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617181920212223» / 2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多年未出山,普及电影原声兼总结贴--续 50. 迪米屈.提欧姆金 Dm... [复制链接]

查看: 130302|回复: 276
191#

万世英雄
我仅有的一张罗萨的作品,确实了得的配乐。
(转)Silva Screen Records是近年来,将电影音乐”考古”的工作做的最彻底的唱片公司之一,而这张以Miklos Rozsa史诗电影音乐为主题的专辑,可以说是其中的代表作,Silva Screen后来发行的许多合集中,仍然时常将这张专辑的曲目收录其中。
   <万世英雄-El Cid>是这张专辑中最棒的作品之一,这部历史大戏同样由<宾汉>的却尔登希斯顿主演,时空背景则转换到十一世纪的西班牙,又是Rozsa精心研究的历史配乐杰作,音乐中将西班牙古典民谣与Rozsa个人的音乐语言合而为一,展现一股迷人瑰丽的史诗美感。选录的作品分别是作风英挺华丽的序曲,以及道尽乱世儿女,侠骨柔情的Love Scene,是我个人觉得整张专辑最迷人的作品之一。
  <Beau's Brummell>则将气氛一转,将音乐背景带到19世纪的英国王室,开场的王室鼓号在气质上和<宾汉>一类的作品有很大的区别,后段作品则流露悲哀的感伤情绪。而<All The Brothers Were Valiant>同样以19世纪为故事背景,展现明亮优雅的英雄风范。另一部同样展现十九世纪欧洲风情的,是Rozsa早期的代表作<包法利夫人-Madame Bovary>,这里选录的华尔滋舞曲曼妙优雅,精致华贵,既能展现时代场景的绝代风华,同时也是充满Rozsa个人音乐语法的独特作品,我个人常觉得即使是写华尔滋这种,在电影中最常用来描写宫廷夜宴与上流社会的曲式,音乐家还是应该要能写出自己的格调与风味,才称得上是别出心裁的上选作品,毕竟现代的音乐家把音乐写的再怎么像约翰史特劳斯,也不会就变成约翰史特劳斯的,而Rozsa的这首作品正是那种既有气氛,又能让人觉得不落俗套的创作。
  从一千零一夜的神话,古罗马的战功伟业,圣经的传奇,西班牙的历史英豪,到十九世纪的英国王室,欧洲权贵,在这张精选集中,Miklos Rozsa的音乐带领着乐迷与影迷,走入好莱坞史诗钜片,经历将相王候的鸿图霸业,时代儿女的爱恨情仇,历史王朝的兴亡起落,Miklos Rozsa用音乐,打造了人们对历史的想像与憧憬,这张堪称重量级的精选集,为Rozsa配乐生涯中这些辉煌的时刻,做了出色的纪录与见证。(by Loyalwise Ye 2000/4/27)
1294922296.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2/12 22:03:30 上传)

1294922296.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192#

原帖由 zjize 于 2011-2-12 8:29:00 发表
Max Steiner的作品的录音太早,很多都没有发行过原声,尤其是CD时代,很难找到过其它,就算找到音效都不太好。

对的,是一系列所谓的REMASTERING老片原声,我旅加时在HMV看到卡萨布兰卡那张碟毫不犹豫就买下了,因为实在喜欢那片子,但一听之下觉得有上当感觉,电影对话占了一半时间以上,而且价格是原声柜台里最贵的一张,连税要30刀以上。昆丁的电影原声也经常有对白,但就听CD而言是恰到好处。
以前也会在广州淘YLJ,时不时会找到喜欢的,我等低收入月光族这边出粮那边就上交给JS,不过现在此行业似乎式微了,俺也才逐渐开始摆脱月光光。
TOP
193#

44. 艾略特·高登索 Elliot Goldenthal

Elliot Goldenthal主要是给科幻大片和小众文艺片配乐,风格极端奇异,混杂了20世纪学院派,爵士乐和电子乐等风格。著名作品有Alien3,Michael Collins,Heat,Sphere,FF电影版等。

