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艺术教育、名家谈音乐及其他 [复制链接]

21#

你有孩子吗?
d9 发表于 2021/6/3 16:16:25
兄台想说什么啊?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2#

最近郎朗和吉娜喜得贵子,祝贺他们。
有人就问郎朗,以后要让自己的孩子学音乐吗?
我记得郎朗好像是这样说的(大意):一定要让他学习艺术,因为艺术太美好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3#

体育还好,但是美术和音乐对家庭条件要求高。
TOP
24#

刚好昨天看手机,看到对田艺苗老师的采访。
田老师认为音乐和美术是讲天赋的,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天赋的。
因此她好像是不太支持中考考艺术的。

大家怎么看呢?也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5#

人有两大心智能力,即逻辑思维和直觉的能力。
艺术是讲直觉的,很大程度上属于人的本能,有人认为是天生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6#

中考是否考音乐和美术?要有相关的科学和理论的支持,而不仅仅是我们的主观愿望。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7#

周海宏:音乐何需懂!

两千多年前,俞伯牙就找不到知音,两千年多后的现代人也听不懂他的音乐,不仅是普通人听不出来,就连那些专门搞音乐的人也听不懂,听不懂也就是说听不出来音乐表现的是什么?这不是因为我们听众的欣赏水平差,缺少音乐细胞,没有音乐修养,而是因为音乐不能直接转达那种视觉性语音性的内容,所以我觉得是俞伯牙不懂音乐,他要是真懂音乐,就不会要求他的听众听出音乐中那么具体的东西。

其实,那些搞音乐的和那些音乐爱好者,他们在听音乐的时候,才不管什么懂不懂呢,用我的话说就是较少依赖于内容解说。大多数人听严肃音乐,比如贝多芬的交响乐,啥也听不出来,严肃音乐高深,咱们听不懂。我们这帮搞音乐的,刚开始听的时候跟大家一样,也是啥也听不出来,但是我们接着往下听,这就是区别。

欣赏音乐不一定非要听出那些场景、思想、故事,没有必要非要用那些文学化的、美术化的内容去解说音乐,以前大家可能很少听说我这样的观点,在音乐中追求那些形象、场景、思想、哲理、故事等内容,其实是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去欣赏音乐,这是一个误区,这个误区给人们欣赏音乐构成了很大的障碍。我们再举一个例子,莫扎特的单簧管协奏曲,这也是严肃音乐,高深难懂,啥也听不出来。同样还是这个作品,一模一样的不变,把它放到一张轻音乐的唱片里,听起来就变得优美、悦耳、舒服,就能听得下去。

为什么同样一首曲子,放在不同的地方,就有能欣赏下去和不能欣赏下去这么大的区别?到底是什么把那么多人挡在了音乐艺术大门之外?之所以形成这样一个全国人民普遍认为严肃音乐高深难懂的局面,我认为,除了我们历史的原因之外,还有更直接的原因,过去多年来我们国家进行的音乐普及工作基本上都是以乐曲解说为核心,于是这种观念就进入了大家的头脑。严肃音乐和通俗音乐不一样,它是有深刻思想内涵的,要想欣赏它,就要理解它,就要了解**背景、作者生平、创造背景,等等。经年累月的音乐宣传,强化了人们头脑中本来就有的这个误区。解铃还需系铃人解,今天我提出一个口号叫:“音乐何需懂”!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打开耳朵,别管懂不懂,只管欣赏音乐之美,如果你现在感觉困的话,那就借着这个音乐睡一个小觉。(播放音乐)大家觉得怎么样?听懂了吗?没听懂?其实听什么音乐,都是只管听就行了,没有必要弄得那么复杂。音乐何需懂!

说到这儿,我想有的朋友已经产生疑问了:这么简单的一点道理,外行都听得明白,怎么那么多专家学者这些年来都想不明白?

那么音乐真的能这样听吗?让我们用事实来说话。我这里有四个场景:险峻的高山、清澈的小溪、秀美的田野、汹涌的大海。现在我放一段音乐,大家听听看它表现的是哪个场景。(播放音乐)大家说几号?我到处去做讲座,上到音乐学院大学生、研究生,下到贫困地区初一初二的小孩子,回答最多的就是四号和一号,和在座的完全一样。还是这四个场景,我们来听听第二支曲子。(播放音乐)大家觉得这回是几号?回答最多的是二号,其次是三号,和在座的完全一样。如此一致的理解,说明了什么?音乐还是能听懂的嘛!其实,“要听懂,何需懂”是争论了上千年的观点,那么为什么音乐这门纯粹的声音的艺术,能够使大家产生这些听觉之外的感受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就进入到今天的第二个话题:如何懂音乐?

如何懂音乐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大家了解一点联觉的理论就差不多能明白了。什么是联觉呢?很多朋友对这个词比较陌生,举一个例子来说,我这里有两块糖,一个是巧克力,一个是薄荷,我这里还有两个声音,一个是低音,一个是高音,你觉得这两个声音哪个像巧克力,哪个像薄荷呢?低音像巧克力,高音像薄荷,一种味觉的感受和一种听觉的感受发生了对应性,这就是联觉现象。我们再多举几个例子,还是高音和低音,一个重,一个轻,你告诉我高音是重还是轻?高音轻,低音重,闷热和凉爽那个是高音啊?凉爽是高音,亮色和暗色那个是高音啊?羊绒和真丝那个是高音啊?真丝是高音,大家看看,这么多不同的感觉,味觉、重力、温度、视觉、触觉都跟听觉的高和低发生了某些对应联系,这就是联觉现象。

大家觉得自己不懂音乐,缺少音乐细胞,没有音乐修养,是吧?那么,现在我请各位在我的这个讲座中上第一个台阶,给大家一点自信,我想请大家当一回音乐制作人,看看大家的音乐细胞够不够。我这里有一个空调要做广告,你告诉我如果你来当音乐制作人,为空调的广告配乐,在以下两个片断中,你准备选哪一段?

(播放二段音乐)用哪段?第二段!谁说我们不懂音乐,非但懂音乐,而且都能当音乐制作人!高音给人感觉凉快,反之像“社会经纬”、“法律进行时”等这样的节目选片头音乐时就应该用第一段音乐,第一段音乐给人感觉深沉,深是空间的高度,沉是物体的重量,我们拿它形容听觉的声音,这本身就是联觉现象。

我们可以给“联觉”下一个定义:由一种感觉引起其他感觉的心理现象就叫做联觉,联觉和视觉、味觉、听觉、触觉一样,是人本能的、与生据来的一种感觉,只是大家平时不注意而已。因此,正是在人们心里活动中有联觉这种反映机制,才使得音乐这样一个纯粹的声音的艺术,得以表现思想、哲理、情绪、情感、形象、场景、故事等这些听觉之外的内容,核心道理就在与此。下面我们多举几个例子。刚才大家当了一回音乐制作人,觉得自己音乐细胞还不错,现在我请大家再上一个台阶,巩固一下大家对自己音乐细胞的信心。这次请大家当一回作曲家,看看你们的音乐细胞够不够格。

我想请在座的各位创作一首哀乐,如果你写哀乐,你准备用高音还是低音啊?低音。快速还是慢速?慢速。下降的旋律还是上升的旋律?下降的旋律。(播放音乐)慢速、低音、下降的旋律,大家的音乐细胞长得和伟大的作曲家肖邦的音乐细胞是一样的。为了彻底巩固一下大家对自己音乐细胞的信心,我想请大家创作作品来表现黎明,我们先来描写黎明前的黑暗,你准备用高音还是低音啊?低音。用长音还是短音啊?长音。天越来越亮了怎么办啊?越来越高,越来越短。(播放音乐)你们和伟大的作曲家姆斯尔斯基的音乐细胞长得一样。刚才一直是外国音乐,现在换中国音乐,告诉我哪个是好人,哪个是恶霸。(播放音乐)大家说了,那是因为我们都看过红色娘子军,所以我们知道哪个是洪常青,哪个是南霸天。我告诉大家,五六岁的小孩,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红色娘子军,他一听就知道什么时候是大坏蛋来了。一点也不改变洪常青亮相的这段儿旋律的调子,把它改编成洪常青牺牲前悲伤的曲子,怎么办呢?把它拉长、把它降低。(播放音乐)其实,这作曲家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啊?也就是拉长、降低这两下子,我们不到一秒钟也都想到了。音乐就是凭联觉来表现各种各样东西的艺术形式,作曲家也是凭借这种感觉去选择和组织声音来表现他所要表现的各种各样的东西,而听众也是在同样一种心理活动的规律下,在作曲家的音乐当中,感受作曲家的表现力。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8#

接下来,我们要对两种观点各打五十大板了。首先我们说没有必要用文学化、美术化的方式理解音乐,音乐何需懂。同时,我们也指出那种认为音乐啥也表现不了、音乐纯粹是听觉上的感受的观点也是错误的,因为在联觉的作用下,音乐还是可以表达很多东西的。大家就会产生疑问了,到底什么时候听得懂,什么时候听不懂啊?怎么原来我啥也听不懂,周老师往这儿一坐,我就全听懂了,音乐细胞不能长这么快吧?

我们继续往后分析。首先从作品角度看,一个作品是否能够引起人们很明确的内容的理解,取决于持续而稳定的联觉对应关系。也就是说,作曲家选择的声音和声音的组织排列方式与作曲家想要表现东西的之间要在人们的联觉上一直保持非常好的对应。如果对应的非常好,像刚才那几部作品,人人都听得懂,但要是对应的不好,那就不能怪听众听不懂了,是作曲家写的不象,是作品的问题。当然,作为听众并非一点责任都没有,敏感的联觉、丰富的联想是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但大家不用担心自己联觉的能力,因为联觉是人们本能的一种反应,只不过大家平时不注意而已,关键是体验联觉的习惯,这是我们需要努力的。

我们概括一下,理解音乐靠联觉,联觉人人有,就看你是否关注,每个人的音乐细胞都很发达,每个人的音乐感受力都很强,因为联觉是人本能的一种反应。下面我们听一首曲子,这首曲子叫《芬兰颂》,是芬兰伟大的作曲家西贝柳斯创作的。西贝柳斯在创作这首作品的时候,芬兰还在沙皇俄国统治下,当时民族要解放,国家要独立。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西贝柳斯创作了这部作品,作品完成后就上演了。但是刚演一个月,就被禁演了。为什么?因为沙皇俄国当局的文化检察官们听出来了这个作品想造反。一个纯粹的音乐作品,又没有词,怎么能够使人产生这么鲜明的政治思想的感受呢?现在我请在座的各位当一回沙皇俄国的文化检察官,看看你们的音乐细胞够不够格。刚才有朋友说了,前面那些作品之所以我们能听出来,是因为周老师想鼓励我们,在那么小的提示范围内让我们去选,我们当然能选择出来,用东北话说,我们的音乐细胞都是被周老师忽悠出来的。现在我不忽悠大家,不给大家任何提示,让大家从头猜,看看你们是否真的有音乐细胞。(播放音乐)你们是什么感觉?这第一个主题是什么?压迫!有的朋友用的词跟我用的一模一样。(播放音乐)第二个主题,这是什么感觉?苦难!(播放音乐)第三个主题是什么感觉?觉醒、抗争!(播放音乐)第四个主题?战争、反抗!(播放音乐)第五个主题是什么?镇压、斗争!看来在座各位完全胜任沙皇俄国的文化监察官,你们的音乐细胞不是我忽悠出来的。这个旋律后来被推举为芬兰的国歌,大家看到这个作品的每一个主题和人们情绪的变化都有非常准确的联觉对应关系,这些主题串接起来又形成了一个逻辑非常通顺的、非常完整的思想,把音乐写成这样直白的地步,就不能怪别人禁演了。但是现在我想告诉大家一个令大家非常失望的消息,刚才所有的那些解释都是我猜的,人家西贝柳斯从来没有说过这个曲子是啥意思,所有这些解释都是我在没有任何根据的情况下单凭自己的感觉猜的。那么大家又产生疑问了,你猜得对吗?人家是这个意思吗?你会不会理解错了呢?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第三个话题,音乐理解何需正确?

