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112131415161718» / 2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多年未出山,普及电影原声兼总结贴--续 50. 迪米屈.提欧姆金 Dm... [复制链接]

查看: 130330|回复: 276
141#

36. Michael Kamen 迈克.纽曼


(转)1948年4月15日,Michael Kamen在纽约出生,2003年的11月18日,他因为血管硬化在英国伦敦去世,终年55岁。称Michael Kamen是一名电影音乐家,或许反而将Kamen的音乐领域给狭隘了,毕竟早在为电影谱写音乐之前,Kamen早已凭着过人的音乐才华与丰富多元的音乐面貌,在音乐界闯出一片天地,他的作品型态囊括了摇滚乐,音乐剧和芭蕾舞剧,合作的对象从Pavarotti,Leonard Bernstein,David Bowie,Bob Dylan到Pink Floyd,演出的舞台从流行演唱会到英国皇家音乐剧院,也进一步的,从小银幕到大银幕,他纵横古典与流行乐坛,成为备受瞩目的音乐新秀,Pink Floyd的经典专辑《The Wall》里的管弦乐全部是他编写的,1990年柏林的The Wall演唱会的指挥也是他,就是墙倒下来的那场,还有Queen在白金汉宫的演唱会,还有The Cranberries的不插电演唱会,还有Metallica的交响与重金属演唱会……而成为一名电影音乐家,则进一步的将他原来已经十分多彩多姿的音乐事业带向了另一个颠峰。



Michael Kamen-Kamen的家庭

出生在一个地道的音乐家庭,他的父母以及周围的亲友几乎都是活跃的音乐人,同时Kamen也是一个标准的纽约人,他最初就在纽约著名的音乐学府Juilliard音乐学院完成了音乐教育,随后他的音乐事业也崛起在纽约。Kamen在Juilliard音乐学院主修双簧管,并且擅长钢琴,吉他与法国号等多项乐器,他所涉猎的音乐型态也同样的多样化,在求学期间Kamen就组织了融合摇滚与古典音乐风格的音乐团体New York Rock And Roll Ensemble,并陆续录制了很多张专辑作品,这些结合了古典与流行音乐风格的创作,获得了著名作曲家与指挥家Leonard Bernstein的赏识,并在伯恩斯坦的引荐下与纽约爱乐乐团合作,并且为交响乐团编曲,这也成为Kamen谱写交响音乐作品的开端。New York Rock And Roll Ensemble乐队在1973年解散,但Kamen仍继续在音乐上开发新的创造力与表现,他开始创作芭蕾舞剧,日后Kamen陆续创作了十多部芭蕾舞剧作品,作品中仍然展现了古典与流行结合的个人风格,同时这些舞剧作品也获得了纽约音乐界与文艺界的认同与赞赏,包括David Bowie、摇滚音乐界的Bob Ezrin、Dick Wagner、吉他手Earl Slick与萨克斯手David Sanborn都先后与他合作,不论是在古典音乐殿堂还是流行音乐舞台,Kamen都成为音乐界令人瞩目的新星。

