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718192021222324» / 4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多年未出山,普及电影原声兼总结贴--37页 20. Gabriel Yared [复制链接]

查看: 292375|回复: 415
201#

原帖由 xiaobaxi 于 2011-1-6 1:00:00 发表
似乎是被遗忘了的电影配乐大师——武满彻[table][tr][td]单听听曾跟他合作的日本导演名单已经掷地有声:小林正树、筱田正浩、大岛渚、勅使河原宏、黑泽明、成濑已喜男、今村昌平、市川昆……但其实配乐家武满彻本人的名气早就受人注目,音乐才华也不单止依附于电影之内。


   1959年,当史特拉汶斯基于访问日本时听到了武满彻的《弦乐安魂曲》(Requiem f

这个人知道,但是没有收到一张他的作品,遗憾!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202#

原帖由 mmxh 于 2011-1-6 0:43:00 发表
Prokofeiv、Shostakovich、Khachaturian、Korngold、Vaughan Williams、Honegger、Walton、Copland、Bliss等人,配乐非主业,数量少,占其个人作品比例也少,所以我不把他们归入专业电影配乐作曲家,至于后面的名字,基本上是晚辈了,你没看我列的名字到20年代初为止么。

这些位古典界的达人为早期电影音乐艺术夯实了坚实的基础,每个人名下都有举世公认的里程碑式的电影配乐作品(用俺挨个儿列举吗?)。照您那尚古的风格在电影音乐这项议题下不提象话吗?更何况其中的E.W.Korngold主业根本就是电影配乐。后面不少人名也是20世纪初生人的,还有些人名下的作品百部以上甚至几百部,比您列举的不少前辈人名对电影配乐发展的贡献只多不少。

这些其实都还尚在其次,主要针对的是参与讨论的态度。没必要上来就给人家泼冷水,有意思吗?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203#

回复 200# zjize 的帖子

名字似乎错了,莫非是Giovanni Bottesini?如果是的话,这位是19世纪意大利作曲家、指挥家、低音提琴演奏家,被誉为“低音提琴上的帕格尼尼”。
TOP
204#

原帖由 mmxh 于 2011-1-6 0:49:00 发表
又,John Green指的是Johnny Green吧?这老头子产量甚低,从业30多年作品30来部,不过多是精品。


John Green当年在Hollywood有“管弦乐第一圣手”之称,战后他长时间担任MGM音乐部门的头子,手下带的兵全是大师。
最后编辑bodyheat 最后编辑于 2011-01-06 01:17:03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205#

日本作曲家 - 黛敏郎
  
黛敏郎是一个成功的作曲家,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日本作曲家。而在他的身后所留下的,却不仅仅是他在作曲或音乐方面的成就与影响……
  黛敏郎是前卫的,他有《X·Y·Z》,有《7的变奏》;黛敏郎是成功的,有《涅盘》,有《曼荼罗》,有《金阁寺》,《古事记》……。
  他潇洒、时髦,追求新潮,他爱香车宝马(美洲虎、奔驰),慷慨大方;他又有条有理,严格认真,是“59分30秒的男人”。
  他求新求变,每有创获,便引起轰动,他有着大多作品均能在日本和世界首演的幸运;而他又能坚持在电视台作音乐普及讲座节目,数十载而不辍,直至逝世。
  他身前担任着日本作曲家协议会会长、日本音乐著作权协会会长,是日本音乐界的头面人物;同时他又是右倾的“保卫日本国民会议”的议长,就靖国神社、二战罪行问题,他发表了很多右倾的言论。

