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7475767778798081 / 8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由SACD红不起来想到的 [复制链接]

查看: 79290|回复: 807
761#

Dr kuang 在 2005-12-3 13:09:23 发表的内容
自己买张DVD来看看就大约知道了,用多声道系统不知道这个录音倒是比较少见。
之前大家都已得出明确的结论“在优秀的SACD系统上播优秀的SACD效果比CD好”。
未能成为唱片市场主流的原因也讨论过了,世界上多数录音室未转用DSD设备这也是事实,我开始搞不清楚你想讨论什么。是“现在DSD技术已能满足现在唱片工业制作的需要吗?”
至于你觉得数字图文工作站是衰声根源,应该跳过,那么就应该知道为什么要开发这样一个工作站,为什么这么多录音室都使用它。


我想有些误会,我是说不知道这张专辑是多少轨录的,而不是不知道这张专辑,我DVD,CD,XRCD都有.你上面说了,我特意看了一下DVD,没看到包装上和DVD里面有提到录音的时候用了多少轨.你既然引用了这张专辑,那你就告诉我你的信息.论坛本来就是大家彼此交流信息的地方吗.

世界上大多数工作室还没有用DSD录音台,主要原因是,对他们来说音质不是他们关心的重点,现有设备已经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了.没必要大花费,改近现有设备.

数字图文工作站不是衰声的直接原因.但是有技术的录音/混音工程师已经可以用现有设备制作很好的录音了.相同原因也是为什么许多早期发行的CD现在受追捧的原因.有些技术比较普通的工作人员,不事后这里那里修修补补,做不出好的专辑,当然图文工作站对他们来说就非常非常重要了.
TOP
762#

这个贴子的讨论已经引起了香港的SACD制作中心的LEO FUNG先生的关注,他和大草昨晚在网友聚会上现场向大家讲解了很多关于SACD的问题,大约归纳如下:
1:SACD的DSD技术肯定比音频CD技术先进,制作得好的SACD唱片声音也比音频CD优秀。但市面上的SACD唱片声音并不都比CD优秀,SACD仍处于起步阶段。
2:DSD技术的来源
因为模拟母带声音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退化,唱片公司一直希望能用数字技术保存这些母带,而之前的音频数码技术未能达到要求,LP高频延伸可以达到4万Hz,模拟母带可以达到6万Hz以上(这是LEO的原话),所以开发了DSD技术。而SONY和PHILLIP认为这种技术可应用于民用唱片市场,于是开发出SACD。
3:现在的DSD转换设备更适合于AD转换,不同制式间的DD转换问题比较多,只有部分厂家解决得比较好。
4:现在的DSD还缺乏足够的专业录音制作硬件支持
记录暂时只支持到8轨,即将开发的也只支持16轨。而现在的专业录音室一般都要求48轨以上的录音输入。
现在用于录音后期制作的专业图文音频工作站还不支持DSD技术,需转换成PCM格式编辑。
5:现在除少数厂家外,所生产的SACD播放设备还未能达到要求,这也是播放效果不夹的原因。(其中被点名的包括全兼容机和SONY的SACD机)。
6:顶级的SACD播放器中,有些确实是使用了PCM技术,但这些设备在播放SACD唱片时表现仍然优于播放CD唱片。
7:LEO本人和大草都认为在目前的两声道系统,LP听感上仍优于SACD。
8:DVD—A现在听感上和SACD风格不同,声音效果也非常优秀,但没有足够的硬件和软件支持,大草先生更直接说:DVD—A已宣告死亡了。
TOP
763#

我也不知道,24轨DSD录音设备是那家开发的?
TOP
764#

所以说你要“留意一下主流的唱片公司所使用的录音设备和流程”:)”和你想的正好相反,并不是只占北美唱片市场8%的古典音乐需要这么多轨的录音。
最简单的例子,EAGLES的告别演唱会(昨晚很多网友都欣赏过了)录音要用多少轨?这个录音对后期编辑的要求如何?现在的全DSD技术能制作出比这个优秀的多声道录音吗?
脱离了主流市场的需要(买包括买方和卖方)当然就红不起来,这个还需讨论吗?
TOP
765#

很多經典的錄音,樂團,指揮,歌唱家都是模拟時代的,到現在轉換成SACD,對我來說吸引力不大,雖然現在的錄音有進步,但現在是市場經濟,和以前不同了.
TOP
766#

说道Brothers in Arms,岔开一下,个人觉得就音质而言.Dire Straits的专辑,还是前面几张用模拟录音的Communique和Love Over Gold好一些.
TOP
767#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768#

JWang 在 2005-12-3 15:27:48 发表的内容
我后退什么?我前面讲他们关于DVD-A的讲法-------基本-------正确。而你拿Dual Disc的好卖了证明DVD-A仍然活着。那我就讲这不能拿来当为论据。就是这么简单。

至于DVD-A是不是半死不活,是不是不死不活有什么好争的。


基本正确,"基本"这两个字都够不上.dual disc好卖足以证明dvd-a活得不错.没有利润所图,唱片公司是不会花那个功夫的.从某种角度而言,dvd-a比sacd活得更好了.

如果觉得dvd-a没什么好争的,那就不要发言.不要争了又说没什么好争的.
TOP
769#

Raxel 在 2005-12-3 13:09:06 发表的内容
说道Brothers in Arms,岔开一下,个人觉得就音质而言.Dire Straits的专辑,还是前面几张用模拟录音的Communique和Love Over Gold好一些.

真的没觉得Love Over Gold录的比BIA好,反而BIA体现了数码录音的优越(相对Love Over Gold来讲,干净、清晰、动态大),但Love Over Gold的音乐成就不可置疑。
TOP
770#

JWang 在 2005-12-3 14:08:00 发表的内容
当然是强词夺理胡搅蛮缠,没有半点讲错。
那你拿一张给你当过溜冰鞋的CD来比行不行?我再帮你讲一边,你要内圈,就拿内圈来比,你要外圈,就拿外圈。我不在乎。其他就是废话了。和我们在讲的没关系。

关于dual Disc。Dual Disc不是一定要DVD-A的机器来放的。对大众市场来讲,没有人会专门买个dvd-a的机器来放dual disc的。买dual disc的人主要不是为了dvd-a的。dual disc就是好卖的话,也不能表明dvd-a是开始畅销了。就象PS3要把SACD硬塞给大众市场,但我今天和你讲这不会促进SACD销售的。不信的话,明年圣诞节我们可以再来看看。Dual Disc的想把dvd-a硬塞给大众市场也是不会成功的。当然,假定dual disc可以借助DVD, CD-audio畅销的话,对发烧友是个好消息。


内圈外圈,和溜冰鞋有什么关系.连一张专辑不同播放时间点的音质都不能做到统一.我也不用和你废话.有本事,你让LP的音质在整个播放时间统一.为什么许多发烧碟,都是2张,4张?不就是为了每张只用外圈这部分.

1.我没有说过dual disc必定是dvd-a.我前面清楚的说了是一部分.自己回头再去读一下.
2.如果无所谓DVD这面,买什么dual disc,买普通CD版本就可以了.价格还可以便宜1,2美元了.
3.dvd-a现在肯定活得比LP好,有本事来个LP上主流市场销售榜让我看看.别管他是硬塞不硬塞的.如果没人要dvd-a,唱片公司费时费力做成dvd-a干什么?有病?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