在这样的标题下,我们来介绍音乐理解的不同特点。研究告诉我们,声音只有五种属性能够引起人们很粗糙的联觉反应,这就必然导致很多东西是音乐表现不了的。那些特别具体的、明确的、视觉的东西,比如家具、水果、长相音乐表现不了;那些特别抽象的概念,博爱、平等、经济、法律音乐也表现不了。

下面请大家听一首曲子,这首曲子是伟大的美国作曲家格什温的作品,叫做《一个美国人在巴黎》,下面这段作品解说词是印在作品首映式节目单上的,是作曲家本人亲自委托他的好朋友写的,这资料够权威吧!他是这样说的,作品表现了在一个阳光和煦的早晨,一个美国人漫步去爱丽舍广场,他走过一个敞了门的咖啡馆,这美国人又过了河,坐在左岸咖啡馆的露天席上,等等。我们来听听音乐是什么样的。(播放音乐)谁能听出来这是在法国巴黎爱丽舍广场咖啡馆露天席?根本听不出来!

所以说,“听不懂”不是我们听众的错,因为音乐根本就表现不了那些东西;“理解错误”也不是我们听众的错,因为音乐的解释必然是多种多样的。就是你自己,在不同的时候,对同一个作品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不仅如此,就是演奏家对同一个作品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的,下面我们来听听《土耳其进行曲》,先听听丽利克劳斯的演奏像不像一队土耳其轻骑兵。(播放音乐)我们再听听更伟大的钢琴家、世界顶级钢琴家戈兰・古尔德是怎么弹的。(播放音乐)哪还有轻骑兵,简直就是小木偶进行曲,这是何等的错误,但谁敢说戈兰・古尔德错?伟大的《命运交响乐》,我们来听听大指挥家卡拉扬率领柏林爱乐乐团是怎么演奏的。(播放音乐)很粗暴,焦躁不安的感觉。我们再来听听科纳帕尔茨布什是怎么演奏的。(播放音乐)像一个老者,饱经沧桑的感觉,哆哆嗦嗦,颤颤巍巍。演奏家之间尚且这么大的差别,我们老百姓的理解怎么可能跟作曲家要表达的意图相一致?反过来说,连演奏家都这样,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必要在乎自己的理解是对还是错呢?我们说,“听不懂”把一大批人挡在了音乐艺术大门之外,纸一样薄的观念的障碍,就把很多人都挡住了,而“理解错误”又不把一部分人推出了音乐艺术大门之外。

有一次,我在文化部出国人员培训班讲课时,一个老先生跟我讲,周老师,听完你的讲座太感慨了,我本来是特别喜欢音乐的,我尤其喜欢听二胡,每当音乐奏响,我就浮想联翩,人生的诸般感受涌上心头,听了很多年都很好。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听音乐欣赏讲座,这一听我才知道以前这么多年来我全理解错了,那音乐根本不是我理解的那个意思,我的理解全是错的,它的解说我全听不出来,很受打击,从此以后不听音乐了。今天听了你的讲座,我才知道每个人都可以在音乐当中体验自己对人生的感受,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理解投射到音乐当中去,连演奏家都是这么干的,今天晚上我就要把以前喜欢的音乐拿出再听一遍。

我们之所以强调“音乐何需懂”、“音乐理解何需正确”,是因为“要听懂”、“要正确的理解”这样的要求给我们背上了沉重的负担,老怕听不懂,使我们在音乐的大门之外不敢进入,老想听懂,结果妨碍了本来有可能享受到的纯粹音乐之美。大家既听轻音乐,也听欧美流行歌曲,为什么你愿意听呢?不就是因为好听吗,那严肃音乐为什么就不能这样听呢?怕理解错,妨碍了我们想象力的展开,一听自己的理解跟解说的不对,又产生一种沮丧和受挫的感觉。大家想想,你有这么多负担,怎么可能去享受音乐艺术呢?

我们之所以强调“音乐何需懂”、“音乐理解何需正确”,是因为从更深层的审美观念上,我们坚持认为在音乐的欣赏活动当中,体验重于理解,理解对不对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有自己的感受。欣赏音乐其实就是感受这种纯粹的听觉的美的感受,但是音乐欣赏又不仅仅是纯粹的听觉的感受,这种难以言传的情绪体验也是音乐欣赏最容易产生的一种感受。我用下面这个例子来引导大家在音乐欣赏当中去体验那种纯情绪感受的欣赏方式。比如说有一个小伙子特别爱一个姑娘,特别想向她袒露你的爱慕之情,但是你心里很明白人家根本不爱你。有一天,你发现对方迎面走过来了,在一条狭长的校园小径上,一分钟之内的距离,就你们两个人,越走越近。从五线谱上来看是特别直观的,这就好像是你的心情,在同样高度上,犹豫了一下,然后一个冲动,跳到第二条线上,我今天要跟她说点什么,紧接着一想,没戏,算了别说了,失落得下来了。但还是要说,这个机会太好了,过了这村没这店啊!于是第二次冲动一下子就跳到第三条线上,又没敢说,又下来了。还是要说,第三次冲动,到不了第三条线了,只冲到了第二条线了,使劲到了第三条线上又下来了。都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首曲子还有第四次,但是这次连第二条都没到,只到了第一条线上,再使了一下劲到了第二条线上,最后是彻底失望了。大家能够想象,这样瞬间的情绪的起伏跌宕、矛盾的冲突变化语言是难以形容的。大家可以不跟着我这个蹩脚的例子,你可以想象生活中任意让你渴望、幻想、激动但又让你绝望的事情,我们来听着音乐,大家体验自己内心的感受。前面有段乐队的引子,后面是如泣如诉的小提琴演奏。(播放音乐)是不是特别凄惨?!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9#

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门艺术能够像音乐这样如此细腻、丰富、微妙、动态、即时地表现人们内心世界的感受、感动。美术很伟大,但美术是静态的,缺少时间的过程,而人的情绪和情感是时间中展开和铺陈的。文学很伟大,也有时间性,但是通过阅读、理解、想象、体验,对这样一种转瞬即逝的情绪的变化来说,文学既太慢又太粗糙。电影和戏剧纪事性很强,但是要通过外在的表现去体验内心的感受,这两门艺术都太间接了。音乐是从心灵射向心灵的语言,音乐无须言词,直达人类内心的深处,言说语言无法言说之物,音乐是一种情绪的艺术。

当我们讲完了前三个话题以后,大多数朋友对音乐欣赏观念层次上的障碍,基本上被扫除了。但是曲高为何和寡,人们之所以难以欣赏严肃音乐,不仅仅有观念层面的障碍,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当一个人说他不懂音乐的时候,第一层意思是指不知道音乐表现的是啥,轻音乐都有标题,你听不出来;中国传统音乐如广东音乐名曲大浪淘沙、雨打芭蕉等也都有标题,你也听不出来,你怎么不说你听不懂啊?实际上,说不懂音乐的时候,除了有不知道是啥意思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感觉上无法接受。我不知道大家听过没有听过一句话叫“喝洋酒,喝不懂”,喝不懂是啥意思,就是不习惯它的味儿。

我把人们在感觉层面上无法欣赏严肃音乐的原因概括为以下三个现象:第一个就是它根本不好听,一点也不轻松愉快、优美悦耳,当音乐中有很多半音的时候,我们中国老百姓是不爱听的,人们还不听低音,不爱听慢速的东西,还有人不看足球,嫌足球节奏慢,人们还不听不能唱的东西。那么大家就产生疑问了,难道我要求音乐悦耳好听是个错误?其实也没有错误,我觉得这就好像是美食的世界,不能只有甜味一样,大家一定要有开放的、调试的态度才能够欣赏丰富多彩的世界。有人不喜欢吃榴莲,一辈子也不吃榴莲,封存自己的感觉。其实,应该开放一些,尝尝它到底是什么味儿,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它?结果一吃还行,再吃真甜,再吃上瘾。

很多人不爱听严肃音乐的第二个原因是老也没有旋律,很多人觉得那些个所谓高雅音乐,总是半天也听不出个调子来。为什么音乐中有那么多没有旋律的东西?怎么样欣赏音乐中没有旋律的东西呢?其实这个问题也不复杂,往往就是一个体验过程的问题。我经常把音乐和足球做比较,很多人不爱看足球,因为总也不进球,但是看足球不能只看进球,不会看足球的那些人就爱看射门集锦,一脚一个,特别高兴,而真正喜欢足球的人一定要看全场比赛。不会听交响乐的人,就爱听世界名曲大串联,喜欢交响乐的人一定要听全过程。

下面,我用一个作品培养大家在欣赏音乐当中体验发展过程的一种习惯,过程过后,旋律到来的时候特别激动人心。这个曲子特别像一场足球比赛,音乐往上去的时候就像进攻,往下来的时候就像撤退,进攻进攻进攻,没有准备好,于是全军撤退。然后,放慢节奏,稳住阵脚,准备好以后发起第二次进攻,大军压境,杀到**外面,这个时候一人单刀直入带球闯入了**,迎门一脚,球应声入网,全场欢动,这时候才开始旋律。(播放音乐)如果一上去就唱,就没有经过铺垫再推出来那么激动人心。但是我想请大家注意,刚才我们听了半天毫无旋律的东西,怎么听的呢?其实很简单,感受那个发展过程。

很多人不爱听严肃音乐的第三个原因是觉得音响太紧张、太激烈、太复杂、太吵闹,我认为这里面有偏好、心情、能力等三方面的原因。下面请大家听这段作品,感受一下音乐中强烈的音响,这是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叫《春之祭》。这个作品是一个芭蕾舞剧的配乐,是表现春天到来,原始人祭祀天地的过程,原始人跳舞,跳到最疯狂的时候,把少男少女投到火堆里烧死。为了表现这样一种原始的、粗野的场景,斯特拉文斯基采用了非常强烈的音响,非常紧张、刺激、粗野。但是那个时候的人们没有听过那么粗野的音乐,场下的听众当场就分成了两派动手打起来,一派觉得太好,一派觉得这根本就不是音乐。

下面我们来听最后一段“大地之舞”,大家不能要求我小点声儿,因为这支曲子由百十多人的大乐队演奏,非常强烈。(播放音乐)很多人不爱听这样的音乐,我想这首先和个性有关,有人喜欢怡然恬淡的生活,有人喜欢强调刺激的感受。虽然我喜欢强烈刺激的感受,但我吃饭的时候不听,这还和心情有关,也跟听觉能力有关。这么强烈紧张的音响,由于它太复杂,使得很多人的听觉没有办法承受和分辨。我的祖籍是河南,有一天我们家从农村来了一个老乡,当时我有一个索尼的录音机,那天我特别想向那个农村老乡显摆一下录音机的音响效果,就拿了一盘最能发挥录音机的音响效果的磁带插进去,然后把耳塞塞进他的耳朵里。他听了之后说:哎呀!轰轰响!那么伟大的音乐,在他的耳朵里竟变成了“轰轰响”!我估计刚才的音乐在下面很多朋友的耳朵里基本上也是“轰轰响”吧!这就如同我不会喝白酒,你把最好的五粮液和最差的高粱酒给我喝,哎呀!真辣!别的啥也感觉也没有,哪个好也不知道。没有敏锐的感受力、耐受力,就不能欣赏这样的音乐。

其实,生活当中人的感受能力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走在百货商场里,儿童用品往往都是非常艳丽、鲜明、单纯的颜色,**用品都是比较微妙、细腻、复杂的颜色。生活中的道理也一样,小孩子都喜欢喝软饮料,大人喜欢喝烈性酒。一个朋友跟我说,他认为世界上听严肃音乐的人永远不像听通俗音乐的那么多,这是肯定的,实际上能喝软饮料的永远比喝烈性酒的人多,但是有一点,世界上很少有人终生热爱、依赖软饮料,却有人终生热爱、依赖烈性酒。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告诉大家一个心理学的规律:简单的东西容易腻。都说流行歌星追星族多,那么世界上有没有一个歌星的追捧者比贝多芬的多?一个也找不到。过去二百年,有人热爱追捧贝多芬,将来二百年,还有人追捧热爱贝多芬;过去二百年,有人热爱茅台酒,将来二百年,还会有人热爱茅台酒,这就是经典。软饮料就象走马灯一样,鲜橙多、可爱多、葡萄多等,但是有一款特别经典的软饮料,知道是什么吗?可口可乐!为什么它经典?就因为它有点苦、有点辣,大凡经典的东西不能简单。其实很小的孩子并不爱喝可口可乐,他会觉得它太苦,大人也不爱喝可口可乐,他觉得它太甜。从小我就不爱看蒙娜丽莎,一副不哭不笑的样子,但长大以后还是会觉得她比较耐人寻味的。

