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复制链接]

41#

回复: 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这张又是我的镇宅之宝了。Cd1是诗词歌曲,坦率的说我没有完全听完一遍,但是还是奉为经典。中国很多诗词歌曲旋律缺少起伏,动听性不强。Cd2则是名曲连连哪。
37-1.jpg (, 下载次数:13)

jpg(2007/5/5 0:16:11 上传)

37-1.jpg

TOP
42#

回复: 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原帖由 李商隐 于 2007-5-5 0:16:00 发表
这张又是我的镇宅之宝了。Cd1是诗词歌曲,坦率的说我没有完全听完一遍,但是还是奉为经典。中国很多诗词歌曲旋律缺少起伏,动听性不强。Cd2则是名曲连连哪。
36-1.jpg (, 下载次数:59)

jpg(2007/5/5 0:16:52 上传)

36-1.jpg

TOP
43#

回复: 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原帖由 李商隐 于 2007-5-4 22:45:00 发表
终于等到过路云兄论坛开讲了,可喜可贺。与兄聊过一些,就知道绝非我这个初哥级别的。
关于笛子,我还是最喜欢俞逊发。这套唱片里我就拿下了俞逊发,其他一张没有拿(现在想想有些后悔)。俞逊发号称魔笛,可见其技......


里面的《姑苏行》是我最喜欢的了,个人觉得再也没有听过比这更好的,包括詹永明和作者江先谓本人,不过作者吹得不怎么样,呵呵!
有音乐听好幸福!
TOP
44#

回复: 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原帖由 过路云 于 2007-5-5 0:17: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李商隐 于 2007-5-4 22:45:00 发表
终于等到过路云兄论坛开讲了,可喜可贺。与兄聊过一些,就知道绝非我这个初哥级别的。
关于笛子,我还是最喜欢俞逊发。这套唱片里我就拿下了俞逊发,其他......


yes,姑苏行特别棒,我还没有听到哪个笛子能此曲超越这张唱片里的。握手。
TOP
45#

回复: 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我是古琴的粉丝,目前有几张李祥霆的唱片,估计云兄也看不上眼。这张海算可以拿来瞧瞧。这是一次国宝i级的演绎,四世同堂,指的是唐、宋、元明的四把名琴,由张子谦、刘赤诚、刘正春、徐匡华等各流派的大师奏来,当然还是一些经典名曲。
23-2.jpg (, 下载次数:61)

jpg(2007/5/5 0:31:46 上传)

23-2.jpg

TOP
46#

回复: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云兄这个帖子太好了,看来是有几日要向兄讨教了。今天就到这里了,俺先撤了。
TOP
47#

回复: 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SO DO I
TOP
48#

回复: 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原帖由 李商隐 于 2007-5-5 0:16:00 发表
这张又是我的镇宅之宝了。Cd1是诗词歌曲,坦率的说我没有完全听完一遍,但是还是奉为经典。中国很多诗词歌曲旋律缺少起伏,动听性不强。Cd2则是名曲连连哪。


这套唱片我在新华书店里面看到的,价钱好像是200多吧,心疼钱没买下来,现在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呢。还有的话这次一定要狠心砍了!
CD1的诗词歌曲 印象中好像全是杨先生译谱的作品 最珍贵的莫过于是南宋姜夔的词乐,在这里稍微说说它的来历吧:
姜夔的词乐,称为“自度曲”(“度”念“duo”,第2声),其实意思就是他自己作的曲。宋代词人,苏轼那派是倾向于内容的表达,所采用的都是一些现成的词牌,在音乐上并不是十分讲究。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奴娇”是唐代一个歌伎的名字而已,看词牌就可以想像到音乐旋律肯定不会怎么铿锵有力的。但是苏轼却在这里,把《念奴娇》填出了“如同西关大汉执节而歌”的意境。而姜夔那派,却是先重音乐的,这派包括了柳永、张炎等人。这些人自己作曲,自制词牌,所以姜夔首先是一个音乐家,我们现在看到姜夔的词牌,很多都是只有他自己采用的,比如《杏花天影》、《暗香》等等。
他的乐谱倒是经历了历朝战火保存了下来,只是古谱如同天书,史称“俗字谱”,一直以来没人知道。直到20世纪,杨荫浏先生是到现在为止依然首屈一指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大家,他当时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馆藏的古代文献里研究过姜夔的乐谱,但仍然不得要领。后来他在陕西采风时,从西安鼓乐的乐谱上发现了许多和姜夔乐谱上相同或相似的乐谱符号,就产生了疑问,把鼓乐的乐谱带回了音研所研究,和阴法鲁2人,以西安鼓乐为契子,才最终破译了姜夔的古谱。出版了《白石道人歌曲集》一书,书是50年代出版的,现在没有买了,我自己的也是找老师借来复印的而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图书馆借来看看,只是不是此专业的朋友,可能会看的如同天书。
所以,倾听这些音乐的朋友,请你们在倾听的时候,想想这些音乐是来自1000年前的遥远古代,但现在却可以扑面而来,我们能听到它的音响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反正我是始终带着敬畏的心去聆听的。
最后编辑过路云 最后编辑于 2007-05-05 05:48:02
有音乐听好幸福!
TOP
49#

回复: 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原帖由 李商隐 于 2007-5-5 0:32:00 发表
我是古琴的粉丝,目前有几张李祥霆的唱片,估计云兄也看不上眼。这张海算可以拿来瞧瞧。这是一次国宝i级的演绎,四世同堂,指的是唐、宋、元明的四把名琴,由张子谦、刘赤诚、刘正春、徐匡华等各流派的大师奏来,当然......


