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转个贴】郎朗柏林音乐会 [复制链接]

1#
姚大侠写的,《极品人生》那边正讨论得很热烈。哈哈。我只是转帖,不关我事哈
首先申明我是姚小侠~
前天晚上在和爸爸(姚大侠)看各电视台的迎新晚会时,不小心看见了东方台直播的柏林新年音乐会。郎朗被柏林爱乐乐团邀请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这说明他的水准已经达到很高的高度了,虽然我不懂钢琴,但看他自信满满,游刃有余的样子,我知道就“弹钢琴”他可以令任何一个音乐人心满意足。但每当我看见郎朗随音乐旋律完全随机变化的表情时,我都感到难以理解,有时甚至为他感到难为情,不忍正视。(有的表情似乎像人类成功排泄时的表情。)拉二明明表达的是很深沉的情感,可为什么郎朗的神态却如此欢愉呢?如果他是因为沉醉于自己精湛的技艺,那只能说明郎朗还只是“弹琴人”。在这一点上,与他近在咫尺的指挥西蒙的表现就近乎完美,使郎朗相形见绌。音乐会中场休息时,两位专家的点评与我有点不约而同得相似,看来他这问题还挺严重。也许有人觉得这是郎朗的个性,但我觉得古典在某些方面是必须得到理解与尊重的。人们并不是在吹毛求疵,因为既然郎朗自己与很多人都把他推至最高点,推至完美,那么他就必须要承受全方位的要求。所以,郎朗也许在某些不能光靠训练来提升的方面还需要付出更多精神的努力与时间的沉淀。大家拭目以待。
最后编辑shinelb 最后编辑于 2010-01-04 15:38:37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0/1/6 12:21:45 执行 关闭主题/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

老是拿朗朗来批斗,真的很无聊。有本事就像IUB那样从技术层面进行剖析评论。
TOP
3#

要大侠是谁??评论家??
TOP
4#

我觉得这不能怪郎朗,只是很多人把他捧得太高了。对他只会有害。
我就比较喜欢李云迪,他比较低调,出的唱片也好。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

为什么那么多当代最有影响的指挥家一再愿意与他合作?难道他们愿意丧失自己起码的艺术选择标准而去擦朗朗的鞋??谁能给出让人信服的答案?
TOP
6#

顶一下
就正如单拿喇叭一样, 很多人也批得一文不值, 就差没拿去填海了
问题是人家是一个大厂, 不是啥车库或山寨作坊, 难道用家都是脑子有问题吗?
对于郎郎, 同理, 他那么不好的话唱片公司还推他干啥, 着古典音乐总不能象流行曲, 可以吵做起来吧?
难道古典音乐这种艺术的东西跟人类正常逻辑思维相反的?
原帖由 音乐的奉献 于 2010-1-4 17:53:00 发表
为什么那么多当代最有影响的指挥家一再愿意与他合作?难道他们愿意丧失自己起码的艺术选择标准而去擦朗朗的鞋??谁能给出让人信服的答案?
TOP
7#

原帖由 音乐的奉献 于 2010-1-4 17:40:00 发表
老是拿朗朗来批斗,真的很无聊。有本事就像IUB那样从技术层面进行剖析评论。
不要搬出过IUB来压人,他也是普通人。专业人士的评论不如外行的多了。你说的话没有自己的见解,都是说某某大师怎样推崇郎朗,估计里面有许多利益关系你都不知道呢?但你是关心郎朗的,这是对的,但你的方法不对。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8#

这个拉二听了,还是很不错的。 搞不明白为啥那么多人都拿他的肢体动作和表情说事,关注音乐本身不是更好么?很遗憾,看了很多批评朗朗的评论,大多数没有针对演绎本身(包括技巧,对作品的理解)进行分析,而是乐此不疲的津津乐道他的肢体动作。如果说很多人对他演绎肖邦的方式并不认同,我倒是认为前天的这个拉二,味道还是很正的。

ps:我觉得内田光子的肢体动作及表情更加难以让人接受,为啥鲜有此类的批评呢?
TOP
9#

现代商业那一个行业不讲利益关系? 举一个例子?
唱片公司是商业公司, 可不是教堂
没有利益关系就没有商品关系

抽听音乐的千分之一时间去看看政治经济学,  不信马列主义,  也行, 看看西方经济学也可以
TOP
10#

热爱音乐是对的, 但无视现实社会, 是不对的
TOP
11#

论坛言论自由,对事不对人,这里有更严厉的批评,包括技术的:

http://www.hiendlife.com/bbs/viewthread.php?tid=3225&extra=page%3D1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2#

不知道是否我眼睛有问题, 这批评哪里有技术的???????????????

查阅引用时间是 12:06am 05/01/2010 NZ time

Quote,
郎朗其实是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通俗说,是城市垃圾,一个坏典型的代表。所以说坏,是他的天赋已经被败坏。几年不练琴,仅仅凭一点小聪明,连钢协黄河都弹的错漏一大堆。更坏的是,他告示世界,中国人都是这样浮躁轻薄的。

呵呵,舒存兄讲得太直了...