经常有人问我,到底什么是通俗音乐?什么是严肃音乐?其实,没有截然的界限,但是今天我想解释一下,其实我特别不喜欢“严肃音乐”这个词。当然还有一个词,相对来说我更不喜欢,它就是“高雅音乐”。不是因为音乐不高雅、不伟大,而是这个词本身带有的那种高高在上、拒人千里之外的阶级分层的色彩不好,而且这个词也不准确,音乐当中那些阴森、恐怖、紧张、滑稽都不能用“高雅”这个词代替。“严肃音乐”这个词也不好,一副阴森森、冷冰冰教训人的感觉,而且也不准确。海顿的小步舞曲哪严肃?西西里之歌哪严肃?贝多芬的献给爱丽斯哪严肃?都不严肃!但是没有办法,没有词用。我经常觉得,就是因为这俩字,阻碍了这种门类的音乐艺术的普及。我现在有一笔科研经费,谁能找到一个词,能很准确地概括与通俗音乐相对应的这种音乐门类,我就把这笔钱全给他。这件事对我们这个行当来说太重要了!有的人说叫经典音乐,那肯定不行。因为大量的作品不是经典。叫古典音乐更不行,每日大量涌现出来的新作品都不是古典,也没有成为经典。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0#

音乐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我想,音乐在人类社会当中作用是非常多的。在很多情况下,音乐可以帮助你改善生活的质量。自从欧洲某个大城市在它的过街天桥、地下通道放上音乐以后,这些场所的犯罪率直线下降,这音乐比警察还管用。现在大家跟我一块儿想,一个歹徒手持一把匕首来到地下通道,准备实施抢劫,一进入地下通道他听到这样一个音乐,听完音乐你们告诉我他的抢劫能否出得了手。(播放音乐)我估计他的手腕已经软了。音乐不能使他变成好人,但是在这样音乐的伴随下,他无法聚集犯罪所需要的情绪,大家知道人们做一些事都是受情绪支配的。

我一直想找一个政协委员或者人大代表写一个提案:禁止向大马路上放垃圾音乐。大家想想:马路上那么拥挤,那么嘈杂,再放上那些垃圾音乐,那人能不打架吗?创造和谐社会,听觉环境不和谐,社会怎么和谐?早晨起来大家昏昏沉沉的没精神,但是你马上要投入工作,那怎么办呢?现在你就知道,在这样的音乐伴随下刷牙洗脸,清爽爽的一天立刻就开始了。(播放音乐)下午四五点的时候,已经没精神了,脑袋昏昏沉沉,但是你还有很多活要干,怎么办?男同志站起来也就是抽一个烟,女同志站起来也就是扭扭腰,现在你就知道停下来听十分钟这样的音乐。(播放音乐)这种音乐听下去,你就来神了。如果有一天你犯了错误,你发现领导怒气冲冲从走廊那面走过来,赶快放上这个作品。(播放音乐)他就严肃不起来了。

音乐对人的情绪影响非常大,在座的很多是领导干部,工作压力很大,生活节奏很快,精神很紧张,很多人已经到了需要精神减压的程度,音乐就是最佳的精神减压的良方。为什么说音乐最佳呢?因为很多东西都能减压,比如旅游减压,你出去玩十天半个月,回来后心情好多了,但是你出去不了几次,回来不到一个星期所有的压力又都来了。锻炼身体也很减压,但是有的时候会犯懒,有的时候没有时间。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有的时候你已经非常疲劳了,在那种非常疲劳的状态下,你再坚持锻炼,身体会出现问题的。找人倾诉也很减压,但是有的时候有很多东西是不便跟其他人说的,即便可以说,大家都很忙,一下子找不到一个“好耳朵”也不行。所以,音乐就是随时随地掌握在你自己手里面的精神减压的良方。

有人说,我情绪不好的时候不喜欢听音乐。我告诉你,那是你因为你选错了音乐。现在有一个专业叫音乐治疗,是通过音乐来解决人的心里疾患的。在这个学科里面有一个同步性原则,就是你选的音乐一定要和你当前的心情同步,它能不知不觉的带你进入你想要的境界,所以高兴的时候要听快乐的音乐,悲伤的时候要听悲伤的音乐。我选择一段音乐,刚开始是很忧伤、舒缓、安静的,专心致志的听,你会觉得音乐是你内心的一种诉说,不知不觉中音乐开始活跃、兴奋、上升、加强、强烈、高潮,然后再缓缓的下来,这样你就觉得好多了,你的情绪被宣泄掉了。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说过,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当中,音乐这个行业当中刑事犯罪是所有行业当中最少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情绪宣泄的渠道比较多的缘故。

精神减压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宣泄,一种是放松。我现在跟大家做一个放松实验,大家坐直,靠在椅背上,舒舒服服的,把手放在腹部或腿上,然后我们一块儿想象一个山水画,高山流水、天高地远,你可能坐在山之一隅、水之一方,安安静静的,远离城市的喧嚣,远离人际关系,远离各种各样的恶浊的生活,只有你自己,坐在大自然当中,体验瑜伽一般的境界。现在大家把眼睛闭上,缓缓的、深深的做两次深呼吸,然后再随着音乐呼吸。(播放音乐)这样的音乐过后,你的心情就平和了。

我们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有一个美学家,他说,音乐就是人类灵魂的避难所。这句话很精彩,他说的这个音乐就不是通俗音乐,那种音乐灵魂是进不去的。所以我们说,音乐在人的生活当中的作用是非常多,但是仅有通俗音乐是不够的,严肃音乐这个门类超过了感官领域,触发人类心灵深处的感动和全身心的震撼,这是通俗音乐绝对做不到的。大家不去听严肃音乐,不是因为不需要,而是因为还不知道音乐的力量。

一个朋友跟我讲,怎么人到了三四十岁就没有音乐听了?原来特别喜欢轻音乐,理查德、克雷曼、詹姆斯・拉斯特,那么好听的音乐,现在听上去怎么松垮垮、软塌塌,一点劲儿都没有?流行音乐闹哄哄的烦人,严肃音乐又听不懂。我告诉各位,超越了懂和不懂的障碍之后,正是到了该听严肃音乐的时候。在座的各位如果不从现在开始练,你后半生的耳朵就是寂寞的,人生就是有遗憾的,到了关键时刻,你的灵魂就少了一块避难的场所。人的听觉能力和味觉能力的发展非常像,只要大家从现在开始听,你的能力不知不觉自然会提高,所以放松地听是最关键的。

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下面我们讲最后一个话题。为什么我到处去讲座?实际上我讲座的背后是有目的的。我想谈谈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为了这个目的,我把自己的讲座当作自己的一个使命。我有一个学生,他从小跟我学钢琴,大家知道学一种乐器已经够累了,这孩子他妈既让他学钢琴,又让他学小提琴。不仅如此,他妈还给他报了奥林匹克数学班、外语班、书法班等,一点也不夸张,我们那天统计了一下,他同时上六个班,学两样乐器,把这个孩子压得透不过气来,每到周六周日,这娘俩就像赶场一样满北京飞。那天我就问我学生他妈,你为什么这样逼你的孩子啊?每天除了学习啥也不让他干,每一分钟都用在学习上,凡是跟学习没有关系的,一律是浪费时间,不许做。这个孩子他妈说,还不是为了将来上名牌大学啊!我说,上名牌大学的目的是什么?他妈说,将来才能有好工作啊。我说,有好工作的目的是什么?他妈说,将来才能有出息、挣大钱。我说,有出息、挣大钱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孩子他妈想了半天才说,孩子将来生活就幸福了。我说,归根到底,溯本求源,我们对孩子做的一切,最终目的就是让他一生幸福,但是像你这样每天除了学习,别的啥也不让他干,他将来能幸福吗?大家注意我的问题,我不是说他童年幸福不幸福,我的问题是将来让他幸福的目的能实现吗?因为我们中国人有一个传统的意识,童年的幸福是不值得追求的,一定要先苦后甜,“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所以童年的价值是不足讨论的。

香山植物园的金秋特别漂亮,我们经常能在那儿发现很有意思的现象,这种现象全国各地都有:很多学校都带着孩子们去郊游,但是你看那些孩子,在美丽的大自然中不看景,一人拿一个小本本,全爬在那里抄树名,越是好学生越来劲,越是好老师越严格。知道他们那是在做什么吗?写作文啊!老师看了高兴,家长看了也高兴,看看咱这孩子,旅游的时候都不忘长知识,这将来得多有出息啊!那么我的问题是:当你要求你的孩子凡是跟学习没关系的事情一律不准做,当你的孩子在旅游的时候还被要求去掌握知识,你有没有意识到他失去了什么?我的回答是:你剥夺了孩子感性能力的发展机会。

什么是感性能力?视、听、味、嗅、触、情绪、情感等所有感觉的总称。人身上所有的能力都是要通过训练才会发展的,我们的头脑因为思维而敏锐,我们的肌肉因为劳作锻炼而强健,我们的感觉也因为感受而敏感,如果从小不重视感性能力的发展,一个人的一生就会枯燥乏味。我不知道大家见没见过这样的人,他有工资、有房、有车、有数码相机,等等,总之生活当中该有的基本都有了,但是他幸福吗?他不幸福,为什么?因为他没有幸福感,为什么没有幸福感?因为他没有感觉,他是麻木的。所以我们说,获得一个幸福的人生的前提就是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感性能力,作为一个完善的人,不仅要有获得幸福条件的能力,还要有获得幸福感受的能力。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1#

要想获得幸福的条件,你必须要有理性的能力。什么叫做理性能力?就是大家特别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特别到位,解决问题特别坚决果断,这样你就能拥有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但是要想体验幸福,还必须有感性能力,要有敏锐的感受、细腻的体验和丰富的需要。可以这样说,同等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一个细腻、敏感、丰富的人比一个枯燥、乏味、麻木的人的生命质量要高得多。感性能力低的人是不会享受生活当中的美好的!比如旅游的时候,来到一个湖光山色的地方,你一下车,扑面而来清新的空气、湛蓝的天空、碧蓝的湖水、碧绿的草原、苍翠的青山,有感觉的人就享受这份大自然的恩赐,没有感觉的人,下车撒泡尿又回车睡觉去了。同样都是旅游,但质量差远了!