Elliot Goldenthal是纯正的New Yorker,1954年5月在布鲁克林出生,小时候学习过钢琴。他小时候最喜欢听的是jazz和rock,十多岁的时候在一个Blues乐队里兼主唱,钢琴和小号。在14岁就写出了第一部芭蕾舞剧音乐,在他所在的高中首演。到了1972年,经伯恩斯坦的推荐,在科普兰的家中跟随他学习音乐。Goldenthal学习非常勤奋,经常问科普兰关于各种音乐风格的问题。他经常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从Jimi Hendrix到Charlie Parker到马勒,一遍又一遍地听。他后来讲述这段经历的时候,引用了很多古典作曲家都在很多领域有所贡献的事例,来说明一个作曲家应该掌握多种曲风。

Goldenthal后来进入著名的曼哈顿音乐学院跟随科普兰和科瑞里亚诺学习作曲,这时候他的偶像是Bernard Herrmann,40-60年代好莱坞的著名配乐家。在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之后,他在舞台剧方面获得了一定的名声,在1979年给一部电影Cocaine Cowboys配乐,这也是他第一次接触电影音乐。然而直到10年之后,1989年,他才完成了第二部电影配乐,根据Stephen King小说改编的《夜半仔敲门》(Pet Semetary),从此正式开始了他的电影配乐生涯。

他1990年的作品"Shadow Play Scherzo",为伯恩斯坦70岁生日而作,由布鲁克林爱乐乐团首演;1996年的清唱剧"Fire Water Paper",纪念越南战争20周年而作,首演时,由小征泽尔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马友友演奏大提琴。这只是他的标题音乐作品中最著名的两部而已。

1980年,他和舞台导演Julie Taymor相识,当时的介绍人说道,“我认识的这个人,她的作品和你的一样怪异”,他和Taymor的合作造就了一系列舞台剧的成功,舞台清唱剧"Juan Darien: A Carnival Mass",芭蕾舞剧"Othello"是其中的两部,也因此他们两个走到了一起。在1999年和2002年,已经成为Goldenthal妻子的Taymor导演了两部电影,Titus和Frida,他们天衣无缝的合作得到了影评人的赞赏,Goldenthal也在2003年得到了他第一个小金人(之前他只在94年和96年因为《夜访吸血鬼》和《傲气盖天》获得过两次奥斯卡提名)。

Elliot Goldenthal最为大众所知的还是他在电影音乐上的表现,直到今年他一共给29部电影配了乐。相比其他电影音乐人来说,他的作品的确不多,原因当然是他在舞台和音乐厅几乎同样活跃的表现,不过由于电影音乐更容易被出版为CD,所以人们接触他的作品,更多的是从电影音乐开始的。他配乐的电影既有艺术水准颇高的arthouse film,也有大投资大制作的商业片,不过颇为可惜的是,由于一些他以外的原因,这些商业片的票房表现大多比较一般。

而且,对于他的诡异多变得曲风人们也是褒贬不一。他的曲风通常能把无调性的不和谐和宏大的旋律糅合在一起,有时候甚至是糅合在同一首曲子中。一个Goldenthal的爱好者会把Alien 3的配乐捧为经典,但同样的"meaningful noise",无调性和多调性的writings到了另外一个人的耳朵里可能就会变成毫无意义的噪音。而另外一些人则更喜欢他较为easy listening的作品,例如《傲气盖天》,《弗里达》,然而在Goldenthal爱好者眼中,这些作品或多或少地放弃了Goldenthal的一些本色元素,评价也因此较低。
121101_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2/13 11:46:12 上传)

121101_2.jpg

1287135101_hSEX_4.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2/13 11:46:12 上传)

1287135101_hSEX_4.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2-13 11:48:48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194#

原帖由 yongdape 于 2011-2-12 23:49:00 发表
原帖由 zjize 于 2011-2-12 8:29:00 发表
Max Steiner的作品的录音太早,很多都没有发行过原声,尤其是CD时代,很难找到过其它,就算找到音效都不太好。

对的,是一系列所谓的REMASTERING老片原声,我旅加时在HMV看到卡萨布兰卡那张碟毫不犹豫就买下了,因为实在喜欢那片子,但一听之下觉得有上当感觉,电影对话占了

偶是20米以内拿下的,YLJ里,这是淘电影的最佳迷途,偶以为。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195#