Michael Kamen-Kamen电影之缘

1974年Kamen为电视纪录片《Christina's World》配乐,这是Kamen最早尝试配乐工作的作品,而他最早受到关注的电影配乐作品则是1985年的《Brazil》,之后Kamen的配乐工作不断,成为炙手可热的新生代电影音乐家,早期的知名作品包括了《Die Hard》与《Lethal Weapon》等系列。坦白说,Kamen早期的配乐作品虽架势十足,但偶尔却会有一些令人吃惊的表现,Kamen对原有音乐作品的运用始终有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但他至少在原著音乐的水准上有一定程度的表现。除了这些知名的动作电影配乐作品外,Michael Kamen写起感情深刻的作品来也相当出色,比如《Mr. Holland's Opus》、《The Winter Guest》和《What Dreams May Come Composer》,都展现了优美动人的抒情魅力。因为Kamen在音乐界中的广阔交游,许多知名的流行音乐巨星Eric Clapton、David Sanborn、George Harrison还有Queen等等纷纷在他的提议下参与电影音乐的表演与创作,Kamen也进一步的将他们的作品交响化或古典化,比如Queen在《Highlander》中的《Who Want to Live Forever》就是非常出色的例子,而与Kamen合作过的摇滚明星中,最被乐迷所熟悉的自然非Bryan Adams莫属了,Kamen与Bryan Adams合作的作品包括了《Robin Hoodrince of Thieves》的《Everything I do,I do it for you》、《The Three Musketeers》的《All For Love》,以及《Don Juan DeMarco》的《Have You Ever Really Love A Women》、《Lethal Weapon 3》的《It's Probably Me》,这些作品不仅是流行音乐排行榜上的冠军,获得葛莱美音乐奖的多项肯定,同时《Everything I do,I do it for you》和《Have You Ever Really Love A Women》也入围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著歌曲奖,而且这两部电影配乐在器乐作曲的表现上,也有相当出色的水准。
1996年Kamen为电影《Mr.Holland's Opus》配乐,不论是对原有音乐的选用还是原著音乐的创作,Kamen都展现了纯熟的音乐技巧与丰沛的情感,成功的刻划出电影的主题,可以说和男主角Richard Dreyfuss一起成为这部音乐电影的灵魂人物,之后Kamen与Richard Dreyfuss,以及该片导演Steven Herek成立了Mr.Holland's Opus基金会,这个基金会到现在已经捐助了超过几千件乐器给需要的孩子与学校,让音乐教育能普及到更多的地方。1997年Kamen荣获南加州大学音乐系的Magnum Opus奖,并且该校也设立了以Michael Kamen命名的奖学金。到他去世之前,Michale Kamen不仅是一名出色的流行音乐人和电影音乐家,同时也在音乐教育的推广上做出了杰出而且实质的贡献。
2001年,由Tom Hanks和Steven Spielberg监制的《Band of Brothers》是一部相当精彩的电视剧,而且刚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过,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它不同于以往叙事节奏很快的战争电影,由于是电视剧,《Band of Brothers》比一般的战争电影有更多的时间来描述探讨战争之下的人性与感情,而且由于篇幅的增加,《Band of Brothers》还让更多的角色站出来说故事,于是从连队长到医务兵,从士官长到役兵,整部电视剧彷啡枚战中的欧洲鲜明了起来,观众也通过101空降师E连的生活看到了大时代下的无名英雄。而为这部《Band of Brothers》作曲的音乐家就是Michael Kamen,他用丰富的音乐创作让整部电视剧产生了强大的活力与生命。
Kamen为《Band of Brothers》写的主题音乐,最能让所有人耳熟能详的当属《Main Titles》,这首音乐就是每一集播放之前的片头音乐,可以说它是近年来给人印象最深刻的配乐音乐作品,《Main Titles》一开始用温柔婉转的弦乐带起来,伴随着人声的吟唱,在第二次重复旋律时管弦乐与合唱层层交叠,渐渐雄壮,在停顿片刻之后又渐趋柔和,这样的主题音乐只能以“令人心碎”来形容,完美的表达出了《Band of Brothers》的主题——一群离乡背景的年轻人,在战乱之中相互依靠的友情。
同样的主题在《Band of Brothers》的原声带中不断出现,大部分都是在激昂的音乐过后,结尾回复到这段温柔的主题中,而在片尾曲中这段主题再次出现,开场由女声的吟唱带出,一开始相当的哀伤,但是接着当《Band of Brothers》主题出现之后,彷吩诟嫠吖壑冢即使在这样的战乱之下还是可以看到人性光明的一面,友情与善良,坚毅与勇敢。《Band Of Brothers Suite Two》是整张原声带中惟一一首快节奏的音乐, 在改变主要旋律之后,大量的弦乐加上长笛以及少量的鼓号,将《Band of Brothers》表达的英气焕发却又不失优美,最后弦乐再次出现,让整首曲子在温情中结束。
由于Kamen的音乐风格个性独立,因此在整部电视剧当中,弦乐占了绝大部分,管乐即使在出现的时候也并不飞扬跋扈,整张原声带几乎是一张能在夜半时分聆听欣赏而不会感觉嘈杂的专辑,Michael Kamen虽然已经去世,但他所留下来的音乐依旧能够感动和鼓舞人心,《Band of Brothers》也算是他留给世间人们最后也是最大的一个礼物。
200879181321.70274754.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2/9 21:46:52 上传)

200879181321.70274754.jpg

1302033.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2/9 21:46:52 上传)

1302033.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2-09 21:49:35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142#

我的Newman
调整大小 DSC_0089.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2/9 21:59:40 上传)

调整大小 DSC_0089.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143#

我的 Michael Kamen 迈克.纽曼 和Neman
调整大小 DSC_011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2/9 22:04:33 上传)

调整大小 DSC_0111.JPG

调整大小 DSC_0089.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2/9 22:04:33 上传)

