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分享:上了coda 33.0后级,推单拿声学m3。(继续谈这套另类的无... [复制链接]

121#

回复 118# micro 的帖子

又发了,请查收。
简单听音乐
TOP
122#

CODA全系列功放鉴赏会2010年元月二日举行!
时间:2010年1月2日早10:00-晚5:00点。
地址: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融金大酒店二层(财经大学南门西侧)。

欢迎各位莅临指导。

http://www.coda-continuum.com/
TOP
123#

感谢大家关注,感谢斑竹置顶。
我也就说这么多了。如有兴趣继续交流的朋友,到http://audiophile.bbs.net/bbs/01/index.html找我。谢谢!
简单听音乐
TOP
124#

混混兄,没有收到短信,请再发一次,
TOP
125#

原帖由 林觉民 于 2009-12-24 21:20:00 发表
混混兄,没有收到短信,请再发一次,

又发了,您再看看。
简单听音乐
TOP
126#

不知道他家的前级水平如何?
TOP
127#

我尝试过coda cl前级,感觉属于透明少染色的风格。功能比较齐全,操作也很有特点。和我以前使用的ayre k5xe比较,根据印象,cl的声音应该不错的。
简单听音乐
TOP
128#

很好的一篇听感!

我和楼主对现场音乐的感受大致相同。我认为现代音响器材对声音的追求,已经走向于极端,过分追求分析力、延伸、透明度、线条感,以及所谓的中性无染,导致实际聆听效果和现场的真实声音差距越来越大,声音硬、冷、薄、凶。而现场的声音,其实是温暖、厚实、柔和的,并不是很多现代hiend器材的声音走向。

以下是我两年前的一个贴子:

昨晚听柏林广播交响乐团现场音乐会有感(已更新,上今晚听捷克爱乐乐团演出听感)


昨晚在东方音乐厅听了柏林广播交响乐团现场音乐会,曲目是勃拉姆斯第四和贝五。每年都会去听几场现场音乐会,但是昨晚坐第二排,离乐队很近,简单谈一下听感。

一、现场音色最大的特点是温和、舒缓、宽松自然。整个音乐会偶没有听到任何有压迫感的声音,没有过亮和刺耳的高音,没有拍胸口的低频,听感极其舒适。与俺实际听过的音响系统相比,不得不承认LP的声音更接近现场的声音,CD系统中,以俺听过的机器而言,马兰士CD7 和 CD15的声音是比较像的。

二、如果以暖、冷和中性来衡量现场音色的话,偶觉得现场音色并不是所谓“中性无染”,而是偏向暖色调的,尤其是弦乐组,齐拉的时候是一种暖洋洋的感觉,木质感强烈,没有任何冷酷的金属声,和干、瘦、硬、薄、尖更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三、现场的分析力并没有偶听到过的一些系统高。长期以来偶一直相信录音话筒对细微声音的辨识力要远高于人耳,唱片在录制时也刻意对一些微弱音进行了加强处理。因此,偶一直怀疑如果偶坐在录音话筒的位置上,是否也能清晰地听到经唱片和音响系统(当然是指一些hiend系统)还原出来地那么多细节。事实上,昨天俺坐在第二排,并没有听到那么多的细节,比如乐手翻琴谱的声音俺就一下都没听到(难道是柏林广播交响乐团的乐手手脚都特别轻?)。由此俺觉得现在的音响系统对分析力的追求是不是有些过头了?特别是为了追求分析力和细节而丧失了声音的厚度、质感,使声音流于干薄。

四、现场的低频量感并不多,但是下潜很深。这条对音响系统可能是个大考验。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低音大提琴的拨弦声,当乐手轻轻拨弦的时候,发出的声音很轻,但无论其他乐器的声音多大,都丝毫掩盖不了它的声音。

五、各种乐器的音色互不干扰层次分明。这个又是比较考系统的,偶在很多音响系统上听到的都是小提琴和中提琴分不清楚,中提琴和大提琴分不清楚的声音,尤其是大动态起来的时候。

六、动态起落特别大,轻奏时声音也很清晰、饱满、有质感,强奏时不吵耳、无压迫感。这个似乎是音响系统的最大难题了。一般音响系统偶觉得都存在一个问题,即如果音量开到和现场乐队轻奏时差不多大,那么大动态起来时声压肯定缩水很多,但如果开大到和乐队大动态时向近,那么乐队轻奏部分的声音又会比实际的现场声音大很多,总之,就是“动态压缩”,但这个“动态以压缩”不是我们一般概念上的大动态部分被压缩了,而是一种“两头压缩”,大动态部分被压小了,轻声的部分被压大了。

再谈一下关于速度感。

有挺长一段时间了,俺一直在追求速度快的器材和声音,喜欢“干净利落”、“电光火石”的感觉,一度曾搞得自己的系统很凶恶凌厉的声音,张牙舞爪的。昨晚的现场演奏,可以说是以一种“缓缓流淌”的方式来演绎的,声音的起落变化很自然,衔接过渡听得很清楚,却并不是“干净利落”、“电光火石”的声音,这与俺在自家系统上听得耳朵出茧的克莱伯1981年版的勃四的速度感差太多了。

