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维瓦尔第的歌剧唱片收藏及版本 [复制链接]

1#

俺现在听的碟,估摸着全中国听的人——专业和业余的全算上,应该不超过五个人

不妨这么理解,得吾垂青者,一人抵仨,堪我白眼者,万不抵一,所以必然是不超过五个滴
最后编辑fetonte 最后编辑于 2009-04-13 12:06:50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9/4/14 0:40:51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另依晚生孔见,红发诸剧佳者极少,不听也罢,且红发之歌剧创作素无美誉,近年竟如此热门,乃是一不可解之怪现象。
TOP
3#

达味先生乃是专家,只着眼于Handel与Vivaldi,据在下所知,此二人的意语歌剧只能说当代录音较多而已,亦即风靡度流行度颇高,却谈不上十八世纪的"典型",学术须顺应潮流,乃至推动潮流,却不必顺应流行,如今的潮流是早期歌剧大复兴,但范围还是太小,面仍嫌太窄,Handel与Vivaldi的风靡也是有利有弊,利是唤起了爱乐者的兴趣,弊则在于他们两位的东西都是"非典型"的流行,对爱好者与研究者而言,不无误导作用,或以为这即是十八世纪意大利歌剧的一般面貌,这便大谬特谬了。故而依在下愚见,先生与其迁就市场效应与爱好者的口味,对此一二人作重点推介,倒不如将素日积累的学识博发出来,话题不妨张而广之,对整个十七八世纪意语歌剧的面貌作一全面概述,尤其是那不勒斯乐派诸家的作品,无论正剧喜剧,都是最标准的典型。
TOP
4#

多谢多谢,晚生实在大开了眼界
TOP
5#

望先生恕在下愚钝,捧读先生大作虽然受益非浅,但仍有一些不能理解之处,粗举于下,望先生垂教一二。

次年,即1637年,威尼斯的剧院则正是以上演歌剧《埃尔米奥纳(Ermiona)》开始了其商业运作:也就是这一年,威尼斯桑•卡斯娅诺剧院(Teatro San Cassiano)的开张之日,标志着宫廷歌剧向剧院歌剧过渡。

此说与在下所见之材料颇为不同,从那些有限的材料里看,Ermiona似乎只在帕多瓦上演过,而San Cassiano的首演剧是Benedetto Ferrari撰脚本,Francesco Manelli度曲的L'Andromeda,所表现当是Perseus之传奇。Ermiona的历史意义只是威尼斯派“公众歌剧”的先声,而非威尼斯舞台上的首部“公众歌剧”。当然晚生见闻有限,一切都属道听途说,但两说不合,终不免有些疑惑,伏望先生解之。

且应用于戏剧的音乐只能表现出与古典戏剧通常的结局(即悲剧结局)所截然相反的另一种结果,即要有一个令人愉快的结尾,这样一来,剧中的堕落者或坏人的结局就不是简单地被安排死去而是诚心地悔过自新了。

在下读书不多,仅能通过译本略窥古典悲剧的面目,犹如隔雾看花,仅能得一朦胧之印象,但想来剧情上大致不差。所谓古典悲剧,当是指古希腊与古罗马之物,仅四十余部流传至今,而以happy ending煞尾者至少有半数以上,亚里诗多德“诗学”一书亦提及两种并存的悲剧结构,一为由幸而不幸,一为由不幸而幸,亚氏大约偏爱前者,然未尝明言后者之必不可,因见亚氏实持两存之见,由此观之,古典悲剧之为悲剧,并非由结尾如何决定。既然如此,“古典戏剧通常的结局”一说便有商榷的余地了。
TOP
6#

在最后的十年里朝着法国的科尔贝耶(Corbeille)和拉齐内(Racine)的悲剧的模式发展。

此语殊不能解,Racine乃法国悲剧大家,但科尔贝耶(Corbeille)却是何许人,望先生指点?
TOP
7#

注:古罗马帝国时期,意大利人把除了古希腊之外的其他外族,如当时的德国、法国等称之为蛮族

古希腊所谓的蛮族似乎多指波斯,埃及,印度,叙利亚等东方民族,甚至与小亚细亚某些血统于习俗都与希腊人相近的外族,盖往来较多,又有民族自大与民族歧视心理之故,而城邦时代的希腊人与西北欧各族仿佛无甚往来,最远仅知高卢,西徐亚而已。罗马帝国时代埃及,小亚细亚,叙利亚,高卢等皆已为行省,蛮族始偏指北方日耳曼各部。不知先生何以言希腊罗马皆是如此,望赐教。
TOP
8#

