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4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多年未出山,普及电影原声兼总结贴--37页 20. Gabriel Yared [复制链接]

查看: 283726|回复: 415
81#

另外,我也非常喜爱成绩斐然的John Barry大师的电影配乐!
TOP
82#

25. 爱者国游戏
这部电影和原声都名气不大,但是原声音乐却是不错的,尤其是录音,一流!
(转)
本片是改编自美国政治惊悚小说畅销作家汤姆克兰西(Tom Clancy)的同名畅销小说,亦是卖座强片「 猎杀红色十月」的续集电影;讲述的是前中央情报局分析师杰克瑞恩(哈里逊福特)带着妻女前往英国渡假,却意外卷入恐怖份子的攻击行动中,见义勇为的杰克解救了皇室成员,并射杀恐怖份子主脑之弟,因而一举成为英国皇室的英雄--以及恐怖份子最新的头号攻击目标;当无辜的妻女遭人追杀,稚女(苏拉柏区)不幸重伤住院,杰克决定不惜一切要恐怖份子付出代价;回到老东家怀抱的杰克投入这场只能赢不能输的间谍游戏中,利用他善于分析的头脑,以及中情局的卫星尖端科技,一举直捣恐怖份子的大本营!  美国政治惊悚小说畅销作家汤姆克兰西以杰克瑞恩这个角色写了「猎杀红色十月」、「爱国者游戏」、「燃眉追击」、「恐惧的总和」四本小说,在亚历鲍德温辞演后,哈里逊福特以他成熟的魅力赋予角色另一种味道。   这部片以爱尔兰的恐怖份子为题,反映出冷战结束后,好莱坞正在找寻新的「假想敌」,此次则由爱尔兰的恐怖份子「得标」,这也可以看出大美国主义的心态作祟。而剧情、配乐所营造出来的紧张悬疑的气氛,都让这部片具有商业与娱乐价值。
刘汉盛榜单100中选了这张碟,转一下评价:
电子乐器所作出来的音乐通常在音质上会有一点假假的,高频虽然清亮,不过甜度不够,而「爱国者」游戏混合着真、假乐器演奏所做出来的音质音色却非常的美,而且,每一样乐器的质感都真实得不得了,再加上随处可以测音场的宽广深浅、强烈的冲击性以及低频、极低频的各种艰难挑战。因此,它非常够资格来做严格的测试。

试听页面:http://bk.pps.tv/ct202631985/
CAGRQX6H.jpg (, 下载次数:2)

jpg(2011/1/1 0:30:01 上传)

CAGRQX6H.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1-01 00:35:40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83#

26. 光荣战役
今天刚好拿到了这张电影,听了一下里面的原声,却是一部奠定James Horner风格的作品,开始的军号、军鼓加人声的呤唱就非常的美,值得一听。
(转) 詹姆斯.霍納(James Horner)的<光榮戰役>是一部令人心碎的電影原聲帶,在霍納80年代的作品中,不論是枓幻冒險或是溫馨感人,一直是以商業氣息比較濃厚的電影居多,手法上一直也維持著傳統好萊塢電影配樂的格式,而<光榮戰役>是當中少數在題材比較嚴肅的作品,而且我想除了霍納之外,沒有人寫得出這樣的戰爭電影配樂,霍納旋律上的唯美性在其間不僅有動人的發揮,被認為在戰爭電影中必備的軍樂或銅管打擊,在霍納手上也展現了一種前所未見的脫俗美感,霍納之後幾部被認為盪氣迴腸的作品,如<英雄本色>或<阿波羅十三>,都不免可以看到<光榮戰役>的影響.

