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3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黑胶之路>>欢迎你加入吹水 [复制链接]

81#

阿杰兄,不争也罢~~~~~有点意思,曾经玩过几年的REVOX伺服动力正切臂,最近也有机会调整过与楼主唱机一样的清澈盘和TQ-1轨道正切臂,虽然我现在用的已经不是正切了,但不得不说,正切臂虽然是理论上是最理想的唱盘回放方式,但是无论是伺服动力正切还是滑道正切,都会有不同的失真。

正切臂有短臂正切和长臂正切,短臂正切的典范有REVOX、Souther以及后来买了Souther专利的Clear Audio ,长臂正切在没有气浮技术发展的时候只有瑞士高文和日本的厂家开发,多数采用光电耦合带动马达运行,理论上短臂质量最轻,常规滑道式运行最适合,但是短臂也有弊端,最大的问题就是动态小,而且短臂不能用重头,对于唱头上限制太大,著名的SPU、VDH这些头都是重头,所以Clearaudio自己开发木头壳的轻头,而且针杆上下了不少功夫,动态比较大。在气浮技术成熟后,采用气浮的长臂的典型是ET-2,以及后来KUZMA等等厂家都纷纷生产气浮臂,气浮长臂的好处是可以上重头,动态可以很好,但不是没有缺点,由于气浮摩擦力非常小,导致唱臂线的硬度会严重影响唱臂的运行。所以玩切臂到头来变成玩唱臂线~~~~

1、REVOX机械动力伺服正切是靠唱头向内运动时光电耦合会带动马达拉着唱臂架做正切运行,但是唱臂一直处于微量摆动运行,所以会发现声音虽然好像不失真,但是唱头其实在纠正中运行,最明显的问题就是音乐的动态比较小,声音比较平淡。但好处是轨道的工艺不需要太好就可以保证唱臂能做正切运动。

2、常规的滑道正切臂仍然不能解决伺服唱臂摆动运行的问题,TQ1是三个滑轮在两条水晶轨道运行,滑轮本身有较大的前后间隙,所以仍然存在摆臂的问题,不如现在的TT2\TT3是双滑轮水晶管道内运行,滑轮本身无间隙,而且滑轮是凸轮,与管道接触面最小,运行非常顺滑,可以说做到了非气浮正切臂的极限,但唱臂虽然有空间左右摆动,但幅度是很小了,从我实际听感上看,短臂仍然摆脱不了动态压缩的毛病。

3、气浮轨道正切长臂是切臂的终极之选,由于唱臂与轨道间的间隙极小,几乎不存在运行时的摆动问题,由于是长臂可以上重锤,所以可以上重头,各种名唱头得以使用在切线臂上,但是由于气浮摩擦力极小,小小的唱臂线往往是被忽略的天敌。

4、百分之一百玩切臂的唱头用一段时间后唱针都会歪,没办法的,谁叫这是横着拉针杆呢?!


一句话:玩切臂是很头疼的事,不想多动手的最好玩常规唱臂。
最后编辑hpstudio 最后编辑于 2011-09-20 23:37:03
音乐与生活

TOP
82#

原帖由 hpstudio 于 2011-9-20 23:35:00 发表
阿杰兄,不争也罢~~~~~有点意思,曾经玩过几年的REVOX伺服动力正切臂,最近也有机会调整过与楼主唱机一样的清澈盘和TQ-1轨道正切臂,虽然我现在用的已经不是正切了,但不得不说,正切臂虽然是理论上是最理想的唱盘回放方式,但是无论是伺服动力正切还是滑道正切,都会有不同的失真。

正切臂有短臂正切和长臂正切,短臂正切的典范有REVOX、Souther以及后来买了Souther专利的Clear A


h兄:读文可知你对正切臂的认识和了解,我也赞成。你在2点中提到唱针会有左右摇摆的现象,我观点是正常的,如不左右摇摆非正常了。因为针尖行的是一个开环,而不是闭合的园。多谢交流。你的听音系统较好,胆机配天朗舒服的声音吧。
最后编辑LP 最后编辑于 2011-09-21 00:18:42
TOP
83#