夜访吸血鬼
很美的音乐,这部电影也不错,推荐!
(转)美国旧金山。吸血鬼路易接受了一名名叫马洛伊的青年的采访。路易说,18世纪时,他是一位庄园主。妻子去世后的一天,他遇到一个名叫莱斯塔的阴阳人。莱斯塔其实是吸血鬼,路易临死喝了莱斯塔的血,所以也变成吸血鬼。在新奥尔良,路易发现了孤女克劳迪娅,他由于无法控制自己就吸了她的血。莱斯塔就将她变成一个永远不会老的小吸血鬼。几十年过去了,现在克劳迪娅越来越憎恶莱斯塔。在路易的默许下,克劳迪娅企图杀死莱斯塔:她设计诱骗莱斯塔,割破他的喉咙,将他抛弃在沼泽地里。当克劳迪娅准备起程去欧洲时,并没有死的莱斯塔袭击了他俩。
  许多年之后。在巴黎,路易遇到许多吸血鬼,其中有400岁的剧场老板阿曼德、**狂圣地亚哥。他怀疑克劳迪娅谋杀过他们的同类,在吸血鬼世界中只有这一种罪。克劳迪娅发现最近路易对阿曼德发生了兴趣,所以冷落了她,她坚持要路易将她看中的女人马德琳变成吸血鬼,当她的伙伴。圣地亚哥抓住克劳迪娅和马德琳,将她们暴露在阳光之下处死。
  路易使用长柄大镰刀和火摧毁了圣地亚哥及其一伙同类,然后放火烧了剧院。当他和阿曼德分手之后,路易从强制观众看电影的新办法中体会到现在已经是20世纪了。1988年,路易回到新奥尔良,并且又碰到莱斯塔。后者直至现在伤口仍然没有养好,继续过着哀愁的隐居生活。……
  采访到此结束了。马洛伊便乞求路易也将他变成一个吸血鬼,但是路易十分厌恶地离开了。马洛伊十分失望,遂驱车回家。在路上,他遭到莱斯塔的袭击。此时,莱斯塔靠吸年轻人的血已经返老还童。他答应将这位诚心诚意的采访者也变成吸血鬼。
本专辑由美国配乐人Elliot Goldenthal作曲,Elliot Goldenthal就读于著名的曼哈顿音乐大学,从师于Aaron Copland和John Corigliano,并在1979年为低成本电影"CocaineCowboys"谱写了配乐。Goldenthal第一部真正意义的电影原声作品是1989年为Mary Lambert的恐怖电影"PetSematary"谱写的配乐,并很快成为原声界一位受欢迎和尊敬的配乐人,无疑的是Goldenthal是当今最具创造精神的先锋配乐人之一。他的作品中运用大量的电子乐和其他器乐,并能和电影情节很好的衔接在一起。近几年Goldenthal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主要以铜管乐,弦乐为主(特别是萨克司),并溶入了爵士,摇摆乐,大乐队元素在其中。他主要成功作品包括: "Alien 3" (1992), "Demolition Man" (1993), "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 (1994), "Batman Forever" (1995), "Heat" (1995), "A Time to Kill" (1996), "Batman and Robin" (1997), "Final Fantasy: The Spirits Within" (2001) and "Frida" (2002)还有"Michael Collins" (1996), "The Butcher Boy" (1997) and "Titus" (1999).除了电影配乐Goldenthal经常为戏剧,音乐会等谱写曲子,他著名的非电影作品有:为纪念越南战争谱写的交响乐 "Fire Water Paper", 狂欢节曲目 "Juan Darien", 芭蕾舞剧 "Othello" (2003被改为电视电影), 百老汇曲目 'The Green Bird'.最近Goldenthal正在为一部根据18世纪经典小说改编的歌剧制作谱曲,该片将于2005年上演。
1994 金球奖 - 提名, 最佳原声音乐奖- 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
3327241244619907.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2/13 13:04:07 上传)

