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 [复制链接]

1#
关于听音环境处理,我个人是这样看的,供大家参考:

扩散能使声音相对“饱满”些,“声压”(能量)利用率高些。特别是对声音不够饱满,动态不足的系统有帮助。
缺点是三维空间立体定位和声象聚焦相对差些,做得不到位,低频往往仍然还会混乱,驻波明显。

吸收使声音干净准确,三维空间立体定位和声象聚焦表现优秀。特别是对声音本身就饱满通透,动态足够的系统有帮助。
缺点是“声压”(能量)利用率相对低些,做得不到位,高频吸收容易相对过量,低频往往仍然驻波明显。

声音不够饱满,动态不足的系统,益——扩散;

声音饱满通透,动态足够的系统,益——吸收。

最好的声音表现和效果,扩散处理——很难甚至不可能达到。吸收处理——才是达到“终极目标”的声音表现和效果的主要手段,当然也可配合适当的扩散处理。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9-07-23 00:15:37
分享 转发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

听音环境处理时,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吸收,重点是低频的吸收处理;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配合应用扩散。
其实业余条件下听音室的环境处理就是低频的吸收处理。低频吸收处理做好了,基本上就行了,因为这时候环境声学大体上也就比较接近“自然、平衡”了。

但是,要做好低频吸收处理并非易事,在环境处理时把主要精力放到低频吸收处理上,定能事半功倍。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

微孔板+适当的内容积,就是很好的低频吸收方案,它对高频影响相对就很小。
没有反调就不叫讨论。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

原帖由 HQ 于 2007-11-3 19:37:00 发表
不要忽视了你的功放对低频的控制力到底如何


呵呵!!有同样的体会经历。
曾经帮一个朋友摩机,功放的控制力提高后,低频的驻波好象都被控制住了减少了许多,…………
实际上环境没有改变驻波并不会减少,而是功放“抵抗”箱子产生的“反馈信号”的能力提高了,低频受控了,…………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

houwei兄的问题很好,也很有代表性。
abrams兄的回答很正确,問題就是聆聽的空間对声音的反射不“平直”。
为什么?


声音在同样的传播距离里,声音的频率越高,被空气吸收衰减的能量就越大。这是其一。


当声音遇到反射体时,声音的频率越高,被反射体吸收衰减的能量也越多。这是其二。

因此,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和遇到反射体时,频率越高被吸收衰减的能量就比较多。而频率越低,被吸收衰减的能量就比较小。这就是为了保持聆聽空間声学平衡必须重点吸收低频的理由。

没有平行的、规则的反射面,驻波就不容易突出地集中于某一个或几个低频频率上。这就是可以适当采取扩散、摆位、破坏规则的、平行的平面反射的理由。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

我在前面说过的:
微孔板+适当的内容积,就是很好的低频吸收方案,它对高频(吸收)影响相对就很小。


表面上看,音乐厅那一个个较大面积的不规则的平面象是用于反射扩散;仔细看看,他们常常采用的就是微孔板+适当的内容积。音乐厅、大会堂等通常会大面积使用这种结构。采取这些结构的结果,就达到了“吸收为主,扩散为辅”的目的。

如果认为:音乐厅是要以扩散为主————实际上是一种误解。
当然,舞台演出区域,另当别论。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7-11-04 08:35:51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7#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

所谓的“微孔板+适当的内容积…………”
这里,“适当的内容积”非常重要。
理论上,微孔板内容积越大,吸收低频的能力效果越好。


“内容积”里可以填充吸音材以提高吸音能力,特别是“内容积”空间有限的时候,填充吸音材更是一个有效措施。它起到类似扩大“内容积”空间的作用,提高中低频吸收能力。但不同的是,在提高了低频吸收能力的同时,她的吸收峰会向中频方向略微移动。所以“内容积”足够的时候,例如达到了占听音室总容积12%以上,可以少填吸音材料,然后根据低频吸收的情况,再去决定要不要做中高频吸收处理。

我的听音室面积约34平方米,利用天花板打孔,做成类似微孔吸音板形式;天花板上面平均(空间)深度约50cm,这样就有了一个类似微孔板且内容积大约是17立方米的“低频陷阱”,而且“低频陷阱”达到了占听音室总容积约15.2%。低频吸收效果非常理想。

为了使中高频能够同步平衡吸收,墙面也采用了墙毯,并内加厚1.2cm低密度海绵进行吸收处理。

墙裙用宽10cm厚2.2cm,倒边,间隔1.2~1.5cm,高70~80cm的实木板做成,墙裙内空为3.5cm,“压”填入厚4.5cm海绵。使墙裙对中低频具有良好的吸收和扩散作用。
(以前发的帖子里有我的听音室照片)

听音室99年建成使用至今,用过不同的书架箱、落地箱,基本上感觉不到驻波影响,声音整体表现为干净、平衡、自然;有问题的系统或者器材,在这样的听音室里特别容易“充分暴露”缺陷;优秀的系统或者器材,在这样的听音室里也能够充分表现发挥。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7-11-05 19:45:58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8#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

上面说到:根据低频吸收的情况,再去决定要不要做中高频吸收处理。
意思是,如果低频吸收处理不够,中高频就不必再做吸收处理了。千万防止中高频吸收处理相对过量的情况,平衡才是最重要。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9#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7-11-5 20:42:00 发表
都不处理, 是比较平衡, 但那种宁静清纯的感觉就没了. 难搞啊


都不处理,,往往就是低频容易积累(过量),而且驻波强烈(常常表现为声音混乱不受控制),并不平衡哦。
为什么低频容易积累,高频不容易积累?前面说了,自己看看就知道了。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0#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7-11-6 0:43:00 发表
 
不做处理, 低频当然有驻波了.高频也容易过亮. 还有个最大问题:吵! 呵呵

松兄的专门听音室当然可以做比较专业的处理. 有没有适合客厅的处理方法?