所以我们说,体验生活的幸福是需要能力的,感性的能力是获得幸福人生的必要条件,但是我们的家长教师乃至全社会,还没有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和其他能力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不仅如此,我们往往还剥夺这种能力发展的机会。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在我们国家的中小学如果停课的话,先停什么课?音体美!搞过教育的人都知道,这叫小三门,就是不重要的课。为什么这些课程不重要?因为高考不考,为什么高考不考?因为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感性能力的发展对人一生的幸福是多么重要。

现在我们生活已经好了,有的已经小康了,有的已经富裕了,衣食无忧以后人们开始享受生活了。但是,看看现在的很多人是怎么享受生活的:除了吃就没有别的,过年吃、过节吃、生日吃、朋友聚会吃、拉关系走后门吃;吃完了家禽走兽,吃山珍海味,再尝尝珍稀动物,连珍稀动物都吃过了,还在吃上下功夫,又推出了人乳宴、金月饼,现在电视上天天讨论食用黄金的问题。现在,很多人吃完了又开始搓脚、按摩、洗澡。我不反对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很舒服,我也很喜欢,但我要强调的是,这些东西都是简单的感官愉悦,简单的感官愉悦容易腻。

一次我在山东讲课,一个老板说,我们家资产过亿,我就跟我老公讲,你想买奔驰就买奔驰,你想买宝马就买宝马,想上哪里就上哪里,想要什么就买什么,可是他成天觉得活着没意思。大家想想,一个亿元富翁想得到什么不能得到?怎么能活着没有意思呢?我估计那些简单的感官愉悦他们早就腻了,但是在他们的生活当中,缺少那些丰富多彩的、高品位的艺术文化新生活,他们的生命质量没办法进一步提高。酗酒、吸毒、**从最本质的角度上来讲,都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体验,缺少那些高品位的感性生活,他们就在这些方面找刺激。为什么?再告诉大家一个心理学的规律,一个人生命的总能量是一个常数,不花在这个地方,就会花在那个地方。请大家记住一句话,穷极无聊固然讨厌,富极无聊才是真正可怕的。当我们的社会财富增长,人们的生活改善以后,如果缺少这些高品位的文化艺术等感性生活,会滋生出很多贫穷社会所没有的社会问题,到了小康生活,必须要提倡文化艺术的消费。

下面大家看一组漫画,朱德庸的《一无所有》,特别贴近我们今天讲课的主题。(播放幻灯片)我有一个成功的事业,但我觉得一无所有;我有一个贤慧的妻子,但我觉得一无所有;我有一个聪明的儿子,但我觉得一无所有;我有一个妖艳的情妇,但我觉得一无所有;别人都认为我拥有别人所没有的,但我还是觉得一无所有。有一天我决定辞了工作、弃了老婆、丢了孩子、离开情妇,现在我真的是一无所有,这时我才明白,当时我确实拥有了一切,只是我没有感觉。其实,生活当中大家拥有的很多,地位高的人拥有很多,地位低的人也拥有很多;有钱的人拥有很多,没钱的人也拥有很多,但是感觉麻木妨碍了我们享受本来有可能享受到的幸福生活。所以说,获得幸福需要良好的感性能力,这是从个人角度来说。

下面,我们必须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再谈这个话题,要不然会有人说我在这个严肃的课堂上宣传贪图个人享受。请大家看一幅图片,这是我们国家一个顶级大学的一架钢琴,这个钢琴有一个锁鼻儿,不仅是这个学校,我们很多音乐学院、中小学都会把钢琴锁起啦,怕学生乱弹。这样锁起来不难看吗?当管理者举起锤子在这么漂亮、这么贵重的乐器上钉下这个破锁鼻儿的时候,他心里有没有一点点不舒服?没有!因为他没有感觉。请大家注意我下面一段话,由于一个人的感性能力低,所以他在决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会在诸多要素的权衡中忽略和放弃了环境的要素。大家想想,多花一点时间,多花一些钱,装一把暗锁行不行?当然可以!但是他就会在这么一点时间、这么一点钱和这么难看之间选择了难看,为什么?因为他不觉得难看,他麻木,他没有感觉。

大家都见过电子门铃,我们国家一年生产上百万个,没有人觉得难听。我们家装修的时候,跑遍北京城终于买到了一个机械门铃,是欧洲进口的产品,机械门铃非常和谐。欧洲那样发达的社会,要花那么高的成本去生产机械门铃,而不用电子门铃,为什么?因为在欧洲,没有人要电子门铃。我们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仅表现在经济、科技方面,还体现在我们国民对环境的感性认识,我们很多国民都缺乏一种素质,我把这种素质称之为感性的素质。什么是感性素质?它包括两方面,首先感觉能力强,感觉不麻木;其次是感觉要求高,不能容忍恶劣的环境。

我想,一个完善的人应该同时拥有以下三种素质:第一种素质是理性的素质。人类在改造世界、社会竞争的过程中,征服自然、战胜他人成为强者,需要的就是这种素质,没有这种素质就是弱者,就会被淘汰。第二种素质就是情感的素质。人类要创造友爱、关心、和谐的社会,在社会生活中获得良好的人际氛围,在事业发展中获得群体的帮助,需要的就是这种素质。第三种素质是感性的素质。我们人类美化世界,创造优秀的艺术,体验优美的生活,需要这种素质。我要强调的是,缺少任何一个素质的人,都是素质不完整的人,理性的素质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强调和重视,情感素质近年来随着情商概念的提出,得到了一定程度也不是很到位的呼应,但是感性素质还没有起码的概念,还没有把它作为素质的一个重要的构成去强调,当然也没有在我们有效的系统化的教育当中得到培养,更没有在我们人才选拔当中得到检验。

如果人的感性素质低,他就会对恶劣的环境麻木,他可以生活在非常非常恶心的环境中,他就会只要实用不顾美观。这种例子简直是太多了,我举一个人人都能见到的例子,同样是把出租车司机保护起来,杭州上海这些城市就会统一安装非常漂亮的有机玻璃的护栏,咱们北京却是各种破铁框子全有。老说出租车是城市的名片,2008年咱们的出租车会成为啥样?如果一个人感性素质低,搞出来的东西也会很拙劣,一个大学搞素质教育,学生公寓一幢一幢的起来了,学生公寓的外墙画了许多世界文化名人,就这样的素质如何培养别人的素质?现在很多人说,细节决定成败!那什么决定细节呢?没有感觉哪来的细节?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2#

我要强调的是,如果缺少国民感性素质的基础,那么生产力的发展将是非常可怕的。祖国的青山绿水在短短的二十年间变得满目疮痍,不是因为战争,而是因为建设。珠海下辖一百多个岛屿,被称为海上明珠、海上翡翠,有次我跟珠海的领导到东澳岛去,它没有遭受过任何破坏,那天我走在海上发现,珠海的一座座小岛全都成了采石场。我问**领导,我们能不能先挖一个岛,把一个岛挖光以后,再挖下一个。**领导说,为了节省运费,哪近就挖哪,没有人管,但是现在已经停了。现在走在海上,如果能发现有一座小岛没有被破坏,就让人觉得一阵狂喜。那天东澳岛上的支部书记请我们吃饭的时候,**领导给我讲老支书的故事,当年在修澳门机场的时候,**批准在东澳岛取砂子,上有规划局的批件,下有**的命令,还有经济利益的诱惑,老书记拒不执行,率领全岛渔民抵抗,沿着沙滩摆了一排渔船,老先生每天拿着枪站在渔船上,谁过来就打死谁,老子不要命,我们的砂子不卖。由于全岛的渔民反抗,建筑工程队只好舍近求远,在另外一个岛屿上取砂子,这才有了现在珠海的十大名胜。讲完这件事以后,老支书说的一番话更让我感慨,他说,现在很多地方想不开,你卖石头挣一点钱,过两年就花光了,但是你的山就永远没有了!多么朴素的一句话!一个老渔民都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我们领导干部就可以大笔一挥,给一个建筑工程队省点运费?!有的工厂的厂长,有排污设备不用,为了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就把江河湖泊污染的不成样子。有的**领导,对那么恶劣的环境破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了他的GDP指标、税收、奢华的行政开支,对他自己祖祖辈辈、父老乡亲生活的地方毫不爱惜。

为什么有些人只注重经济增长不注重环境保护?我想可能有非常复杂的原因,但是有没有这种原因,就是他的感性素质比较麻木,环境问题根本就没有进入他思考问题的要素当中去,他没有发自内心、来自感官上的触动,所以任何一个事情与环境相比较,他都会放弃环境。当年杭州在修杨公堤的时候,大连在搞市政建设的时候,多少老百姓反对啊!现在杨公堤挣钱了,没人吱声了。当年大连说,因为我们要吸引外资,所以要改善投资环境,这是多可怕的理由啊!所以我想,和谐社会、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如果缺少国民感性素质的基础,缺少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干部发自内心的对良好环境的要求,我们的那些政策怎么落实?我们光靠查是查不过来的!

所以我想,不能没有国民感性素质的基础,而感性素质的培养要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我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就是为了说这句话。艺术在人类生活中固然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道德教化的作用,但是艺术那些方面的作用是可以被替代的,艺术在人类生活当中不可替代的功能是美化人类的生存环境,满足人的感性需要,培养人的感性能力,培养人们对良好感性环境的要求。但是多年来,在我们国家的教育、文化传统乃至意识形态等,艺术这个方面的职能被大大地忽略了,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被压制,在我们本来就不足的艺术教育中,又把艺术教育变成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和道德教化。很多家长让孩子学琴的目的还是为了开发智力、培养毅力;很多地方搞文化活动都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很多领导干部在讲艺术教育的重要性的时候,总要打着“艺术教育可以培养人科技创新能力”这样一种旗号。

为什么总是把艺术放在一个实现其他功能的附庸的地位上,为什么总是需要一些借口,才能宣传艺术教育?是不是因为我们传统文化当中,还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否定人良好感情需求的思潮?古人说,五音令人失聪,五色令人目盲。咱们在过去树立的所有榜样当中,都是除了工作别无旁顾的人。在我们的道德观念当中,越不会享受生活,越不爱美,越没有生活情趣的人,就越崇高,越受人敬仰。我要强调的是,中华民族破坏环境不是从现在开始,回想一下,二十年前的北京沈阳上海,都是直接在马路边的下水道倒马桶,一到冬天,冻得满大街都是粪便。那个时候,我们的生产力不发达,破坏环境的能力有限,现在我们的生产力发达了,而国民的感性素质却没有同步提高,一个社会的发展,两个轮子在转,但两个轮子的转速不一样。

我想,让我们全社会都来重视艺术,重视艺术教育,重视个人的艺术素养,特别是我们的领导干部,因为领导干部是这个社会发展的引领者,这就是我要讲的最核心的意思。良好的感性体验是幸福人生的具体体现,个人的感性素质是获得幸福人生的条件,良好的感性环境是文明社会的具体体现,民族的感性素质是创造现代文明的保证,没有丰富感性体验的人生是枯燥的人生,没有艺术的人生是不饱和的人生,没有音乐的人生是遗憾的人生。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3#

这是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周海宏老师谈对如何听懂古典音乐的看法和理解,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看看专业人士的看法。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4#

白岩松也是很著名的古典音乐爱好者,
他也写过很多谈音乐的文字,我们来看看他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5#

白岩松谈音乐:我听了20年古典乐,依旧听不懂

学艺术,让我们更近一点

我对音乐有一个定义叫:文字停止的时候,音乐才开始。就意味着音乐不是为了表达主题意义等任何文字能表达的东西。如果我听不懂,我就拒绝,那太遗憾了。

——白岩松

懂了,就错了

曾经有很多人,都向我表达了这样的疑问:“白老师我听不懂古典音乐。”

这是横亘在中国人和古典音乐之间最高、最厚的一堵墙,比西安的城墙还要高和厚。我曾经也面临过这样的情况,后来能够走近古典乐,是因为我不再抱有这种看法。音乐不是为了让人懂的。你要问我懂吗?我也不懂,但这并不妨碍我和古典音乐有20-30年的交情。

我对音乐有一个定义叫:文字停止的时候,音乐才开始。就意味着音乐不是为了表达主题意义等任何文字能表达的东西。如果我听不懂,我就拒绝,那太遗憾了。

喝茶你懂吗?你会否因为你不懂,就不喝茶,就不能品出某一口的滋味。茶不是为了让你懂的,是为了让你喝着舒服的,这是一种天然的味觉。古典音乐也是这样的概念。当你用“懂”来衡量的时候,大多数人就无法靠近这个概念了。

古典音乐不是让人懂的,她是用来感受的。我们万事都要求懂、求意义的概念来自于中国教育的失败,意义把我们所有人都害惨了。因此养成了大家,包括我在内,什么事都非要说出个一二三四,但是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东西没有标准答案,不能用“意义”和“懂”来衡量。

为什么你会爱上一个人?你说不清楚。我爱上她是因为身高167.5公分,他是和我相配的星座,我精确地计算过我们适合谈恋爱,我俩生出的孩子能够最好……有这样谈恋爱的吗?也许有,但是很少。爱是一种感觉,是你从小到大的某种意象。你会喜欢上什么样的人,这都是缘分。你看,中国人在这一点上明白着呢,不再用“懂”去衡量了,而是一种缘分,你和音乐也是。

我上大学的时候,和很多年轻人一样也不懂,干着急,觉得不懂层次就不够,那时候就玩命听,连《梁祝》也整不明白。突然有一天,同宿舍的广东同学寒假回来带了一盘磁带,封面一打开,有很长的介绍,每一分钟哪个乐器代表什么,说得清清楚楚,我一边听一边看,全懂了。这块是封建恶势力,这块是美好爱情……当时我那个高兴啊,彻底懂了。从此我再也不听《梁祝》了,因为他所有的魅力消失了。懂了,也死了。

大家都知道马勒是作曲家,但他安身立命的本领是做指挥,他是那个**最伟大的指挥家之一。他有一次指挥自己的曲目,对一个乐手喊起来。

马勒:你快一点!

乐手:指挥先生,您昨天让我慢一点。

马勒:是吗?我今天觉得你就该快!

