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13141516171819» / 2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多年未出山,普及电影原声兼总结贴--37页 20. Gabriel Yared [复制链接]

301#

98. 剪刀手爱德华
这部电影非常的感人,而其中的音乐也很童话,如冰雪世界般的清凉动听。比较适合圣诞节听。
(转)《剪刀手爱德华》一部带有童话式浪漫温馨色彩和忧伤的悲剧式结尾的电影,浪漫到让Johnny Depp和Winona Ryder坠入爱河。它的原声配乐可以说完美的契合了电影童话式浪漫的一面——在节日温馨的气氛中,对着飘雪的窗口它会将你带入梦中才会出现的美丽仙境,而结尾的Tom Jones演唱的‘With These Hands’又充满了一种自我牺牲式的感人的爱的力量。
试听页面:http://www.ssjj.com/musiclist/17651.html
调整大小 B000002OFD.01.LZZZZZZZ.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1 21:27:01 上传)

调整大小 B000002OFD.01.LZZZZZZZ.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1-11 21:28:13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302#

99. 大鱼
我喜欢大鱼超过剪刀手爱德华,Tim Burton的童话般的电影,非常感人!劝每一个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找来看一看,绝对好看。这部电影的配乐我一直认为是Danny Elfman最好的配乐,温馨、浪费而动听。但是单听始终没有看电影时,配合场景的音乐来得更感人!
(转一篇很棒的评论)
波顿实际上是在告诉观众:不要在意你过的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活,重要的是你对待生活的态度,想象力与率直的乐观是幸福生活的法宝……
  看电影之前,有人告诉我,说这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基于导演提姆·波顿以往鬼马的风格,我信了,于是便以为本片是一个充满奇幻经历的人生传奇。走出电影院时,我在心里狠狠地骂了那个小挨刀的,但又忍不住嘴角露出微笑:本片的确充满幻想,也的确是一部人生传奇,只不过不是你想象的那种“传奇”。

  原来,本片与魔幻现实主义无关。《剪刀手爱德华》是魔幻现实主义,《天使爱美丽》是魔幻现实主义,但《大鱼》不是。《大鱼》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只存在于主角爱德华·布鲁姆的脑海中,但不存在于影片整体的叙事逻辑中。然而,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编导确实是有意混淆观众的意识的。

  表面上看来,本片是关于“故事”的故事。前一个故事是指主角口述的关于自己的人生传奇,后一个故事是指编导围绕前一个“故事”而组织起的一个有关父子关系的情节。依照大家对于提姆·波顿的一贯印象,似乎他的主要精力应当放在前一个“故事”上,因为那样魔幻的东西,是他一贯擅长的。

  的确,本片魔幻的部分拍得很有风格。那如香摈酒瓶塞般冲出来的小baby,那丑陋而善良的巨人,那世外桃园般的Spectre小镇,那光怪陆离的马戏团,那童话般浪漫的求爱历程,那调侃搞笑的“兄弟连在朝鲜”场景,那车窗外裸游的美人鱼……无不体现出丰富而有趣的想象力。虽然没有了提姆·波顿以往标志性的黑色因素,但同样是充满创意的画面。这些场景无疑采用了大量的CGI效果,包括部分场景的色彩重新调合,但观众的注意力显然不会被那些特效本身所分散注意力,而是会心欣赏特效所融入的场景带来的愉悦感受。

  其实,如果关注画面风格的话,会发现本片实乃提姆·波顿突破以往的作品。波顿在以往风格比较突出的作品中,总是极力营造一种略带恐怖气息的妖艳氛围,从《蝙蝠侠归来》中的猫女,到《火星人进攻》中的外星美女,从《剪刀手》中的爱德华到《无头谷》中的搞怪医生,无不同时透着黑色诡异的凉意与另类诱惑的魅力。至于布景方面更不用提,作为搞美术和动画出身的导演,他特别在意场景的神秘感觉。到了《大鱼》,这些怪异的风格有了实质性的转变,从内容来看仍然是那么鬼马跳脱、不拘一格;在形式与风格上则褪去了黑色诡异的外衣,披上了一层温馨浪漫的轻纱。只有在那关于女巫的少许场景中,我们才能感觉到波顿拿手的玩弄神秘;即使是那样的场景,他也加入了不少喜剧因素来冲淡场景的黑暗,使观众稍微加快的心跳,为随即而来的哈哈大笑所抚平。

  当年在迪斯尼打工的时候,老板总是嫌波顿的作品不仅不够童话,简直是儿童不宜;而波顿在他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里,也埋头从事他“黑暗怪趣”王国的营造,不把积极明亮的色调放在眼里,使得人们总以为他就是个专爱拿童话开黑色玩笑的主。可《大鱼》的推出证明,波顿不仅可以把握光明美丽的童话题材,而且可以做得比迪斯尼童话更吸引人。因为真正吸引人的童话,一靠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二靠纯真率直的童心,这两点都表现在波顿以往的作品中了;《大鱼》所要做的,只不过将影片的部分色调变成梦幻般光明而已。我敢说,如果将本片主角口述的故事情节独立剪切出来,也是一部深受小朋友们爱戴的经典童话。