  序曲Call To Arms是一首影史絕無僅有的鼓號曲,說它是鼓號曲其實並不完全貼切,它實際上揉合了鼓號曲的昂揚和唯美如天籟的童聲合唱於一體,這樣的音樂有唯美動人,細緻飄渺的旋律性,同時也呈現了一種清新飄逸的軍樂風格,一種前所未見的史詩美感油然而生,很難想像這兩種看似天差地遠的曲式能揉合的這樣完美,而這首曲子所呈現的質感,也正是整部配樂的主要風格.這首序曲在配樂中佔了相當大的篇幅,面貌雖然變化不多,但仍有不少迷人的片段,如Forming the Regiment, 一直是我個人除了Call To Arms以外十分喜愛的曲目,霍納開場有如熄燈號般的小號,清楚的呈現了軍隊的印象,而絃樂的主題,自然是美的令人心碎,然而巧手一帶,又回到一首以短笛和鼓樂來表現的行軍曲,很驚訝霍納在這其間變化的這樣流暢自然,同樣的在The Year Of Jubilee中,霍納也成功的融合了這個唯美的童聲主題和短笛軍樂於一體.在這部配樂中,霍納的軍樂色彩非常值得一提,小號的運用飄逸瀟灑,感情深刻,我幾乎想用柔美這樣的字眼來形容,但是軍樂的簡潔和英姿卻仍舊鮮明清晰.而這個主題在感情上發揮的最深刻的,則是將絃樂用的扣人心絃的Burning The Town Of Darien.只是在配樂中一整篇下來,詹姆斯.霍納都把主題旋律與類似的音樂風格重頭用到尾,所以不免使整部配樂有太多聽起來十分雷同的音樂,有點沒完沒了,缺乏分段和差異的情形.

  霍納譜寫的動人主題,向來是霍納配樂最迷人的一點,這部配樂中有很好的序曲,但其中Lonely Christmas,Preparations For Battle的主題才是我個人的最愛,我想如果你聽過了這個主題,一定就能發現<英雄本色>中的那股深幽的美感是源自何處,尤其Preparations For Battle是一首了不起的作品,結尾的鼓,號,鐘交織成的壯烈的氣勢,撼人心絃卻又充滿出塵脫俗的美感,雖然或多或少,這個主題就是有那麼一點點<魔繭>的影子在,但是原則上,大家都己經習慣在霍納的作品中會有這樣的情形.

  至於合唱曲目Charging Fort Wagner,要我怎麼說呢,這是一首很好聽的作品,可是它完全是抄襲的,格式和起承轉合與卡爾奧夫的”命運”對照的絲毫不差,唯一的差別是它少了一些”命運”的爆發力,卻轉換成霍納式的唯美旋律性,只是一首抄襲的這樣明顯又這樣工整的作品目的何在,為何不甘脆就用”命運”,事實上在<光榮戰役>的預告片中用的配樂就是”命運”,所以這個作品對我而言始終是個問號.

  終曲Closing Credits不只結合了片中兩個出色的主題,同時在一開場時主題的編曲,也展現了前所未見的編曲手法,非常的輕快獨特,聽了這一段,你就會發現在<阿波羅十三>中那首出色的終曲,其實可以說是結合了<光榮戰役>和<真愛一世情>的成品,總之這個曲目自然是這部配樂中最好的作品之一,而且你一聽就知道這是80年代的典型霍納式終曲,為什麼?答案當然就是那餘韻迴繞不止,結了一分鐘才結束的結尾,而且霍納的”餘韻”,始終是那幾個音.

  在<光榮戰役>中,詹姆斯.霍納將傳統的鼓號軍樂,完美的滲入唯美優雅,令人心碎的個人風格,創造出前所未有的音樂形態,感人肺腑的唯美中亦有飄逸悠然的英氣,只是整體聽下來,它還是有霍納配樂常見的分段不明,音樂每一段都大同小異的情形,因此對我個人來說,它終究沒有<真愛一世情>那麼豐富動人,但是就創作的精神和成就來說,在不理會Charging Fort Wagner或假裝世界上沒有卡爾奧夫的情形下,說這部配樂是霍納獨創的經典作品,並不為過。
thumb112.jpg (, 下载次数:2)

jpg(2011/1/1 0:49:35 上传)

thumb112.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1-01 00:54:25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84#

27. 美国谭鼠
James Horner另一种轻松风格的配乐,他为里面写的那首歌也很好听。somewhere out there. 大学里喜欢的一首歌。

(转)《美国鼠谭》的成功,除了影片本身优异的品质和创新的风格外,由詹姆斯·霍纳谱写的配乐,也是一大功臣。这张原声带可以算是James Horner第一部音乐剧式的配乐,甜美的旋律,令人印象深刻,是为詹姆斯·霍纳在20世纪80年代的作品中,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佳作。
试听页面:http://www.666ccc.com/Play/10101/258457.htm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85#