呵呵,LP兄夸奖,摸着石头过河~~~得到不少人指点,受益良多,当年玩REVOX 多亏威马兄和已经故去的江门陈会长指点。
音乐与生活

TOP
84#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1-9-20 23:27:00 发表
您好松香兄!我非常明白您的意思,关于正切臂的力轨和力方向请细读74#。我觉得松香兄不太明白抗滑力的产生原因。

应该这样说:我们不能把这个向盘中心内拉的力叫"抗滑力";在唱臂处施加一个对抗这个向内拉的力,的反力才能叫抗滑力。

这个向内拉的力是怎样产生的些:1、唱盘转轴中心点顶部至唱臂转轴顶部中心点,这个距离叫:中心距。2、安装好唱头时,针尖至唱臂转轴顶部中心点的距离,这个叫:有效长度(这

中山张兄你好!

关于“侧滑力”与“抗侧滑力”的问题,我前面早已经有过阐述,请看看我26楼的帖子:
只要有类似圆周的运动,就会有向心力。只要有接触,就会有摩擦力。

唱头针尖与唱片接触,就产生了摩擦力;唱片作圆周运动,就产生了向心力。这两个力的“合”就是我们说的侧滑力。侧滑力使唱针内侧(指向圆心方向)摩擦力大于唱针外侧,为了平衡这个力,使唱针内侧外侧摩擦力平衡读取坑纹信息,就要给他施加一个向外的力去平衡指向圆心方向的侧滑力,施加的这个力就是我们说的“抗侧滑力”或简称“抗滑力”。

正切臂的唱头唱针也与唱片有接触,唱片也是进行圆周运动,因此正切臂【也会存在侧滑力】,同样需要施加一个向外的力去平衡指向圆心方向的侧滑力,不过正切臂(唱臂)播放唱片时需要不断地慢慢向内移动,而正切臂(唱臂)向内移动也需要一个力去“推动”克服唱臂架的摩擦阻力才能运动,且唱臂架摩擦阻力力的方向与侧滑力正好相反,可相互抵消。

如果正切臂(唱臂)向内移动的“阻力”正好【约等于】或【小于】唱头上获得的侧滑力,这个侧滑力就能推动唱臂向内不断移动;如果正切臂(唱臂)向内移动的“阻力”明显大于唱头上获得的侧滑力,唱针就会“跳槽”,唱臂不能向内正常移动。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正切臂(唱臂)向内移动的“阻力”刚好等于唱头上获得的侧滑力,这时候侧滑力就正好被抵消,唱针才会处于最佳读取坑纹信息的状态。可要保持这个状态,的确有些难度…………。原因很简单,内外圈坑纹线速度不一样,唱针获得的摩擦力就不一样;唱针摩擦力不一样时,唱头获得的侧滑力也不一样…………。正切臂(唱臂)向内移动的“阻力”能【动态跟踪】这个侧滑力的变化吗?』


我想,关于什么叫侧滑力?什么叫抗侧滑力?我们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只是对如何形成侧滑力的认识上有些分歧,没有关系,现在大家都把自己的观点阐述得差不多了,如果仍然不能达成一致,还是暂停讨论的好,回归楼主的话题会有利于帖子继续有序进行。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85#

原帖由 hpstudio 于 2011-9-21 1:22:00 发表
呵呵,LP兄夸奖,摸着石头过河~~~得到不少人指点,受益良多,当年玩REVOX 多亏威马兄和已经故去的江门陈会长指点。

提到江门陈会长,可是一个非常谦慎的老前辈,有过一面之交,且本来约定要来我这里,时间都基本确定了,不料尚未成行却天有不测风云,先生离我们而去了……,令人——怀念!悲痛!遗憾!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11-09-21 01:44:51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86#

