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肖复兴:《音乐欣赏十五讲(第二版)》 [复制链接]

查看: 16550|回复: 55
1#


肖复兴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曾任《小说选刊》副总编,《人民文学》杂志社副总编,北京市写作学会会长。曾获得全国以及北京、上海优秀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多种。

肖复兴有一篇很有名的爱乐文章《最后的海菲兹》相信大家都读过。

《音乐欣赏十五讲》是2004年出版的,第二版是2012年出版。这本书重印多次,并在台湾出版了繁体版,非常受欢迎。这本书谈的内容,类似音乐史,知识性非常强,深入浅出,是一本很优秀的古典音乐普及读物。

肖复兴在《绪论》中谈到:我希望在这样的音乐史里面能够看到人类的无与伦比的智慧、天才的创造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我一直这样认为:应该感谢这个世界创造了音乐。

肖复兴在《新版后记》中写道:听乐的历史,也是人心灵成长的历史。
最后编辑shinelb 最后编辑于 2014-07-05 10:28:17
分享 转发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

肖复兴是著名作家,这本书文笔比较朴素,不追求华丽的外表。
除了原创的内容,这本书也有机地引用了很多经典音乐书籍的内容。
全书内容比较充实,不空洞。
肖复兴有一个观点,就是强调音乐创作的历史环境,大意是说音乐创作与时代大背景是有一定联系的。肖复兴喜欢从人文的背景来谈论音乐,可能因为他是一个作家,他对历史和文学都比较有深刻的认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

原帖由 arthurluo 于 2014-7-5 21:48:00 发表
第二版与第一版,在内容上有哪些更新?

很抱歉,我没有看过第一版。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

原帖由 zhjh369 于 2014-7-6 13:28:00 发表
和肖有一拼的是赵鑫珊,俩人都忒喜欢“拿”—— 赵动辄往上层建筑上靠,稍不留神就下跪,还欲哭无泪;肖爱穿针引线,娘娘戏文艺,且无休止地把朗多尔米(Landormy)写成朗多米尔......

提出批评当然是可以的。其实这两位作家,他们的职业都不是音乐家,他们喜欢从文化、艺术方面来谈音乐。我也承认他们的书不是最好的。不过,对他们对音乐的热情,我是很佩服的。《贝多芬之魂》这本书在今天看来不怎么样,但我可以感受到赵鑫珊对音乐的热情,就说这个下跪吧,我相信赵鑫珊是出自真心的,不过,客观地说,他的书不是最好的。对肖复兴,他那篇《最后的海菲兹》,可以感受到他的对音乐的热情。我觉得,一本书要写得好,要兼顾理性和感性,感性就是感情,理性是客观的内容。赵鑫珊和肖复兴的书在感性上非常好,但理性方面稍差,因为他们不是音乐专业人士。真正具备感性和理性的书籍,我觉得郑延益、辛丰年的书籍是比较好的,虽然他们的书已经很老了,但我觉得还是有价值的。我是这样理解的。总之,我毫不怀疑赵鑫珊对音乐的那种真挚。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

多谢两位兄台夸奖,但我也是普通人,我也有人性的弱点,我也有虚荣心和卑劣的一面。

谈到对赵鑫珊和《贝多芬之魂》的理解,我谈谈个人的看法。我认为要理解《贝多芬之魂》这本书,你对赵鑫珊这个人要有所了解的,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比如谈到巴赫,有人认为巴赫与宇宙有关,这种观点也受到很多人的批判。另一些人认为巴赫就是一个普通人,努力做他应该做的事,既宽厚,又慈祥。其实我个人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是对的。认为巴赫与宇宙有关,巴赫是宇宙中一种奇特的本体现象(大意),持这种观点的是大名鼎鼎的史怀哲。史怀哲是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他是一个医生,但同时他也是一个神学家和哲学家。因为神学和哲学就是研究这个世界和大自然的,因此史怀哲谈到巴赫时,认为与宇宙有关就不奇怪了,史怀哲是巴赫专家,著有《巴赫传》。史怀哲的故事就说明这样一个道理,您要了解作品,你同时也要了解作者这个人是怎样的。同样,如果你要了解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你也要研究他的作品。这两者是互相联系和影响的。

回到赵鑫珊的问题,你要了解《贝多芬之魂》这本书,你就要了解赵鑫珊这个人,才能更加客观地去了解他的著作。因为赵鑫珊是研究德国哲学的专家,因此他从这个角度去评价和研究贝多芬。而音乐,和哲学,文学确实也是有联系的。了解赵鑫珊这个人后,因为他不是音乐专业的,我们就可以不在这方面苛求了。

在《贝多芬之魂》这本书里,赵鑫珊谈到他是怎样走上爱乐之路的。他的故事激励过很多人,当然也包括我,这本书的最大价值就在这里吧。这本书算不上伟大的书,但这本书包含了赵鑫珊对音乐的那种美好的情感。。。。。我也是在人生彷徨之际看到这本书,在当时这也是一盏明灯吧。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

原帖由 fly21 于 2014-7-7 14:11:00 发表
刘雪枫也出了不少好书

他的书我看得不多,那本《日出让悲伤终结》我看过一下,没有太深的体会。
多谢兄台的推荐,有机会我看看他其他的书。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

原帖由 agnostic 于 2014-7-10 9:58:00 发表
肖复兴和赵鑫珊一样,都是属于扯蛋级别的。

我个人不喜欢这种论坛交流方式。
这种方式可能会给人很刺激的感觉,但对论坛是不利的。这会导致没人发帖。
我更喜欢求同存异的方式。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8#

原帖由 cwtt72 于 2014-7-10 11:24:00 发表

客观地说,不管是谁,自己发了一个贴,就要有心理准备面对别人的质问。
我并不认为我说的就对,那只是我个人对论坛的看法。
论坛对每一个会员都是公平的,每一个发帖的会员也要有一定的心理素质。
虽然我个人不喜欢这种交流方式,但这种现象也是合理的,别人有权利质疑的。
我觉得,论坛可能也需要探讨一下怎样更科学,更客观,更民主地前进。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9#

原帖由 agnostic 于 2014-7-10 15:53:00 发表
你要找欣赏音乐的门道,显然一上来就是找了最差的。刘雪枫虽然也经常扯蛋,但比这两个正常一些。这么多年我还没看到有比台湾邵义强编篡的名曲解说更好的入门辅导书。杨民望的书差一些,但可读性还是有的。音乐史入门则是杨燕迪参与翻译西方文明中的音乐。等你把这些书看完了,绝对不会要碰肖复兴、赵鑫珊的娘娘腔文章了。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14-7-10 10:19: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agnostic 于 2014-7-10 9:58:00 发表
肖复兴和赵鑫珊一样,都是属于扯蛋级别的。

我个人不喜欢这种论坛交流方式。
这种方式可能会给人很刺激的感觉,但对论坛是不利的。这会导致没人发帖。
我更喜欢求同存异的方式。

你说的是对的,我心悦诚服。
你提到的那几个人都是音乐专业人士,水平确实很高。在今天看来,他们的书都很有价值。作为正确的入门和引导,推荐这些书确实更有道理。
不过我没有说肖复兴和赵鑫珊是最好的,肖复兴这本书是通俗读物。
对于赵鑫珊,我是认为他在90年代初对普及古典音乐是有贡献的,那个时候音乐资源很缺乏。
我觉得,对音乐的书籍,象肖复兴和赵鑫珊,也并非一无是处的,看看也无妨的。但这些书确实不是最佳的入门书籍。
你提到的那些书确实对于入门更有帮助,也更正确。还有,我觉得对于入门,爱唐斯的书也很好。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