28. 长路将尽
可惜,光荣战役、美国谭鼠、长路将尽这三张原声都没有淘到,只能在网上听听。James Horner的很多电影音乐都差不多,但是这张确实应该是他佳作之一,味道和他的别的电影配乐不一样,算是他不复制的一部作品。
(转)本片讲述的是英国现代最杰出女作家艾莉丝·默克多Iris Murdoch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由Kate Winslet和Judi Dench分别饰演年轻和年老的Iris。

年轻时的艾莉丝思想前卫、才情并茂、著书立说,成为一代思潮的领袖人物。直至她遇上不擅辞令的学者约翰·贝利,互相欣赏的火花,迅即变为热恋的洪流,活跃的艾莉丝竟投向约翰安静的怀抱,令追逐其裙下的俊男美女极感错愕。婚后的艾莉丝著作一再被推崇,她的记忆却开始减退,剎那间忘记种种往事,深爱她的约翰不离不弃努力扶持,让她留住美好时光,才华会失去,记忆会消磨,唯有真爱永远同在......
 
本片以纪实的手法真实细腻地描绘了作家艾莉丝·默克多与丈夫约翰·贝利的挚爱一生,他们的不朽真情堪称经典,尤其是在她晚年与艾尔齐默症病魔勇敢抗争的动人事迹。

本片配乐由James Horner制作,继「铁达尼号」声名大噪后的最新作品,片中每一段配乐,刻划着这位英国大哲学家与爱人相识相恋与初尝禁果等一生中最美丽回忆,不仅如此,获2002两座葛莱美奖肯定的专辑「西城故事组曲」的小提琴新偶像「约夏贝尔Joshua Bell」,也在这张原声带中担任小提琴的演出,这也是他继「红色小提琴」后第二次挑战电影配乐。精湛且扣人心弦的作曲功力,再次受到乐迷的肯定。Joshua Bell的小提琴贯穿始终,整张原声围绕着宁静,悠远的气氛。当然,Horner仍旧延续了他的英伦情节,用爱尔兰的的民歌A Lark In The Clear Air改编成了End Title。

如果你是Horner的Fans,如果你被《红色小提琴》里Joshua Bell的倾情演奏所倾倒,那就不容错过的这张原声。
images3434.jpg (, 下载次数:2)

jpg(2011/1/1 3:39:53 上传)

images3434.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1-01 19:30:14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86#

原帖由 zjize 于 2011-1-1 0:13:00 发表
当然知道,她的名字叫Sissel。在电影中唱得很漂亮,可是她的碟原来有一张,后来没找到了。

 如果你喜爱恩雅(Enya),你一定不会拒绝西塞尔·吉尔克杰柏(Sissel Kyrkjebo)。她那脱俗的北欧气质,冷艳高贵又空灵清澈的声线,犹如空谷的风,透明纯净。
  挪威歌手Sissel Kyrkjebo生于1969年6月29日,是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家喻户晓的天后。16岁时,她推
71899c065000a46403088153.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 8:10:31 上传)

71899c065000a46403088153.jpg

4b4755ef2bf21e0bfcfa3ced.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 8:10:31 上传)

4b4755ef2bf21e0bfcfa3ced.jpg

8f7ab11638a1f17b21a4e953.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 8:10:31 上传)

8f7ab11638a1f17b21a4e953.jpg

TOP
87#

下一个是
四、 汉斯 季默 Hams Zimmer
(转)Hans Zimmer是近年来崛起速度十分惊人的电影配乐家,在电子合成器和传统器乐的结合上,每每展现令人震撼的个人风格,也屡次缔造令人激赏的配乐成绩,特别是在动作电影配乐方面,他独特的音乐形式已经蔚为风尚,揉合了电子乐的炫丽紧凑,和交响乐的磅礴气魄,几乎是近年来,典型好莱坞英雄主义动作电影不可或缺的“标准配备”。