3327241244619907.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196#

弗里达
异国风情味很足的配乐,奥斯卡得奖的片片。

(转)如果没有音乐,《弗里达》这部电影会逊色很多。骤听之下,这张原声唱片会让你以为是阿莫多瓦的电影配乐。因为那些弗拉明哥的吉他,那些铿锵有力的节奏,那些斗牛士般的激情,都带着西班牙的特色。再听的时候,又会想起《乐满夏湾拿》(Buena Vista Social Club)里面那些古巴老艺人沧桑的钢琴和吉他,还会勾起许多来自巴西的音乐回忆。
其实,这是一张地道的墨西哥唱片,地道的墨西哥民谣,其中闪烁着拉丁美洲音乐文化的光辉,在今年奥斯卡颁奖晚会上,最佳原创配乐《弗里达》的得奖者艾略特(Elliot Goldenthal)激动地说:“我将这个奖献给我们努力所建设的一条通往墨西哥人民、艺术传统、个人遗产和政治艺术的桥梁。为你,墨西哥!"
在这部讲述疯狂的激情与艺术灵感的电影中,音乐随处绽放出耀眼的火花。电影开始时《漂浮的床(The Floating Bed)》中欢快的吉他就散发出热情活泼的拉美气息,弗里达虽然已无法行走,但躺在床上也要参加自己的画展,音乐衬托出她那倔强坚强的性格。影片中有不少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片段,都少不了音乐的渲染。当弗里达与迪戈的摄影家女友在舞会上相遇,两个女人翩翩起舞跳起探戈。在这场阴柔中暗藏刀锋的较量里,弗拉明哥节奏的歌曲仿佛把舞场变成了战场。当弗里达知道迪戈的风流韵事后,怒剪青丝一幕,硬朗的节奏与剪刀下纷飞的长发,衬托出她愤怒心碎的哀伤。就连弗里达到了法国,听到的老爵士乐,也带着几许拉丁美洲乡愁的味道。在影片结尾处,老歌手沧桑的面孔唱出缅怀弗里达一生的歌曲,随着弗里达的生命随床一起燃尽,画面的切换让歌声与人生的交错构成一个个犹如MTV的片段,分不清画里画外,何处魔幻,哪里现实。
当听到一首首墨西哥民谣响起时,我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乐满夏湾拿》里面那些乐观、热爱音乐的老艺人,他们有着和弗里达一样的执着和坚持,他们制造的原声唱片和《弗里达》一样动听,在他们艺术中闪光的都是拉丁美洲的优秀文化———热情、明快、充满灵感。
30928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2/13 19:49:52 上传)

309281.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197#

傲气盖天
激昂而动听的音乐,相当吸引人。个人非常喜欢的配乐,没办法了,俗啊。
故事从1916年爱尔兰武装叛乱失败、反叛领袖被处决说起。作为叛军年轻指挥官的迈克尔·柯林斯也被关押。获释后,他与哈利·勃兰德一起再展反旗。这次,他们放弃大规模武装起义,而是开展 游击战和暗杀行动。在一次行动时,柯林斯受伤,由凯蒂进行护理,并逐渐建立起恋情。后来,柯林斯被迫放弃暗杀行动,进行大规模作战,爱尔兰共和军因此受到重创。柯林斯在充当停火协议的主要谈判者期间惨遭暗杀。
4222121296036184.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2/13 20:06:40 上传)