自己的曲子,昨天和今天,居然会有不同的感受,连作曲家对待自己的作品都如此,我们呢?你以为你懂了就懂了么?

当你懂了的瞬间就错了。

骄傲有诗,幸亏有词

高处不胜寒,其实是外在塑造的东西,古典乐让大家都颤颤巍巍的。

年轻时,我是流行乐的狂热爱好者,我写过中国最早的流行音乐史,我也是摇滚乐的发烧友;过了30岁后,我依然在听这些音乐,但古典音乐越来越多。随着阅历的增长,对于有词的东西就越来越淡了。成长的时候,我们看到“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你”,“朋友之间越来越陌生是因为礼貌”这样的歌词你当然会有触动,这些歌词在刺激你,像一把刀子切割你,督促你成长。

少年时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你长大了就说“天凉好个秋”,一肚子的心事,一但聊起来的时候,就是“都算了吧,这天儿不错啊”。年轻的时候会喜欢那么多有词的东西,等到有了一定阅历的时候,你的内心里全是词,超越了那个阶段。

我不喜欢把音乐分类,拿谁高谁低来做判断,音乐有各种各样的好,古典音乐的历史当中,创作了大量的垃圾,被历史淘汰,留下来的才是经典。我不太喜欢Classical翻译成古典音乐,“经典音乐”这个名词稍微好点,因为是被留下来的。古典音乐就是我们此时正在经历的**,还没有完成大浪淘沙的过程。

你不觉得披头士(The Beatles)诞生的时候石破天惊,今天听起来已经像莫扎特了吗?邓丽君倒退30年大逆不道,谁敢听就要没收录音机,你要是偷偷地从广东带一个磁带,就能跟黄赌毒画了等号,但如今邓丽君的歌已经古典成了中国人的乡愁,全世界中国人只要听了邓丽君的歌,就能回到故乡。这就是流行音乐正在向着古典音乐方向转变,但现在还没有完成这个过程。

音乐的不同类型都有很多伟大的东西,谁也不要说谁高谁低,好的那个永远好,比如杰克逊(Michael Jackson)的歌,绝对是未来的经典,并不比古典音乐低,他同样是一流的。

叶嘉莹先生今年90多岁了,一直在研究中国的诗词,她说小词大雅。诗都是宏大的篇章,词里有琐碎的心情,我总结了八个字:“骄傲有诗幸亏有词”,在词里有中国人错综婉转复杂多样的内心世界。贝多芬的交响曲就是他的诗,他的弦乐就是词,所以他一个人就是有诗有词,才立体。有人说老柴太滥情,旋律太好听了。好听没罪啊,全世界芭蕾舞曲有谁能超过他?好多人说没办法欣赏勃拉姆斯,因为太严谨,我觉得各有各的好,没必要分高低。

高雅,就离死不远了

我特意去伦敦参加了一次逍遥音乐节,买了最便宜的票,5磅,40多块,指挥和演出阵容都很强,位置在场地中间,可以躺着、站着、吃东西。英国专门设立夏季逍遥音乐节,就是为了拆掉概念中横亘在古典音乐和公众间的门槛。让我们不禁思考,都说古典音乐高雅,我觉得这就离死不远了,什么东西到了拯救的地步,就快死了。

中国餐饮永远死不了,网络不能解决中国人吃的问题,顶多吃点三流的快餐,互联网能让你花25分钟把这俩馍掰到符合标准的地步,送去再给你接回来吗?只要这个问题不解决,西安的餐饮就死不了。因为是活在你身边的文化,这就没问题。我特别讨厌“高雅艺术”这个词,因为是被供着,就和死差不多了。高雅吗?我不觉得,我去佛罗伦萨,我去了芭蕾舞发源地,在一个小餐馆里面,生意太好了,伙计们只能踮着脚尖在人群中送酒送肉,慢慢发展成了芭蕾舞,请问高雅吗?

古典音乐就是那个**的流行乐,词诞生在中国的时候不就叫小词吗?正经文化人都不好意思沾,因为流行音乐啊,柳永不就是方文山吗?但是现在词,对此时的你我,雅吗?今天立起一个高雅严肃的概念,就是约束我们自己。

严肃音乐?我觉得很多的作曲家一点都不严肃,特别搞笑。海顿的《惊愕交响曲》严肃吗?那个时候维也纳有很多附庸风雅的人,天天吃饱喝足到音乐厅里睡觉。海顿搞了个恶作剧,突然在巴洛克式的曲风中Duang一通乱敲,那帮哥儿们全醒了,四周看看赶紧鼓掌。他严肃吗?严肃这两字害了大家。
“严肃音乐”,“高雅音乐”这些名字我一个都不喜欢,音乐只分为好听的和不好听的。真正的经典没几个不好听的,我们是为了好听而来。现代医学早实现了让你什么都不吃,吞一堆药丸子就能活命,为什么你不接受呢?因为食物好吃啊。这是唯一可以把握的每天的幸福。好音乐也是,所有留下来的音乐都好听,只是你没有去靠近它。

人为什么要听古典乐

第一是作曲家

因为几百年的古典音乐把人类的情感写尽了,创作不出新的东西了。就像70年代-90年代中期,是华语流行音乐最伟大的**。现在为什么唱歌的人越来越多,可唱歌越来越少,因为也是把人类的情感写尽了。有人经常问我,如果有个时光穿梭机,可以让20岁的你来到现在的**,你来不来?我说不来,你们的歌太难听了。
我的成长正好经历了那个华语流行乐最辉煌的时期,它真的堵了后来人的路,所以古典音乐也一样,把人性的悲欢离合的东西写得差不多了。说句直接的话,古典音乐经过了100多年的演绎和录音**快速的成长,由单声道到现在留下了无数伟大的演绎、伟大的作曲者,从贝多芬、莫扎特、马勒到肖斯坦科维奇等等,经过了几个**,穷尽了,我们通过这些伟大的作曲家,直接针对我们的人性、自然、音乐中各种形态,完成了全面的创作。

第二是演绎者

从立体声**的开始,无数伟大的艺术家把这些停留在乐谱中的音乐一一演绎到了极致,现在只能查缺补漏,很难在宏观上再超越已经拥有的历史最高点,比如贝多芬交响曲依然在录很多版本,但凡是个指挥家,不录一遍从贝一到贝九就觉得不成功。但问题是,单声道的**已经被指挥家达到了最高峰,到了立体声**又是一个高峰。这些高峰,给我们留下了一笔财富。
我20多年淘碟的时候真心疼啊,弗洛伊德(Pink Floyd)的《迷墙》210元,那时候我工资一百多,想想当时我在北京外文书店得心疼成什么样,买古典音乐得110-130元。现在你们简直幸福死了,50张最经典的演绎,750块钱,原版的,而且是被精挑细选过的版本,但现在的人却不听了。

第三就是受众

梁漱溟老先生曾经说过,人一定要解决三个关系,人和物,人和人,最终是人和自己内心的关系。归根到底,始终要面对和内心的关系,尤其人到中年,前方依稀看到死亡的影子,精神方面的需求正随着物质的满足快速的生长。
我认为,中国正处在一个折返点。中国人是不可能无限制地再吃下去的,在物质生活已经丰富到糟糕的情况下,精神需求能不增长吗?中国人最难照料的不是你的胃,而是你的这颗心。中国人现在最大的不幸是不会与自己相处,把自己放在一个高速运转的陀螺里头,才觉得踏实。一旦闲下来,就掏手机,就要把你所有无聊的时间都填充掉。那么请问你活着干嘛?你错过了人生中很多很多美好的事情。

读书、喝茶、听音乐是人和美好自己相处的必需品。好的音乐是和自己相处的最佳方式,现代的中国人,选择非常多,趣味在减少。我是个音乐发烧友,买了一套不错的音响,有人说这多贵啊,好几万块钱,但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便宜的东西。我一天听4-5小时,一用就是N多年,这几万块钱是便宜还是贵啊?你们花1万块买个包一年才拎了三次,哪个便宜哪个贵啊?我觉得此时的中国人算不过来账,每天用的东西特别不舍得花钱,却在面子上偶尔用一次的东西特别舍得花钱,您才是奢侈,我这便宜极了。我每天才几分钱,但是我保证了每天四五个小时水平极高的聆听。
咱们天天在这钢筋水泥的森林里听得大多数都是噪音,为什么在自己独处的时候不给自己的一段时光听最美好的声音呢?最重要的是,要听到自己的内心和人生。在音乐中,有我们所有的心情。

古典音乐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好,让你独自相处的时候知道怎么相处;同时,当你不好的时候,痛苦的时候,音乐是解药,音乐是陪伴。
所以,古典音乐会让你更好;同时,在你不好的时候,让你变得好点儿。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6#

著名作家余华也是一位资深古典音乐爱好者。
我们来看看他怎么谈音乐。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7#

听余华讲解音乐与语言的关系丨“音乐是诗的升华!”

余华丨音乐让我学会制造高潮,让我感受到了爱的力量,像炽热的阳光和凉爽的月光,或者像暴风雨,我再一次发现人的内心其实总是敞开着的。

博尔赫斯在但丁的诗句里听到了声音,他举例《地狱篇》第五唱中的最后一句──“倒下了,就像死去的躯体倒下。”博尔赫斯说:“为什么令人难忘?就因为它有‘倒下’的回响。”他感到但丁写出了自己的想象。出于类似的原因,博尔赫斯认为自己发现了但丁的力度和但丁的精美,关于精美他补充道:“我们总是只关注佛罗伦萨诗人的阴冷与严谨,却忘了作品所赋予的美感、愉悦和温柔。”

“就像死去的躯体倒下”,在但丁这个比喻中,倒下的声音是从叙述中传达出来的。如果换成这样的句式──“倒下了,扑通一声。”显然,这里的声音是从词语里发出的。上述例子表明了博尔赫斯所关注的是叙述的特征,而不是词语的含义。为此他敏感地意识到诗人阴冷和严谨的风格与叙述里不断波动的美感、愉悦和温柔其实是相对称的。

如果想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声响,那么荷马史诗比《神曲》更容易使我们满足。当“人丁之多就像春天的树叶和鲜花”的阿开亚人铺开他们的军队时,又像“不同部族的苍蝇,成群结队地飞旋在羊圈周围。”在《伊利亚特》里,仅仅为了表明统率船队的首领和海船的数目,荷马就动用了三百多行诗句。犹如一场席卷而来的风暴,荷马史诗铺天盖地般的风格几乎容纳了世上所能发出的所有声响,然而在众声喧哗的场景后面,叙述却是在宁静地展开。当这些渴望流血牺牲的希腊人的祖先来到道路上时,荷马的诗句如同巴赫的旋律一样优美、清晰和通俗。

兵勇们急速行进,穿越平原,脚下

掀卷起一股股浓密的泥尘,密得

就像南风刮来弥罩峰峦的浓雾──

与但丁著名的诗句几乎一致,这里面发出的声响不是来自词语,而是来自叙述。荷马的叙述让我们在想象中听到这些阿开亚兵勇的脚步。这些像沙子铺满了海滩一样铺满了道路的兵勇,我可以保证他们的脚会将大地踩得轰然作响,因为卷起的泥尘像浓雾似的遮住了峰峦。关于浓雾,荷马还不失时机地加上了幽默的一笔:“它不是牧人的朋友,但对小偷,却比黑夜还要宝贵。”

在《歌德谈话录》里,也出现过类似的例子。歌德在回忆他的前辈诗人克洛普斯托克时,对爱克曼说:“我想起他的一首颂体诗描写德国女诗神和英国女诗神赛跑。两位姑娘赛跑时,甩开双腿,踢得尘土飞扬。”在歌德眼中,克洛普斯托克是属于那种“出现时是走在**前面的,他们仿佛不得不拖着**走,但是现在**把他们抛到后面去了。”我无缘读到克洛普斯托克那首描写女诗神赛跑的诗,从歌德的评价来看,这可能是一首滑稽可笑的诗作。歌德认为克洛普斯托克的错误是“眼睛并没有盯住活的事物”。