  Hans Zimmer生于德国,成长过程中,足迹几乎遍布全欧洲,在移居伦敦后,与Trevor Horn,Geoff Downes组成了名为“The Buggles”的音乐工作团体,最初Hans Zimmer是一名电子合成乐的工程师,主要的工作是替他人的音乐作品做合成混音的工作,后来Hans Zimmer开始写自己的音乐,并且为一些广告片作曲,直到遇到了电影配乐家Stanely Myers(“越战猎鹿人”),在Stanely Myers的耐心指导下,Hans Zimmer开始走入电影配乐的领域,Hans Zimmer与Stanely Myers合作过很多电影配乐,比较正确的说法,或许应该说Hans Zimmer跟着Stanely Myers做了许多电影配乐,Hans Zimmer就像Stanely Myers身边的实习生,他说,Stanely Myers不爱做飞车追逐,所以那样的音乐自然全交给我了!Stanely Myers是Hans Zimmer的良师,Hans Zimmer说:“我所知道关于电影配乐工作的一切细节,都拜Stanely Myers所赐。”
Lillie Yard Studio  他们在伦敦成立了“Lillie Yard Studio”,Hans Zimmer一方面开始开拓电子音乐与交响器乐结合的音乐构想,并且和多位音乐工作者合作完成了许多电影配乐,其中国内观众比较熟悉的,应该是1986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电影音乐的得主《末代皇帝》,不过严格说起来,《末代皇帝》并不是Hans Zimmer的作品,因为虽然Hans Zimmer参与了《末代皇帝》的制作,但是《末代皇帝》的作者应该是坂本龙一,David Byrne以及苏聪,其中坂本龙一的音乐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国内观众最熟悉的序曲则是David Byrne的作品.
Hans Zimmer  早期在英国所创作的电影音乐多半是和许多人一起完成的,而且多少带了一些玩票性质,但其中也有一些独立配乐创作的尝试,《分离世界-A World Apart》是Hans Zimmer第一部独力完成的电影配乐,这部电影在戛纳电影节上大出风头,Hans Zimmer自然也受到瞩目,尤其吸引了一位女士的注意,她就是导演Barry Levinson的夫人,Barry Levinson本人可能并没有看过《分离世界》,但Levinson太太可把这部电影看了八九遍之多,而且还买了原声带的CD和录音带,Barry Levinson也因此注意到Hans Zimmer的音乐,进而促成Hans Zimmer为Barry Levinson的《雨人》担任配乐,《雨人》是Hans Zimmer第一部好莱坞电影配乐,并且初试啼声即一鸣惊人,成为他个人第一部入围奥斯卡金像奖的作品,隔年的《温馨接送情》虽然被金像奖忽略,但却获得葛莱美音乐奖的提名,是Hans Zimmer温馨小品音乐的代表作,接着与导演雷利史考特合作的《黑雨》,则展现了Hans Zimmer充满能量与爆发力的电子动作乐风,令许多影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90年以后  90年以后Hans Zimmer揉合了电子乐与交响乐成一体的音乐渐受青睐,成功打入好莱坞电影圈,许多知名导演都陆续与他合作.除了有火热的动作电子音乐作品如《双面女蝎星》,《霹雳男儿》外,也有不少温馨优美的抒情作品如《绿卡》。1991年Hans Zimmer和导演朗霍华合作的《浴火赤子情》,展示了十分成熟的音乐技巧。在这部作品中,也可以窥见Hans Zimmer日后动作音乐风格的雏型,这样的音乐风格果然在1995年的《赤色风暴》中大鸣大放,在这部配乐中,Hans Zimmer将凛冽紧凑的电子节奏,深沉宏伟的人声,以及悲壮澎湃的管弦器乐,融合成豪情凛然的壮阔乐章,为Hans Zimmer赢得了一座葛莱美音乐奖最佳电影配乐,不仅成为Hans Zimmer作品中的一个转折点,也成为动作电影配乐中一部独领风骚的经典示范。