  那种童话般的感觉当然不只是靠布景与角色设计,更重要的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加强非现实的趣味感。波顿找伊万·麦奎格来演青年布鲁姆算是找对了人,伊万的表情可以变幻出非常纯真的、孩子般的笑容来,这样阳光的笑容正是影片中那个永远积极面向人生的主人公所需要的。这种表情其实很难说得上帅气,甚至可以说有点憨气,但却比那些帅哥似装酷的笑容更具有感染力,每当他在银幕上展开笑容时,整个影厅都好象被照亮了,当真是如沐春风的感觉。正是他的笑容赋予角色无所畏惧和永远乐观的精神气质,而这种气质正是本片打动和激励观众的主要因素之一。

  优秀的童话不仅仅是童心与想象力,如果《大鱼》是一部彻头彻尾的魔幻现实主义电影的话,那它的意义也就仅仅在于丰富了人们的想象力而已,但影片后半段儿子追寻早年父亲生活真相以及最后的结局改变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基调,使得本片的重心完全转到关注现实生活中人物的感情与生活状态来。这一转变过程,不仅使得儿子终于了解了父亲的生活轨迹——原来那一切童话并非完全是虚构的童话——更重要的,和片中的儿子一起,观众也终于明白了主人公的生活态度及其意义。片中,儿子以父亲的方式结束父亲的人生“传奇”固然是高潮之一,但个人以为最后那个结尾才是意味深长:观众虽然听不到银幕上的角色在谈什么,但肯定能猜到他们都在谈同一个人,都在谈主人公爱德华布鲁姆的一生。从他们兴奋热烈的神情中,我们更应该感觉到,那个人的一生,肯定要比片中以童话方式讲出来的丰富得多……

  直到这最后一刻,观众才会明白编导提姆·波顿的用意:《大鱼》看似和他以前的风格截然不同,其实在精神层面是一脉相承;波顿实际上是在告诉观众:不要在意你过的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活,重要的是你对待生活的态度,想象力与率直的乐观是幸福生活的法宝。布鲁姆的一生其实很普通,他见过形形色色的人,经历过各种不同类型的事情,但其实没有一样是和魔幻挂钩的;只不过,他将对待每一件事,和每一个人交往,都视为一个充满奇幻的愉悦经历;尽管那些是再平凡不过的事,他都以童话般率真积极的心情去面对与处理。因此他的一生充满了童话,充满了魔幻的经历,他永远生活在童话般快乐的心境中;他也愿意用他这样乐观的心境去影响周围的人,他的朋友,他的家人。他的妻子是一直理解他的,并且保持着和他同样快乐的心情;即使长大后的儿子不明白,她也不解释,因为她知道生活态度是需要自己去发觉与体会的;布鲁姆的朋友们是被他感染了的,要不他们谈论起他来怎么都是那么兴奋而赞赏的神情?最后,儿子终于也理解了父亲一生的意义,也许他在延续父亲的故事时还只是猛然觉醒,等到最后看见父亲的朋友们陆续出现时,他才露出了拈花一般的真正会心微笑:生活真是如此美好!

  布鲁姆的这种充满想象力的率真乐观,既不同于阿甘“傻人有傻福”式的执着,更不同于阿Q“儿子打老子”式的自我安慰;其实在布鲁姆的每一段奇幻故事背后,包含的都是最现实不过的特质:勇敢、真诚、热心、顽强、自信,以及永远从逆境中看到光明的乐观。布鲁姆的乐观不是靠希望来支撑的,而是靠建立在勇敢、真诚、热心、顽强、自信基础上的实际行动,没有这些行动,他的一生真的只能是想象的一团泡影。以无穷的想象力乐观地对待人生,积极地创造人生,也许,这才是提姆·波顿在《大鱼》中真正想说的。童话的感染力不正在于此吗?

  看完这部电影,那些成天哀叹为什么只有电影里的生活才那么精彩的同志,我想可以歇一歇了;更不要再去呻吟什么“电影才是我的生命”,仿佛只有通过感受电影虚幻的精彩自己的生活才有意义,那你感受到的永远只是虚幻。如果只顾在电影中感动得流泪,走出影院却对真实的生活没有半点激情,那不仅电影中的阿布死不瞑目,提姆·波顿也是要气得吐血D!你怎么对待生活,生活就怎么对待你,《大鱼》中阿布的故事只不过更加神奇化地说明了这一大俗话。

  生活中的你,也许会像电影中的阿布那样说:“我是一条困在小池塘中的大鱼”。但你是要一辈子在哀叹中度过呢,还是像阿布一样让自己的生活插上翅膀?其实,只要你愿意,生活每天都可以像童话般精彩。
bf16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1 21:41:20 上传)

bf160.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1-11 21:48:26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303#

100. 蜘蛛侠1,2,3
终于到100了,看样子这个连载还可以继续下去很久,呵呵
蜘蛛侠的配乐很刺激,很发烧,很爽!典型的好莱坞式的东西,我记得看DVD时,忍不住不看后面的情节,而把这一段看了好几遍。非常火爆的配乐!不过一定要曲版,千万别拿到歌版,那感觉差太远。
(转)

