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梅姨的礼物!(埃兹拉•庞德《在地铁车站》) [复制链接]

121#

埃兹拉•庞德





(以下内容转载编写自网络)

谈到英语诗歌,还必须谈到一个人,他就是埃兹拉•庞德,他是一个有争议的诗人。

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美国诗人和文学评论家,意象派诗歌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美国艺术文学院成员。他和艾略特同为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领军人物。他从中国古典诗歌、日本俳句中生发出“诗歌意象”的理论,为东西方诗歌的互相借鉴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去欧洲以前,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就学,在那里攻读美国历史、古典文学、罗曼斯语言文学。两年后,他转至哈密尔顿大学(Hamilton College)学习,1906年获硕士学位。1898年庞德首次赴欧,以后于1902年,1906年及1908年先后共四次去欧洲。1908年定居伦敦,以后一度成为伦敦文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但在政治上,庞德涉嫌支持墨索里尼的反犹主义,曾被美军逮捕。但庞德帮过很多人,他贡献了大量时间鼓励身无分文的年轻作家,比如劳伦斯、福斯特和海明威。他帮助他们找出版,写书评,他帮他们到处找付房租的钱。他还帮助了乔伊斯的《尤里西斯》的出版。庞德还帮助过T.S.艾略特和修改《荒原》,艾略特获得诺贝尔奖,和庞德的热心帮助是分不开的。《荒原》的副题就是:“献给埃兹拉•庞德,最卓越的匠人”。

1958年经过阿奇博尔德•麦克利什(Archibald McLeish)、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的斡旋,庞德未经审判而被取消叛国罪,返回意大利。1972年11月病逝于威尼斯。 在庞德获释的前后,他的一些作品继续得到发表。这些作品包括《埃兹拉•庞德书信集》(Letters of Ezra Pound,1907—1941),《文学论文集》(Literary Essays)1954年出版,《文选》(SelectedProse 1909—1965),1973年出版。

庞德在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方面作了很大努力。他的意象派作品中汲取了某些日本诗歌如俳句诗的写作形式及特点。他在长诗《诗章》中阐述孔子学说,在1915年出版的《中国》中收集并翻译了十几首中国古诗。庞德不太懂中文,他的译作是由日译本转译的。庞德还曾译过《大学》、《中庸》、《论语》等。在翻译过程中庞德得到了华盛顿一些专家学者的帮助,克服了各种困难。尽管人们可以对译文进行各种指责,但庞德毕竟作了前所未有的尝试。除了翻译中国作品外,庞德也译过包括日本、希腊、意大利文学等多种语言的外国文学作品。就此而言,庞德也是一个有成就的翻译家。

庞德的主要作品包括《比萨诗章》,1949年这部作品获得了由美国国会图书馆颁发、由艾略特参加作评委的博林根诗歌奖(Bollingen Prize for Poetry),此事一度在美国引起很大争议。

纵观埃兹拉•庞德的一生,不禁令人感慨:人性是复杂的。
最后编辑shinelb 最后编辑于 2018-12-14 16:35:13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22#

庞德最出名的诗歌作品叫《在地铁车站》。这首诗在西方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埃兹拉·庞德后来成为意象派诗人的领袖。
这首诗非常短小,但非常有特色。
这是英语原诗: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Ezra Pound)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23#

庞德《在地铁车站》的四种译文版本:

译文1
这些脸在人潮中明灭
朵朵花瓣落在
湿润的
黑粗树枝上
(陈彧慜译〈在一个地铁车站〉)

译文2
这些面庞从人群中涌现,
湿漉漉的黑树干上花瓣朵朵。
(郑敏译〈巴黎某地铁站上〉)

译文3
人丛中这些幽灵似的面庞,
潮湿的黑色树枝上的花瓣。
(辜正坤译〈在地铁车站〉)

译文4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杜运燮 译


最后编辑shinelb 最后编辑于 2018-12-14 19:31:30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24#

庞德《在地铁车站》赏析(摘自网络)

这首仅两行的小诗作于20世纪初,是最早的意象派诗歌之一。

诗的上下两行,分别呈现了两组互相对应的意象。一是地铁车站的人群中,幽灵般显现的面孔;二是湿漉漉的枝条上的许多花瓣。这两行诗句之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比喻关系,而是两组意象之间的相互叠加的关系。把这两组意象吸引在一起的力量,是诗人的直觉,它使两组意象在相互作用的状态下迸溅出诗的火花,产生深刻的意味。庞德自己说它是“一刹那思想和感情的复合体”。

这首诗在西方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把诗歌从19世纪陈旧的写作手法和抒情习惯中摆脱出来,给现代文学带来了启示。埃兹拉•庞德后来成了为意象派诗人的领袖。这里"人群中这些面孔"是现实意象,"人群"是"面孔"的背景;"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是想象意象,"枝条"成为"花瓣"的背景。前一个意象是现实的,后一个意象是虚无的,创造的。前后两句是比喻关系,后一句前可以加"像""犹如"一类的词语。第二句是来诠释第一句的,即把人群暗喻为湿漉漉的枝条,把这些面孔喻为花瓣。

庞德本人在《高狄埃——布热泽斯卡:回忆录》中讲到这首诗的创作经过时说:‘三年前在巴黎,我在协约车站走出了地铁车厢,突然问,我看到了一个美丽的面孔,然后又看到一个,又看到一个,然后是一个美丽儿童的面孔,然后又是一个美丽的女人,那一天我整天努力寻找能表达我的感受的文字,我找不出我认为能与之相称的、或者 ,象那种突发情感那么可爱的文字……”具体生活中的感受触发了庞德的诗兴,以后一段时间,他一直寻找表达这种感受的“可爱的文字”。整整一年,诗人在寻找表达,先后写出有关的两首较长的诗,都被他销毁了,最后才写定这首和歌式的小诗。谁知这首只有两行的诗,却成了意象派的扛鼎之作。

《在地铁车站》暗示出多种解释的可能性,这本身已说明它意蕴丰富,符合意象派的诗学主张,不愧为意象派的代表作。庞德这两行诗像两条铁轨,从时间的幽深隧道里延伸出来,带着那个**湿漉漉的历史迹痕和斑驳言词,流传至今。并且出现了近20种的译文版本。


最后编辑shinelb 最后编辑于 2018-12-14 19:29:00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25#

没错,要不给盗了,
TOP
126#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