  不论是不是Hans Zimmer本人的作品,Hans Zimmer的风格和影响都处处可见,由于以动作派音乐大领风骚,动作音乐成为一般乐迷对Hans Zimmer的主要印象,不过对Hans Zimmer本人来说,做有深厚情感的音乐其实比做动作音乐更有意思,Hans Zimmer甚至说:一个音乐家一辈子大概只能写出两场最棒的飞车追逐音乐吧!照这种说法的话,Hans Zimmer的动作音乐产量恐怕老早就超出这种极限了,而且Hans Zimmer式的动作音乐在大量生产下,出现许多雷同的作品,渐渐不免也招致一些批评,认为这类音乐已渐无新意,沦为另一种制式罐头音乐,不过Hans Zimmer其实也尝试许多不同的音乐风格,如温馨的《怀胎九月》,可以算是Hans Zimmer献给自己女儿的作品,而《红色警戒》的省思与《爱在心里口难开》的明媚甜美,都是让人耳目一新的佳作,Hans Zimmer或许被贴上“电子动作音乐”的卷标,不过他并不是一个只擅长写电子音乐的音乐家。

  Hans Zimmer出身自一群深具挑战与实验精神的音乐玩家,而他的配乐成品也常是和这些出色的音乐工作者,包括了交响编曲,演奏,计算机合成剪辑以及指挥家等各种人才,分工合成,协力完成,近年他们甚至组成了工作团体Media Ventures,以充满创新和领先魅力的音乐风格,掳获了不少乐迷的心,成为当代电影音乐的一股新势力,而这种团队合作,群策群力的电影配乐组合,似乎也将成为一种潮流.
珍珠港  在电影《珍珠港》中,一曲《Attack》(攻击)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日本太平洋舰队攻击的序幕;在电影《角斗士》里,一曲The Battle(战役)把中世纪的血腥战场呈现了出来。雄壮、悲壮是Hans Zimmer的主旋律,除此之外,还有如《Crimson Tide》、《Hummell Gets The Rockets》(勇闯夺命岛主题曲)等音乐作品深受欢迎。
黑鹰坠落  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电影配乐奇才汉斯·季默(Hans Zimmer),与《角斗士》导演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合作,操刀战争巨片《黑鹰坠落》的音乐制作,再次运用他擅长的电子合成器和灵动的音符,营造出与影片融为一体的全景式氛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电影音乐中时时可威受到的典型阿拉伯风格的旋律和吟唱,于影片惨烈的影像画面之外,另辟一片飘逸、空灵的境界,引人莫名的思绪滑入沉静的天际,一场无根的战争,一群不知为何而流血的士兵,让人顿生无尽威慨。

  这是一张充满世界音乐(WorldMusic)的原声唱片。 作曲家汉斯·季默(Hans Zimmer)在这部描写联合国维和部队在索马里执行艰巨任务的电影中,把音乐气氛推到神秘、危险、诡异的极限。这张原声唱片收录了世界各地不同的声音:来自塞内加尔的Baaba Maal那属于非洲部落的原始咏唱和电子节奏配合得出神入化;来自澳洲的二人组合Deadcadance的女主音Lisagerrard继续发扬她在《角斗士》原声唱片中的空灵飘逸风格;阿尔及利亚的歌手Rachidtaha演绎了其作品。 除了歌曲部分外,其余的配乐部分也相当精彩。既有紧张刺激的电子节奏《Barra Barra》,也有气势汹汹的重型摇滚《Chant 》,还有带着索马里摩加迪沙当地特色的布鲁斯《Mogadishu Blues》。辽阔、大气却隐藏危机的战争气氛是这张专辑要表达的情绪。就像在炎炎烈日的沙漠,透过墨镜,你看到了金字塔————既看到了庄严,也看到了邪气,也许还看到了海市蜃楼,那是黑鹰坠落时幻化的光影。
20100824163729166439.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1/1 18:39:09 上传)

20100824163729166439.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1-14 18:22:58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88#

我的汉斯季默
调整大小 DSC_0004.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1/1 19:24:15 上传)

调整大小 DSC_0004.JPG

调整大小 DSC_0006.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1/1 19:24:15 上传)

调整大小 DSC_0006.JPG

调整大小 DSC_0008.JPG (, 下载次数:2)

jpg(2011/1/1 19:24:15 上传)

调整大小 DSC_0008.JPG

调整大小 DSC_001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 19:24:15 上传)

调整大小 DSC_0010.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89#

29. 狮子王
当听到生生不息的音乐的时候,非洲雄壮辽阔的大陆就展现在了我面前。
(转)The Lion King:

