)。
这个曾经送外卖的少年,在1960年也正是他13岁那年, 他非凡的歌唱天赋被发掘, 此后他的歌声神奇般广为传播。他的演唱会场场爆满, 人们惊讶地发现, 这个13岁的意大利男孩的知名度已经和世界上最有名的歌唱家一样了。他于1960年由丹麦的Triola公司录制了第一张唱片O Sole Mio(我的太阳), 其中一首歌曲《妈妈》大受欢迎,那种成熟的音乐感和婉转的歌声让人难以相信这是一个13岁孩子的声音,里面也收录了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也就是维塔斯翻唱的那两首《牙买加 Yamaica 》和《圣母颂 Ave Maria》。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

1961年是罗伯蒂尼歌曲最多产的一年, 当时他快14岁了, 他水晶般清澈的歌声, 那赖以成名的嗓音不久面临变声, 而他短暂的歌唱生涯却是独一无二的。这一年他推出了许多精品唱片, 在欧洲, 他的唱片始终占排行榜首位, 而呼风唤雨的“猫王”不过排名第三。据统计全世界共售出了大约五千六百万张罗伯蒂尼的唱片。罗伯蒂尼曾经巡演欧洲数十个国家及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受国际评论界盛赞为“新卡鲁索”,很多歌曲都被后来的名家用各种风格翻唱,唱片被带上飞船环球播放,享有“宇宙之声”的美誉,多张白金唱片常年占据欧洲排行榜首位。
在2004年, 罗伯蒂尼发行了一张精选辑 "The Very Best of Robertino - The Golden Years", 专辑收录了他童声时期的超级经典成名佳作《妈妈》、《啊,我的太阳》、《牙买加》等十六首精品佳作。罗伯蒂尼的歌声犹如水晶般清澈动听的天籁之音,曾征服了半个世纪以来遍及全球的听众。罗伯蒂尼无疑是为可贵的童声市场开辟了先锋和奇迹, 也打开了童声唱片的潜在实力! 这张珍贵的唱片为了让乐迷重温40年前的歌声, 唱片公司运用最好的技术手段将罗伯蒂尼的录音进行了提升, 保证了上世纪独一无二天才童声的完美音质。众多童声专家纷纷表示, 早在70年代听电台节目时就被这天然、纯真的童声所打动。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

60年代,意大利的金色童声传遍全世界,罗伯蒂尼也成了家喻户晓的童星,甚至为戴高乐和罗马教皇唱过现场。也就在这个时期,金色童声传到了苏联,在这个社会主义国家也引起巨大的轰动,罗伯蒂尼也曾经为赫鲁晓夫演唱过歌曲,其中就有这首《牙买加》。《牙买加》在苏联成了金曲,老牌的MELODIA公司多次发行这首单曲的黑膠唱片,就像苏联歌曲《喀秋莎》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一样,《牙买加》被苏联人传唱。VITAS翻唱前,比较流行的版本是瓦列里·米拉泽(康斯坦丁·米拉泽的兄弟,后者是现在俄罗斯很红火的“圣女天团”组合的发起者和第一个制作人)。有两个例子可以充分说明这个现象。第一个例子是,80年代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泪》里面,女主人公下班回宿舍的路上,在街头的咖啡馆里就传出了《牙买加》的歌声!虽然电影叙述的时间是1958年,和罗伯蒂尼1960年演唱《牙买加》的时间有出入,但是足以说明苏联人对《牙买加》的热衷程度;第二个例子是苏联曾经拍摄过一部记录片,名字叫《谢尔盖·帕拉蒙诺夫-苏联的罗伯蒂尼》,里面专门介绍了苏联时期的天才歌唱神童谢尔盖·帕拉蒙诺夫,并将他和罗伯蒂尼相提并论。由此可见,VITAS对《牙买加》情有独钟,从歌曲本身的历史和从他自身的能力来说,都是顺理成章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

令人遗憾的是,那时的罗伯蒂尼在中国却鲜为人知,只有少数在苏联大使馆工作过的人员从那里带回过黑膠唱片。这也不足为奇,60年代的中国是个什么样子就不用叙述了,罗伯蒂尼、秀兰邓波儿、主演《英俊少年》的海因切等,这些天才的童星们在文革**被批判过,说资本主义社会的商人们唯利是图,劳顿这些孩子,结果是要毁了他们。79年后,秀兰邓波儿、海因切随着电影市场的开放为中国人所知,但是罗伯蒂尼依旧被中国忘记了。只是在罗伯蒂尼先生近60岁的时候,在2006年10月24日,罗伯蒂尼才在上海商城剧院成功的举办了自己的独唱音乐会,用他那愈发醇美的歌喉和久经岁月历练的丰厚情感演绎一首首世纪金曲,唤起人们对如歌往事的无限追忆。那歌声就像地中海的阳光般, 给人们带来最清新自然的愉悦气息及珍贵的回忆。
罗伯蒂尼至今还在世界各地的音乐厅演唱,享受着因为儿时那美妙歌声所为他带来的荣耀。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

罗伯蒂尼经典歌曲试听:

https://www.xiami.com/artist/60981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8#

罗伯蒂尼演唱过很多世界名曲、民歌。
著名的有:《桑塔露琪亚》、《我的太阳》、《重归苏莲托》、《鸽子》、《妈妈》、《圣母颂》等等。
我们来聊聊《桑塔露琪亚》。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9#

邓映易译配的《桑塔露琪亚》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0#

桑塔·露琪亚的故事



油画里的桑塔·露琪亚

“露琪亚是一位意大利那不勒斯出生的女教徒,后去西西里岛传教,遭到迫害,殉教身亡。后来为了纪念被封为光明圣女的露琪亚,就把那不勒斯郊区的一个小港口,命名为桑塔·露琪亚(Santa Lucia,圣露琪亚)。《桑塔·露琪亚》虽是一首意大利歌曲,在北欧的瑞典每年1213日却有个‘桑塔露琪亚节’,在这一天,人们高举蜡烛,齐唱《桑塔·露琪亚》,走街串巷,互相问候,平静地度过一天。为什么意大利的歌曲会成为北欧瑞典节日的主旋律呢?原来,《桑塔·露琪亚》中的‘露琪亚’原文意为‘光明’,后被引申到天主教里,指驱走黑暗,带来光明的圣女。北欧由于纬度高,长年处于黑夜长,白天短的环境,人们对光明的渴望非常强烈。12 13日是桑塔·露琪亚的殉难日,又恰逢冬至,于是瑞典人为了纪念圣女也为了迎接光明,把这一天定为‘桑塔露琪亚节’,就这样意大利的歌曲就成了北欧瑞典节日的主旋律。所以 ‘桑塔·露琪亚’这几个字,可以是一首歌,可以是一个地名,也可以是一位姑娘,同时还意味着光明。”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