俺也实在欣赏不了他的表情。真是怪异到极点。我就想不通为何表情那么狰狞 扭曲 ?和曲子的意境完全不搭调。

舒存兄说得非常正确!

Quote end
TOP
13#

再来一个所谓技术批评???????????????????????????????????

完全对事不对人!!!!!!!!!!!!!!!!!!!!!!!!!!!!!!!!!!!!!!!!!!

hifi-ken发表于 27 秒前 | 只看该作者 郎朗可惜了,有其父必有其子啊,看他爸爸这样急功近利就知道教不出什么好孩子。
TOP
14#

原帖由 音乐的奉献 于 2010-1-4 17:40:00 发表
老是拿朗朗来批斗,真的很无聊。有本事就像IUB那样从技术层面进行剖析评论。

根本就没必要老是拿郎朗说事儿,就凭柏林音乐会半场的加演曲目,肖邦练习曲OP25No1,就足以说明他完全不值得我们去多费口舌。
TOP
15#

有些误导性的言论,实在看不过去。

黄河协奏曲有错漏音更说明钢琴水平还是巴托克第二协奏曲从头到尾不错音更说明钢琴水平?郎朗几年不练琴是不可能的,他现在几十首协奏曲+几十套独奏曲目的曲目量,再有天赋的人不练琴也是做不到的,这些曲子后面的工作量,不弹琴的人是想象不到的。郎朗成名也不是小聪明,看看他跟艾申巴赫录贝多芬第四那个采访吧,里面讲到郎朗顶替Watts那场成名演出前与艾申巴赫见面的场景。能够让艾申巴赫那种阅人无数的老头吃惊成那样,可以看到当年仅仅18岁的郎朗在当时的积累。这后面多少心血和汗水,让他一句“小聪明,城市垃圾”就概括了。到底谁又是“坏典型”的代表呢?

至于加演,不明白加演一个op.25 no.1有什么问题,技术太简单?那我听过布伦德尔加演意大利协奏曲的慢板乐章。曲目太通俗?那我听过波利尼加演肖邦Op.10 No.3。越是加演大众化的曲目才越需要胆量,因为你要做出与众不同的诠释。

郎朗的为人,生活作风,大家尽可以各执起见。至于郎朗琴技的优劣,乃至诠释上的把握,不是我们这里的大多数人可以评价的。
TOP
16#

11楼的你那个帖子也叫批评技术?简直是出口伤人

14楼的不明白加演肖邦练习曲怎么就让你看不起了?

只看到满贴的yy之人
TOP
17#

我仅仅是因为加演的这首肖邦练习曲听的实在让我作呕而已,跟曲目本身无关(我是闭着眼睛听的)
TOP
18#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10-1-4 18:07:00 发表
原帖由 音乐的奉献 于 2010-1-4 17:40:00 发表
老是拿朗朗来批斗,真的很无聊。有本事就像IUB那样从技术层面进行剖析评论。
不要搬出过IUB来压人,他也是普通人。专业人士的评论不如外行的多了。你说的话没有自己的见解,都是说某某大师怎样推崇郎朗,估计里面有许多利益关系你都不知道呢?但你是关心郎朗的,这是对的,但你的方法不对。


感谢你的指教!可惜你还不足以做我的老师。你又知道有什么利益关系?你怎么知道的?想当然抑或是道听途说??你建议我不要“搬出IUB出来压人”,可以正告你的是,我没搬他出来,我只是同意他的观点。不错,我是提到很多大师推崇他,这是客观存在的。你可以不欣赏朗朗,但你却拿不出有说服力的观点,更没有技术层面论据,无非是觉得他如何如何张扬,如何如何不像李云迪那样在剧院门口迎接,等等。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你说出了“专业人士的评论不如外行的多了”的观点。这就显得极其不谦虚了。诚然,有些专业人士的确不如外行,但也仅仅是极少数现象。那么多人和乐团愿意与朗朗合作,这不是谁能操纵的。为何偏偏是朗朗?如果他没有料到,谁会与他合作?我不反对你不喜欢朗朗,但请不要对他念念不忘。他在世界大放异彩,为何总有人希望他在艺术上堕落甚至灭亡?这真是中国人的悲哀。连为国争光的自己的同胞都要踩,怪不得小日本瞧不起中国。看看小泽、美岛丽、郑京和等等,在日韩像国宝一样受人尊敬,日本的大财团甚至出资为自己的年轻音乐才俊出唱片开音乐会,真的令某些自傲又自负的中国人汗颜。      一个连五线谱甚至总谱都看不懂的人,还是谦虚些为好。
TOP
19#

要大侠是谁?
TOP
20#

原帖由 音乐的奉献 于 2010-1-4 21:25:00 发表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10-1-4 18:07: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音乐的奉献 于 2010-1-4 17:40:00 发表
老是拿朗朗来批斗,真的很无聊。有本事就像IUB那样从技术层面进行剖析评论。
不要搬出过IUB来压人,他也是普通人。专业人士的评论不如外行的多了。你说的话没有自己的见解,都是说某某大师怎
感觉你的思维还停留在10年前。爱护郎朗不是这样爱护的。你有没有看过瓦尔哈弹管风琴的乐谱?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