为配合蜘蛛侠引人入胜、高潮不断的电影情节,原声大碟号召一竿摇滚泱泱大团,令人兴奋不已,坚强阵容包括:摇滚老大哥史密斯飞船(Aerosmith) 将风靡 20世纪60年代蜘蛛侠卡通主题曲「Theme from Spider Man」改头换面,颠覆传统的摇滚曲式;而单曲「What We're All About」和「Hero」分别由声势如日中天的Punk Pop团Sum 41和著名摇滚歌手Chad Kroeger等演唱;不仅在原声大碟献声也参与电影演出的梅茜葛蕾(Macy Gray)则是挑选她个人专辑中的单曲「My Nutmeg Phantasy」并特别重新混音;为电影黑衣人(MIB)及心灵捕手等作嫁音乐而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音乐提名的Danny Elfman也特别注入2首新作。总之,该原声大碟火力十足的摇滚力道,绝对震撼你所有的想象!
8588539561093340715689_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1 22:04:26 上传)

8588539561093340715689_0.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1-11 22:06:16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304#

原帖由 zjize 于 2011-1-11 21:14: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邓瑞 于 2011-1-11 19:03:00 发表
真没有想到有那么多人喜欢电影音乐,这些CD在美国唱片店是以专门的类别(电影轨道录音)卖的,非常好找,一般的都有,价格也不贵,几块钱,各位同好大虾有需要的国内......
图片3.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1 22:05:37 上传)

图片3.jpg

7cb5650a7d98612994ca6bea.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1 22:05:37 上传)

7cb5650a7d98612994ca6bea.jpg

图片5.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1 22:05:37 上传)

图片5.jpg

e8e37735442a250e91ef39fd.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1 22:05:37 上传)

e8e37735442a250e91ef39fd.jpg

http_imgload.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1 22:05:37 上传)

http_imgload.jpg

TOP
305#

101.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部电影的配乐主题写得非常棒,和007系列的主题异曲同共,其它的配乐也不错。
(转)片剧情发展跌荡起伏,紧张刺激的气氛和悬念的卖弄都掌握得相当好,而精彩的配乐无疑发挥了烘托之功。 丹尼 埃夫曼(Danny Elfman)接掌本片的配乐工作。他自小喜欢英雄电影,这个爱好并一直影响了他的多部创作。埃夫曼在配乐过程中偏好使用电子人工配器,用大量不存在于现实的声音勾勒出暴力黑暗的幻想英雄形象,这使得他的配乐独立于影像之外,从而舍弃对管弦乐队的依赖,可谓是独树一帜。为这部以悬疑惊险着称的动作片配乐,再次体现了埃夫曼在乐坛的地位与影响力。音乐采用了目前电影音乐较少使用的迪斯可式风格,令人耳目一新。主题曲虽然是原来电视影集的既有旋律,但经重新电子化编曲处理后显得更加紧凑有力和富有时代感。

剧情概梗:
中央情报局的一个小组在布拉格执行任务,结果要抓的人死了,要保护的机密资料也丢了,整个行动小组只剩下组长吉姆和伊顿。事后伊顿从特工队长处了解到,这次行动是个骗局,目的是为了查出内部的叛徒。现在看来,死去的人不会是叛徒,而活着的则都有嫌疑。尤其是伊顿,因为他的银行户头上突然增加了十二万存款。伊顿自如冤枉又有口难辨。于是他自组人马要查个水落石出。男主人公不但能从高空悬吊下来窃取档案、在巨浪里逃生、在时速近300公里的列车搏斗,而且利用电脑网络也是驾轻就熟。
images.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1 22:09:32 上传)

images.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306#

原帖由 burt5177 于 2011-1-11 22:06: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zjize 于 2011-1-11 21:14: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邓瑞 于 2011-1-11 19:03:00 发表


想抢僵尸新娘与查理的巧克力工厂!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307#

原帖由 burt5177 于 2011-1-11 22:06: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zjize 于 2011-1-11 21:14: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邓瑞 于 2011-1-11 19:03:00 发表
真没有想到有那么多人喜欢电影音乐,这些CD在美国唱片店是以专门的类别(电影轨道录音)卖的,非常好......
90ef2fc4f8788bdf38db495c.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1 22:23:17 上传)

90ef2fc4f8788bdf38db495c.jpg

e8b84400175d3093e850cd2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1 22:23:17 上传)

e8b84400175d3093e850cd20.jpg

37faf0088f5a00c563d9862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1 22:23:17 上传)

37faf0088f5a00c563d98621.jpg

a6d1bdc282658f20e5dd3bfa.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1 22:23:17 上传)

a6d1bdc282658f20e5dd3bfa.jpg

635e7fb1ae595c4009230284.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1 22:23:17 上传)