调整大小 DSC_0089.JPG

调整大小 DSC_009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2/9 22:04:33 上传)

调整大小 DSC_0091.JPG

调整大小 DSC_0094.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2/9 22:04:33 上传)

调整大小 DSC_0094.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144#

兄弟连
极度流畅而磅礴的配乐,不亚于John Willams给我的感受!
试听页面:http://www.xiami.com/album/241488
(转)继《拯救大兵雷恩》后,好莱坞大导演斯皮尔伯格与两届奥斯卡影帝汤姆·汉克斯再度合作,推出有史以来造价最昂贵的电视连续剧《兄弟连》(Band of Brothers)。这个由二战期间美军在欧洲大陆作战的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的故事,总计拍摄成本高达1亿2000万美元。

在1998年为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宣传期间,男主角汤姆·汉克斯曾收到一名参加过二战的老兵亲手赠送的一本小说《战火兄弟连》。读完之后深受感动的汤姆·汉克斯后来把这部小说转赠给斯皮尔伯格,后者则后悔“没有早点看到这本书”,因此两人决定将其拍成电视剧。

经过八个月的拍摄,其中动用了五百个有台词的演员、一万个临时演员,由八个导演共同完成,这部长达10个小时、耗资1.2亿美元的“史上最贵”电视剧集终于诞生,并于2001年10月27日在HBO独家首映。

有这样大手笔的制作,配乐方面自然马虎不得。以致命武器、X战警等配乐著称的奥斯卡最佳配乐大师Michael Kamen(麦可卡门),此次为这张电视影集原声带,谱写出多首令人动容的佳作。虽然这是一部描写战争的影集,但是在音乐的呈现上,却跳脱出单纯制造紧张情绪及肃杀气氛的狭隘音乐内涵,辅以唯美的合声与弦乐声墙,带出战场中难能可贵的人性与感情,时而激昂,时而沉吟,牵动着乐迷与观众的情绪。
546566.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2/9 22:10:36 上传)

546566.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2-09 22:13:24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145#

这个男人有点色(唐璜)
发烧名片片,记得不错上过TAS榜的,至少是上过刘汉盛榜单。音乐当然没法说,好听得不行。
试听页面:

(转)唐璜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笔下的一个善于勾引女性的风流人物形象。而这部影片的主人公唐璜·德马科亦部分地取材于拜伦的长篇诗体小说《唐璜》。因而在影片的片尾字幕中还异乎寻常地加入了拜伦的感激之辞。当然,这部影片所叙述的并不是拜伦笔下的唐璜。故事描写强尼戴普饰演的西班牙男子,一直认为自己就是唐璜,在电影一开始,因为成功地勾引了此生最后一名女子的爱恋,而爬上高楼准备光荣的跳楼而死。 马龙白兰度饰演一位即将退休的心理医生, 在劝退强尼戴普自杀的念头,展开为期十天的医疗过程。在这之中,老医生发觉这个男人其实正常得不得了,只是他也许早已参透人生真谛,因此眼中所见,便与凡夫俗子不同。 一天一天倾听男子这一生的恋爱故事,医生开始怀疑生命中真与假的界限到底在哪,他开始为男子的浪漫所感染,与妻子平淡的生活也重新迸出火花。

本片获得过三个影展奖项及其他四项提名,包括奥斯卡最佳原创电影歌曲提名及金球奖最佳原作音乐提名。

由布莱恩.亚当斯、Robert Jonn Lange及迈克.凯曼三人联手创作的主题曲Have You Ever Really Loved A Woman?是本片配乐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一首很出色的主题曲。本曲除了收录在电影原声带之外,也收录在布莱恩.亚当斯的 CD 《摇滚天堂》之中。在原声带中除了收录了布莱恩.亚当斯的演唱之外,还有外语版Has Amado Una Mujer De Veras?,这个版本以柔美的拉丁吉他伴奏,迈克.凯曼亲自演出,也是一个十分罗曼蒂克的版本。这首作品是整部电影配乐的主轴,旋律本身即浪漫多情,由伦敦管弦乐队配合演出的曲子,在迈克.凯曼的精心编排下,将这首曲子的表达处理的变化多端,但绝对不脱浪漫唯美的情绪,充满了奇异动人的遐思。

这张CD亦入选刘汉盛榜单100碟,是音响发烧友心目中的试音天碟。
56778654.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2/9 22:23:43 上传)

56778654.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2-09 22:28:39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146#