同样的情景在荷马和克洛普斯托克那里会出现不同的命运,我想这样的不同并不是出自词语,而是荷马的叙述和克洛普斯托克的叙述绝然不同。因为词语是人们共有的体验和想象,而叙述才是个人的体验和想象。莱辛说:“假如上帝把真理交给我,我会谢绝这份礼物,我宁愿自己费力去把它寻找到。”我的理解是上帝乐意给予莱辛的真理不过是词语,而莱辛自己费力找到的真理才是他能够产生力量的叙述。

在了解到诗人如何通过叙述表达出语言的声音后,我想谈一谈音乐家又是如何通过语言来表达他们对声音的感受。我没有迟疑就选择了李斯特,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文字作品精美和丰富,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博学多识。在《以色列人》一文中,李斯特描述了他和几个朋友去参加维也纳犹太教堂的礼拜仪式,他们聆听了由苏尔泽领唱的歌咏班的演唱,事后李斯特写道:

那天晚上,教堂里点燃了上千支蜡烛,宛若寥寥天空中的点点繁星。在烛光下,压抑、沉重的歌声组成的奇特合唱在四周回响。他们每个人的胸膛就像一座地牢,从它的深处,一个不可思议的生灵奋力挣脱出来,在悲伤苦痛中去赞美圣约之神,在坚定的信仰中向他呼唤。总有一天,圣约之神会把他们从这无期的监禁中,把他们从这个令人厌恶的地方,把他们从这个奇特的地方,把他们从这新的巴比伦──最龌龊的地方解救出来;从而把他们在无可比拟的荣誉中重新给合在自己的国土上,令其他民族在她面前吓得发抖。

由语言完成的这一段叙述应该视为音乐叙述的延伸,而不是单纯的解释。李斯特精确的描写和令人吃惊的比喻显示了他精通语言叙述的才华,而他真正的身份,一个音乐家的身份又为他把握了声音的出发和方向。从“他们每个人的胸膛就像一座地牢”开始,一直伸展到“在无可比拟的荣誉中重新结合在自己的国土上”,李斯特将苏尔泽他们的演唱视为一个民族历史的叙述,过去和正在经历中的沉重和苦难,还有未来有可能获得的荣誉。李斯特听出了那些由音符和旋律组成的丰富情感和压抑激情,还有五彩缤纷的梦幻。“揭示出一团燃烧着的火焰正放射着光辉,而他们通常将这团炽热的火焰用灰烬小心谨慎地遮掩着,使我们看来它似乎是冷冰冰的。”可以这么说,犹太人的音乐艺术给予李斯特的仅仅是方向,而他的语言叙述正是为了给这样的方向铺出了一条清晰可见的道路。

也许是因为像李斯特这样的音乐家有着奇异的驾驭语言的能力,使我有过这样的想法:从莫扎特以来的很多歌剧作曲家为什么要不断剥夺诗人的权利?有一段时间我怀疑他们可能是出于权力的欲望,当然现在不这样想了。我曾经有过的怀疑是从他们的书信和文字作品里产生的,他们留下的语言作品中有一点十分明显,那就是他们很关注谁是歌剧的主宰。诗人曾经是,而且歌唱演员也一度主宰过歌剧。为此,才有了莫扎特那个著名的论断,他说诗应该是音乐顺从的女儿。他引证这样的事实:好的音乐可以使人们忘掉最坏的歌词,而相反的例证一个都找不到。

《莫扎特传》的作者奥•扬恩解释了莫扎特的话,他认为与其他艺术相比,音乐能够更直接和更强烈地侵袭和完全占领人们的感官,这时候诗句中由语言产生的印象只能为之让路,而且音乐是通过听觉来到,是以一种看来不能解释的途径直接影响人们的幻想和情感,这种感动的力量在倾刻间超过了诗的语言的感动。奥地利诗人格里尔帕策进一步说:“如果音乐在歌剧中的作用,只是把诗人已表达的东西再表达一遍,那我就不需要音乐……旋律啊!你不需要词句概念的解释,你直接来自天上,通过人的心灵,又回到了天上。”

有趣的是奥•扬恩和格里尔帕策都不是作曲家,他们的世界是语言艺术的世界,可是他们和那些歌剧作曲家一个鼻孔出气。下面我要引用两位音乐家的话,第一位是德国小提琴家和作曲家摩•霍普特曼,他在给奥•扬恩的信中批评了格鲁克。众所周知,格鲁克树立了与莫扎特绝然不同的歌剧风格,当有人责备莫扎特不尊重歌词时,格鲁克就会受到赞扬。因此,在摩•霍普特曼眼中,格鲁克一直有着要求忠实的意图,但不是音乐的忠实,只是词句的忠实;对词句的忠实常常会带来对音乐的不忠实。摩•霍普特曼在信上说:“词句可以简要地说完,而音乐却是绕梁不绝。音乐永远是元音,词句只是辅音,重点只能永远放在元音上,放在正音,而不是放在辅音上。”另一位是英国作曲家亨利•普赛尔,普赛尔是都铎王朝时期将英国音乐推到显赫地位的最后一位作曲家,他死后英国的音乐差不多沉寂了二百年。普赛尔留下了一段漂亮的排比句,在这一段句子里,他首先让诗踩在了散文的肩膀上,然后再让音乐踩到了诗的肩上。他说:“像诗是词汇的和声一样,音乐是音符的和声;像诗是散文和演说的升华一样,音乐是诗的升华。”

促使我有了现在的想法是门德尔松,有一天我读到了他写给马克-安德烈•索凯的信,他在信上说:“人们常常抱怨说,音乐太含混模糊,耳边听着音乐脑子却不清楚该想些什么;反之,语言是人人都能理解的。但对于我,情况却恰恰相反,不仅是就一段完整的谈话而言,即便是片言只语也是这样。语言,在我看来,是含混的,模糊的,容易误解的;而真正的音乐却能将千百种美好的事物灌注心田,胜过语言。那些我所喜爱的音乐向我表述的思想,不是因为太含糊而不能诉诸语言,相反,是因为太明确而不能化为语言。并且,我发现,试图以文字表述这些思想,会有正确的地方,但同时在所有的文字中,它们又不可能加以正确地表达……”

门德尔松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音乐家的思维是如何起飞和降落的,他明确告诉我们:在语言的跑道上他既不能起飞,也无法降落。为此,他进一步说:“如果你问我,我落笔的时候,脑海里在想些什么。我会说,就是歌曲本身。如果我脑海里偶然出现了某些词句,可以作为这些歌曲中某一首的歌词,我也决不想告诉任何人。因为同样的词语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意义是不同的。只有歌曲才能说出同样的东西,才能在这个人或另一个人心中唤起同样的情感,而这一情感,对于不同的人,是不能用同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述的。”

虽然那些歌剧作曲家权力欲望的嫌疑仍然存在──我指的就是他们对诗人作用的贬低,但是这已经不重要了。以我多年来和语言文字打交道的经验,我可以证实门德尔松的“同样的词语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意义是不同的”这句话,这是因为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人那里所构成的叙述也不同。同时我也认为同样的情感对于不同的人,“是不能用同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述的”。至于如何对待音乐明确的特性,我告诉自己应该相信门德尔松的话。人们之所以相信权威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是外行,我也不会例外。

我真正要说的是,门德尔松的信件清楚地表达了一个音乐家在落笔的时候在寻找什么,他要寻找的是完全属于个人的体验和想象,而不是人们共有的体验和想象。即便是使音乐隶属到诗歌麾下的格鲁克,他说歌剧只不过是提高了的朗诵,可是当他沉浸到音乐创作的实践中时,他的音乐天性也是时常突破诗句的限制。事实上,门德尔松的寻找,也是荷马和但丁落笔的时候要寻找的。也就是说,他们要寻找的不是音符,也不是词语,而是由音符或者词语组成的叙述,然后就像普赛尔所说的和声那样,让不同高度的乐音同时发声,或者让不同意义的词语同时出场。门德尔松之所以会感到语言是含混、模糊和容易误解,那是因为构成他叙述的不是词语,而是音符。因此,对门德尔松的围困,在荷马和但丁这里恰恰成为了解放。

字与音,或者说诗与音乐,虽然像汉斯立克所说的好比一个立宪政体,“永远有两个对等势力在竞争着”;然而它们也像西塞罗赞美中的猎人和拳斗士,有着完全不同的然而却是十分相似的强大。西塞罗说:“猎人能在雪地里过夜,能忍受山上的烈日。拳斗士被铁皮手套击中时,连哼都不哼一声。”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8#

小说家余华眼中的古典音乐:“只有去聆听,才能知道它的丰厚。”

音乐的历史深不可测,如同无边无际的深渊,只有去聆听,才能知道它的丰厚,才会意识到它的边界是不存在的。在那些已经家喻户晓的作者和作品的后面,存在着星空一样浩瀚的旋律和节奏,等待着我们去和它们相遇,让我们意识到在那些最响亮的名字的后面,还有一些害羞的和伤感的名字,这些名字所代表的音乐同样经久不衰。

——余华

记者:请问余先生哪一年开始听西洋古典音乐?

余华:我开始听古典音乐的时间比较晚, 1994年3月买的音响。以前, 也用 Walkman 听过一些磁带, 但从严格意义上说,应该是1994年刚刚开始。

记者:您是一位作家,您认为音乐比小说还重要吗?

余华:没有任何艺术形式能和音乐相比。应该说, 音乐和小说都是叙述类的作品, 与小说的叙述相比, 音乐的叙述需要更多的神秘体验, 也就是音乐的听众应该比小说的读者更多一点天赋。

记者:那么,您现在一天大约听多长时间的音乐?

余华:我早上起得比较晚, 从起床一直到深夜我都听,只要是可以坐下来静心听的时候。到了深夜,我就用耳机听。

记者:写作的时候听不听?

余华:不听。

贝多芬的痛苦在我看来很像是激动

记者:听说您对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有很高的评价?

余华:我喜欢为内心而创作的艺术家。在我看来,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是为内心的需要而创作的, 他一生都在解决自我和现实的紧张关系, 所以我尊敬他。如果拿贝多芬和马勒作为柴可夫斯基的两个参照系, 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可能更接近柴可夫斯基。 贝多芬的交响曲中所表达的痛苦, 是一种古典的痛苦。在贝多芬的交响曲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痛苦的声音, 可在那些痛苦中我们找不到自我的分裂, 所以贝多芬的痛苦在我看来很像是激动, 或者说在他那里痛苦和激动水乳交融了。贝多芬的交响曲中,我最喜欢的是《田园》,《田园》表达了至高无上的单纯。

记者:您的意思是说,贝多芬代表了十八世纪?

余华: 贝多芬创造的是一个英雄**的音乐, 因为他不复杂, 所以我更喜欢听他的单纯。马勒音乐中的复杂成分,你在贝多芬那里很难找到, 但在柴可夫斯基那里可以找到。马勒和柴可夫斯基其实生活在同一个**, 但我总觉得柴可夫斯基是马勒的前辈。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里,有深不见底的绝望

记者:有一种说法, 认为柴可夫斯基的音乐里表达的只是他个人的痛苦, 而马勒音乐里表达的是整个犹太民族及世纪末的痛苦, 马勒能在音乐中超越痛苦, 而柴可夫斯基却永远跳不出来。

余华:一个人和他所处的民族、 **背景都是联系在一起的。 只要完整地表达好一个人的真实内心,就什么都有了。我听柴可夫斯基的音乐, 不用去了解, 一听就是十九世纪下半叶俄罗斯的产物。 我觉得柴可夫斯基是马勒的前辈, 就是因为在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中没有超越。干吗非要超越呢?在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中充满了一种深不见底的绝望。

记者:您认为绝望和超越绝望,这两者有没有高低之分?