4222121296036184.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198#

蝙蝠侠与罗宾及永远的蝙蝠侠


相当有气氛感而且动听的一部配乐,非常喜欢,可惜找不到碟。
(转) 要说“蝙蝠侠与罗宾”("Batman&Robin")的这部电影原声是一部唯大腕是瞻的拼凑作品也不错,反正AMG是这么评论的,说原声大碟和这部电影一样,像一份超载的遗嘱,找来一大帮明星作秀,却不知道自己要的风格到底是什么,跨文化的市场贩卖行为大于艺术本身的动机。电影原声的效果也一样,是几乎收容了所有美国流行乐种类的大杂烩,从典型的美式另类摇滚R.E.M,Smashing Pumpkins,Goo Goo Dolls,到时髦的电子摇滚Lauren Christy,Arkarna,碎拍R&B的Me'Shell,再到流行民谣Jewel以及hip-hop说唱曲。换个说法,从这么一张唱片里你起码能找到至少一首让你满意的歌曲,不管你喜欢什么风格,除非你像我的一个朋友一样只听Indie。
  按AMG的说法,Batman&Robin除了Smashing Pumpkins和Underworld的露脸,几乎一无是处了。不过我们抛开一个电影原声所要求的整体概念,单单从每首曲子本身来评价这张专辑,至少它还是值得我们听5遍以上的。如果说电影里最大的噱头是施瓦辛格的主演。那么原声里最大的明星就是Billy Corgen了,“The End Is the Beginning Is the END”一曲是专为这部原声制作的,专辑结尾这首歌再次出现,名字叫“The Beginning Is the End Is the Beginning”。开始就是结束就是开始,玩深沉的标题其实是个小伎俩。这首曲子融合了Smashing Pumpkins拿手的重型另类摇滚曲风和电子舞曲风格。甚至在某种情绪上接近低迷唯美的"Adore",尤其是结束曲的那首“The Beginning Is the End Is the Beginning”,在节奏更加幽深缓慢的时候,Billy Corgen的忧郁和美丽才更加冰冷刺骨,The Beginning Is the End Is the Beginning,它的确该收入Adore里,既可以是那张专辑一个完美的开始,也可以是一个完美的终结。
  将不同曲风的作品统统加入电子节拍是这张电影原声的主题,R.E.M后期重返车库(garage)摇滚的Revolution,Jewel的畅销抒情曲Foolish Games都多多少少被电子节奏所收容。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颇为走红的英国Dance-pop乐团Moloko,Moloko出身于一个小唱片厂牌Echo,这也许是他们尚未进入顶尖流行殿堂的唯一障碍。但这只让人琢磨不透的电子乐团具备了流行旋律,动人的节拍,柔美暧昧的女声,大概只差个如西城男孩一般积极向上的活泼形象了(图为moloko的造型,又是一对类似于Pulp的英国精神病患者形象)。对于Moloko而言,他们的音乐如同他们的生活,大致相应于一个游戏和拼贴的时代。乐队两名成员MARK BRYDON和ROISN MURPHY(女主音)把Trip-hop,Drum&bass,Hip-hop说唱,Funk节拍融合到自己放肆的音乐中,紧张不安,大胆露骨,百无聊赖,深情哀怨,音乐中的情绪如同生活本身一样矛盾丛生,漏洞百出。这首FUN FOR ME的MV里,在大摇大摆的Breakbeat Rap声中,性感女医生与病人展开了暧昧的场景……
  假如你对纯粹的电影配乐感兴趣的话,不妨试试Elliot goldenthal编排的管弦乐序曲,这样的音乐本来是该放在原声的Score版本里,天知道这制作人怎么如此神经。堂皇的管弦乐之后是Techno大亨Underworld的Moaner。假如你厌倦了Trip-hop不痛不痒的糜烂节拍,享受几分钟的Underworld的Techno绝对是件清爽宜人的事情。同时Underworld的作品不同于一般夜店DJ的作品仅仅是种身体药物,它具有非同寻常的可听性。前些天有位小朋友告诉我,他早上起床的时候,一定得来一曲Techno,最好就是Underworld的Moaner或者Pearl's Girl,我猜想他爸妈一定过得挺不容易的,如果他还用这曲子做做早操的话,他的童年就阴暗到底了。
118372_1_f.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2/13 20:18:25 上传)

118372_1_f.jpg

118701_f_1_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2/13 20:18:25 上传)

118701_f_1_2.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2-13 20:20:49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199#

