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诗人席慕蓉,建议《愚公移山》移出语文书,理由:故事太可怕
来源: 水墨疏窗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自古以来有唐诗宋词明清散曲等众多类型的文学经典篇章,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其中成语是中国最著名也是最特别的的独有产物,不同于谚语这种所有国家都有的文化载体,成语以精简的字数和寓意丰富的特点广受中外各国人民的喜爱。
愚公移山
成语故事里,愚公移山可谓是家喻户晓,这个典故甚至被写成歌曲广泛传播。其典故和寓意曾经鼓励了几代人,因此被收录进教科书中。
时至今日,愚公精神已经被引申为新**不畏艰险,敢打敢拼,坚持不懈的思想价值观。
不过,现代文学家席慕蓉却对愚公移山提出过质疑,认为这个故事太可怕,不应该继续作为教材,这是为何?
愚公移山的原文出自战国时期的《列子》,讲的是有个叫愚公因为家门口的路被太行山和王屋山两座山脉阻塞感到出行不方便,于是决心把这两座山都移走,把石头搬到渤海,家人愿意跟着他一起搬山移石。
有个叫智叟的老头就嘲讽愚公,劝他趁早收手:“你这个年龄干不了几年就得撒手人寰,而太行王屋两座山的土石根本不会减少一点,你这是何苦呢?”
愚公回答:“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会继承我的事业,一代又一代无穷无尽的干下去,子孙无穷无尽,山却不会再增高了,那总有把山移平的时候。”
天帝闻之,甚为敬佩,就让大力神把两座山搬走了,从此一方百姓再也不用为道路拥塞而受苦。
慕容席的言论
但是,近日著名文学家席慕蓉在大学里的一场演讲上公开批评愚公移山这篇文章,她认为愚公的行为是以人力去干涉甚至毁灭自然,和保护环境的精神相悖,难以对学生形成正面影响,因此这篇文章应该被移出教材。
可想而知,她的这番暴论立即引起了极大的讨论,多数人认为席慕蓉把一个几千年前的传说典故强行和当代的环保事业绑架在一起,显得既刻意又别有用心。
席慕蓉这种写出过《七里香》《同心集》的文学家,理应不该分不清古代成语典故和当代现实社会问题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按照她的这种逻辑,那绝大多数古典文学都变成了不符合各种主义各种观念的恶行,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为了给儿子买橘子而横穿铁路,这肯定违反了铁路相关法律法规;
《水浒传》中武松打虎为民除害,是杀害国家濒危保护动物。以穷抬杠的方式强行借古讽今,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样语出惊人,大做文章是不是另有所图。
愚公精神在现代的意义
那么,愚公移山在当代,是否还具有教育作用和正面意义呢?结论是必然的。
从正面看愚公移山,愚公的行为彰显的是不畏艰险,坚持不懈的精神。愚公敢于带着子子孙孙艰苦奋斗,一代又一代人薪火相传。
这难道不是我们中华民族百年来的真实写照吗?每一个**,都有一群愚公们愿意行万难之举,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五年计划让我们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钢铁石油应有尽有的强大工业国,两弹一星让我们从国际上毫无话语权的东亚病夫变成了不可小觑的东方巨龙,这些辉煌的成就正是一代又一代“愚公”们前赴后继亲手缔造的,我们不该也绝不能遗忘,没有昔日的愚公,就没有我们美好的今日。
今天,愚公移山的精神依然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就在河南和山西的交界地带的太行山上,水洪池村里一群当代“愚公”们继承了祖先们遇山移山,遇水治水的意志,在巍峨险峻的山脉上以惊人的毅力修了一条九曲回旋的盘山公路。
带头修路的“愚公”叫做苗田才,为了让村民们不再受交通困难,靠山吃山之苦,苗田才带领48名青壮年劳动力在太行山上,怀着“每修一公里路距离山下就近一里,一辈人干不完就两辈三辈人继续干”的精神,以血肉之躯和石木死磕。
他们耗费了十年开辟了一条通往外面世界的道路,从此,水洪池村摆脱了贫困帽子,依靠公路交通运输走向了致富的康庄大道。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待愚公移山的典故,愚公移山这个神话故事最后以天帝被愚公感动从而让大力神出手相助搬走两座大山为结尾,这还是传达了一种寄希望于神仙皇帝救世主的思想。
古代人有着很浓厚的迷信心理,他们认为心诚则灵,只要足够虔诚就可以感动苍天降下奇迹。但历史已经教给我们:从来就没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解决问题,最后还是要靠人民自己的努力。
理想很美好,但只有理想不去实践那只是空想,愚公移山描绘的是历史,映射的是现在,作为新**的有志青年,我们应当牢记愚公精神,从小事从实事做起,脚下走的是蜿蜒小路,心里怀着的是巍峨大山。
总结:
从以上面两种客观的角度评价愚公移山精神在当代现实社会中的意义才是正确的,愚公移山精神在当代仍然是值得鼓励,值得赞扬的优秀美德,愚公这种顽强的毅力和薪火相传,承上启下不断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