当太阳从水平线上升起,夜晚转成白昼,非洲苏醒了,万兽群集,荣耀欢呼,共同庆贺小狮子王辛巴的诞生。小狮子王辛巴在众多热情忠心的朋友的陪伴下,不但经历了生命中最光荣的时刻,也遭遇了最艰难的挑战,历经生、死、爱、责任等生命中种种的考验,最后终于登上了森林之王的宝座,也在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自然中体验出生命的真义。本片荣获1995年奥斯卡和金球奖最佳原著音乐和最佳电影歌曲两项大奖,成为迪士尼近年来最成功的动画电影。 专辑中开场的“生命循环”(Circle of Life)这首曲子,汉斯.季默 (Hans Zimmer)的配乐相当壮阔有气势,加上背景中非洲土语的和声,唤醒了苍茫大地上律动的生气蓬勃,呈现出非洲大草原中大自然与动物的生生不息,象徵旺盛的生命循环。整部原声带从一开始的无数动物奔驰在非洲大草原上的那种气势,再配上最后一幕辛巴把刚出生的小狮子举起给众子民看,只有这种诠释,才能感受到蕴藏在非洲草原中的那份生命力与朝气!杰出的摇滚巨星埃尔顿.约翰 (Elton John)、 奥斯卡金象奖作词家蒂姆.赖斯(Tim Rice)加上配乐大师汉斯.季默,这样的超级组合自然能撞出火花,三人的智慧成功地营造出非洲大地自然雄浑的生命气势。

The Lion King II - Simba's Pride:

在非洲的荣耀大地上,狮子王辛巴和妻子娜娜一同养育著他的女儿琪拉雅,也是未来的统治者。琪拉雅和年轻的辛巴一样,充满好奇与冒险的精神,并与da0疤的后代高孚成为莫逆之交。但da0疤的余党处心积虑要除掉辛巴和琪拉雅,好让高孚登上王位,贪婪的夺位险谋即将展开,辛巴父女如何化解两代间的误会,使荣耀大地继续生生不息呢?勇夺1994年奥斯卡最佳原著音乐及最佳电影主题曲两项大奖的《狮子王》,在佳评如潮的万众期待中终于推出续集《狮子王2辛巴的荣耀》,剧情更加精采充满张力,阐述生命与宽容的伟大;并由世界音乐大师李柏恩(Lebo M)与多位迪士尼配乐家共同谱写壮丽乐章,让音乐再现磅礴的气势,并能强烈感受到非洲草原的气息。本片并有多位在各个不同音乐领域的优异歌者们一同共襄盛举,例如:百老汇音乐剧女伶希拉赫德利与曾提名葛莱美奖最佳节奏蓝调男歌手的肯尼拉特摩尔深情对唱“Love Will Find A Way”流行版(为辛巴之女琪拉雅与高孚发现彼此情愫的定情曲);世界音乐女歌手安吉莉基乔也以非洲语唱出“We Are One”,传达对生命与爱的咏叹。《狮子王2辛巴的荣耀》让崭新的旋律与浓烈的情感更真实生动地诉说,超越国界、不分语言,使生生不息的精神,用音乐飘扬在每一个角落。

The Lion KingIII - Hakuna Matata:

其实本片在美国本地片名是叫做 The Lion King 1 ½,其它海外国家发行才都是称为 The Lion King 3,据说是因为迪斯尼觉得在许多非英语系的国家,“分数"并不是使用很普遍,因此海外版才直接称之为第3集。迪斯尼继推出《狮子王》电影后,后来又在1998年推出续集影音产品首映系列作品《狮子王2辛巴的荣耀》,一样颇受欢迎。过了几年后,迪斯尼才又推出了这部作品,本片内容与其说是一部续集,倒不如说是一个十分特别的《狮子王》“番外篇”搞笑版,由 Timon和 Pumbaa 大爆料,说出他们当初是怎么相识的,后来并且以他们的观点来重新还原《狮子王》的整个故事,原来这一对最佳拍档,在整部电影中都偷偷留下足迹,只是先前大家都不知道!他们从头到尾都意外地与狮子王 Simba 的命运相连结,后来当 Simba 由于父亲死亡而逃离荣耀王国时,终于遇上了他们,在他们的大力帮忙下,Simba 才得以度过难关平安成长,最后他们甚至全力帮助 Simba 重返荣耀王国,留下狮子王的经典传奇。(暂无原声碟介绍)
26444.jpg (, 下载次数:2)

jpg(2011/1/1 19:32:47 上传)