45. Wojciech Kilar


 Wojciech Kilar 于1932年7月17日出生在波兰里沃夫(Lwów,原属波兰,后被西乌克兰兼并,现属乌克兰),现为波兰最著名的交响乐作曲家之一。Wojciech Kilar 在波兰卡托维兹国立高级音乐学院就读时师承 Władysława Markiewiczówna 门下学习钢琴,并跟从 Bolesław Szabelski 学习编曲。毕业后,Kilar被法国**授予 French Government Grant“法国**大奖”,这使得他有机会到巴黎从师当时世界上最有名的作曲名师 Nadia Boulanger 女士(俄国的史特拉文斯基、美国的科普兰皆为其门生,她也曾指点过 Astor Piazzolla ),对他来说,巴黎一直都如同他的第二故乡。
  Wojciech Kilar 的作曲在国际上获奖无数,包括1960年的波士顿 Lili Boulanger Memorial Fund Award 奖,1987年纽约的 Alfred Jurzykowski 基金会奖,1980年 State Award Grade I 奖,三次被波兰文化部授予嘉奖(1967、1975和1976),1975年获得波兰作曲家协会的颁奖。   Kilar 和 Alongside Górecki,Krzysztof Penderecki,大Schaeffer 和 Szalonek 同属一个时代,都是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崭露头角的作曲家。Kilar 在第一届华沙秋季音乐会上演奏了他早期的先锋派作品,尽管这些作品的风格显得新颖而现代,结构却简单且具表现力,他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这种偏好,如同他对于波兰高地民谣音乐的着迷。
  他于70年代到80年代间创作的作品并不复杂,仿佛只是为了纯粹的欢愉,而没有一种真实的需要。专辑 Krzesany,Kóscielec 和 Orawa 听起来就像是浪漫主义时期或者后浪漫主义时期的交响诗作品。如在作品Krzesany中,音乐的精神是浪漫主义的,但听上去却像是运用了现代主义叙述形式,用着十九世纪作曲家的音乐语言。
  在作品 Orawa,Kocielec 和 Grey Mist 中,Kilar 借用音乐以一种无与伦比的方式暗示性地呈现了波兰塔特拉山脉的"心灵本质",他用音乐描绘了山脉的自然风光并展示了人们对这壮阔的景色油然而生的敬畏心理。在这里,我们必须要说明的是许多波兰人视塔特拉山脉为他们的精神家园。   受 John Cage 的音乐影响,Kilar 将波兰民间音乐和古典音乐很好的进行了糅合。他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包括一段短序曲 Ode to Bela Bartok in Memoriam, and Exodus。   Kilar 的作品被许多主要的国际性交响乐团演奏过,其中包括美国费城交响乐团(Philadelphia Orchestra)、美国克利夫兰交响乐团(Cleveland Orchestra)和纽约爱乐交响乐团(New York Philharmonic)。
  1962年 Kilar 为电影 Glos Z Tamtego Swiata(The Voice From Beyond)谱曲,之后开始大量创作电影音乐。在过去的30年中,他还为许多电影配过乐。在他所创作过的大量电影音乐作品中,与他经常合作的导演有克里斯托弗·赞努西(Krzysztof Zanussi),安杰伊·瓦依达(Andrzej Wajda),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ślowski),保罗·古里莫(Paul Grimault),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ński)等。
  其中,1992年由于他为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的电影Bram Stoker's Dracula《惊情四百年》配乐而荣获美国洛杉矶出版商协会(ASCAP = American Society of Composers, Authors and Publishers)奖,他为罗曼·波兰斯基的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获奖电影《钢琴战曲》配乐而荣获2003年第二十八届法国影艺学院“恺撒”奖的最佳音乐奖。
■ Wojciech Kilar 主要作品一览表:
■ 管弦乐:
Small Overture (1955)
Youth Festival, 1955
Symphony for Strings (1955)
Symphony Concertant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1956)
Ode Bela Bartók in memoriam for violin, brass, and percussion, (1956)
Riff 62 (1962)
Generique (1963)
Springfield Sonnet (1965)
Prelude and Christmas Carol for four oboes and string orchestra, (1972)
Krzesany (1974)
Kóscielec (1976)
Orawa for string orchestra, (1988)
Choralvorspiel for string orchestra, (1988)
Requiem Father Kolbe for symphony orchestra (1994)
Concerto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1996)
■ 室内乐:
Sonatina for flute and piano, (1951)
Woodwind Quintet, (1952)
Training 68 for clarinet, trombone, and piano, (1968)
钢琴独奏作品不计其数。
■ 演唱-乐器演奏:
Solenne for sixty-seven performers, (1967)
Upstairs-Downstairs for soprano choir and orchestra, (1971)
Bogurodzica [Mother of God] for mixed choir and orchestra, (1975)
Grey Mist [Siwa Mgła] for baritone and orchestra, (1979)
Exodus for mixed choir and orchestra, (1981)
Victoria for mixed choir and orchestra, (1983)
Angelus for soprano, for mixed choir and orchestra, (1984)
■ Wojciech Kilar 基拉尔的电影配乐作品超过100部,包括以下电影作品:
◇ 克里斯托弗·赞努西(Krzysztof Zanussi)导演作品: Rok spokojnego slonca (1984)《和平阳光的年代》(《沉寂太阳年》),
Zycie za zycie (1991)《仁慈之心》,
Zycie jako smiertelna choroba przenoszona droga plciowa (2000)《生命宛如致命性病》,
Suplement (2002)《爱在山的那一边》;
◇ 安杰伊·瓦依达(Andrzej Wajda)导演作品:
Kronika wypadków milosnych (1986)《爱情记事》,
Pan Tadeusz (1999)《入侵立陶宛》,Zemsta (2002)《复仇》;
◇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ślowski)导演作品:
Z punktu widzenia nocnego portiera (1978)《守夜者的观点》(纪录片),
Przypadek (1987)《机遇之歌》(《盲打误撞》);
◇ 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ński)导演作品:
Death and the Maiden (1994)《死亡与处女》(《不道德的审判》),
The Ninth Gate (1999)《第九道门》,
The Pianist (2002)《钢琴战曲》;
◇ 保罗·古里莫(Paul Grimault)执导法国动画片:
Le Roi et l'oiseau (1980)经典法国动画片《国王与小鸟》,
La Table tournante (1988)法国动画片《旋转的餐桌》(导演:保罗·古里莫 Paul Grimault、雅克·德米 Jacques Demy);
◇ 其他著名导演作品: Dracula (... aka Bram Stoker's Dracula)(1992) 《惊情四百年》(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Fantôme avec chauffeur (1996) 《幽灵司机》(《司机魅影》,导演:杰拉德·奥利 Gerard OURY)
The Portrait of a Lady (1996) 《淑女本色》(《伴我一世情》/《贵妇人画像》,导演:珍·康萍) ……
20051231565818239.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2/14 12:07:42 上传)