呵呵,请别那样说呀,我怎么会对商隐兄的爱碟看不上眼呢?!不过说实在的我个人并不太喜欢李祥霆,觉得他商业味太重了,在看过他的现场之后,更加验证了这种感觉。那次是个大杂烩,用钢琴为古琴伴奏不说,还来个古筝的Mozart《土耳其进行曲》,王中山改编的。此次“古琴”音乐会确实有点倒胃口……
商隐兄碟中所举4人,我个人最喜欢的就是张子谦,总觉他有点像金庸笔下的风清扬那种洒脱的感觉。不过张子谦本人说过,他自己师从杂派太多,若以正宗广陵派琴韵而言,还是首推其师弟刘少椿,我以后会介绍到他的唯一一张的专辑的,这是一张很特别的唱片。
有音乐听好幸福!
TOP
50#

回复: 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闲着无事,在网上搜了些杨荫浏先生的照片。
杨荫浏年轻的时候可是标准的帅哥,不会输给现在的刘德华!!
200682183142385.jpg (, 下载次数:42)

jpg(2007/5/5 5:54:00 上传)

200682183142385.jpg

a9.jpg (, 下载次数:47)

jpg(2007/5/5 5:54:00 上传)

a9.jpg

g2006101013591630.jpg (, 下载次数:63)

jpg(2007/5/5 5:54:00 上传)

g2006101013591630.jpg

最后编辑过路云 最后编辑于 2007-05-05 06:03:55
有音乐听好幸福!
TOP
51#

回复: 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这个大家不知道吧呵呵,是杨先生和曹安和女士采访阿炳时使用的钢丝录音机。我们现在能听到阿炳的6首音乐,就是这台录音机立的功啊。
杨荫浏采访阿炳时使用的钢丝录音机.jpg (, 下载次数:50)

jpg(2007/5/5 5:57:01 上传)

杨荫浏采访阿炳时使用的钢丝录音机.jpg

有音乐听好幸福!
TOP
52#

回复: 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下面的图片是现在学习中国音乐史的人都绕不开的一套巨著,杨荫浏先生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另外的是杨荫浏的其它著作。
唉,他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我都几乎翻到烂了,很难说出对杨荫浏有多少的佩服与尊敬……
s1709909.jpg (, 下载次数:56)

jpg(2007/5/5 6:01:57 上传)

s1709909.jpg

a8.jpg (, 下载次数:60)

jpg(2007/5/5 6:01:57 上传)

a8.jpg

有音乐听好幸福!
TOP
53#

回复: 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原帖由 过路云 于 2007-5-5 0:43: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李商隐 于 2007-5-5 0:16:00 发表
这张又是我的镇宅之宝了。Cd1是诗词歌曲,坦率的说我没有完全听完一遍,但是还是奉为经典。中国很多诗词歌曲旋律缺少起伏,动听性不强。Cd2则是名曲连连哪。......


柏飞的唱片市面上不难找到啊就是贵
CLK发烧信号线!
淘宝: http://shop35466467.taobao.com
TOP
54#

回复: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好帖!请继续。
TOP
55#

回复: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难得的有品位的好贴!
TOP
56#

回复: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刘森先生大名早已如雷灌耳,据说也是受到笛界多方打压才致今日识者人少,可喜他的唱片能发行面世了,急切想拥有一张,请问楼主,在哪里可以买到刘森先生的CD 啊?
最后编辑碧涧流泉 最后编辑于 2007-05-05 15:53:25
TOP
57#

回复: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建议版主置顶!;P ;P ;P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8#

回复: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碧涧流泉兄,我的唱片是刘森先生送我的,所以我也不知道哪里可以买到,不过我帮你问问吧,只是可能需要些时间。
再次感谢各位朋友的厚爱,我会继续努力的!!
最后编辑过路云 最后编辑于 2007-05-06 00:03:01
有音乐听好幸福!
TOP
59#

回复: 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原帖由 过路云 于 2007-5-5 5:57:00 发表
这个大家不知道吧呵呵,是杨先生和曹安和女士采访阿炳时使用的钢丝录音机。我们现在能听到阿炳的6首音乐,就是这台录音机立的功啊。


当时杨先生等访问阿炳录了几首,原本打算第二年开春再来录,没想到 天不假年,阿炳当年就去世了。真是中国音乐的一大损失。我几年前到无锡阿炳墓前凭吊,发现墓前有一人为凭吊者现场拉奏阿炳的传世曲,10元。当然能在阿炳目前听到这些曲子也算凭吊的一部分。
TOP
60#

回复: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把陆春龄含沙射影一番,估计也是所谓的互相打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