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年再听巴赫圣乐】回到李赫特 [复制链接]

1#
古人云,读圣贤书,必先焚香沐浴。
对铃木雅明的巴赫康塔塔,我也有这种感觉。虽然几年前已从网上下过很多集,并大为叹服,对唱片也心向往之,却一直未曾收过一张。也许是数量不少,不知从何开始,总是感觉时机未到。现在好了,全集还没录完,前四十张已打包,呵呵,一网打尽(还未尽啊)的时候到了。于是焚香净心,把铃木老爷请回来了。打开一看,居然直接采用了正价版的说明书,压片、音质、印刷也和正价一模一样,也就是说,除了缺一张底纸和塑料盒,和正价版全无二致!当然,后来的十多张原本是SACD,现在变成CD了,不过这对俺来说毫无问题。




最后编辑江月 最后编辑于 2010-01-26 11:47:45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0/2/13 16:22:29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千 江 有 水 千 江 月    万 里 无 云 万 里 天
TOP
2#

听巴赫康塔塔,最初感觉听来听去大同小异,外行看热闹嘛。但每当静下心来,慢慢品味,这幅宏大的画卷就在面前渐次展开,每段合唱,每曲咏叹调,都越发变得丰满起来,它们咏唱着出世的诗篇,倾诉出的情感既深且厚,淡泊中透露着坚忍的力量,是感恩,是赞叹,也是发自灵魂深处的独白。而随着进入一部部“新”的作品,丰富的乐思不断呈现,曼妙的旋律层出不穷,结构之完美均衡也令人击节。最喜欢在夜静时听那些悠婉的咏叹调,独奏双簧管或小提琴总是轻轻地唱和着,管风琴则在背后幽幽地鸣响;也喜欢在狂喜的合唱和管弦齐鸣中飞升至人宇圆融的境地。我再也不愿错过任何一部能听到的巴赫康塔塔了,这就是心灵的归宿,它们将继续伴我度过内心富足平静的每一天。
我的老巴赫,您的灵感到底是从何而来的呢?这些康塔塔,占据了巴赫作品的差不多一半篇幅,主题只有一个:赞颂上帝,宣扬耶稣的教诲。这主题与我们大部分人看似遥远,巴赫却为之谱写了他最动人,最富于人性光辉和生气蓬勃的音乐,他让我们相信,上帝就是爱——大爱,是仁慈、悲悯之源,而俗世间的所谓“爱”,实则只是物欲。这些音乐有相对固定的内容框架,但绝没有应景之作——为雇主干活,还可以忽悠应付,为上帝作曲,能不付出全部心血么?
千 江 有 水 千 江 月    万 里 无 云 万 里 天
TOP
3#

回头再说铃木演绎的巴赫,听过一些名家的版本,他们无疑都有各自的独到之处,相比之下,铃木版的特点,我以为一是“深情”,二是“纯净”,三是“自然”。不用看录象,只须聆听就会感受到铃木和他的歌者乐手是全情投入,用心在歌唱,因此音乐特别富有磁性和灵气,味道极为纯正,感情表达发自肺腑,就象呼吸一样自然。特别喜欢铃木美登里温柔的嗓音,还有米良美一清纯的演唱,感觉比其他一些西方歌手更动人心弦,这就是东方美的魅力吧。总之,这是深入巴赫神髓的演绎,闻之可以打通任督,一不小心可以听上一整天而不乏味。至于录音,不单合唱各声部之间的调配,而且声乐、器乐之间的比例都达到了绝对的均衡,空间感非常自然,质感细腻圆润,鲜活欲滴,这种自然均衡似乎只会存在于造化万物之间。套用一句俗话,如果只选一套巴赫康塔塔,就是铃木了,我早已忘了这都是日本人干的,巴赫的音乐,本来就不分民族国界。也许只有HERREWEGHE版在完美方面可作瑜亮之选,但他好象没打算录全集;还有KOOPMAN的全集也很诱人,不过是有点可望不可及的感觉了。

千 江 有 水 千 江 月    万 里 无 云 万 里 天
TOP
4#

回复 5# haskil 的帖子

呵呵,盒子就不 打算弄了,铃木这套的唯一不足我认为是封面太偷懒,千篇一律,搞一大堆盒子也没啥看头
碟片工艺和音质绝对一流,BIS的环保装值得信赖!
千 江 有 水 千 江 月    万 里 无 云 万 里 天
TOP
5#

回复 8# herodotus 的帖子

嘿嘿,各花入各眼,也许我再听一年还是会回到老李吧,不过现在感觉李赫特是脚踏大地般深厚,而铃木是飞上云端般轻灵,风格大相径庭
千 江 有 水 千 江 月    万 里 无 云 万 里 天
TOP
6#