余华:深陷在绝望之中, 或者说能够超越绝望, 这应该是同等的两种不同的生存状况。就我个人而言, 我更容易被绝望吸引,这使我更容易被它感动。 因为绝望比超越更痛苦,也就是说绝望是一种彻底的情感,而超越是一种变化的情感。柴可夫斯基是把痛苦**裸地撕给人们看, 所以我以为柴可夫斯基比马勒更能代表十九世纪的世纪末。

……

我觉得柴可夫斯基比马勒更像自己, 或者说对自己的了解更彻底。 柴可夫斯基是从他自身出发, 也就是从人的角度进入社会, 而不是从社会出发来进入人。

我觉得柴可夫斯基倒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很相近, 因为他们都表达了十九世纪末的绝望, 那种深不见底的绝望, 而且他们的民族性都是通过强烈的个人性来表达的。在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中, 充满了他自己生命的声音。感伤的怀旧, 纤弱的内心情感, 强烈的与外在世界的冲突, 病态的内心分裂, 这些都表现得非常真诚。柴可夫斯基是一层一层地把自己穿的衣服全部脱光。他剥光自己的衣服, 不是要你们看到他的**, 而是要你们看到他的灵魂。

……

在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中, 我们经常会听到突然出现的不和谐:一会儿还是优美的旋律, 一会儿就好像突然有一块玻璃被敲碎……他音乐中的不和谐因素, 是他的自我和现实的紧张关系的表现, 充分表达了他与现实之间的敌对, 他的个体生命中的这一部分和另一部分的敌对。柴可夫斯基是一位内心扭曲, 或者说是内心分裂的作曲家。他身上其实没有什么浪漫, 在他同**的作曲家中, 我们很难听到他音乐中那种尖利的声音。它突然出现, 打断甜蜜的场景, 然后就变成主要的旋律…… 一个正常的人, 在与现实和自身的关系中屡屡受挫, 遭受各种各样的打击, 最后是伤痕累累、 破衣烂衫地站在地平线上, 挥挥手就要告别世界了。听到这里, 我都想掉眼泪。有人说柴可夫斯基没有深度, 我不明白他们所指的深度是什么。

莫扎特不懂人世——天使会懂人世吗?

记者:您认为柴可夫斯基与莫扎特之间,有什么联系?

余华:莫扎特是天使, 而柴可夫斯基是下地狱的罪人。我的意思是说, 莫扎特的音乐是建立在充分和谐的基础上的音乐, 他的旋律优美感人, 而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在旋律上来说, 也同样是优美感人的。因为柴可夫斯基有罪, 所以他的音乐常常是建立在不和谐的基础上。 有人说莫扎特是超越人世, 其实他是不懂人世——天使会懂人世吗?而柴可夫斯基是因为知道的太多了,所以他必须下地狱。

勃拉姆斯的叙述是文学中的但丁

而不是荷马

记者:要是柴可夫斯基与勃拉姆斯相比呢?勃拉姆斯的交响曲,被公认为是充满了理性思考深度的,你怎么认为?

余华:勃拉姆斯让我想起法国新小说派的代表人物罗伯• 格里耶, 这样的比较可能贬低了勃拉姆斯。 勃拉姆斯的交响曲给我的感觉是结构非常严谨, 技巧的组合非常非常高超, 他差不多将海顿以来的交响曲形式推向了无与伦比的完美, 虽然伟大的作曲家和伟大的作家一样, 对结构的把握体现了对情感和思想的把握, 可是勃拉姆斯高高在上, 和我们的距离不像柴可夫斯基那样近。

记者:勃拉姆斯相比之下, 是不是比较掩饰或者压抑自己的情感,去追求结构和德国式的理性思考?

余华: 勃拉姆斯的交响曲, 总要使我很费劲地去捕捉他生命本身的激情,他的叙述像是文学中的但丁,而不是荷马,其实他的音乐天性里是充满激情的,但他克制着。相比之下,我更喜欢他的小提琴协奏曲。我觉得在所有的小提琴协奏曲中, 勃拉姆斯的是最好的。与勃拉姆斯的交响曲相比, 我更喜欢感性。勃拉姆斯的情感倾注在小提琴上时, 就有一种情感的自由流淌, 非常辉煌, 让我们听到了勃拉姆斯的生命在血管里很响亮地哗哗流淌。我喜欢他的所有室内乐作品, 那都是登峰造极的作品, 比如那两首大提琴和钢琴奏鸣曲, 在那里我可以认识真正的勃拉姆斯, 激情在温柔里, 痛苦在宁静中。

肖斯塔科维奇作品的力量,

不以**为前提

记者:很多人认为,贝多芬晚期的作品,马勒、西贝柳斯、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才是真正重要的?

自然, 任何一个人都有权利去选择自己所喜欢的音乐, 当一个人说他不喜欢马勒, 而喜欢邓丽君时, 他本人并没有错。

对艺术的欣赏一方面来自自身的修养, 另一方面还有一个观念问题, 比如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许多人喜欢肖斯塔科维奇, 认为他的音乐是对斯大林**对知识分子精神压抑与摧残的真实控诉, 其实这样的评价对肖斯塔科维奇很不友好, 他们把他作品力量的前提放在社会和知识分子问题上, 如果这个前提一旦消失, 也就是说斯大林**一旦被人遗忘, 知识分子的问题一旦不存在了, 肖斯塔科维奇是否也就没有价值了?

肖斯塔科维奇作品中那种焦虑、 不安和精神上的破碎, 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的压力, 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内心的力量。那个**里受到压抑的艺术家不只是肖斯塔科维奇, 为什么他最有力?柴可夫斯基在这方面, 就是他在表达内心时不仅有力, 而且纯洁, 我所说的纯洁是他的作品中几乎没有任何来自内心之外的东西, 正是这种纯洁, 才使他的力量如此令人感动。 所以我说那种认为柴可夫斯基是民族作曲家的看法不是很确切, 他就是作曲家, 任何放在作曲家这三个字前面的话都是多余的。

现在还有一种很荒谬的观点,好像真实地倾诉自己情感的作品,让人听了流泪的作品,反而是浅薄的。 艺术为什么不应该使人流泪?难道艺术中不应该有情感的力量?当然情感有很多表达的方式, 使人身心为之感动的、 使人流下伤感或者喜悦的眼泪的方式在我看来是最有力量的。我们要的是情感的深度, 而不是空洞的理念的深刻。

总之, 随便否定一个大师, 好像一挥手就把托尔斯泰、 巴尔扎克、 柴可夫斯基、 贝多芬否定了, 这都是二十世纪的毛病。 我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不喜欢柴可夫斯基,就好像这个**要否定那个**, 是一个**对另一个**的报复心理。

现在, 当一个新的**即将来临, 我们这个**也将被另一个**取代时, 恰恰是对过去**大师们重新理解的开始, 对柴可夫斯基, 对托尔斯泰都有重读的必要,通过重读,我们有可能获得新的精神财富。

——整理自《文学或者音乐》

选篇《重读柴可夫斯基——与<爱乐>杂志记者的谈话》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9#

余华: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

二十多年前,有那么一两个星期的时间,我突然迷上了作曲。那时候我还是一名初中的学生,正在经历着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我记得自己当时怎么也分不清上课和下课的铃声,经常是在下课铃响时去教室上课了,与蜂拥而出的同学们迎面相撞,我才知道又弄错了。那时候我喜欢将课本卷起来,插满身上所有的口袋,时间一久,我所有的课本都失去了课本的形象,像茶叶罐似的,一旦掉到地上就会滚动起来。我的另一个杰作是,我把我所有的鞋都当成了拖鞋,我从不将鞋的后帮拉出来,而是踩着它走路,让它发出那种只有拖鞋才会有的漫不经心的声响。接下去,我欣喜地发现我的恶习在男同学中间蔚然成风,他们的课本也变圆了,他们的鞋后帮也被踩了下去。

这大概是1974年,或者1975年的事,文革进入了后期,生活在越来越深的压抑和平庸里,一成不变地继续着。我在上数学课的时候去打篮球,上化学或者物理课时在操场上游荡,无拘无束。然而课堂让我感到厌倦之后,我又开始厌倦自己的自由了,我感到了无聊,我愁眉苦脸,不知道如何打发日子。这时候我发现了音乐,准确的说法是我发现了简谱,于是在像数学课一样无聊的音乐课里,我获得了生活的乐趣,激情回来了,我开始作曲了。

应该说,我并不是被音乐迷住了,我在音乐课上学唱的都是我已经听了十来年的歌,从《东方红》到革命现代京剧,我熟悉了那些旋律里的每一个角落,我甚至都能够看见里面的灰尘和阳光照耀着的情景,它们不会吸引我,只会让我感到头疼。可是有一天,我突然被简谱控制住了,仿佛里面伸出来了一只手,紧紧抓住了我的目光。

当然,这是在上音乐课的时候,音乐老师在黑板前弹奏着风琴,这是一位儒雅的男子,有着圆润的嗓音,不过他的嗓音从来不敢涉足高音区,每到那时候他就会将风琴的高音弹奏得非常响亮,以此蒙混过关。其实没有几个学生会去注意他,音乐课也和其他的课一样,整个教室就像是庙会似的,有学生在进进出出,另外一些学生不是坐在桌子上,就是背对着黑板与后排的同学聊天。就是在这样的情景里面,我被简谱迷住了,而不是被音乐迷住。

我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可能是我对它们一无所知。不像我翻开那些语文、数学的课本,我有能力去读懂里面正在说些什么。可是那些简谱,我根本不知道它们在干什么,我只知道我所熟悉的那些歌一旦印刷下来就是这副模样,稀奇古怪地躺在纸上,暗暗讲述着声音的故事。无知构成了神秘,然后成为了召唤,我确实被深深地吸引了,而且勾引出了我创作的**

我丝毫没有去学习这些简谱的想法,直接就是利用它们的形状开始了我的音乐写作,这肯定是我一生里唯一的一次音乐写作。我记得我曾经将鲁迅的《狂人日记》谱写成音乐,我的作法是先将鲁迅的作品抄写在一本新的作业簿上,然后将简谱里的各种音符胡乱写在上面,我差不多写下了这个世界上最长的一首歌,而且是一产无人能够演奏,也无人有幸聆听的歌。这项工程消耗了我几天的热情,接下去我又将语文课本里其他的一些内容也打发进了音乐的简谱,我在那个时期的巅峰之作是将数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也都谱写成了歌曲。然后,那本作业簿写满了,我也写累了。这时候我对音乐的简谱仍然是一无所知,虽然我已经暗暗拥有了整整一本作业簿的音乐作品,而且为此自豪,可是我朝着音乐的方向没有跨出半步,我不知道自己胡乱写上去的乐谱会出现什么样的声音,只是觉得看上去很像是一首歌,我就完全心满足了。不久之后,那位嗓音圆润的音乐老师因为和一个女学生有了性的交往,离开学校去了监狱,于是音乐课没有了。

此后,差不多有十八年的时间,我不再关心音乐,只是偶尔在街头站立一会,听上一段正在流行的歌曲,或者是经过某个舞厅时,顺便听听里面的舞曲。1983年,我开始了第二次的创作,当然这一次没有使用简谱,而是语言,我像一个作家那样地写作了,然后像一个作家那样地发表和出版自己的写作,并且以此为生。

又是很多年过去了,李章要我为《音乐爱好者》写一篇文章,他要求我今天,也就是11月30日将文章传真给他,可是我今天才坐到写字桌前,现在我已经坐了有四个多小时了,前面的两个小时里打了两个电话,看了几眼电视,又到外面的篮球场上去跑了十圈,然后心想时间正在流逝,一寸光阴一寸金,必须写了。

我的写作还在继续,接下去我要写的开始和这篇文章的题目有点关系了。我经常感到生活在不断暗示我,它向我使眼色,让我走向某一个方向,我在生活中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所以每次我都跟着它走了。在我十五岁的时候,音乐以简谱的方式迷惑了我,到我三十三岁那一年,音乐真的来到了。

我心想:是生活给了我音乐。生活首先要求我给自己买了一套音响,那是在1993年的冬天,有一天我发现自己缺少一套音响,随后我感到应该有,几天以后,我就将自己组合的音响搬回家,那是由美国的音箱和英国的功放以及飞利浦的CD机组织起来的,卡座是日本的,这套像联合国维和部队的音响就这样进驻了我的生活。

接着,CD唱片源源不断地来到了,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我买进了差不多有四百张CD。我的朋友朱伟是我购买CD的指导老师,那时候他刚离开《人民文学》,去三联书店主编的《爱乐》杂志,他几乎熟悉北京所有的唱片商店,而且精通唱片的品质。我最早买下的二十来张CD就是他的作为,那是在北新桥的一家唱片店,他沿着柜台走过去,察看着版本不同的CD,我跟在他的身后,他不断地从柜子上抽出CD递给我,走了一圈后,他回头看看我手里捧着的一堆CD,问我:“今在差不多了吧?”我说:“差不多了。”然后,我就去付了钱。