20051231565818239.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200#

第九道门
基拉尔最惊彩的配乐之一,实在是味道十足。


(转) 做为一张神怪惊悚电影配乐原声带,《第九道门》所呈现的旋律美,以及音乐结构上的完整性,实在好得让人惊讶,整部配乐不仅有丰富多变的主题旋律,同时也有结构完整,铺陈流畅的音乐编辑,这使得这张原声带根本不像电影配乐,更像一张有高度独立性的音乐专辑.不过,若说到这部配乐的作者是Wojciech Kilar,那么对乐迷而言,这张原声带所呈现的高品质与独立性,或许就不那么让人惊讶了,因为在Wojciech Kilar的前作如《惊情四百年》中,这些特质早已让不少乐迷留下深刻的印象。

  Wojciech Kilar为这部配乐创作了许多主题,不论是唯美幽幻,活泼俏皮,或者黑暗沈凝,几乎都具备出色流畅的旋律性,是一部以旋律美见长的配乐作品,一般来说,灵异志怪电影音乐牵就于电影情节,并不容易以经营优美旋律做为发展电影配乐的手法,不过对Wojciech Kilar而言,为这类电影写动人的旋律,好像从来就不成问题。

  开场的“Theme From The Ninth Gate”即是一首旋律很美的女声吟唱曲,古典雅致的曲风中,沵漫着一份幽幽的感伤,演唱者Sumi Jo以凄美的音色,将这曲幽柔的悲调,诠释出如梦似幻的质感,不过,接下来的“Opening Titles”却大异其趣的,由典雅的咏叹女高音,转入一片幽暗沈凝的弦乐中,这个主题很容易让人和《惊情四百年》中的吸血鬼主题产生联想,基本上它是一个很有旋律性的圆舞曲,不过曲调却带着一种古怪邪异的气息,而且节奏推动的十分沉重诡异,那种沈厚凝滞的步伐,就像从黑暗中渐渐迫近的威胁,隐隐渗透着一种战慓的情调,这种黑暗的圆舞曲,是许多电影音乐家在描写恶魔时偏好的曲式,或许是因为这样的音乐,在黑暗中还带了圆舞曲特有的贵气与纯美,用优雅纯真的曲式来表现邪恶,往往令邪恶的情境更加阴森与诡吊。

  在黑暗的圆舞曲之后,上场的是节奏与气质截然不同的新主题“Corso”,这是一个非常讨喜的主题,和弦的节律充满活泼滑稽的跳跃感,而以清亮铜管做为主奏的主题旋律,则带了一种俏皮古怪的趣味性,这个主题是这部配乐中最有意思的主题,变奏手法十分丰富,在接下来几轨作品中,它还有许多令人惊奇的面貌。

  “Bernie Is Dead”以单簧管独奏,幽幽带出一个弦律很优美的Love Theme,不过这个主题在此并没有继续发展,音乐随即转入较为悬疑性的戏剧描写,而这几段悬疑性描写相当有味道,Wojciech Kilar运用单簧管和钢琴牵张出迷人的张力,手法上十分高明,“Corso”主题进场时,原本仍踩着那种蹦蹦跳跳的轻快和弦,但紧跟着也出现悬疑性的变奏,原本质感滑稽的和弦,虽然仍跳动着古怪的节奏,但音律变形成单一音符,形成一种紧绷悬疑的气氛,效果相当不错。

  “Liana”又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新主题,Wojciech Kilar以弦乐挥舞飘荡出一种飘忽阴柔的神秘感,而钢琴和弦则呈现有如八音盒音乐般的风格,整首曲子有如一场不真实的迷梦,充满玄奇的迷离感,这个主题在“Chateau Saint Martin”也有完整的演出,不过质感来的更为诡谲惊异.