26444.jpg

rhytm122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 19:32:47 上传)

rhytm1222.jpg

return3342.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1/1 19:32:47 上传)

return3342.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90#

30. 细红线
这是张上了TAS天榜的唱片,效果自然没得说,除此外,音乐充满沉思而内省,算是Hams Zimmer另类的一张。
之前写过《细细红线》的电影影评,也就容我再唠叨几句这部电影的原声吧……
  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如此喜欢《细细的红线》,很多人说曾被《拯救大兵瑞恩》所感动,我却没有丝毫感觉。战争是讲究实际和战略最大化的,用八个跷勇善战的优秀士兵的性命来换取一个士兵的性命,是不可理喻的。《拯救大兵瑞恩》处处宣扬了战争中的人性之善,却根本没有考虑到战争的意义其实就是人性之恶之所作为。所以,只需简单思考一下,《拯救大兵瑞恩》有一个比较大的逻辑失误——不真实。
  真实的力量是可怕的,可以让人改变一个人的信仰;所以,《细细的红线》就让我感动的一塌糊涂。既然很多人在颂扬斯皮尔博格的《拯救大兵瑞恩》,我莫不如自我陶醉在《细细红线》的反叛精神中去。
  电影孰优孰劣就暂且不进行无意义的讨论了,有关于原声却可以好好评论一番。
  《细细的红线》原声配乐,这次走的是沉重路线,我认为Hans Zimmer是一个很能读懂导演心思的家伙,从整张原声专辑风格来说,Hans Zimmer摒弃了之前恢宏大气的手笔,转而用沉闷乃至悲怆的格调进行配乐。很显然,配乐家把握住了《细细的红线》的主题思想:所谓战争,没有正义的一方。这种悲天悯地似的情怀贯穿其中,让很多听惯了Hans Zimmer配乐的影迷有较大的不适应。所以,如果脱离了电影本身来欣赏这张原声专辑,就成了较为辛苦烦闷的体力活。这也可能是很多人忽视这张原声的根本原因。倒是《拯救大兵瑞恩》,配合上John Williams一贯的英雄主义高调华丽谱写风格,听感上要比《细细的红线》好很多。
  只是,绝大多数的时候,原声配乐的好坏不能以“好听”、“不好听”来简单区分。就好比恐怖音乐的配乐和迪斯尼动画的电影配乐,两者之间根本是无法进行对照的。《细细的红线》和《拯救大兵瑞恩》在情感交流上是没有交合点的,因此我很同意某些资深影迷说的:《细细的红线》和《拯救大兵瑞恩》是不可能有人会同时喜欢的——无论是电影还是电影原声……
  我最喜欢《细细红线》原声中太平洋土著民族的清唱曲目,我很不愿意却又不得不承认的是,第十轨《God U Tekem Laef Blong Mi》这曲目实在太出色了!尤其是Hans Zimmer在其中加入了大量的弦乐进行衬托,每次都能让我读出许多东西。也就是这一曲目,让我重新认识Hans Zimmer,也难怪电影最后把这首曲目放到了片尾,把导演所要诉说的一切尽在此音乐中。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还真不是假话,这种淳朴的清唱,宛如天籁,洗涤了战火涂炭的大地,让灵魂得到了归宿……
  如果大家有兴趣,建议大家去购买《细细的红线》的歌版:《Chants from thin red line》,其中不但收录了电影中出现过的三首土著民族清唱歌曲,也包括了更多这些“颂歌”。如果觉得《细细的红线》原声配乐太过晦涩,相信这张歌版专辑,能使得你读懂文明世界之外的野性美。
ceCvbLmh5nQzE.jpg (, 下载次数:2)

jpg(2011/1/1 19:54:29 上传)

ceCvbLmh5nQzE.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1-01 19:54:29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