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原帖由 李商隐 于 2007-5-5 0:16:00 发表 这张又是我的镇宅之宝了。Cd1是诗词歌曲,坦率的说我没有完全听完一遍,但是还是奉为经典。中国很多诗词歌曲旋律缺少起伏,动听性不强。Cd2则是名曲连连哪。 |
这套唱片我在新华书店里面看到的,价钱好像是200多吧,心疼钱没买下来,现在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呢。还有的话这次一定要狠心砍了!
CD1的诗词歌曲 印象中好像全是杨先生译谱的作品 最珍贵的莫过于是南宋姜夔的词乐,在这里稍微说说它的来历吧:
姜夔的词乐,称为“自度曲”(“度”念“duo”,第2声),其实意思就是他自己作的曲。宋代词人,苏轼那派是倾向于内容的表达,所采用的都是一些现成的词牌,在音乐上并不是十分讲究。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奴娇”是唐代一个歌伎的名字而已,看词牌就可以想像到音乐旋律肯定不会怎么铿锵有力的。但是苏轼却在这里,把《念奴娇》填出了“如同西关大汉执节而歌”的意境。而姜夔那派,却是先重音乐的,这派包括了柳永、张炎等人。这些人自己作曲,自制词牌,所以姜夔首先是一个音乐家,我们现在看到姜夔的词牌,很多都是只有他自己采用的,比如《杏花天影》、《暗香》等等。
他的乐谱倒是经历了历朝战火保存了下来,只是古谱如同天书,史称“俗字谱”,一直以来没人知道。直到20世纪,杨荫浏先生是到现在为止依然首屈一指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大家,他当时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馆藏的古代文献里研究过姜夔的乐谱,但仍然不得要领。后来他在陕西采风时,从西安鼓乐的乐谱上发现了许多和姜夔乐谱上相同或相似的乐谱符号,就产生了疑问,把鼓乐的乐谱带回了音研所研究,和阴法鲁2人,以西安鼓乐为契子,才最终破译了姜夔的古谱。出版了《白石道人歌曲集》一书,书是50年代出版的,现在没有买了,我自己的也是找老师借来复印的而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图书馆借来看看,只是不是此专业的朋友,可能会看的如同天书。
所以,倾听这些音乐的朋友,请你们在倾听的时候,想想这些音乐是来自1000年前的遥远古代,但现在却可以扑面而来,我们能听到它的音响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反正我是始终带着敬畏的心去聆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