  在“Plane To Spain”里,可爱的“Corso”主题再次登场,不过这回不再踏着滑稽的顽皮步调,而换上充满行进感与异国色彩的波丽露节奏,又是一次让人耳目一新的变奏,将这个主题改编成波丽露舞曲,当然和故事背景即将转换到西班牙有关,不过这种节律也让这个主题由较为喜感的形象,变化成另一种较为积进的冒险神采。

  “The Mortorbike”是一首很短的曲子,但当中又出现新的音乐主题,而且是满抢眼的主题作品,它以音阶节节上升的钢琴开场,拉出相当紧绷的高压气氛,但接下来上场的女声吟唱则充满玄幻妖异之美,十分摄人,这个主题在配乐中出现时一直都十分简短,如另一首曲子“The Ninth Gate”,也仅做了一分多钟的短暂演出,但效果始终有勾魂摄魄的迷幻感,令人印象深刻。

  “Missing Book / Stalking Corso”中,最抢眼的是后半段加入的动作主题,相当突出一段新主题,而且超越了Wojciech Kilar在《惊情四百年》中的同型演出,尤其是低音钢琴和定音鼓的搭配,将紧张急迫的冒险气氛经营的相当稳健。“Blood On His Face”里,Wojciech Kilar以优美的钢琴独奏,加上Sumi Jo的凄美吟唱,再次演绎曾在“Bernie Is Dead”中短暂现身的Love Theme,虽然就音乐长度来说,这首曲子仍然让人感到有些意犹未尽,但至少是一段完整的主题演奏。这个Love Theme的旋律美,比起“Theme From The Ninth Gate”,其实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似乎比较缺少表现的机会。

  “Missing Book / Stalking Corso”中的动作主题,接下来发展而成一连串的冒险性乐章,如“Liana's Death,The “Boo!” ”、“Chase,Balkan's Death”等曲目,其它的主题旋律在其中也出现危机性与冒险性的变奏,不过最有意思的还是“Corso”这个主题,在“The “Boo!” / Chase”中,“Corso”主题以弦乐罗织成充满危机色彩的变奏,而在“Balkan's Death”里,则变化成气势十足的男声合唱曲,这些都与前半张原声带里,“Corso”主题轻快可爱的气质大相径庭,展现了很宽广的主题旋律变奏幅度。尤其在咄咄逼人,气势翻腾的男声合唱中,再加上Sumi Jo以一支独秀的女高音推波助澜,拉抬出高潮性的戏剧效果,是很突出的一段演出,让人觉得有如结合Jerry Goldsmith的《天魔》,与Ennio Morricone的《地狱三镖客》于大成。

  渐入电影尾声的曲目“Corso and The Girl”,是原声带中的代表作之一,结合了完整铺陈的Love Theme,以及“Balkan's Death”里气势十足,戏剧色彩强烈的合唱于一体,是很精采的作品,其中也终于可以看到Love Theme这个主题较为深刻完整的诠释与表现,而不像前几段曲目中,Love Theme仅是蜻蜓点水般的一闪而过.原声带的最后,音乐又回到由Sumi Jo演唱的“Theme From The Ninth Gate”,幽幽划下结尾。

  整体而言,这是一张很棒的电影原声带,也是一张很棒的音乐专辑,在神怪惊悚电影配乐中,它尤其是充满丰富主题与旋律美感的异数,主题旋律多到让人觉得数不清,却又个个各具特色,清晰鲜明,Sumi Jo的人声演唱时而凄美婉约,时而幽幻玄奇,为这部作品的音色美感与戏剧效果增色不少,也是极为令人印象深刻的优异演出.在近期一片大卡司,大制作的灵异电影热潮中,《第九道门》或许是一部很容易受人忽略的电影,但Wojciech Kilar的配乐,却有最不该让人忽略的精湛演出。
1282197459.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2/14 15:04:37 上传)

1282197459.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