635e7fb1ae595c4009230284.jpg

TOP
308#

102. 僵尸新娘
Danny Elfman为男主人翁写的钢琴曲和男主人翁和僵尸新娘一起弹的那段也漂亮动人。音乐的长度和电影差不多,基本完全反映了电影的情节走向,单听也很好听。
(转)提姆波顿(Tim Burton)的最新作品《地狱新娘》(Corpse Bride),与十二年前同样作成黑色基调的Stop-motion动画电影《圣诞夜惊魂》(The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 1993)有许多共通点,单就音乐上来说,担任配乐创作,兼写词、曲的丹尼叶夫曼(Danny Elfman)都亲自替剧中角色配音、配唱,而且剧中人物的唱做方式,皆颇有音乐剧的质感。《地狱新娘》与《圣诞夜惊魂》故事里,也都存在着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配乐创作若要依样画葫芦倒也可行,然而丹尼叶夫曼对两者投入的概念却不尽相同。 《圣诞夜惊魂》的Overture,很清楚地展现出叶夫曼与波顿首度合作的Pee Wee's Big Adventure那种欢闹气氛,一连串上行音符,配合明显的铃声节拍,带出高昂情绪,直指圣诞节前夕的时间点。用来与之相对照的歌曲This is Halloween则是剧中万圣节世界的灵魂所在,三个下行音符,被用来对应Halloween一词的三个音节,强化音乐动机与故事主题的连结性。清楚确立主题后,This is Halloween与其它几首歌曲的旋律,就成了整部《圣诞夜惊魂》配乐的主干。《地狱新娘》跳脱了这种以歌曲旋律主导配乐的方式。Main Titles一开始即导入一个a小调的哀伤旋律,忧愁的动机不但交代了男主角Victor的心理状态,往后更透过转调以及不同的诠释手法,不断于电影中再现,是整部配乐最重要的音乐主题,在作品的情绪上,和充满Oingo Boingo狂气的《圣诞夜惊魂》有很大不同。虽说叶夫曼亦为这部动画电影作了几首歌曲,让剧中人物发挥,但没有俗气地将这个中心旋律也填上歌词,让主角高歌一番。波顿和叶夫曼采取更高明的手法,让Victor配合带有肖邦「幻想即兴曲」(Fantaisie-Impromptu, Op.66)浪漫风格的左手伴奏,在钢琴上将转成d小调旋律弹奏出来,让这个主题首度与主角产生关系。这样的音乐伏笔,随后在The Piano Duet一幕发酵;地狱新娘Emily在钢琴键盘上起了一个与Victor钢琴主题相关连的旋律,接着Victor加入,将旋律转化成自己先前弹奏过的主题,开始了两人的四手联弹,男女主角一起坐在钢琴前透过乐音交流,效果比什么深情的对唱都要来得强烈。本次叶夫曼担任配音与配唱的角色,是属于地狱世界的Bonejangles,该角色不但像《圣诞夜惊魂》的Jack Skellington一样唱得卖力,还率领Bone Boys大玩摇摆爵士乐,以鬼魂的热情狂欢,反衬阳间的灰暗色调。Remains of the Day段落中木琴(Xylophone)的音响有相当抢眼的演出效果,如同圣桑「动物狂欢节」(Le Carnaval des Animaux)中的「化石」(Fossils),强调出骸骨相互碰撞的诙谐意象。音乐进行中,肖邦第二号钢琴奏鸣曲(Piano Sonata No. 2, Op.35)第三乐章的「葬礼进行曲」动机突然被插入,提醒大家这是属于阴间的狂欢。The Wedding Song段落也从别的音乐作品挪用了具有象征意义的旋律。叶夫曼将音乐剧的唱腔与轻歌剧大合唱样式融合在一起,热烈的场面对婚礼气氛的提示已经足够,却在音乐行将结束前悄悄地将华格纳歌剧《罗恩格林》(Lohengrin)第三幕婚礼进行曲的动机,并合在自己的旋律中,尾声的音乐谐仿,只为搏君一粲。音响设计方面,音色轻盈且古意盎然的大键琴(Harpsichord)让时代设定于十九世纪的《地狱新娘》之古代气息加分不少(虽然那个时代大键琴已注定被钢琴所淘汰)。被一些恐怖电影配乐用到浮滥的管风琴,也出现在作品中(如Victoria's Escape),所幸只是用来调和音乐氛围,而没有过度装神弄鬼;事实上,对于处理鬼怪题材早已建立出一套自我哲学的叶夫曼,亦用不着那样媚俗。整体而言,两部作品虽各具趣味,但《地狱新娘》着实玩出较多的花样。之所以能够如此,即因为配乐与剧中的歌曲保持着适当距离,避开被歌曲旋律牵着鼻子走的尴尬,而挣得更大的音乐表现空间,是相较之下的突破.
调整大小 images43232.jpg (, 下载次数:4)

jpg(2011/1/11 22:26:58 上传)

调整大小 images43232.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1-11 22:26:58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309#