侠盗王子罗宾汉
又一部交响乐风格的配乐,动听而知名。


试听页面:http://www.xiami.com/album/241468
(转) <侠盗王子罗宾汉>在配乐上最为观众所熟知的,当然是它的排行榜冠军主题曲Everything I Do , I Do It For You,这首由Bryan Adams,R.J.Lange与Michael Kamen联手创作的主题曲,虽然在当届金像奖,遭到<美女与野兽>三首主题曲围攻而不幸败北,不过在卖座与葛莱美音乐奖上倒是大出风头,此外,向来以现代警匪动作配乐闻名的Michael Kamen,也藉此展现了一番古典侠情的配乐实力.对我来说,<侠盗王子罗宾汉>在音乐上有几项比较吸引人的演出,包括以Everything I Do , I Do It For You为基调的Love Theme,一个非常出色的罗宾汉管弦主题,以及整体蕴酿的一股古朴清幽的自然情调.

  一开场Overture,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罗宾汉主题,和老一辈音乐家如Erich Wolfgang Korngold或John Barry笔下的罗宾汉相较之下,Michael Kamen确实写出了新一代管弦动作电影音乐所须要的气势与张力,这个主题同时也是整部配乐在动作音乐上的主轴,如From Chains To Freedom,The Escape To Sherwood,Training-Robin Hood ,The Prince Of Thieves与The Final Battle At The Gallows,这几段动作音乐基本上都以罗宾汉主题为基础进行变奏,而且每一个段落都有相当不错的表现,当中又以The Final Battle At The Gallows中的决斗场面描写最为出色,虽然这部配乐中的动作片段并不如预期的多,但作曲水准不俗而且整体表现十分平均,Michael Kamen的风格不若Korngold那般华丽强势,但旋律轻盈优雅,气氛描写紧凑,仍十分有娱乐性,不过听起来老是觉得很”惊险”,不是音乐写的很”惊险”,而是乐团的演出让人觉得”惊险”,常有一种力道摧不上去的感觉,特别是铜管的表现,坦白说我个人也谈不上是有能力评鉴乐团演出的专家,只是这张原声带的某些时候常会让我听得很不顺耳,老觉得铜管部有破功的危险.

  至于Love Theme,当然就以Everything I Do , I Do It For You贯串全场,这本身就是一首很动听的歌曲,运用在管弦配乐中也的确不必在编曲上太伤脑筋,大多数的时候只要平铺直述,效果自然就十分出色,Bryan Adams的流行乐版味道较为苍劲,但仍不失深情,而Michael Kamen的管弦处理则采取轻柔婉约的色调,如Maid Marian,Marian At The Waterfall即是典型的表现,Michael Kamen偏好使用双簧管,竖琴一类的乐器,编织成十分清幽古朴的情怀,这份天然纯朴的风味,也是我个人觉得这部配乐颇为吸引人的特色之一,如Sir Guy Of Gisborne,同样运用音色古朴的木管乐器,营造出一股清新温和的幽情,最有趣的一段是Little John And The Band In The Forest,Michael Kamen以拿手的双簧管与清新的拨弦乐器,谱写了一段田园味十足的怡人乐章,后段管弦的加入亦是活泼轻快,神采奕奕,Kamen笔下的绿林好汉们,除 了有Korngold笔下那种豪爽明亮神气外,又多了几分不计名利,无欲无求,闲适自在,单纯古朴的乡间韵味.

  几段较为阴暗的描写,如Prisoner Of The Crusdes,The Sheriff And His Witch,Abduction等,Michael Kamen的作风不温不火,音色虽然透露着黑暗与阴沈的色调,但并不会非常强烈,感觉反而是比较阴柔的,同时也使用音色较为古老温和的木管乐器加以润色, 塑造成深幽神秘的悬疑感.

  整体来说,Michael Kamen写出了这个时代古典侠义电影音乐应有的风味,同时也为罗宾汉的传奇注入了一些新的质感,如在典型且必备的英雄乐章与Love Theme中,也将一股民谣式,田园式的乡野风格加入其中,既保持了罗宾汉历史传奇的古典质感,也加强了绿林好汉,流落野林草莽的印象,塑造的风格是乡野 的,民间的,同时也是怡然自得,清心寡欲的,相对于过去同类题材电影配乐的全然英雄主义,算得上是另一种新世代的诠释观点.(By Loyalwise Ye)
d82649eu39n.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2/9 22:34:25 上传)

