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718192021222324» / 2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多年未出山,普及电影原声兼总结贴--续 50. 迪米屈.提欧姆金 Dm... [复制链接]

查看: 130238|回复: 276
201#

钢琴家
其实,这部电影的配乐应该是肖邦同学,比起他那音乐来,任何当今的配乐大师都只剩打杂的份。
(转)根据维拉德斯娄·斯普尔曼的自传改编,描写了一个波兰犹太钢琴家在二战期间艰难生存的故事。作为一名作曲家兼钢琴家,他在纳粹占领前还坚持在电台做现场演奏。在那段白色恐怖的日子里,他躲避那些野兽的搜捕,依然在波兰的犹太人居住区住着。在这里,即便所有热爱的东西都不得不放弃的时候,他仍旧顽强的活着。终于等到黎明来到,他的勇气为他赢得了丰厚的回报,在大家的帮助下他又找到了自己衷心热爱的艺术。
a277.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2/14 15:20:59 上传)

a277.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202#

吸血惊情五百五十八年
到现在又多了二十年了,呵呵。基拉尔又一部惊艳的配乐,没有第九道门动听,不过也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转)这是一部阴森诡异的吸血鬼传说,同时也是一个凄美感伤的爱情故事。   公元1462年,君土坦丁堡受到土耳其人的袭击,德考拉伯爵受命征讨土耳其军。不料就在他获胜之时,谣言四起, 盛传他已被打败杀死。 他的妻子莉莎悲痛欲绝,终于投河自杀,班师回国的德考拉只看到了妻子的尸体。他愤怒地责问上帝,为什么他一生都为主而战,最终却遭到这种结局。 他用长矛刺穿了十字架上的耶酥,鲜血四流。德考拉从此投向了魔鬼,以鲜血作为生命,成了一个不死的吸血僵尸。
  四百年后,1897年的伦敦。律师所的年轻律师约拿受命到罗马尼亚特兰斯瓦尼亚属地的德考拉家族城堡去办理这位贵族后裔在伦敦的地产手续。为此,他将与未婚妻——美丽的美娜分离。德考拉城堡的主人公正是已化为吸血鬼的德考拉伯爵,他发现美娜与莉莎惊人相象,认为美娜就是莉莎的转世再生。 他决定找到美娜, 找回那一份遗失了四百年的真爱。他将约拿囚禁在城堡之中,带上成箱子的故乡泥土:这是他力量的源泉,乘船一路呼风唤雨来到伦敦。他的到来复苏了伦敦的黑暗力量。吸血蝙蝠与狼人醒了,伦敦处于一种神秘的恐怖之中。美娜的女友露丝受到一种诱惑而与狼人结合,开始逐渐蜕变,最终将死去成为一个吸血僵尸。而美娜却总在冥冥之中听到一种心灵的神秘的召唤,在恐惧中又带有一种强烈的向往。来到伦敦的德考拉化为年轻的王子找到了美娜,他的优雅风度和神秘迷人的气质逐渐征服了美娜。美娜热烈地爱上了他,并在与他接触中隐隐回忆起一些她前世作为莉莎的生活往事的悲惨结局,这使她陷入一种忧郁与幸福之中。
  露丝不断失血却又毫无根由的离奇病症终于吸引了神秘学家宏希成, 他经过查证, 终于确认这一切怪异之事的起因正在于伟大的吸血鬼德考拉身上。他联合并说服了几个绅士一同对付这种可怕而神秘的力量。约拿摆脱了魔女的控制, 逃出了古城堡, 被一所圣母院救起,他写信给美娜让她来此与他完婚,以摆脱德考拉的魔手。等他们回到伦敦时,露丝果然已在死后变成吸血鬼。宏希成带人闯入了墓地,刺穿了她的心脏,割下了头, 这样才杀死了吸血鬼。 约拿立即加入了宏希成一伙,去对付德考拉。他们找到了他驻停的修道院,焚烧了他带来的泥土。而德考拉此时已找到了美娜,并将一切都告诉了她,美娜知道自己深爱着德考拉,决定永远跟他在一起,变成不死的吸血鬼之身,共同享受永恒的真爱。
  由于失去了故乡的泥土,德考拉只有先回到城堡蓄养力量。宏希成对美娜催眠,利用她对德考拉的爱的力量追踪德考拉并彻底消灭他。终于在日落之前他们赶上了德考拉, 并在城堡里重创了他。 美娜不顾一切地扑上去,把将死去的德考拉拖入了城堡。在死亡的最后时间,德考拉终于大彻大悟,重新回到了上帝主的怀抱,明白了什么是真正永恒的爱。他最终作为神勇英武的德考拉伯爵,上帝的守护者而死去。美娜含泪举起长枪,刺穿了他的心脏,割下了他的头颅。他们之间的爱情已从中得到升华和永恒。
246434125411767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2/14 15:28:56 上传)

