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与BACH小无(陆续上传15个小无版本收藏图片) [复制链接]

查看: 14697|回复: 109
11#

欢迎yilinliulin兄回来。一直在这等着您。
TOP
12#

第三乐章 西西里舞曲,降B大调 ,12/8拍子。采用了西西里岛农民的民歌,展示出悠闲的田园风格。BACH主要以二声部对位法处理,表现了特有的厚重。使用明朗的降B大调,巧妙的表现出了西西里舞曲的气氛。

[upload=jpg]Upload/20057107173645046.jpg[/upload]
TOP
13#

[upload=jpg]Upload/2005792285153780.jpg[/upload]
TOP
14#

作品概述:
       小提琴独奏作品算得上是德国音乐的一个传统。一位与巴赫会过面的小提琴家韦斯特霍夫1682年曾在法国宫廷中演奏过他自己创作的独奏组曲,引起了阵阵赞羡之声。1696年,韦斯特霍夫发表了6首独奏小提琴帕蒂塔,每首都由4个乐章组成,这些珍贵的文献现存匈牙利图书馆。再往前溯,1676年比贝尔为独奏小提琴写下一首帕萨卡里亚,这是独奏小提琴乐曲中第一首成模成样的作品。它是巴赫《恰空舞曲》的前驱,两者都建立在主题变奏的基础上。

    大家都知道BACH的创作有三个重要的时期,魏玛、科藤及莱比锡,而在第二个时期科藤宫廷居留期间(1717-1723),巴赫写下了6首小提琴的独奏奏鸣曲和帕蒂塔,这6首与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一起被收入于巴赫全集第27卷。
TOP
15#

巴洛克时代组曲大致由阿勒曼德舞曲--库朗舞曲--萨拉邦德舞曲--吉格舞曲组成,BACH小无三首无伴奏组曲的基本框架也基本如此。
一. 阿勒曼德舞曲
由其名可知这种舞曲应该是源于德国,弱起拍开始,乐句前会用一个短音符前导,(有时候不止一个如大提琴第三号组曲),通常为 4/4拍,乐句并没有一定长度, 性格是流动歌唱的,中速或慢速。(但大提琴第三号的阿勒曼德舞曲有著颇不同个性)
二. 库朗舞曲
源自法国,亦由弱起拍开始,三拍子(3/4或3/2拍),这种舞曲特色是 3/4拍和 6/8拍混用 (一个小节分成三份或两份),会有重音交错出现感觉,性格上是跳跃的,不同于阿勒曼舞曲的流动性。
三. 萨拉邦德舞曲
在正拍上开始, 三拍子,这种舞曲的特色是重拍在第二拍上,速度通常是慢板速度,个性上十分沉重,通常会使用和弦演奏, 在这个乐章可以见到BACH的深情。
四. 吉格舞曲
弱拍开始,6/8或 12/8拍,作为组曲最后一个乐章, 它可以是轻快的, 但也可庞大的。
TOP
16#

天天向上.
TOP
17#

BWV 1002  b小调第一号组曲
     第一号组曲是由四首基本的舞曲阿勒曼德舞曲、库朗舞曲、萨拉班德舞曲、布雷舞曲以及每个舞曲各附的一首变奏区共8首舞曲组成。此组曲的前三首是常用的舞曲,但第四首去不是通常使用的吉格舞曲,而采用了布雷舞曲。
     布雷舞曲是起源于法国的快速二拍子,大多数都是采用弱起的舞曲,BACH在这个组曲里用布雷舞曲代替吉格舞曲的理由是,吉格舞曲不适合与加上一段变奏曲的缘故。全曲不象奏鸣曲般沉重,各乐章都以b小调谱写,形成二段体的结构。
TOP
18#

第二乐章 库朗舞曲(也叫库兰特舞曲),b小调,3/4拍子,赫尔曼(Herrmann)认为速度应该是活泼的快板,二段体。主要是采用8分音符的分解和弦演奏,全曲生动活泼。
    变奏部分形式与库朗舞曲相同,主要是16分音符的分弓演奏,有人形容象在跑步。

[upload=jpg]Upload/200571010151675262.jpg[/upload]
TOP
19#

[upload=jpg]Upload/20057922122052913.jpg[/upload]
TOP
20#

学习,学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