黛敏郎对电影音乐涉猎较早,作品很多,从1950年松竹《花的容貌》到1984年东映的《序之舞》,松竹、东宝、东映、日活……,三十多年来他几乎为所有有名的电影公司都写过作品。作为可以在日本电影史上保留的作品,朝日新闻列举了《赤线地带》(沟口健二监督)、《炎上》(市川昆监督)、《幕末太阳传》(川岛雄三监督)、《NIANCHAN》(今村昌平监督)、《有化铁炉的街道》(浦山桐郎)、《黑部的太阳》(熊井启)等等。还有众所周知的外国电影美国琼·休斯顿的《天地创造》的音乐,亦出自他的手笔。
  从年轻时起,为了生活动手写了为数众多的电影音乐作品,而且是一炮就红,他获得的第一个奖项,就是每日新闻的电影音乐作曲奖,而《归乡》这部电影的音乐不过是他的第二部电影音乐作品,这无疑给了当时的黛氏以很大的激励,使得他有了比较可观的收入。
  而岩城宏之却以为从黛氏的电影音乐目录来看,几乎全是社会派的作品。言下之意是,黛氏在挣钱的同时,也还是关注社会关注政治的。但他的政治态度是完全右倾的。这从他和三岛由纪夫的交往,对三岛他及其作品的倾慕,以及他的歌剧《金阁寺》中会看得更清楚。
TOP
206#

原帖由 bodyheat 于 2011-1-6 1:11: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mmxh 于 2011-1-6 0:43:00 发表
Prokofeiv、Shostakovich、Khachaturian、Korngold、Vaughan Williams、Honegger、Walton、Copland、Bliss等人,配乐非主业,数量少,占其个人作品比例也少,所以我不把他们归入专业电影配乐作曲家,至于后面的名字,基本上是晚辈了,你没看

bodyheat兄,多谢!其实没事,在168上混,第一要义是脸皮厚,早就不在话下了,嘿嘿
不然,你看看硬件版,再烂的东东都有人吹上天,而且根本不怕踩,那脸皮偶们再修一百年也不够!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207#

回复 202# bodyheat 的帖子

我的原意并非泼冷水,只是表达一下意见,具体意思在197楼说得很清楚了。
ps:Korngold配乐作品仅有20部,质量确实高,但如果按你后半段的逻辑来说,数量少得可怜。
最后编辑mmxh 最后编辑于 2011-01-06 01:45:45
TOP
208#

原帖由 mmxh 于 2011-1-5 22:42:00 发表
失望,非常失望!
除了开头有Ennio Morricone,中间有Jerry Goldsmith,差不多20页才有Elmer Bernstein出现,同时代的Henry Mancini、Maurice Jarre、Georges Delerue、Manos Hadjidakis、Ron Goodwin等仍然未看到。
老一辈大师Richard Hageman、Herbert Stothart、M

我有:Henry Mancini、Maurice Jarre、Georges Delerue、Max Steiner、Dimitri Tiomkin、Alfred Newman、Benjamin Frankel、Franz Waxman、Miklós Rózsa、Alex North、Bernard Herrmann、Frank De Vol、Nino Rota、John Addison、Jeff Alexander的电影配乐,其它就没有了。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209#

原帖由 bodyheat 于 2011-1-6 0:06: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mmxh 于 2011-1-5 22:42:00 发表
失望,非常失望!
除了开头有Ennio Morricone,中间有Jerry Goldsmith,差不多20页才有Elmer Bernstein出现,同时代的Henry Mancini、Maurice Jarre、Georges Delerue、Manos Hadjidakis、Ron Goodwin

我有:Shostakovich、Erich Wolfgang Korngold、Aron Copland、John Green、Jerry Fielding、Dave Grusin、Lalo Schifrin、Richard Rodney Bennett、Vladimir Cosma  、Pino Donaggio、Francis Lai、Michel Legrand、Riz Ortolani、Philippe Sarde、Basil Poledouris的一点点,都是一张两张的,还不算丢人现眼吧?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210#

回复 205# xiaobaxi 的帖子

黛敏郎是日本作曲家的标志性人物,不过我想说的是,他同时还是一位指挥家,这一点在今天恐怕已被大多数人遗忘,就如同马勒一样。
ps:在我整理编撰的日本指挥家名录中,他的名字赫然在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