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画龙何时能点睛?———关于数码流文件重播效果的忧思 [复制链接]

1#

说到抓轨,我做 过试验。正版碟,用不同时期的电脑3台抓轨,CD机光纤输出数字录音,刻录碟抓轨(前面抓轨下来再刻录),得到5个数字文件。再用音频编辑软件进行比较,结果是5个文件是一样的。但用电脑播放这几个文件时,发现声音是有区别的。
分享 转发
TOP
2#

原帖由 残剑831 于 2015/10/28 17:55:00 发表

我试过不同软件抓轨的播放效果,各自差别非常明显的。



这个比较容易解释,就是不同软件抓轨所得的数据有差别(不知道你比较过没有,猜的)。


我的情况是5个数据完全一样,但声音是有区别。是否可以从电源方面来解释,每次播放的时候,电源质量都不同。
TOP
3#

原帖由 musichina 于 2015/10/28 21:20:00 发表
从波型的角度讲,24bit的才接近母带,最好32bit。sacd的波型经过滤波得到的20-20000是非常差的波型,声音自然不会好。放弃sacd吧,索尼骗了全世界,自己也没好果子吃,从sacd上面根本没赚什么钱,就卖了dsd的录音设备,害发烧友。


经常听到32bit的说法,从线性取样的角度来说,那是不可能的事,因为实际的电路里本底噪声连24bit都难以支持。
TOP
4#

原帖由 musichina 于 2015/10/28 22:47:00 发表
32bit是做母带的,你实际听到的可能只有24bit,32bit信息量太大,只能放在硬盘里面。
32bit录音难道不能录1khz的音乐吗?为什么要管嘈音?难道工程师是傻子吗

32bit只是量化的级数,和多少1khz的音乐没有关系。

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一把尺子去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时,那么厘米以下的数是靠眼睛估计,如果记录时以米为单位,那么小数点后面只能有三位数有效数,而且第三位是估计值,是不准的,那么后面的第四、第五位还准吗?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TOP
5#

前面用已知精度的尺子来比喻。可能不好理解。现在换一种说法,应比较容易理解的。

测量一小块毛坯料的长度。因为是毛坯料,表面是比较粗糙的,凸凹不平的程度达到零点几毫米的程度。那么我们只需要有毫米刻度的尺子量就可以了,没有必要用精度达0.01毫米的千分尺来测量。

与32比特的精度比,音、视频信号就太粗糙了(这是物理定律决定的),离24比特的精度,差的都不是一点点,离32比特更不用提了。
TOP
6#

原帖由 mhd_hust 于 2015/10/29 11:54:00 发表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听音乐CD的精度就够了,高比特的音乐反而因为信号粗糙,也听不出来。要提升音质需要其它短板的补足。


这个理解不妥,音乐信号粗糙不粗糙和多少比特没有关系的。就象毛坯料表面的粗糙程度和尺子精度没什么关系一样。
TOP
7#

前面说了抓轨的。现在说一下数字录音的,两台不同品牌不同级别的CD机(一台约20公斤,一台几公斤),用同一CD碟,同一录音设备,都用光纤输入进行录音,然后把两个文件进行对比,发现是一模一样的(和抓轨比,也一样)。说明两台CD机的读碟能力和对数字信号的解码能力是一样的。但两台CD机的声音风格是不一样的。我对信号的具体流程不是清楚,所以问题在D/A部分还是在模拟部分就不好说了。
TOP
8#

说信号的复杂程度和数据量,视频信号要比音频信号来得多。音频0.02兆(也就是20千赫兹),高清视频则高达27兆以上。虽然视频的量化级数比音频低,但每秒的数据量要比音频高很多(达几百兆以上,音频连零头都不到)。为了便于存在和传输,必需对视频数据进行几十倍的压缩。解码时,如果输入一个错误的数据,就可能有几十个错误的数据输出。音频信号可以不用压缩。解码时,如果输入一个错误的数据,只有一个错误的数据输出,所以,视频数据处理的复杂程度要比音频复杂。

眼睛和耳朵是功能不同的器官。眼睛能分辨出十分之一的亮度差别,耳朵不容易分辨出十分之一的响度差别。眼睛能分辨出几度相位差别,但耳朵不行。


所以从技术上来说我认为处理视频信号要比处理音频信号来得复杂。
TOP
9#

重放声音好不好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音源,最近从网上下了一段古筝音乐的录音(WAV),从录音的技术上来说,比我以前偶然录到的古筝音乐好太多,演员的熟练程度也还行(我录的那个,噪声 大,还有错音,中间有不连贯的地方)。但听下来,音乐味比不上我检到的那个。不发烧的老婆也是这个观点。
最后编辑开心果 最后编辑于 2015-11-01 16:08:44
TOP
10#

“图像和视频的终端设备基本都是数字化的无须进行数模转换”。这个说法似乎只对了一半。显示屏(不是显示器)和音箱、耳机一样,也是由模拟信号驱动的。所以图像和视频的数字信号在给显示屏之前都要进行数模转换的。区别于在显示器内部还是在外还部转换。
TOP
11#