我没有想到自己会如此迅猛地热爱上了音乐,本来我只是想附庸风雅,让音响出现在我的生活中,然后在朋友们谈论马勒的时候,我也可以凑上去议论一下肖邦,或者用那些模棱两可的词语说上几句卡拉扬。然而音乐一下子就让我感受到了爱的力量,像炽热的阳光和凉爽的月光,或者像暴风雨似的来到了我的内心,我再一次发现人的内心其实总是敞开着的,如同敞开的土地,愿意接受阳光和月光的照耀,愿意接受风雪的降临,接受一切所能抵达的事物,让它们都渗透进来,而且消化它们。

我那维和部队式的音响最先接待的客人,是由古尔德演奏的巴赫的《英国组曲》,然后是鲁宾斯坦演奏的肖邦的《夜曲》,接下来是交响乐了,我听了贝多芬、莫扎特、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海顿和马勒之后,我突然发现了一个我以前不知道的人——布鲁克纳,这是卡拉杨指挥柏林爱乐演奏的《第七交响曲》,我后来想起来是那天朱伟在北新桥的唱片店拿给我的,当时我手里拿了一堆的CD,我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张,结果布鲁克纳突然出现了,史诗般叙述中巨大的弦乐深深感到了我,尤其是第二乐章,使用了瓦格纳大号乐句的那个乐章,我听到了庄严缓慢的内心的力量,听到了一个**倒下去的声音。布鲁克纳在写作这一乐章的时候,瓦格纳去世了。我可以想象当时的布鲁克纳正在经历着什么,就像那个**的音乐正在经历的一样,为失去了瓦格纳而百感交集。

然后我发现了巴尔托克,发现了还有旋律如此丰富,节奏如此迷人的弦乐四重奏,匈牙利美妙的民歌在他的弦乐四重奏里跳跃地出现,又跳跃地消失,时常以半个乐句的方式完成其使命,民歌在最现代的旋律里欲言又止,激动人心。巴尔托克之后,我认识了梅西安,那是在西单的一家小小的唱片店里,是一个年纪比我大,我们都叫他小魏的人拿给了我,他给了我《图伦加利拉交曲》,他是从里面拿出来的,告诉我这个叫梅西安的法国人有多棒,我怀疑地看着他,没有买下。过了一些日子我再去小魏的唱片店时,他再次从里面拿出了梅西安。就这样,我聆听并且拥有了《图伦加利拉交响曲》,这部将破坏和创造,死亡和生命,还有爱情熔于一炉的作品让我浑身发抖,直到现在我只要想起来这部作品,仍然会有激动的感觉。不久之后,波兰人希曼诺夫斯基给我带来了《圣母悼歌》,我的激动再次被拉长了。有时候,我仿佛会看到1905年的柏林,希曼诺夫斯基与另外三个波兰人组建了“波兰青年音乐协会”,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协会,在贫穷和伤心的异国他乡,音乐成为了壁炉里的火焰,温暖着他们。

音乐的历史深不可测,如同无边无际的深渊,只有去聆听,才能知道它的丰存,才会意识到它的边界是不存在的。在那些已经家喻户晓的作者和作品的后面,存在着星空一样浩瀚的旋律和节奏,等待着我们去和它们相遇,让我们意识到在那些最响亮的名字的后面,还有一些害羞的和伤感的名字,这些名字所代表的音乐同样经久不衰。

然后,音乐开始影响我的写作了,确切的说法是我注意到了音乐的叙述,我开始思考巴尔托克的方法和梅西安的方法,在他们的作品里,我可以更为直接地去理解艺术的民间性和现代性,接着一路向前,抵达时间的深处,路过贝多芬和莫扎特,路过亨德尔和蒙特威尔第,来到了巴赫的门口。从巴赫开始,我的理解又走了回来。然后就会意识到巴尔托克和梅西安独特品质的历史来源,事实上从巴赫就已经开始了,这位巴洛克**的管风琴大师其实就是一位游吟诗人,他来往于宫廷、教堂和乡间,于是他的内心逐渐地和生活一样宽广,他的写作指向了音乐深处,其实也就指向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如何区分一位艺术家身上兼而有之的民间性和现代性,在巴赫的时候就已经不可能,两百年之后在巴尔托克和梅西安那里,区分的不可能得到了继承,并且传递下去。尽管后来的知识分子虚构了这样的区分,他们像心脏外科医生一样的实在,需要区分左心室和右心室,区分肺动脉和主动脉,区分肌肉纵横间的分布,从而使他们在手术台上不会迷失方向。可是音乐是内心创造的,不是心脏创造的,内心的宽广是无法解释的,它由来已久的使命就是创造,不断地创造,让一个事物拥有无数的品质,只要一种品质流失,所有的品质都会消亡,因为所有的品质其实只有一种。

这是巴赫给予我的教诲。我要感谢门德尔松,1829年他在柏林那次伟大的指挥,使《马太受难曲》终于得到了它应得的荣耀。多少年过去了,巴赫仍然生机勃勃,他成为了巴洛克**的骄傲,也成为了所有**的骄傲。我无幸聆听门德尔松的诠释,我相信那是最好的。我第一次听到的《马太受难曲》,是加德纳的诠释,加德纳与蒙特威尔第合唱团演绎的巴赫也足以将我震撼。我明白了叙述的丰富在走向极致以后其实无比单纯,就像这首伟大的受难曲,将近三个小时的长度,却只有一两首歌曲的旋律,宁静、辉煌、痛苦和欢乐地重复着这几行单纯的旋律,仿佛只用了一个短篇小说的结构和篇幅表达了文学中最绵延不绝的主题。1843年,柏辽兹在柏林听到了了它,后来他这样写道:“每个人都在用眼睛跟踪歌本上的词句,大厅里鸦雀无声,没有一点声音,既没有表示赞赏,也没有指责的声音,更没有鼓掌喝彩,人们仿佛是在教堂里倾听福音歌,不是在默默地听音乐,而是在参加一次礼拜仪式。人们崇拜巴赫,信仰他,毫不怀疑他的神圣性。”

我的不幸是我无法用眼睛去跟踪歌本上的词句,我不明白蒙特威尔第合唱团正在唱些什么,我只能去倾听旋律和节奏的延伸,这样反而让我更为仔细地去关注音乐的叙述,然后我相信自己听到了我们这个世界上最为美妙的叙述。在此之前,我曾经在《圣经》里读到过这样的叙述,此后是巴赫的《平均律》和这一首《马太受难曲》。我明白了柏辽兹为什么会这样说:“巴赫就像巴赫,正像上帝就像上帝一样。”

此后不久,我又在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第一乐章里听到了叙述中“轻”的力量,那个著名的侵略插部,侵略者的脚步在小鼓中以175次的重复压迫着我的内心,音乐在恐怖和反抗、绝望和战争、压抑和释放中越来越深重,也越来越巨大和慑人感官。我第一次聆听的时候,不断地问自己:怎么结束?怎么来结束这个力量无穷的音乐插部?最后的时候我被震撼了,肖斯塔科维奇让一个尖锐的抒情小调结束了这个巨大可怕的插部。那一小段抒情的弦乐轻轻地飘向了空旷之中,这是我听到过的最有力量的叙述。后来,我注意到在柴可夫斯基,在布鲁克纳,在勃拉姆斯的交响乐中,也在其他更多的交响乐中“轻”的力量,也就是小段的抒情有能力覆盖任何巨大的旋律和激昂的节奏。其实文学的叙述也同样如此,在跌宕恢宏的篇章后面,短暂和安详的叙述将会出现更加有力的震撼。有时候,我会突然怀念起自己十五岁时的作品,那些写满了一本作业簿的混乱的简谱,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丢掉了它,它的消失会让我偶尔唤起一些伤感。我在过去的生活中失去了很多,是因为我不知道失去的重要,我心想在今后的生活里仍会如此。如果那本作业簿还存在的话,我希望有一天能够获得演奏,那将是什么样的声音?胡乱的节拍,随心所欲的音符,最

高音和最低音就在一起,而且不会有过渡,就像山峰没有坡度就直接进入峡谷一样。我可能将这个世界上最没有理由在一起的音节安排到了一起,如果演奏出来,我相信那将是最令人不安的声音。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0#

朱伟谈古典

何谓“古典”?   我是一个业余古典音乐爱好者——未学过专业的乐理知识,不会任何一件乐器,亦无耐心学谱。只因酷爱,听得年头多了,从一个作品知道另一个作品,一个作曲家知道另一个作曲家,天长日久,便等于自学了音乐史。因为主编《爱乐》杂志,也就成了一个所谓“资深”爱乐者。既然《三联生活周刊》有许多读者有兴趣于古典音乐,我亦自以为古典音乐对于滋养一个人之情感、心智功莫大焉,很想将自己也许是肤浅的一些体会供大家分享,因此而开这么个专栏,说,也听。听的只能是选段,因所有唱片都有版权。若喜欢,可以自己下单去买,延展着听。我自己就是业余,所以,谈的只能是自己有体会的ABC。  

既然要谈“古典音乐”,先要辨识“古典”这个概念。“古”是过去时,“典”是经典,也就是说,“古典音乐”是过时之后,能成为经典的音乐。这“过时”只是一个时间概念,是随着时间推移,能留存下来,可不断经过演奏家、演唱家演奏、演唱,供我们不断欣赏的音乐。这里起码包含三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古典音乐”中其实包含了许多曾经的“先锋”作曲家。比如我很喜欢的20世纪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  

他表现“异教徒春天礼赞”的著名芭蕾《春之祭》,1913年在巴黎香榭丽舍剧院首演时候,粗野狂暴的节奏,神经质的痉挛,喧闹与刺激的效果,曾在剧场招致骚乱,绝对是“先锋”而非古典。但到1950年代之后,几乎所有人都已经认定《春之祭》是古典的了。同理,也是我喜欢的法国作曲家梅西安。   他1941年在波兰境内的纳粹俘虏营里创作《时间结束四重奏》,用单簧管、小提琴、大提琴、钢琴四件乐器表现天使站在云端,时间与空间微妙又冷酷的关系,浑噩幽深的沉迷与凄清哀号般的清醒,音乐语言也确实是“先锋”的,但到1950年代之后,同样,几乎所有人都认定它古典了。   随着一个个流派迭起又平息,“先锋”变成“古典”的速度越来越快。  

第二个含义是,“古典音乐”是不同**、不同的作曲家以不同的方式塑造而累积起来的。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到“巴洛克”到“浪漫主义”、各式“民族乐派”,直到现在,不断有新的作曲家通过表现形式的更新,在丰富这个“古典”的内涵,以新的音乐语言拨动我们的心弦。比如现在,我很喜欢乌克兰一位还健在的作曲家西尔维斯特洛夫。他说他的音乐,表达的是音乐自身的歌唱。他在2005年创作了一套钢琴小品集,德国著名的唱片品牌ECM将他自己的演奏录成了CD。这些小品安静、晶莹而好听,很多似曾相识,但其演奏中又似乎洗去了很多附着物,回到了质朴。你可以将它听作优美的轻音乐,有人称他“新古典主义”,或者“新简约派”,或者“以后现代主义的方式处理了音乐”,但他看似简朴的歌唱性中,其实有神圣的背景。这种不断的更新与累积,构成了“古典音乐”就像一棵常青树,历久弥新。  

第三个含义是,因为它们成了经典,就有不同**的演奏家、演唱家、指挥家希望自己对它的演绎能有新的感触,能超越前人,这就有了不断的演出。自1860年有了录音的意识与手段,就帮助了听众可通过唱片这个媒介,跨越时空去寻找那个所谓“最好的”诠释。这就有了越来越多的版本,版本研究就成为一门学问。一个经典曲目,比如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不知道一百多年来总计留下了多少版本的录音资料,音乐爱好者们就会争议,究竟哪一个《命运》更好。当然,不同人会有不同的喜好,但不同的指挥与不同的乐队,还是构成了不同的台阶。这种一个经典曲目,因不同人演绎,就能构成截然不同的效果,使得“古典音乐”其实是一种接受美学的享受,它听不尽、听不透,如同浩瀚的海洋。因此,我们这个专栏也只能是,通过一个个话题,掬起这汪洋大海中之一勺勺水,借勺水一脔,来试探其美妙式廓。但愿此方法能帮助大家走一条能“听懂古典音乐”的捷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