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Concerts in Hamburg ! [复制链接]

查看: 12428|回复: 91
1#

Moka 在 2004-3-20 0:06:34 发表的内容
fever 在 2004-3-19 1:22:47 发表的内容

MOKA  兄,你有否看過 BERNSTEIN  灌錄 WEST SIDE STORY  的 DVD? BERNSTEIN  在錄音過程中多次把 JOSE CARRERA  罵得狗血淋頭,要是 JOSE 的老師看到自己學生那麽丟人,會否自責當初教之不嚴?

MOKA  兄,從 POLLINI  表演的節目表編排便知中外觀衆的口味都差不多,試想想如把 CHOPIN  放在第一節,而把非常冷門的 SCHONBERG  放在壓軸,售票情況會否一樣?這也許解釋了為什麽 POLLINI  彈完了 SCHONBERG  後觀衆過份熱烈的反應,因為 THANK GOD !總算捱完了令人費解的 SCHONBERG  ,再次回到現實可盡情欣賞 SCHUMANN 和 CHOPIN 了。


我感觉Fever兄如果当老师肯定是位严师,也必定能出高徒。好像您一直是老师 ^_^,在发烧胆管这个专业上,您已经带出很多高徒了。
您对Pollini音乐会节目安排的看法也是非常独到,很在理。


MOKA  兄,我只是覺得人同此心,中外如是。試想如對調了 SCHONBERG  作壓軸,我一定不會買票子,MOKA 兄,你會嗎?
分享 转发
TOP
2#

Moka 在 2004-3-20 0:50:38 发表的内容
fever 在 2004-3-20 0:17:17 发表的内容

MOKA  兄,我只是覺得人同此心,中外如是。試想如對調了 SCHONBERG  作壓軸,我一定不會買票子,MOKA 兄,你會嗎?


以后再不会了。

Fever兄,您也说说香港古典演出的情况,我想知。
简单点儿。


MOKA  兄,真慚愧,今年只聽了半個音樂會,那半次是兩星期前香港藝術節的最後一天,這屆藝術節我原本只想看由 HONG KONG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演出 SAINT-SEAN 的第三交响曲,可惜訂不到票,一心以為等下一屆吧。怎知有一天早上,一好友突來電問有沒有興趣聽 LSO  的演出,因他 LP 當晚因工事不能陪他,於是我便一口答應了。其實我早在約 30 年前第一屆香港藝術節便聽過由 ERICH LEINSDORF  領導的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的演出,印象中這隊 LSO  的演出是未盡全力,只發揮了我在唱片中聽到的 LSO 的五成功力而己。當初我還認為 LSO 經過了五、六十年代黃金期,到了七十年代在走下坡,那知我買了 COLIN DAVIS  指揮 LSO 的 BERLIOZ  巨作 SYMPHONIE FANTASTIQUE 才知 LSO  的實力仍然雄厚無比。

今次 LSO  於 30 多年後重臨香江,指揮是一個不見經傳的名字 DANIEL  HARDING,又沒有什麽熱門曲目,除 STRAVINSKY  的 “火鸟” 外,全是 BENJAMIN BRITTEN, SIBELIUS 和 SHOSTAKOVICH 的東西,票價又高﹙約300元至600元﹚,因此寧選 HONG KONG PHILHARMONIC ORCHESTRA 而棄 LSO。想不到今次無心插柳,於三十多年後又與 LSO  重逢。

原想東施效顰,寫個什麽 CONCRETS  IN HONGKONG,怎知越寫越遠,眼不高又手低,寫得頭昏腦脹,還未入正題,要花點時間重整思維,容後再續。
最后编辑fever
TOP
3#

MOKA  兄,從 POLLINI  表演的節目表編排便知中外觀衆的口味都差不多,試想想如把 CHOPIN  放在第一節,而把非常冷門的 SCHONBERG  放在壓軸,售票情況會否一樣?這也許解釋了為什麽 POLLINI  彈完了 SCHONBERG  後觀衆過份熱烈的反應,因為 THANK GOD !總算捱完了令人費解的 SCHONBERG  ,再次回到現實可盡情欣賞 SCHUMANN 和 CHOPIN 了。
TOP
4#

你说一个学生要是跟了这样的老师,他不成器才怪了。

另外我想,我们的电视上不知道是否也有类似的节目?
[/quote]

MOKA  兄,你有否看過 BERNSTEIN  灌錄 WEST SIDE STORY  的 DVD? BERNSTEIN  在錄音過程中多次把 JOSE CARRERA  罵得狗血淋頭,要是 JOSE 的老師看到自己學生那麽丟人,會否自責當初教之不嚴?
TOP
5#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31722224175588.jpg[/upload]


最顶层最便宜的票也要140 欧元。我就没看。
节目单中印成红字的是可以买套票,能便宜30%。

所以,又归结到我说过的话:怕的是你没有钱或是没时间!