原帖由 zjize 于 2011-1-11 22:10:00 发表
101.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部电影的配乐主题写得非常棒,和007系列的主题异曲同共,其它的配乐也不错。
(转)片剧情发展跌荡起伏,紧张刺激的气氛和悬念的卖弄都掌握得相当好,而精彩的配乐无疑发挥了烘托之功。 丹尼 埃夫曼(Danny Elfman)接掌本片的配乐工作。他自小喜欢英雄电影,这个爱好并一直影响了他的多部创作。埃夫曼在配乐过程中偏好使用电子人工配器,用大量不存在于现实的声音勾勒出暴力
8e9d7501de52f7c1267fb517.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1 22:26:03 上传)

8e9d7501de52f7c1267fb517.jpg

TOP
310#

原帖由 burt5177 于 2011-1-11 22:26: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zjize 于 2011-1-11 22:10:00 发表

这张配乐没有听过,不知道怎么样,看样子应该值得抢!
看样子老师也是Danny Elfman的乐迷,呵呵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311#

103. 人猿星球
说实话,这张的音乐性不太好,可发烧性那可牛X了,TAS榜上的东西,所以要提一提。
(转)  电影《人猿星球》的配乐,曾经获得2002年格莱美最佳电影配乐提名。作曲家Danny Elfman在为这部情节简单,立意独特,制作精良的科幻动作片谱写配乐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发掘了打击乐的潜力。

  观众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该片配乐中大量出现的打击乐演奏,其音色变化之丰富,节奏韵律之流畅,都是好莱坞大片当中不多见的,而且Danny Elfman还非常出色的解决了传统的管弦乐与金属质感强烈的现代打击乐之间的配合问题,让人对其刮目相看。

  在1968年版《人猿星球》配乐——大师Jerry Goldsmith杰作的阴影下,丹尼·叶夫曼(Danny Elfman)的新版《决战猩球》(2001)配乐以管弦乐夹带生猛庞杂的电子打击,衬托猩猩军阀的野蛮,表现称职。叶夫曼谦虚地表示,高史密斯若要谱写诸如《决战猩球》片的配乐,只需用到左手;不过叶夫曼对自己长久以来收集的许多资料,提供了丰富的音色取样材料倒是颇为自豪,或许这些配乐里的奇声怪响,就是他对大师致敬的另类方式吧!
thumb321222.jpg (, 下载次数:2)

jpg(2011/1/11 22:45:37 上传)

thumb321222.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312#

十五、Eric Serra
吕克贝松的配乐师:Eric Serra
(转) 配乐作曲家们各有其擅长的乐风,有的偏好史诗浩瀚的管弦乐风格、有的习於借用传统居尔特的音乐精髓、有的却是以电子合成音乐的华丽神采来震撼乐迷。不过在相貌上,他们可不是人人都具有亮丽的明星脸,如Jerry Goldsmith满头白发像是退休的老教授、James Horner温文儒雅像是个敦厚的上班族、John Williams顶著大秃头像你我身边的普通凡人,这些名家当中,最具开麦拉脸蛋的,要算是艾瑞克 赛拉(Eric Serra)了。 艾瑞克赛拉是个不折不扣的帅哥。大抵上来说,赛拉身材修长、体型比例完美,脸上总是一副似笑非笑的神气模样,但真的笑起来时又酷似汤姆 克鲁斯的天真无邪;他的气质优雅,举手投足之间充满著艺术的渲染力;当他蹙眉沈思之时,指间香烟冒起的白茫茫烟雾环绕著他整个人,营造出神秘孤离、虚无飘渺的氛围,叫人感到捉摸不定.
  艾瑞克赛拉,这个集结众多独特魅力的作曲家,1959年9月9日出生於法国巴黎,自小就看得出拥有敏锐的音乐天分,5岁起便开始玩吉他。赛拉一生受父亲的影响甚大,其父克劳德 赛拉(Claude Serra)乃法国极富盛名的词曲创作者,再加上他7岁丧母,使得他与父亲相依为命,并把全副心力投入在音乐上。 赛拉因有著炉火纯青的吉他演奏技巧而受到乐界的重视。15岁的时候,他的功力足以成为一名专业的摇滚和爵士吉他乐手,于是演唱会伴奏和录音室配唱录音的邀约接踵而来,当时一些走红的艺人如Youssou N’Dour、Mory Kante、Didier Lockwood都曾与赛拉合作,参与录制的作品起码超过30张专辑。1980至1984年间,赛拉成为大牌歌手Jacques Higilin的乐队班底,在所有表演场合中固定弹奏低音吉他,结果这般磨练使他的演奏技巧更上一层楼。 人的际遇是难以预料的。此时赛拉结识了当时的法国新锐导演吕克贝松(Luc Besson),并获邀为其处女作《最後决战》谱写电影配乐。赛拉一口答应,但他万万没想到这个抉择从此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影坛中有许多对最佳拍档,赛拉与贝松即是其中之一,他们的合作关系就像是约翰威廉斯与史蒂芬史匹柏,一人专司作曲,另一人则专攻导戏,从1983年以来,贝松每一部作品的配乐都由赛拉担纲,两人携手创作了多部脍炙人口的佳片,也缔造了影坛佳话:包括1984年的「地下铁」、1988年的「碧海蓝天」、1990年的「霹雳煞」、1994年的「终极追杀令」、直到1997年的「第五元素」,当贝松跻身为影坛大师级的名导时,赛拉也鲤鱼跃龙门,成为重量级的作曲家。其中的「碧海蓝天」可称之为顶极经典之作,该片原声带不但卖出两百七十万张,更让赛拉一口气勇夺该年法国凯撒影展的最佳作曲和最佳录音两大奖。赛拉名利双收,可谓实至名归。 随著「终极追杀令」和「第五元素」在全美大受欢迎,赛拉的音乐也从欧洲转战美洲,并且赢得老美的喜爱。然而,赛拉在今日乐坛能享有盛名,除了拜贝松的电影所赐,另一个关键即是1995年他受邀为第二代007电影「黄金眼」谱写全片的配乐,因而将他推至事业上的巅峰。综观其历年来的作品,无论是惊悚片、动作片、文艺片、科幻片、喜剧片,甚至是即将公映的战争片「圣女贞德」,赛拉游刃有余地遨游於各类差异甚大的乐风之中,以音符和旋律勾勒人间百态,熟练地传达情感迸发刹那间的迷人风采。 1998年,赛拉的人生历程又有了新的转折,这一次他选择回到音乐能量的最原点:摇滚乐,并录制发行了个人首张摇滚专辑《RXRA》。
346bd85c8da9fc05faf2c07d.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2 18:10:25 上传)