别指望黑胶内圈的音质,我玩切臂几年发现,内圈永远别想赶上外圈,因为黑胶刻录速度不是衡速的,外圈速度比内圈快太多了,纪录的细节也多很多,所以黑胶是妥协的艺术,真正的记录衡速是光盘,你看看光盘内圈和外圈的速度区别多大。
音乐与生活

TOP
87#

原帖由 hpstudio 于 2011-9-20 23:35:00 发表
阿杰兄,不争也罢~~~~~有点意思,曾经玩过几年的REVOX伺服动力正切臂,最近也有机会调整过与楼主唱机一样的清澈盘和TQ-1轨道正切臂,虽然我现在用的已经不是正切了,但不得不说,正切臂虽然是理论上是最理想的唱盘回放方式,但是无论是伺服动力正切还是滑道正切,都会有不同的失真。

正切臂有短臂正切和长臂正切,短臂正切的典范有REVOX、Souther以及后来买了Souther专利的Clear A


HPSTUDIO兄说的有理有据,支持.

很多理论上非常好的器材,其实际表现很一般.轴承唱臂和正切唱臂都各有优劣,要是轴承唱臂一无是处,早就被市场淘汰了.常言道:针无两头厉.

同样升压牛的使用也自有道理.BRINKMANN,NAGRA,EMT等旗舰级别的唱放照样内置升压牛,问题是你的升压牛的质素和整个放大线路的质素去到哪里?当你搞清楚纯粹的电子线路放大低输出MC头放大倍数是几千倍,升压牛可以承担一个数量级,电子线路放大只要几百倍的时候,你就明白了升压牛的意义所在了.MC放大,不用升压牛,增益70DB以上的,看看总谐波失真能过关的唱放是什么价位?

对一种经过实际检验的玩法,不要轻易用理论去否定他.

吹太多的理论都是浮云,还是多听吧.
TOP
88#

在这了解更多LP的真諦。
TOP
89#

如果以内圈半径5.5cm位置与外圈半径14cm位置相比,线速度比约为;1:2.5,毫无疑问信息坑纹被“压缩”在比较短的坑纹轨道上了,导致同样的频率坑纹,内圈半径5.5cm位置上的坑纹就比外圈半径14cm位置上的坑纹缩短了2.5倍。

而针尖与坑纹两侧的接触面积是基本固定不变的(尽管不同结构的针尖有不同的接触面积参数,但是这个参数仍然是基本固定不变的),而且针尖与坑纹两侧的接触面积也不能做成像刻刀那样的细小锋利,否则唱片播放时就不是磨损的概念,而是被锋利的物件“刨”掉一层的情形了。因此针尖与坑纹两侧的接触面总是要有一定形式的曲率、弧面处理以减小对唱片的磨损,同时还要兼顾可读取到尽可能小的坑纹信息,这就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针尖结构。

不管什么类型的针尖结构,考虑到“磨损”的因素,总是不可能做成像刻刀那样细小锋利的,从这个原因看,刻刀刻上去的一些高频信息由于单位时间里频率高密度大坑纹细小,针尖已经无法进入这些细小坑纹并完美反映坑纹信息,就会造成信号丢失。

假如某针尖在半径14cm的外圈可读取50KHz的坑纹信息,到了半径5.5cm位置的内圈就只能读取50KHz*1/2.5=20KHz的信息坑纹了,其实这还只是理想的情况,如果唱头调整不好,内圈就很难完美读取到20KHz那么高的频率信息。