[/quote]

OSLO PHILHARMONIC OECHESTRA  加 ANNE-SOPHIE MUTTER 就是最貴票價是 140 港元我也不會浪費時間。ANDRE PREVIN  我約在 20 年前便聽過他指揮 PITTSBURG SYMPHONY ORCHESTRA  的柴記第六交响曲,真是令人失望。
TOP
6#

Moka 在 2004-3-17 0:58:39 发表的内容
fever 在 2004-3-17 0:15:49 发表的内容
果然精彩,只可惜如此精彩的帖子人氣不太旺。原因可能有兩個,其一是 MOKA  兄的帖子全用英文作標題,令很多 DX  望而卻步,但最大可能性是 168  的 DX  很少去音樂會,因此對本帖子不感興趣。


如真让Fever兄不幸言中的话,那也是我在论坛上没有经验,不过,既然我已用了HiFi/CDs/Concerts in Hamburg!,它们已自成一个系列,我也就不想再改了。其实,在我的设想中还应该有一个Life in Hamburg! 里面是衣食住行乱七八糟,以后如果没有机会贴在这里,我也可以求大作家阿龙兄帮帮忙,也出本书,弄个作家当当。到时候还望Fever兄多多指教,捧场啊。


MOKA   兄,帖子的標題用英文是你的 STYLE,個人風格當然不可以那麽容易改動,你的 LIFE IN HAMBURG   還是先發在這兒,讓大伙兒先睹為快,你出書時我一定會捧場,但 MOKA  兄一定要親筆簽名啊。
TOP
7#

果然精彩,只可惜如此精彩的帖子人氣不太旺。原因可能有兩個,其一是 MOKA  兄的帖子全用英文作標題,令很多 DX  望而卻步,但最大可能性是 168  的 DX  很少去音樂會,因此對本帖子不感興趣。
TOP
8#

Moka 在 2004-3-17 23:22:05 发表的内容
Fever兄,问您一个问题:

一九七三年三月三日,  在香港中環的大會堂音樂廳, 第一屆香港藝術节有一場獨唱會,不知您是否听了,还记得是谁吗?


MOKA 兄,很對不起,我是從不去聽獨唱音樂會的。你是否真的很想知道那獨唱音樂會是誰開的嗎?
TOP
9#

我看的是第二天的表演,也即是由 LSO  作是屆音樂節的壓軸演出。

這是 LSO 第二天的節目,即是本屆音樂節閉幕的壓軸演出。[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3271295761846.jpg[/upload][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3271312115490.jpg[/upload][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3271323553693.jpg[/upload]


因為知道當晚有 STRAVINSKY  的 FIREBIRD,因此我在下午時特地拿出由 ANTAL DORATI  指揮的 FIREBIRD  聽了一次,這是我一向去聽音樂會前必做的功課。

晚上近八時趕到尖沙咀的文化中心與兩名好友會合,他們即時便朝我潑了一大盤冷水,原來他們都聽了 LSO  前一晚的演出,除了日籍女小提琴家“庄司紗矢香”的演出還算精彩外,LSO 的演出令人失望極了。到我們坐定了,當指揮 DANIEL  HARDING  出來向觀眾鞠躬行禮時我便注意到這位指揮很年輕,從外表看應是未到三十歲的小伙子,而 LSO  樂團的樂手平均年齡則接近四十。這令我想起二十多年前看的由 LORIN MAAZEL  領導的 CLEVELAND ORCHESTRA  演出的音樂會,那次當樂團的樂手都出來坐定了時,我登時大吃一驚,因放目所至,表演臺上不論男女盡是一片银絲白髮,黑衣白髮,相映成趣,而女性成員所佔的比例約三份一,是我生平未見之大比例,我心中不禁嘀嘀咕咕,怎地這樂團的成員那麽多女性和年紀那麽大,我估計八成的團員年紀應是過五望六之輩,而 LORIN MAAZEL  當年約四十剛出頭而已。我心想 LORIN MAAZEL  雖是正當盛年,風頭正勁,但 CLEVELAND  ORCHESTRA  能歷盡二十多年風浪而還能穩站世上十大樂團之位,當然也不是省油的燈,看台上眾公公婆婆,其中大部份必定曾是令 CLEVELAND ORCHESTRA 名揚世界的指揮大師 GEORGE SZELL 的手下,他們會否臣服於這個黄毛小子的指揮棒下?結果這個組合合力演出了一個令我直至現在為止最感滿意的古典音樂會。回說目前這小伙子 DANIEL HARDING  是個不見經傳的指揮,而 LSO  當然是更不比 CLEVELAND ORCHESTRA 省油的燈,嘀咕中音樂己响起,頭盤是英國名作曲家 BENJAMIN  BRITTEN  的作品“四首海之間奏曲”,這四首間奏曲是改編自作曲者的歌劇 PETER GRIMES,彼得.格籣姆斯,一套以漁村為背景的歌劇,內容是描述漁夫與海洋的互動關係,這段約 20  分鐘的音樂,LSO  發揮了令人震撼和迷醉的管弦樂威力,不論風平浪靜、和風細浪、狂風巨浪或暴風雨中的滔天巨浪,都緊扣着聽聚的心弦,弦樂和管樂的發揮都達到最高境界,但隱約間,我感到指揮和樂團之間有些微微不大協調,一曲既終,掌聲當然雷動。接下來的便是重頭戲 “火鳥”,但不到三分鐘,我便發覺不大對勁了,怎麽節奏這麽慢的,應該是火辣辣的 STRAVINSKY  竟變成了英國紳士風味十足的英國作曲家 “布列頓”,難道 LSO  的成員還未換樂譜,還是他們的情緒仍然停留在剛才的 “布列頓” 的英國漁村,還未能及時回服過來,這情況一直到最後應是最高潮的 INFERNO  DANCE 也是出奇的平淡。到中場休息時,我兩個好友異口同聲說昨晚也是一樣,尤以最後的 SHASTOKOVICH  的第五交响曲最失水準,沉悶而令人失望,翻開節目表一看,最後一場赫然竟是 “西貝流士” 的第五交响曲,心想恐怕也不會有奇蹟出現,三人竟不約而同,齊說走罷,這便結束了我今年聽的第一個音樂會,也是我有史以來第一次不聽下半場的音樂會。
最后编辑fever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