d82649eu39n.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147#

美梦成真
总的来讲,Kamen的配乐非常讨好耳朵,属于我最喜欢的一类(俗啊俗),可惜很少搜到。


(转)《美梦成真》是迈克.凯曼至今最出色的配乐作品之一,甚至在我看来,它对这个动人故事的真情詮释,只怕还强过导演过於夸张浮华的视觉堆砌.其实这个故事的本身实在十分迷人,充满了感动,温柔,传奇与想像力,导演的唯美风格固然塑造出不少动人的时刻,然而如果一些景像能够处理的更收敛一些,或许那种”此景只应天上有”的瑰丽,才能真正的,令整个故事更加炫烂动人,而不是沦为令人视觉疲劳的色彩包袱。

  迈克.凯曼为本片创作了两个令人著迷的主题旋律,也正呼应了电影中两个主要的主题,爱情与亲情.Beside You是迈克.凯曼和Mark Snow(X档案)合作打造的主题曲,不论就一首歌曲或是就一个乐章来说,我个人觉得都是98年最出色动人的电影主题(曲)之一,这首曲子词曲之间皆薀含著一种深情款款的相繫与关怀,暮暮朝朝,青丝白头,用来詮释故事中生死无阻的爱情,有命中注定的美,也有诚恳无华的真.而Children's Melody( Longing (Lost Children) ),是迈克.凯曼继<冬天的访客>与<春风化雨1996>之后,再次展现其细腻动人的钢琴风格,这个主题描述克里斯提与子女间的情感与争执,飘渺淡雅间带了一些些感伤的色调.亲人之间的情感是很微妙的,有时不免有些难解的心结,但在心灵深处,却始终有著不言而諭的关怀,怕只怕错过了表达的时机,而成为无解的遗憾.

  I Once Met This Beautiful Girl By A Lake一开场即以吉他和双簧管演出动人的Beside You,描绘克里斯提和安妮的初遇,单纯清新的质感中,展现了一场年少轻狂的邂逅,然而旋律中的深情真切,却让这场不经意的相遇,化身为生世相许的约定.第二段音乐That Was The Last Time We Saw The Child,描绘克里斯提失去子女的回忆,感伤中却透露著一股柔和与明亮,暗示著死亡将开啟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第二轨曲目描写克里斯提的意外,他的灵魂在人间游荡,徬徨而难以置信,这段音乐中最抢眼的是最后一个段落Annie Loses Faith,描写安妮的伤心欲绝与崩溃,笛声和提琴刻划出一种难以承担的心痛与煎熬.第三轨曲目是我个人最喜爱的曲目之一,Summerland-the Painted World描写克里斯提在安妮的画,也正是他的天堂中醒来,Beside You变奏出开阔动人的视野,The Painted Bird Flies同样由Beside You变奏而来,描写天堂中随心所慾的飞鸟,虽然那隻鸟长的好诡异,画面好假,不过音乐美的好神奇兴奋,Christy Flies以Beside You的前奏融合了飞奔的交响乐,描写克里斯提跃下瀑布的奇景与飞驰,整段音乐一气呵成,充满了神奇与瑰丽,各个段落同样都由Beside You变化而来,却各具鲜明的特色,这也证明了Beside You这首曲子,从前奏,间奏到本乐都十分动听,都可以变化出动人的配乐.

  Marie's World描述李欧娜的天堂,又和克里斯提的天堂,呈现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神奇綺丽,结尾时以钢琴带出了克里斯提子女的主题Children's Melody,表明了李欧娜的真实身份.Annie's Suicide/Soul Mates以柔美古典的钢琴竖琴开场,描绘出安妮的悲伤与心力交瘁,安妮终究走上自杀一途,后段音乐在悽惻中爆发出哀莫大於心死的沈痛,描写在安妮画中崩溃凋零的紫树,是一段兼具悲愴情感与戏剧性的作品.

  接下来的音乐In Hell/Stormy Seas/Recognition (Albert Is Ian),描写克里斯提与引渡者会面,找寻进入地狱拯救安妮的方法,其中经过充满迷失灵魂的阴暗海洋,直到进入地狱又是一幕暴戾颓靡的悲哀景像,最后一段音乐Recognition,再次浮现克里斯提子女的钢琴主题,表明亚伯特的真实身份.整段音乐力道充沛,颇有<撕裂地平线>黑暗强劲的威力.Sea Of Faces/Falling Through Hell以Beside You婉约开场,是一段令人不自觉心碎的音乐,Annie's Room则描写安妮的地狱,那裏的景像正是克里斯提与安妮的梦,然而在安妮的地狱裏,一切梦想都成为癈墟残瓦,满目疮痍.

