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的一篇听感!
我和楼主对现场音乐的感受大致相同。我认为现代音响器材对声音的追求,已经走向于极端,过分追求分析力、延伸、透明度、线条感,以及所谓的中性无染,导致实际聆听效果和现场的真实声音差距越来越大,声音硬、冷、薄、凶。而现场的声音,其实是温暖、厚实、柔和的,并不是很多现代hiend器材的声音走向。
以下是我两年前的一个贴子:
昨晚听柏林广播交响乐团现场音乐会有感(已更新,上今晚听捷克爱乐乐团演出听感)
昨晚在东方音乐厅听了柏林广播交响乐团现场音乐会,曲目是勃拉姆斯第四和贝五。每年都会去听几场现场音乐会,但是昨晚坐第二排,离乐队很近,简单谈一下听感。
一、现场音色最大的特点是温和、舒缓、宽松自然。整个音乐会偶没有听到任何有压迫感的声音,没有过亮和刺耳的高音,没有拍胸口的低频,听感极其舒适。与俺实际听过的音响系统相比,不得不承认LP的声音更接近现场的声音,CD系统中,以俺听过的机器而言,马兰士CD7 和 CD15的声音是比较像的。
二、如果以暖、冷和中性来衡量现场音色的话,偶觉得现场音色并不是所谓“中性无染”,而是偏向暖色调的,尤其是弦乐组,齐拉的时候是一种暖洋洋的感觉,木质感强烈,没有任何冷酷的金属声,和干、瘦、硬、薄、尖更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三、现场的分析力并没有偶听到过的一些系统高。长期以来偶一直相信录音话筒对细微声音的辨识力要远高于人耳,唱片在录制时也刻意对一些微弱音进行了加强处理。因此,偶一直怀疑如果偶坐在录音话筒的位置上,是否也能清晰地听到经唱片和音响系统(当然是指一些hiend系统)还原出来地那么多细节。事实上,昨天俺坐在第二排,并没有听到那么多的细节,比如乐手翻琴谱的声音俺就一下都没听到(难道是柏林广播交响乐团的乐手手脚都特别轻?)。由此俺觉得现在的音响系统对分析力的追求是不是有些过头了?特别是为了追求分析力和细节而丧失了声音的厚度、质感,使声音流于干薄。
四、现场的低频量感并不多,但是下潜很深。这条对音响系统可能是个大考验。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低音大提琴的拨弦声,当乐手轻轻拨弦的时候,发出的声音很轻,但无论其他乐器的声音多大,都丝毫掩盖不了它的声音。
五、各种乐器的音色互不干扰层次分明。这个又是比较考系统的,偶在很多音响系统上听到的都是小提琴和中提琴分不清楚,中提琴和大提琴分不清楚的声音,尤其是大动态起来的时候。
六、动态起落特别大,轻奏时声音也很清晰、饱满、有质感,强奏时不吵耳、无压迫感。这个似乎是音响系统的最大难题了。一般音响系统偶觉得都存在一个问题,即如果音量开到和现场乐队轻奏时差不多大,那么大动态起来时声压肯定缩水很多,但如果开大到和乐队大动态时向近,那么乐队轻奏部分的声音又会比实际的现场声音大很多,总之,就是“动态压缩”,但这个“动态以压缩”不是我们一般概念上的大动态部分被压缩了,而是一种“两头压缩”,大动态部分被压小了,轻声的部分被压大了。
再谈一下关于速度感。
有挺长一段时间了,俺一直在追求速度快的器材和声音,喜欢“干净利落”、“电光火石”的感觉,一度曾搞得自己的系统很凶恶凌厉的声音,张牙舞爪的。昨晚的现场演奏,可以说是以一种“缓缓流淌”的方式来演绎的,声音的起落变化很自然,衔接过渡听得很清楚,却并不是“干净利落”、“电光火石”的声音,这与俺在自家系统上听得耳朵出茧的克莱伯1981年版的勃四的速度感差太多了。
由于这种节奏、过渡上的舒缓,导致偶一度以为他们可能要花45-50分钟才能演完整支勃拉姆斯第四。但实际一曲终了,俺看了一下表,竟然只有40分钟!(克莱伯1981年版是39分钟多一点,且昨晚现场乐章中间的停顿时间要比cd中的长)
这个真的很纳闷了,回家后立刻开系统,放上cd,还是很快的感觉,有点“抢”,有点急行军的味道,似乎整个乐团吃了兴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