原帖由 qd007 于 2015/11/2 22:12:00 发表
在解码之前的数字读取、传输等处理环节上,还存在问题,没有把数码流整理好。
USB界面,就是优化了一下数码流,但也没有整理利索。
我的数播,挂上光驱播CD碟的声音更好,播放硬盘、U盘里面的文件就逊一筹了。
确实还有很多技术问题无解。
前面我说过了,抓轨、刻录再抓轨、CD机数字录音所得的文件是一样的。说明在这些环节里,数字信号的全过程是没问题的。如果在数播的同时进行数字录音,再和原文件对比,是否能了解更多的情况。
最后编辑开心果 最后编辑于 2015-11-03 12:59:24
TOP
12#

烧友不敢当了。当初只是为了测试刻录碟、母碟、CD机读碟能力,进行一翻比较,才知道这些。不过仅表示我用的这些普通器材能完成数字音频文件存储、传输和回放的任务。
CD机里有个重要的环节是缓冲器。从CD机的转盘上读出的数据抖晃率是比较高的,直接解码猜想肯定无法入耳。但经过缓冲器之后,CD机输出信号抖晃率使现有仪器测试不出。事实上CD机转盘的转速由缓冲器参与控制的,以保证缓冲器内的数据有一定的数量。保证音乐信号连续不断。最明显的例子是汽车里的CD音响,汽车在什么颠簸,音乐都不会中断。
所以我在猜想,电脑播放的音乐不什么好,是不是因为少了缓冲器呢?我们知道电脑是按程序运行的,每步程序有长有短(数据也有长短吧),这样输出的数据快慢就不稳定,相当于有抖晃。所以就不好听了。另外不同的播放软件,声音也不一样。是否也是因为程序不同,输出的数据不稳定性也不一样,所以声音就不同。
TOP
13#

回复 106# shaohua0823 的帖子

谢谢提供的链接。都很有水平。

我仅从狭义见解来思考楼主的问题。从3台不同的普通电脑和一台古老的CD机上所得的数据看,什么干扰都不能影响信号的读取和传输。所以干扰论似乎不成立。但什么因素影响重放的效果呢。用不同的播放软件重放同一个文件,效果不同,原因是什么。
TOP
14#

回复 108# shaohua0823 的帖子

第一点没什么异议。
第二点,说明一下,比较手段绝对可靠,专门测试过的,这点不用怀疑。前面我提到过,前后播放时电源质量是否有变化。第三点,以前有人说,抓轨是多次读碟,所以数据准确,CD机是一次性的,不一定了。还有的说刻录碟,不好,数据不完整。但我的试验,并不是这样,但仅限于我用的普通设备。别人的就不好说了。
TOP
15#

回复 110# shaohua0823 的帖子

比较文件用的软件是Adobe Audition 3.0和Microsoft Office Excel 用过此软件(或其它类似软件)的应该不难理解。这里就不做进一步的论述了。
关于播放时的不同是无意发现的。在某烧友家里测试CD机的读碟精度时,给他做盲听,用的是深海的800耳机,当播放原版碟抓规文件和刻录碟抓轨文件时,他说声音不一样。我觉的似乎不可能,但自己听下来,真是有区别,虽然差别不是非常的明显。
这个现象我也想不通。因为电脑和一些数播设备没有数字光纤输出,所以也无法取得播放时的数据是否正确。
TOP
16#

回复 117# shaohua0823 的帖子

HASH 函数不了解。我用的是土办法,一两句很难说清楚的,不过它的精度是一流的。这么说吧,CD碟里,4分钟左右一首曲子,有10216500个采样,每个采样有65536个可能的值。这么庞大的数据里,假如刻录碟里第5678947个采样的值比正常值多了1(或少1),其它都正常。那么我的方法能知道。
TOP
17#

家电论坛里的那个图片对比,我认为是偷换概念。那张图片,除了脸面的色吧斑不同以外,眼睫毛等部位都是清晰的。所以人们不喜欢它的原因是色斑,和清晰似乎无关。下面这两张才是和清晰度有关。





最后编辑开心果 最后编辑于 2015-11-06 13:19:41
TOP
18#

我的理解也有点偏差。再发一下。这两张的原始象素相差一倍,(模拟)打印在大小一样的像纸上的效果,已经看出有些马赛克了。



TOP
19#

一扯到与主观评价有关的讨论,往往会纠缠不清。但声音系统这东西必需和主观评价有瓜葛。但我们得分清主次才好办,很显然,技术是为主观评价服务的。

客观测试和主观评价是声音系统不可缺少的两条腿。如果主观评价不能满足要求,那么技术方案就应该修改。比如,在留声机年代,技术远远不能满足艺术的要求,所以人们不断的追求技术,促使技术不断进步。如果某个技术达到了我们的要求,我们就不需要它进步了。比如频率范围,现在公认的是20赫兹到20千赫兹,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要求做到视频那么高。

如果技术脱离了主观评价的要求,那么它就可以自由发辉,做出非常规的举动。比如录钢琴声,把话筒放到离琴弦很近的地方,录出非常效果的声音。还有以前流行的那些廉价回音装置等等。

主观评价是人们在长期(不是指某人,而是N年,M代)的活动中积累下来的基本听音习惯,早已铭刻在我们的基因里。当然这些习惯也是因人而异。
最后编辑开心果 最后编辑于 2015-11-06 22:41:47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