346bd85c8da9fc05faf2c07d.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1-14 18:33:40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313#

1982《最后一战》THE LAST BATTLE,为吕克•贝松的首部电影作曲,本片未发行电影原声;  
1985《地下铁》SUBWAY,获得音乐奖项并在法国得到双金的销售量20万张;  
1988《碧海情天》THE BIG BLUE,在法国连续3个月位居销售榜首,得到双钻石销量,卖了3百万张,在其他国家也屡获白金和金销量,全世界销售了2千7百万张!  
1990《妮基塔》NIKITA,在法国又得双金,20万张;  
1991《亚特兰蒂斯》ATLANTIS,金销量15万张;  
1994《这个杀手不太冷》LEON,全世界卖出了40万张,在许多国家获金销量;  
1997《第5元素》THE FIFTH ELEMENT,全世界卖出了1百万张,在许多国家亦获金销量;
1999《圣女贞德》THe MESSENGER-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2005《天使-A》ANGEL-A;
2006《亚瑟和迷你王国》ARTHUR AND THE INVISIBLE。
吕克•贝松亲自执导的10部电影,全部由艾瑞克•塞拉配乐。(九部原声)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314#

原帖由 zjize 于 2011-1-11 22:31:00 发表
原帖由 burt5177 于 2011-1-11 22:26: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zjize 于 2011-1-11 22:10:00 发表

这张......

女儿是。
TOP
315#

原帖由 burt5177 于 2011-1-12 22:46:00 发表
[女儿是

女承父业,可喜可贺!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316#

104. 这个杀手不太冷
仅管很多人喜欢碧海蓝天,而且也认为它是Eric最好的配乐。不过偶实在是太喜欢这个杀手不太冷的电影了,而且,配乐在里面非常重要。Eric Serra为电影的场面注入了柔性、惊心、喜悦、希望,最后,当所有一切在Sting的歌里发酵的时候,每次我都想哭!
(转)
我们大家都已经听熟了的歌,却不一定知道歌词的含义。
  那坚硬冷峻面容下一颗柔软的心,而只有她才知道,什么是他心真正的形状。
  
  我们一直在谈电影。
  
  翻出了多年前的旧文,看电影后的感受。
  
  而如今,听这张OST,当听到Mathilda将植物种在学校的庭院里后,认真地说:“I think we'll be ok here, Leon. ”然后STING温暖的声音从远处飘来,我还是不可抑制地被感动。
  
  旧的感受像一道伤疤,我不愿意去翻动它们。
  
  但是你是否又真正了解,我心的形状,而给我温柔的保护?
  
  
  旧文:
  
  只是在夜里忽然很想念Leon,于是翻箱倒柜找出这张碟,放入电脑,再一次进入一个温暖的故事。是的,那么温暖。
  
  看的过程有些纠结,总是看看停停。心里想念,却在逃避。我内心害怕看到极致温情之后的极致悲情。当我看到Leon面对Mathilda时眼神里的温柔时,我就心痛。这是一个内心多么柔软的男人啊。他的生命里曾经只有杀戮和警惕,他遇见她,终于让自己有了可以安然入眠的瞬间。多么难得的安然入眠的瞬间。
  
  另一个瞬间,当他从层层包围的楼宇中走出来的时候,门外是灿烂得眩目的阳光,门内是一只抵着头颅的黑色的枪口,他脸上的充满希望的眼神,对比中的绝望更加深沉。终究是要结束的故事。
  
  那个瞬间成为奢望。
  
  看到一篇评论,用一句话来评论电影:“其实每个人都要经历一个瞬间,而之后,终其一生,不过想要找回这个瞬间的感觉。”
  