回复 10# haskil 的帖子

兄台可能没有留意,前28集的封面几乎一模一样,后面也是几集共用一张照片做封面的,多拍些老爷子的照片就那么难么?
千 江 有 水 千 江 月    万 里 无 云 万 里 天
TOP
7#

回复 11# shenming 的帖子

俺哪里敢全面讲,就算再听十年也只能是得其皮毛而已
几年前发过一个帖子,也只是针对版本比较,作品的分析之类就无能为力了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19121.aspx
千 江 有 水 千 江 月    万 里 无 云 万 里 天
TOP
8#

话说铃木看起来确是有几分仙风道骨,不过我们大概被他的一头银发骗了,他其实生于1952年,现在才五十多岁,是koopman的学生。铃木秀美是他兄弟,在日本巴赫协会合奏团里任大提琴首席。日本人搞古乐确有几下子,早已脱离了模仿的阶段,别具韵味了。乐团里好象大部分是MM,包括吹小号的
千 江 有 水 千 江 月    万 里 无 云 万 里 天
TOP
9#

回复 15# 苏支斯基 的帖子

据俺考究,铃木这套大概是按创作年代排序的,比如第一集的全是1708年创作,前面的几集都是早期作品,第八集之后是莱比锡时期1723-25年的作品,这几年也许是巴赫康塔塔创作的黄金时期了,每星期一部,写了好几轮。铃木现在还没录完呢,也就是说后面的可能就是晚期一点的作品了。
而李赫特版是按一年里的使用功能为顺序,每个礼拜或节日选一部,从年初一演到年三十
最后编辑江月 最后编辑于 2010-01-12 18:02:05
千 江 有 水 千 江 月    万 里 无 云 万 里 天
TOP
10#

回复 16# punk 的帖子

确实有四十只青蛙
千 江 有 水 千 江 月    万 里 无 云 万 里 天
TOP
11#




受难曲、B小调弥撒、圣诞节清唱剧另外打包了一套,更见精美
千 江 有 水 千 江 月    万 里 无 云 万 里 天
TOP
12#

回复 26# seawindni 的帖子

我也想过,但想到可能要再等五年,还未必马上打包,还是先听为快了
千 江 有 水 千 江 月    万 里 无 云 万 里 天
TOP
13#

回复 27# telemann 的帖子

我也不觉得干,反而是我听过的最浑厚圆润的
千 江 有 水 千 江 月    万 里 无 云 万 里 天
TOP
14#

回复 28# scfan 的帖子

这个还是别指望了,很少见SACD打包的吧,要买还是买单张吧,有价值
千 江 有 水 千 江 月    万 里 无 云 万 里 天
TOP
15#

回复 29# 铁血十字 的帖子

这个俺倒是专门考证过,两套里有重复的作品,但没有重复的录音。SDG是全部取自巡回演出的现场,ARCHIVE则有一半左右是演出前一年在录音室录的,也有个别取自旧录音
千 江 有 水 千 江 月    万 里 无 云 万 里 天
TOP
16#

KOOPMAN的全集是搞不动了,但弄几个单张还是容易的,不然好象对不起库大师。
选了一张,有我喜爱的BWV1,美丽的晨星闪耀。美丽的旋律一开始就汩汩而出,忘乎所以。
KOOPMAN版初听有清淡之感,和铃木的温厚圆润相比,录音也略显清瘦。但是,听多几遍,立即感受到KOOPMAN的老练,他就如拥有绝世功夫的隐士,音乐中隐隐一股力透纸背的骨气,一些孤清的乐段竟有枯滕老树昏鸦的意境。如果说铃木有仙风,那么KOOPMAN就是侠骨了,就听过的而论,在音乐深度刻划方面我以为更胜铃木和HERREWEGHE一筹。


千 江 有 水 千 江 月    万 里 无 云 万 里 天
TOP
17#

嘿嘿,ERATO那些套装康塔塔我曾经错过了,后悔不已
马太有两个版本?另一个是什么版?
千 江 有 水 千 江 月    万 里 无 云 万 里 天
TOP
18#

婚礼康塔塔集

这些康塔塔我不知道是属于宗教还是世俗康塔塔,因为婚礼大都在教堂举行,而歌词也通常取自《诗篇》。反正都兴高彩烈的很好听,据说BWV196是在巴赫自己的婚礼上演奏的。我们很难想象在这样的音乐里结婚是什么感受,呵呵。

千 江 有 水 千 江 月    万 里 无 云 万 里 天
TOP
19#

回复 44# palmar 的帖子

三月一日?
千 江 有 水 千 江 月    万 里 无 云 万 里 天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