我现在最大的问题是音箱后面的墙壁的处理. 两侧都有合适的办法了. 这周末有台胆机到家, 合适的话就要搞客厅了






PICT7035-tt.jpg (, 下载次数:115)

jpg(2007/11/6 12:54:53 上传)

PICT7035-tt.jpg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1#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

微孔板+适当的内容积,就比较适合客厅吸音装修。
微孔板有成品出售,颜色自选。
普通的房间高度有限,“适当的内容积”很难有保证,只能尽量了。
听音室净高有2.6~2.7M应该就可以了,“小空间小高度”同样会有较好的效果,尽量保证大一些的“内容积”才是最重要的。必要的时候加入些吸音棉配合,也是非常有效的措施。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2#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

人类之所以是高级动物,之所以能够发展进步,就是因为人类学会了用文字、符号,去记录经验、教训,并从经验、教训中归纳总结出规律、定律、结论(定理),并传受给后人。后人又在前人的基础上去发展完善,这就是科学的本质。
科学必须是禁得起验证的。
验证的过程就需要定量表术。
定量表术就需要数字,并产生了数字学。
数字的产生就产生了现代科学。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告诉我们,事无绝对。将来会怎样去“定量表术”事物?以现在人类的知识水平认识,可以说我们完全不能知晓。就如同唐朝人不能知道我们的现在一样。
著名音响家占士摩亚曾经说过:‘在音响学(电声学)中,任何在表面看来很明显的事情,通常都是错误的’。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7-11-06 20:27:49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3#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

就如同大多数人认为;玻璃对声音是完全反射的。其实不然!大面积的玻璃对某些频率范围的低频有“选择性”吸收作用哦。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7-11-06 23:55:30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4#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7-11-7 0:48:00 发表
http://www.gzdin.com/Index.Asp 里面还有各种吸音材料的施工工艺

刚刚发现还有每种吸音材料在各个频段的吸音系数, 施工方法不同, 吸音系数也不同, 真的要好好研究了
......


想自己做的确要好好研究,请人看现场后拿方案就比较保险。
房间掉顶我主张采用微孔板+适当的内容积处理。“内容积”深度最小不小于25cm,并加入适当的吸音材料。
墙裙采用木吸音板,“内容积”深度最小不小于3cm,并填充海绵等吸音材料。
墙面视情况而定。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5#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

原帖由 艾格丝通Eggleston粉 于 2007-11-6 14:03:00 发表

朱老师您好!我想利用3M*4.4M的听音室旁的杂物间2M*2M高2.5M大概10个立方单独做辅助低频处理对哪些频段有效果?


还真不好回答。
如果门用结实的微孔板做成,里面简单堆放些杂物,就是比较好的“吸音陷阱”。吸收的频率范围也比较宽,重要的是他对低频有效。但是对环境而言他不对称,负面影响是声场定位,因此建议“微孔板”的穿孔率小于等于5%即可。即适当利用就行。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6#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

不错!正确比例的音响空间可以最大限度地回避简谐振动,环境处理也容易达到效果。
比例不理想的音响空间,如果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也是可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回避简谐振动的目的的。
我接触的大多数朋友,他们的听音环境比例都不理想,但同样有玩得不错的。这就是要对听音环境进行后期处理的理由吧。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7#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

原帖由 ZHZH 于 2007-11-8 15:50: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7-11-3 10:04:00 发表
[table][tr][td]关于听音环境处理,我个人是这样看的,供大家参考:

扩散能使声音......


谢ZHZH兄鼓励!有机会常来哦!

在听音环境吸收处理方面我们还是有不少共识的,…………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7-11-08 21:19:12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8#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

录音和重播,对环境的要求的确完全是两回事。
在我的听音室里拉小提琴,恐怕很高级的小提琴听上去也不够美妙。可到我的五楼体育室去拉上两曲,哪怕用自己那很普通的小提琴,出来的声音自己都会陶醉。
为什么呢?
因为体育室里没有做任何吸音处理,反射、混响丰富,小提琴的声音被反射和混响“美化”了。这样的环境情况就相对适合用作录音。
而我的听音室做了比较严格的吸音处理,反射、混响相对就非常小,小提琴的声音听上去就“枯燥无味”,这样的情况就相对的不太适合用作录音。但是她却非常适合用于录音的重播。因为她不会添加录音时原来没有的反射和混响。重播出来的声音相对更加接近录音时的情况和效果。
这些就是录音和重播,对环境的要求完全不同、以及区别所在吧。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9#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

原帖由 贝多芬蒋 于 2007-11-10 23:37:00 发表
松香味兄;现在能否将你的试听室空间处理后的图片让我们再看看


原来上过的老照片;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