由于这种节奏、过渡上的舒缓,导致偶一度以为他们可能要花45-50分钟才能演完整支勃拉姆斯第四。但实际一曲终了,俺看了一下表,竟然只有40分钟!(克莱伯1981年版是39分钟多一点,且昨晚现场乐章中间的停顿时间要比cd中的长)

这个真的很纳闷了,回家后立刻开系统,放上cd,还是很快的感觉,有点“抢”,有点急行军的味道,似乎整个乐团吃了兴奋剂。
TOP
129#

感谢ericzhu兄的感受,我们感受相同。
简单听音乐
TOP
130#

有朋友近期上来怀念的老款CD机,出来的声音很厚暖,搞得我在偷笑,跟我家ATC系统出来的声音越来越像了,哈哈!

补充:这位老兄用的是丹拿25周年的箱,以前用马兰士CD机的时候没有那么厚暖的。
TOP
131#

        我也留意了CODA 的后级有一些日子了,因其市场占有率较低吧,所以对CODA并不了解,很感谢楼主和大家共同分享CODA听后感的心德,我也曾瞄准过CODA CX的单声音道后级(450W/8欧)用来推丹拿C3,就算日后搬家升级C4也希望能保留CODA CX后级不用升级了,若和丹拿合拍的话,CODA配丹拿性价比还是很高的,今年初曾问过北京代理CSX后级的单价,也准备入手,但据闻CODA是在国内某工厂代工生产,不知情况是否属实,我也因此而对CODA敬而远之,放弃了。
   很渴望有机会听CX后级推丹拿C4是什么样的声音,也有劳混混兄向代理了解CSX后级的实价,当然是最低的价,麻烦混混兄站内短信告知!
TOP
132#

coda是美国原产,这一点不用怀疑。至于旗舰得价格,我去问问吧。
简单听音乐
TOP
133#

原帖由 混混 于 2009-12-26 1:22:00 发表
coda是美国原产,这一点不用怀疑。至于旗舰得价格,我去问问吧。


先谢过混混兄,我希望能在元旦假期有时间到北京听听CODA
TOP
134#

原帖由 c4 于 2009-12-26 1:31:00 发表
原帖由 混混 于 2009-12-26 1:22:00 发表
coda是美国原产,这一点不用怀疑。至于旗舰得价格,我去问问吧。


先谢过混混兄,我希望能在元旦假期有时间到北京听听CODA


CODA全系列功放鉴赏会2010年元月二日举行!
时间:2010年1月2日早10:00-晚5:00点。
地址: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融金大酒店二层(财经大学南门西侧)。

欢迎各位莅临指导。
TOP
135#

请楼上直接给c4兄报个实在的成交价吧。谢谢!
简单听音乐
TOP
136#

好帖;关注;单价.期待.结果!玩得开心!
TOP
137#

原帖由 HE.R 于 2009-12-26 11:46:00 发表
好帖;关注;单价.期待.结果!玩得开心!

谢谢兄。昨天还是想办法接上了双超低。设定60赫兹以上给后级,60以下给超低。结果是全频的改善。
现在就是煲机,等weiss dac2来了基本就完成了这套系统的组建。
简单听音乐
TOP
138#

把另一个帖子转到这里合二为一吧。

相对于以前用的ayre v5xe,coda 33.0可谓大功率。如果二者单纯驱动m3,后者m3的低频改善可谓非常显著,以至于很多身边的朋友包括我自己,都觉得使用超低已经没什么意义了。
然而,33.0推出的低音依旧和原来的2.2系统的低频不同,主要是下潜,还是差那么一点。但是33.0不像v5xe有一对超低输出,且我的无源前级只有一组输入输出。连接超低似乎有些困难。除非像我以前曾经采用过的方法:前级输出给超低,经过超低的内置分频后,分频点以上的信号输出到后级,以下的信号交给超低处理。但是,以往用ayre k5xe的时候这么做过,但是因为全频信号经过超低内置的分频元件,声音稍有影响,最后放弃了这种做法。
昨天和朋友闲聊,朋友建议我再尝试上面的连接。(待续)
简单听音乐
TOP
139#

原帖由 混混 于 2009-12-26 12:07:00 发表
原帖由 HE.R 于 2009-12-26 11:46:00 发表
好帖;关注;单价.期待.结果!玩得开心!

谢谢兄。昨天还是想办法接上了双超低。设定60赫兹以上给后级,60以下给超低。结果是全频的改善。
现在就是煲机,等weiss dac2来了基本就完成了这套系统的组建。

玩丹拿.你比我经验.丹拿玩得要好.真的投入很大.无底洞的....你玩m3更须要音源前面.后级.这个很重要的.我玩.c1.c2出了的结果!

请兄多交流.
TOP
140#

回复 139# HE.R 的帖子

谢谢兄鼓励。
简单听音乐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