2464341254117672.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2-14 15:37:14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203#

国王与小鸟
没有看过电影,也没兴趣找来看,不过,电影音乐却是轻松多了,单听也非常的美。多少年后,这部电影不会有人看了,这个音乐同样有人听。
(转)1980年动画影片《Le Roi et l'Oiseau》原声。
  片中的国王至尊无上,穷奢极欲,且喜怒无常,动辄就将人打入地牢(是用按钮和活动地板,让人跌入地牢),就连他的心腹警察局长也难逃一劫。他是个瘸子,又是斗鸡眼,为他画像的画师也或因为画的太真(腿和眼都画)或因为画的太假(画的很完美)而跌入地牢。讽刺的是,真的国王却被画里的国王也打入了地牢(真的很象路易十四),假国王的脾气性格和真国王完全一样,他强迫一幅画中的牧羊姑娘和自己结婚,而姑娘却爱上了另一幅画中的一个扫烟囱的小子。姑娘和小伙子在小鸟的帮助下,一时逃过了追兵,但最终由于小鸟被抓,小伙子和小鸟也被关进地牢。他们团结了在那里的老百姓,冲出了地牢,在国王与牧羊姑娘的婚礼上推翻了国王。
315122123183326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2/14 15:47:38 上传)

3151221231833261.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2-14 15:50:06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204#

不道德的审判
和舒伯特的音乐对比着听,各有风味。
(转) 《不道德的审判(电影原声) Death and The Maiden》本张原声音乐专辑出自艺术家Wojciech Kilar ,1994由Erato - 埃拉托唱片公司发行。1994年影片《Death And The Maiden》原声。影片的节奏较为缓慢,却不可思议地给人一种紧凑、精炼的感觉,富于现实主义色彩,远远超出了表面上的政治含义和范围。
128219703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2/14 16:00:53 上传)

1282197030.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205#

仁慈之心
非常优长而忧伤的音乐,基拉尔的音乐是很动听很打动人。


1941年7月,一名年轻的西里西亚人简从奥斯维兹集中营中逃出,为此恼羞成怒的纳粹集中营指挥官弗里彻下令把十名囚犯关进禁食间饿死他们。其中一名囚犯由于害怕这种酷刑而瘫痪。圣芳济会的修士玛利亚·科尔伯主动要求替换他,逃出去的简为科尔伯的死深感内疚,他一直都在打探科尔伯的下落,而另一名年轻的修士安塞姆也在积极奔走为科尔伯正名……
399608128324614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2/14 17:15:13 上传)

3996081283246140.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2-14 17:16:45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206#

淑女本色
(转) 改编自美国著名作家享利.詹姆斯的同名小说。
  故事描写了年轻美貌的伊莎贝尔.阿彻尔,拒绝了沃伯顿勋爵的求婚后去伦敦看望表兄和女友。在那里她又拒绝了卡斯珀.古德伍德的求婚。这时的她一心只想做一个自由人。但是,多年后她还是嫁给了吉尔伯特.奥斯蒙德,而他们的儿子却在摇篮里夭折了。后来伊莎贝尔在通信中了解到表兄拉尔夫病危,她不顾丈夫的反对动身去加登考特探望,与拉尔夫见了最后一面。
  表嫂告诉她,奥斯蒙德的女儿潘西是塞雷娜.默尔所生,这使她非常吃惊,难以相信……
3607951261478626.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2/14 17:24:34 上传)

3607951261478626.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2-14 17:24:34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207#

从华沙到好莱坞
总结碟,不知道是否找起来容易些。
Wojciech Kilar是享誉世界的波兰古典型名家,曾为许多电影配过乐。在他所创作过的大量电影音乐作品中,与他经常合作的导演有克里斯托弗·赞努西(Krzysztof Zanussi),安杰伊·瓦依达(Andrzej Wajda),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ślowski),保罗·古里莫(Paul Grimault),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ński)等。
1282230217.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2/14 17:40:20 上传)