  忽然就被震撼了。或许那个瞬间一直隐藏在我们心的最深处,平时是看不见的。而它的确在我们心里!我丢失了那个瞬间,可是我依然要努力寻找。
  
  昨天看完之后,我睡着,然后做了一夜的梦。梦里我在漆黑的树林里迷路了。我一直在不停地奔跑,可是黑暗中的小路以及四周的环境都不一样,我怎么也找不到来路。我又累又困,却总也走不出去,最后晕倒在小路上。梦就醒了。
  
  而越是这样的梦,梦中的感觉越是真实,醒来的时候记忆越清晰。
  记得在梦里,我就一直在坚持,希望等到美好的结局再醒过来,可却最终没有等到。
  
  那个瞬间也终于成为奢望。
  
  接下来又看到一句话,“可惜我不是Leon,你也不是Mathilda。”
  
  怔怔了好一会儿。
  
  有时候觉得自己像那个在无意中发现最美好瞬间的Mathilda,遇见了喝牛奶的内心如孩童般纯净的Leon。我留恋胃里面暖暖的感觉。唯一不同的是,找到可以安然入睡理由的是我。
  
  遗憾的是,他们并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Mathilda永远不可能成为杀手,Leon也永远不可能回到现实。
  
  Leon离开以后,Mathilda会继续疼痛的日子,那应该像心里被剜去一块肉一样,眼看着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慢慢死去。
  
  内心承受着剧痛的时候,眼泪是干涸的。
  
  我始终不愿意看见她的泪,心脏绞痛,难以平静。
  
  生活继续。
  
  阳光下远去的绿,只有绝望,然后一切消失。
thumb65544.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2 23:23:15 上传)

thumb65544.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317#

105. 碧海蓝天
这个片片就不用说了,太经典了!可惜偶没有见到过另外一个Bill Conti的配乐版。
(转)这是一部忧郁哀伤的电影,充满了宿命式的梦幻感。主人公杰克是一个极其依恋大海的潜水好手,他的父亲和最好的朋友都因潜水意外死在了大海里,自己也经常在睡梦中强烈的感受到大海的召唤。影片的最后,杰克又一次潜入深海,在海中,他见到了曾被他放生的海豚。他伸手去摸海豚,没能够到,试了又试,终于,他主动放开了握着缆绳的手,追随海豚而去,永远的消失在幽暗无边的大海深处。

吕克.贝松(Luc Besson)为这部电影准备了两个版本的配乐,一个用于欧洲市场,曲作者是他的御用配乐人Eric Serra。另一个则用于在美国上映的版本,曲作者是Bill Conti。两种配乐的风格不尽相同,各有千秋。开头冰冷的电子乐效果能让你听到海豚的鸣叫和大海的呼吸,神秘深邃,变幻莫测。之后温暖而又哀伤的旋律,又如大海般的湛蓝忧郁。


thumb545645.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2 23:30:17 上传)

thumb545645.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318#

106. 圣女贞德
电影里的贞德看起来更像个疯子。不过,也只有疯子才能像干出像她那样的事来。始终认为,这是Eric Serra最动听,最宽广的配乐。
(转)20世纪末,吕克·贝松突然以好莱坞史诗片的模式运作完成了一部大制作的古装片《信使:圣女贞德的故事》。要知道德莱叶和布莱松的“圣女贞德”都是电影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作品,而且几年前贝松的法国前辈雅克?里维特刚刚拍过一个版本,美国的版本也刚刚完成,贝松有把握挑战这些高手吗?这几乎是所有观众和影评人的疑问。其结果,这部豪华的大制作只能令我们看到了一个稍稍有别于美国版本的“圣女贞德”。两部影片的很多情节和细节都十分相象,恐怕其中还有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幕后新闻。贝松新女友米拉·乔沃维奇的表演沿袭了一些《第五元素》中的风格——神经质、惊慌、脆弱,这种处理的结果使这个版本的贞德几乎是最另类的,整部影片中她都能令人感到疯狂和迷乱。圣人和疯子就是一线之隔,也许贝松就是这样认为的。除此之外,影片就几乎没有多少好说的,我们看到了一个世纪之交法国的西席·地密尔式的豪华巨片。对了,影片最后出现的、由达斯廷·霍夫曼饰演的上帝的使者,算是贝松对贞德题材的一个“特殊处理”吧。

本片是吕克·贝松亲自执导的第八部电影,上一部是拍摄于1997年的《这个杀手不太冷 Leon》
试听页面:http://www.ssjj.com/musiclist/39739.html
20100226133400A20097.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2 23:40:31 上传)

20100226133400A20097.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1-12 23:44:15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319#

107. 时差(巴黎一夜)
没有找到这部电影来看,但是配乐却极动听。仔细听听里面第三首,爽呆了!我不太喜欢尼基塔和第五元素,改推荐这部吧。
(转)  一位师奶加一位阿叔,的确令不少主流观众却步。虽然,两人都演得出色。故事场景不多,却最考导演的心思。要利用两个主场景去拍一个多姿多采的生活小品,她不得不加盐加醋。袛是你一定要在适当时候加上,才会增添趣味。若计算错误,就影响整体的观感。