Beside You/Divorce依然以Beside You变奏而来,大提琴沈稳温暖的音色,描绘出克里斯提与安妮的相爱与相持.Together In Hell/Death And Transfiguration/Together In Heaven描述克里斯提与安妮的爱打破自然的定律,一同回到天堂的过程,不过这样描述好像又有些不太传神,其实在故事中,所谓的天堂是心灵充实的人死后的感受,而地狱则是失去灵魂的人死后的心灵麻木,还记得亚伯特对地狱的描述吗?在地狱裏最可怕的,是”lose your mind”,所以与其说克里斯提带著安妮离开地狱回到天堂,倒不如说克里斯提用无悔专一的爱,找回安妮崩溃迷失的爱与心灵.这段音乐中有许多动人的片段,最令人喜悦的时刻,莫过於最后一家人在天堂中重聚的景象,而Beside You自然是最合适的音乐.最后Reunited/Reincarnation/When I Was Young这段清灵迷人的尾声,搭配小安妮与小克里斯提在人间重逢,画面到情境,将整部影片中生生世世,命中注定的相爱,留下了十分动人,而且回味无穷的唯美结局,这部电影也证明了,很美的文艺片不一定要找很美的主角来演的,最重要的是要故事动人,就算主角是不俊不美的中年人,一样可以引起观眾的共鸣.

  迈克.凯曼这部作品堪称是他这几年来,许多配乐历练后的里程碑,因为这部配乐中将许多他过去作品中出色的磨练与技巧,做了一次出色的发挥,<撕裂地平线>也好,<冬天的访客>也好,或者是<春风化雨1996>,迈克.凯曼将其中许多令人激赏的手法,发挥的更加成熟感人,形成一种风格化的崭新魅力.
667788965.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2/9 23:00:42 上传)

667788965.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2-10 11:18:05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148#

生命因你而动听
超好听的配乐,温暧且温馨,柔情而感人。
(转)本片大陆译名为<霍兰先生的乐章>,台湾译名为<春风化雨>,在香港译为<生命因你而动听>。三者中我最喜欢<生命因你而动听>,柔美抒情,意味隽永,又把片子的主题清晰的道出。

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成功的励志电影,也是一部成功的音乐电影.基本上这是一部由音乐来带动的电影,而且在原著音乐和既成音乐的选用上都有很出色的成绩,也因此两张原声带都是不错的专辑.这里所介绍的专辑收录的是由 Michael Kamen谱写的原著音乐,配乐中的人物主题,包括了Mr. Holland的妻子,儿子与学生,每一个主题旋律都十分优美,而且在原声带中都有完整优美的音乐铺陈,Kamen透过这些音乐主题,连串起Mr. Holland的一生,这些主题最后汇整成Mr. Holland的交响曲An American Symphony,成为一首极为明朗振奋,充满热情与力量的壮丽作品,也带来电影中最为高潮的一刻,相当的动人与抢眼.这些音乐主题几乎都是在电影开拍前,Kamen就与导演Stephen R.Herek取得共识事先完成的.

Kamen以充满感情与旋律美的主题,加上完整的表达理念,架构成一部优美,动人,而且也相当撼人的配乐作品,至于电影中一些较富通俗色彩,以及表现时代背景的流行歌曲,则收录在另一张原声带中.(loyalwise)
4657875787.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2/9 23:05:11 上传)

4657875787.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149#

妙想天开
非常有意思的一部电影,典型的黑色幽默。当时没有注意配乐,Kamen的成名作品,当然要推荐一下。
(转)特里·吉列姆最受赞誉的电影,里面收录了电影里所有的配乐,当然包括那首贯穿始终的Brazil,还有Michael Kamen根据这首歌的曲调谱写的变奏,我挺喜欢这张原声的,说到配乐家,其实他不只在电影配乐界混,Pink Floyd的《The Wall》里面的弦乐都是他编配的,同时他还跟无数著名摇滚乐队合作过,1985年的这张《Brazil》正是他作为电影配乐师引起广泛注意的第一部作品,非常动情的作品,少见,值得收藏。(转自网友吉啊吉啊吉啊吉啊吉
565547677.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2/9 23:09:17 上传)

565547677.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150#

精选集
除了兄弟连外,基本他的代表作都节选了。
d11703oq17n.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2/10 10:08:38 上传)

d11703oq17n.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