1282230217.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208#

46. Alexandre Desplat
新生代的配乐家,已经有很多不错的音乐了。

亚历山卓.迪斯普拉特(Alexandre Desplat)1961年8月23日生于法国巴黎。母亲为希腊人、父亲为法国人,两人相遇于加州柏克莱大学,后于旧金山完婚,定居于法国。迪斯普拉特五岁时开始学习钢琴,后来改学小号与长笛。由于热爱音乐与电影,于是决定以电影配乐家为终身职志。1985年完成第一部作品《Ki Lo Sa?》,至2007年已经为100部电视及电影创作过配乐。
  2000年迪斯普拉特以《路辛的棋局The Luzhin Defence》开始受到美国市场的瞩目,2003年以《戴珍珠耳环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获得金球奖的提名。之后,与好莱坞的合作更为紧密,作品包括:《灵异缘未了》(Birth,2004)、《爱你爱到快抓狂》(Upside of Anger,2005)、《终极人质》(Hostage,2005)、《情圣卡萨诺瓦》(Casanova,2005)、《谍对谍》(Syriana,2005,金球奖配乐提名)、《猜心》(或译《面纱》The Painted Veil,2006,第64届金球奖获得最佳原创音乐奖),以及广受好评的《黛妃与女皇》(The Queen,2006,金像奖配乐提名)。其他著名的作品还包括:《我心遗忘的节奏》(De battre mon cœur s'est arrêté)。他为好莱坞带进不少欧洲配乐的创作思惟,并灌注深度与优雅的成份,配乐大师的地位已然奠立。
  迪斯普拉特的配乐方式并非以点对点的方式来为画面搭配音乐,而是以冥想性的风格,铺陈影片的情绪。在最新的作品《色·戒》电影配乐中,精准掌握电影之悲剧氛围,将凄美却又略带悲壮的气氛,绵密铺陈。主题旋律在优雅中隐含着不安与不祥,主奏的大提琴紧紧牵系着爱欲与暗杀的情绪,而陪衬的乐器,无论是钢琴或是弦乐,都让无穷的余韵深切地拨动观影者心底的泪眼之阀。迪斯普拉特的音乐魅力,在电影中无言的片段尤其撼动人心。配乐隐然成了人物的对白,轻易地道出了每个角色心中无法言喻的多重欲念,与挥之不去的深沉感伤。
1274438901_bZSb_4.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2/14 19:21:36 上传)

1274438901_bZSb_4.jpg

12203399201050_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2/14 19:21:36 上传)

12203399201050_2.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209#

面纱


相当好听而精彩的音乐,和中国的风光并不配(不是中国风格),但是味道却不差,在电影中也没有冲突。当然,其它几个因素也是喜欢他的原因,一是在中国拍的(桂林),二是郎朗。
(转)电影讲述了20年代一对年轻的英国夫妇来到中国乡村生活的故事,在这美丽却凶险的环境中,他们经历了在其英国家乡舒适生活中绝对无法想象和体验的情感波澜,并领悟到了爱与奉献的真谛。

  故事以女主角吉蒂开篇,为了逃离20年代伦敦浮华却又空虚的社交圈,也为了防止自己变成一位老姑娘,吉蒂接受了沉默寡言的医生沃特·费恩的求婚。费恩在把吉蒂带到上海后,便迅速地投入到了他的细菌学研究中去。孤独的吉蒂和迷人的已婚男子查理·唐森发生了婚外情,当费恩发现时,他羞恨交加。为了报复,也为了重整自己的生活,费恩决定孤注一掷,带着吉蒂远走霍乱肆虐的偏远城镇。沃特从一尘不染的研究室走向了瘟疫流行的最前线,他慢慢地协助控制了当地的疫情。吉蒂则开始在一家由法国修女住持的修道院兼医院中做义工,并逐渐找回了生活的勇气和意义。沃特和吉蒂终于可以互相敞开心扉,但就在他们日渐亲密的同时,沃特染上了霍乱。沃特的生死决定了他们新近迸发出来的激情能否转化为永恒的爱情……

《面纱》(The painted veil)在第64届金球奖中获得最佳原创音乐奖。

《面纱》的获颁金球奖使亚历山大·迪斯普拉特在《戴珍珠耳环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之后再度获得世界电影的最高荣耀,这也成为他继凭借《卡萨诺瓦》(Casanova)获得最近一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之后最重要的奖项,而他本人也是去年中国引进电影《防火墙》(The firewall) 的音乐创作者。更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是另一部今年奥斯卡大热门《皇后》(The Queen)的音乐原创者。

电影《面纱》(The painted veil)的优美旋律与中国密不可分。不仅影片全程在中国境内实景拍摄完成,而且片中优美旋律的演奏也是由中国钢琴演奏家郎朗弹奏。影片的中国出品方中影华纳横店公司还将邀请国内知名音乐人专门为影片的主题曲重新填词并由潮籍女生尚雯婕进行演唱。
676454455.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2/14 19:26:08 上传)

676454455.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2-14 22:09:24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210#