在文学性的戏剧中采用了韵律体系:使用流畅的诗句,即一连串的整个十一音节的诗句和七音步的诗句,而节奏相当灵活,且在韵脚上没有固定的框架。这种结构赋予了咏叹调(aria)初始形态,从此意大利的歌剧就不再采用其它的诗句形式了。这种体系传播开来且愈来愈专业化,并靠朴实无华的流畅的宣叙调(recitativo)来将情节展开,而宣叙调中也经常插入“小歌曲(canzonette)”或“小咏叹调(ariette)”来增添姿彩。

此段关于诗律方面的描述也有一些不易理解之处,据在下所知,意大利歌剧中的宣叙调多以十一音节或七音节的有韵诗写成,七音步一说颇觉突兀,在西方诗律中,音步与音节并非同一概念,一音步包含按某种规律组合(比如英国的抑扬格,古希腊古罗马及后来意大利的长短格等)的两到三个音节,若是七音步的话,则最多可有二十一个音节,最少也有十四个,这等长句,诚闻所未文,见所未见也!至于咏叹调的诗体,似乎因时代而异,且宣叙调是戏剧长诗,咏叹调为抒情短诗,虽并存于同一剧中,却不可一概而论。十七世纪中晚期的咏叹调多是九,十或十二音节的短诗,十八世纪正歌剧时代则多为七音节短诗,但这两个时期的咏叹调结构相似,主要是ABA式的da capo体,A部B部各四行;十八世纪中期喜剧逐渐占据主导之后咏叹调的音节与结构都不再拘泥于一定的形式,出现多种变体。如果在下了解的这些史实尚属可靠的话,那便与先生提出的“这种结构赋予了咏叹调(aria)初始形态,从此意大利的歌剧就不再采用其它的诗句形式了。”不合,未知孰正,望先生指教。
TOP
9#

原帖由 davidejia 于 2009-4-14 0:29:00 发表
楼主原文: 在最后的十年里朝着法国的科尔贝耶(Corbeille)和拉齐内(Racine)的悲剧的模式发展。
         50# fetonte 的帖子: 此语殊不能解,Racine乃法国悲剧大家,但科尔贝耶(Corbeille)却是何许人,望先生指点?
        楼主回复:关于这一点,国人的确孤陋寡闻,我无语了!

在下确实孤陋寡闻,只知有Pierre Cornille(1606-1684),乃是与Jean Racine齐名的悲剧大家,代表作有Le Cid、Horace、Cinna、Polyeucte等,国内通译为高乃依,却不知别有一位Corbeille。
另外,先生的历史人名翻译窃以为稍嫌晦涩,比如古希腊罗马的诗人,多从意语音译,这恐非国内通行的译法,如Omero,国内仿佛一般译为荷马,提到荷马史诗,可以说家喻户晓,若是奥梅罗史诗,学问稍差者或即不知所云,又如Ovidio,通译为奥维德,Virgilio,通译为维吉尔。
TOP
10#

原帖由 davidejia 于 2009-4-14 4:40:00 发表
对于此种局面,维瓦尔第,你若在天有灵,该是多么伤怀????但别忘了,你的家乡在欧洲,与妄自尊大的东方睡狮无缘,既无缘分,也没有血缘关系。

依在下愚见,维某的歌剧价值平平,近年"复兴"颇有炒作之嫌,实不宜过于推崇,这样对许多历史地位更重要的同时代歌剧作曲家不公,长于维某者如Alessandro Scarlatti、Francesco Gasparini、Antonio Lotti等;少于维某者如Dominico Sarro、Niccolo Porpora、Leonardo Vinci、Leonardo Leo 、Francesco Feo、Johann Adolph Hasse、Giovanni Battista Pergolesi等等。维某只是二流歌剧作曲家的事实从各种证据来看,都是很明显的,首先,传统上对他的歌剧并无好评;而当时他的歌剧大多也只能在大城市的二流剧院(一流剧院如威尼斯的San Giovanni Grisostomo,那不勒斯的Teatro San Bartolomeo,罗马的Teatro Argentina,米兰的Teatro Regio Ducal)或小城市的剧院里上演;第三,十八世纪人将Zeno与Metastasio等人的剧作奉为经典,同一个剧本在几十年中,往往会谱出数十个版本,内容大抵相当,只是个别词句稍微调整而已,这样就很容易作横向比较,作曲家与作曲家之间,亦可立判其高下。从Il Giustino(与Handel对比)、L'Olimpiade(与Pergolesi、Galuppi、Hasse等对比)、 Catone in Utica(与Vinci、Ferrandini对比)等一些剧目比较上,就足以看出无论戏剧表现力还是人物塑造等方面仿佛都比其他作曲家要逊色一些。以上三点,窃以为足可说明问题。
TOP
11#