  故事很简单,女的因对男友再没感觉而想逃情;男的为想保留前情而反追前妻。两人都有不快的过去。本身己算耐人寻味,而两人南辕北辙相遇,一定可大造文章。这不是容易的,因为写两人之间的冲突,很易写到失控。编剧要懂得点到即止。若写得太白,此片会变得很难看。因有时候编剧应给观众一点空间,而爱情不是一个童话,太美满的爱情不会令人感动。

  茱丽叶庇洛仙和尚连奴有化学作用,且又出奇地擦出火花,两人把此片变得精彩。大家会认为尚连奴是「硬汉子」一名,因为他在不少名作都是刚阳味的干探,而大家印象最深刻应该是他在洛比桑执导的《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演出。于是,险些儿把他的感觉停留在这个时空之中。而配上茱丽叶,绝对是导演有眼光。她试着发掘尚连奴鲜为人知的一面,更巧的她又成功了,原来,他可以演绎一个情人,为何以前从没有导演有勇气让他去演,难道他太过硬朗,就不可让他表现他的「铁汉柔情」吗?片商今次肯冒险,我认为值得鼓励。

  故事的重点就是「当前情旧爱没有出路,何不放下,容许新的缘份敲门呢?」对以前的未忘怀,新的又来得太快,根本一下子就应接不来。爱情不会顺顺利利,当中一定有些小磨擦,才更见它的可爱之处。没有争端的爱情,很快会变成闷局。袛是引起争端也是一门很艰深的学问,因为当你去得太尽,有可能弄巧反拙。这点是谈情说爱要注意的。

  故事中也谈到为爱情而放弃理想。我认为爱情可以燃生命,但没有理想,人生一如枉过。若能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就算十分好。

  总之:我认为《缘》可以写出缘份是很玄妙的,明明看似没可能相爱的人,竟然最后能成美眷;而明明早有寄情的,反悲剧收场。你说假如爱有天意,为何永远要如此戏弄呢?
052928.jpg_310x31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2 23:49:11 上传)

052928.jpg_310x310.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1-12 23:50:03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320#

十六、 Rachel Portman
终于介绍到我喜欢的另一个美女作曲家了,Rachel Portman
(转)
 Rachel Portman1960年12月11日出生于英国。在1996年的奥斯卡上因一部EMMA获得最佳配乐奖,也成为了奥斯卡史上的第一位女性获奖配乐人。 Rachel毕业于牛津大学,她的音乐生涯开始之初是在BBC为一些学生电影,电视电影,系列片作配乐工作。 1989年因为电视系列短剧Oranges Are Not The Only Fruit配乐,而被英国电影学院评为年度最佳年轻配乐人奖,由此开始在配乐界展露头角。 在1992年完成了她第一部在好来乌的配乐作品Used People。也就是从那时起她开始为很多优秀的电影开始作配乐工作,包括"The Joy Luck Club" (1993), "Benny & Joon" (1993), "Only You" (1994), "To Wong Foo, Thanks for Everything, Julie Newmar" (1995), "Emma" (1996), "Addicted to Love" (1997), "Beloved" (1998), "The Cider House Rules" (1999), "Chocolat" (2000) and "The Legend of Bagger Vance" (2000).Rachel Portman在其音乐制作过程中经常和David Snell and J.A.C. Redford合作。她也是Wayne Wang, Norman Jewison 和Beeban Kidron这些名导演首选配乐人。曾在奥斯卡上三度提名,并获得一个金象奖,在金球,英国影视艺术学会,格来美这些重量级评选盛会上也多次提名。最近正为她的首张歌剧配乐"The Little Prince"而积极的做着各项工作。先Portman和电影制作人Uberto Pasolini结婚,已经有两个孩子。
Portman和Hallstrom在1999的电影《心尘往事》(The Cider House Rules)合作过,两人都获得了奥斯卡提名,Portman的创作可以在Sony Classical的原声录音(SK 89031)里找到。Portman也因为该片获得了芝加哥电影批评家协会奖提名,她还因她对《捕鼠者》 (RATCATCHER)的配乐出席1999佛兰德斯国际电影节,获得乔治德勒儒奖。
  波特曼的其他作品包括有为《重返荣耀》、《真爱》、《爱情向前冲》、《为你疯狂》、《马文的房间》、《木偶奇遇记》、《艳倒群雌》、《只有你》、《窈窕男女》、《相约在今生》、《邦尼和琼》、《喜福会》、《寡妇三弄》和《烟》等影片配乐。在1997年,波特曼也与作词家唐·布莱克为迪士尼录影带《美女与野兽之贝儿的心愿》打造了原声。
  自从与英国制片人Mike Leigh和Beeban Kidron合作以后,Portman参与一系列花絮制作,包括Leigh's Life is Sweet和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里的交响乐 (她因此获得英国电影协会的年度青年作曲家奖) 。在1997,Portman为她在Emma里的作曲成为第一个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的女作曲家。
1274433579_ELmD_4.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3 16:27:34 上传)

1274433579_ELmD_4.jpg

g200x20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3 16:27:34 上传)

g200x200.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1-14 18:34:28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