色戒


音乐都没听,反正偶是当半个黄片看的。呵呵,俗人一个。
(转) 2007年威尼斯影展金狮奖最佳影片
金像奖大导演李安最新力作
亚洲版原声带特别收录歌神张学友演唱中文主题曲“淹没”
金球奖配乐大师迪斯普拉特作曲、指挥、制作

2007年全球影坛的话题之作《色·戒》,根据张爱玲完成于1950年的同名小说改编。电影的副标题“色易守·情难防”点明了女主角王佳芝对爱情的渴望,却因为爱情而牺牲了性命。

故事发生在抗战期间的上海,一群爱国青年为刺杀汉奸汪精卫身边的大红人易先生,派出最漂亮的女子王佳芝设下美人计。但在刺杀行动就要得手之际,王佳芝却因易先生一闪即逝的深情眼神,瞬间感到震撼。此刻她才了悟,原来她对易先生所演的戏是假,但情却不假。于是改变初衷,救了他一命。

导演李安表示:“《色·戒》真的很难定义,我希望它是一个对人性很幽微、很新鲜角度的探索。”金球奖配乐大师迪斯普拉特虽然是第一次与李安合作,但是他所创作的配乐,完全掌握了导演欲求的幽微氛围,将电影中的战乱时代与男女主角的情欲变化,完美呈现。

亚历山卓·迪斯普拉特 (Alexandre Desplat) 1961年8月23日生于法国巴黎。母亲为希腊人、父亲为法国人,两人相遇于加州柏克莱大学,后于旧金山完婚,定居于法国。迪斯普拉特五岁时开始学习钢琴,后来改学小号与长笛。由于热爱音乐与电影,于是决定以电影配乐家为终身职志。1985年完成第一部作品《Ki Lo Sa?》,至2007年已经为100部电视及电影创作过配乐。

2000年迪斯普拉特以《路辛的棋局The Luzhin Defence》开始受到美国市场的瞩目,2003年以《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获得金球奖的提名。之后,与好莱坞的合作更为紧密,作品包括:《灵异缘未了》 (Birth,2004) 、《爱你爱到快抓狂》 (Upside Of Anger,2005) 、《终极人质》 (Hostage,2005) 、《情圣卡萨诺瓦》 (Casanova,2005) 、《谍对谍》 (Syriana,2005,金球奖配乐提名) 、《猜心》 (或译《面纱》The Painted Veil,2006,第64届金球奖获得最佳原创音乐奖) ,以及广受好评的《黛妃与女皇》 (The Queen,2006,金像奖配乐提名) 。其他著名的作品还包括:《我心遗忘的节奏》 (De battre mon c?ur s`est arrete) 。他为好莱坞带进不少欧洲配乐的创作思惟,并灌注深度与优雅的成份,配乐大师的地位已然奠立。

迪斯普拉特的配乐方式并非以点对点的方式来为画面搭配音乐,而是以冥想性的风格,铺陈影片的情绪。在最新的作品《色·戒》电影配乐中,精准掌握电影之悲剧氛围,将凄美却又略带悲壮的气氛,绵密铺陈。主题旋律在优雅中隐含着不安与不祥,主奏的大提琴紧紧牵系着爱欲与暗杀的情绪,而陪衬的乐器,无论是钢琴或是弦乐,都让无穷的余韵深切地拨动观影者心底的泪眼之阀。迪斯普拉特的音乐魅力,在电影中无言的片段尤其撼动人心。配乐隐然成了人物的对白,轻易地道出了每个角色心中无法言喻的多重欲念,与挥之不去的深沉感伤。

亚洲版的电影与原声带中特别收录由歌神张学友所演唱的中文主题曲“淹没” (Yan-Mou) ,由迪斯普拉特作曲,由Thomas Chow以及李安的长期合作的搭档:编剧詹姆士·夏姆斯 (James Schamus) 共同填词。歌神动人的诠释,搭配深刻的词曲,为电影留下令人铭心刻骨的绕梁余韵。

配乐紧扣剧情的发展,视觉与听觉同样令人震撼,无怪乎《色·戒》未演先轰动。尚未上映之前,便已经被持续关注奥斯卡动态、并常有准确预测的“Awards Daily”网站,选为2007下半年度最受期待影片之一,而2007年义大利威尼斯影展更将代表影展的最高荣誉“金狮奖”颁予本片。

色·戒 电影原声带 收录歌神张学友演唱中文主题曲“淹没”
金球奖配乐大师 迪斯普拉特 作曲、指挥、制作
1677071231909289.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2/14 22:14:50 上传)

1677071231909289.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