原帖由 shenming 于 2009-4-14 9:08:00 发表
在中国发展美声唱法,没戏!以我等资深爱乐者的角度,我肯定听西方人唱的,中国人唱的总不是那么回事;当然,也有例外,我有次在抗震义演上听了一位高男高音(也是四川的),叫什么我忘了,还真是唱得不错——但你想想,在中国唱高男高音,你叫他怎么活呀?我只祝福他在国外过上了好生活!既然你今天免费摆摊,我就问个问题,维瓦尔第为什么就ORLADO这个主题写了两出剧啊?另,这两部戏与LULLY的ROLAND是否是一个

这个不如晚生来越俎代庖,Roland传奇从文献上看始于法国十一世纪的 La Chanson de Roland,大备于Matteo Maria Boiardo的Orlando Immarmorato及其续书Ludovico Ariosto的Orlando Furioso,后来续书的人气反倒远远盖过了正传,二书虽诗体,内容却相当庞杂,近乎我国传统的章回小说,情节是发散式而非集中式的,包含了无数的小故事,自然可以从中发挥出众多戏剧作品。与Lully合作的诗人Quinault在将传奇故事改编成戏剧时似乎高度忠实于原作,所以Roland只取了Orlando furioso的主线情节,此外的枝枝节节一概不取。而维某Orlando Furioso也是以主线为中心,但不太忠实于原来的故事,将Ruggiero的支线压缩了之后也糅合了进来,因此感觉颇为凌乱。至于Orlando finto pazzo并非主线故事,甚至可能是"外传"性质的东西,在下无力通读全书,故不能明也。总之,写成两部戏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就像天朝三国水浒的故事,元以来也演绎出了无数戏曲作品。
TOP
12#

太常过誉,何以克当。
TOP
13#

原帖由 DelMonaco 于 2009-4-15 4:20:00 发表
这里不是还是不少巴洛克乐迷嘛,别的音乐论坛还绝无仅有呢.
博士不妨把巴洛克作品唱腔也多多介绍,无知者无罪且无畏嘛.
同样巴洛克作品,emma kirkby和vivica genaux就有颤音,rubato方面的不同,而simone kermes则又是......

十八世纪中晚期以前可能分歧更大,从某些迹象看,当时美声还未普及,大概只有意大利学派是美声唱法,其余各国恐怕都各有各的"民族唱法",卢梭对法国声乐的批评与对意大利声乐的推崇,便是一个旁证,所以可能并不存在"标准"的巴洛克唱腔。古代欧洲各地音乐风格之出入远大于今日,乐器的“定弦”,装饰音的加法,以及乐队的编制等等习惯上的问题应当都是因地域而异的,在交通不甚发达,信息交流不甚频繁的时代,这也是“必然”的结果。如果说“标准”的古典美声唱腔的话,那大约应是博士先生师承所出的意大利学派为准,Emma Kirkby与Vivica Genaux未免太"野狐禅",尤其是前者,典型的"民族"歌手,按美声的一般标准来看,基本功都未必到家,唱古典美声(如十八世纪的意大利歌剧)的东西实在勉为其难。Simone Kermes比前两位稍好些,但也有些"不良"的"癖好",对高音的追求有些过分,国外某民间高人形容她为screaming Kermes。但从很多迹象上看,十八世纪的古典美声原则上仿佛是“克制”的、“就低不就高”的,以此言之,片面追求高音便是一大误区了。
TOP
14#

原帖由 davidejia 于 2009-4-15 12:14:00 发表
刚才的文章是报答给Fontonte的,望指正。现在意大利才早上6点过,我睡一下,大伙儿先议着。

多承厚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