不过通常认为高频上限能完美还原到16KHz就可达到高保真的初步要求,实际听感也已经相当不错,播放黑胶唱片如果有一个较好的唱头加上不错的系统,调试到位,内圈尽管理论上明显不如外圈,但是也能有很好的表现。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90#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11-9-21 18:00:00 发表
如果以内圈半径5.5cm位置与外圈半径14cm位置相比,线速度比约为;1:2.5,毫无疑问信息坑纹被“压缩”在比较短的坑纹轨道上了,导致同样的频率坑纹,内圈半径5.5cm位置上的坑纹就比外圈半径14cm位置上的坑纹缩短了2.5倍。

而针尖与坑纹两侧的接触面积是基本固定不变的(尽管不同结构的针尖有不同的接触面积参数,但是这个参数仍然是基本固定不变的),而且针尖与坑纹两侧的接触面


松香兄过多的理论上的追求和探究,只能让你陷入迷宫.还是以实际听感为主,理论支持为辅.本来黑胶播放已经存在几十年了,理论上是成熟的,关键在于讲理论应用于实践中的器材的设计和制造.这个过程变数太多,不是简单的理论可以解决的.机械上曾明的力学理论,受到的因素影响太多.我们普通烧友就只能耳朵收货,以听感为主.
TOP
91#

新手回帖!!
TOP
92#

等待ING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不为君王唱赞歌,只替苍生说人话!
鸟声、虫声、核桃声轻声入耳,
花事、鱼事、葫芦事诸事关心。
lp-33@hotmail.com
TOP
93#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1-9-19 23:36:00 发表
坐坐前辈的沙发!

我的黑胶之路就不是被你们毒害的啰!!哈哈~~~~~

9494
TOP
94#

原帖由 704lwh 于 2011-9-20 8:49:00 发表
最近168真系热闹,一轮嘴,把广州黑教荣誉教主LP前辈都请出山了!
我等晚辈受益匪浅!

是好久没这么热闹了.
TOP
95#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玩唱片,但是由于经济条件和市场条件限制,当时收藏的黑胶唱片大多数是国产单声道唱片(薄膜唱片是主打),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收藏了几张欧美及港台立体声,但当时还没有立体声唱头,偶尔也只当单声道听听,睡梦都想拥有一套立体声系统……。现在收藏的唱片绝大多数都是近几年在二手市场买的,不少二手唱片(约1/2多)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外圈前几分钟磨损都较明显,音质明显相对较差,几分钟甚至十来分钟后(直到结束)声音表现才达到唱片版本的正常水平,偶尔还会遇到内圈音质好于外圈音质的情况。成色较新的唱片(约1/3多)就没有这个情况,尤其是三维立体声声场和音质方面,正常情况外圈总是会比内圈好一些。

说上面这些现象是要提示一个问题:一些朋友播放唱片时,好像总是心猿意马,几分钟就换碟,这是个不好的习惯,播放CD唱片没有问题,播放黑胶唱片也这样,调整到位的系统磨损会较小或许还好一些,可年长月久就会出现唱片磨损不均匀、严重的就会造成内圈音质好于外圈音质的反常现象。曾经不少前辈都建议:平时听黑胶唱片最好听完整面再换碟。这样偶尔烧友造访要求换碟就没有多大关系了,爱护唱片要从播放开始,良好的操作习惯对唱片养护也是有好处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96#

[quote]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1-9-22 15:13:00 发表
松香兄过多的理论上的追求和探究,只能让你陷入迷宫.还是以实际听感为主,理论支持为辅.本来黑胶播放已经存在几十年了,理论上是成熟的,关键在于讲理论应用于实践中的器材的设计和制造.这个过程变数太多,不是简单的理论可以解决的.机械上曾明的力学理论,受到的因素影响太多.我们普通烧友就只能耳朵收货,以听感为主.
这个说到点子上了。太多理论、推理没多大意义,实践、实际听感才是硬道理。
TOP
97#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11-9-22 17:31:00 发表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玩唱片,但是由于经济条件和市场条件限制,当时收藏的黑胶唱片大多数是国产单声道唱片(薄膜唱片是主打),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收藏了几张欧美及港台立体声,但当时还没有立体声唱头,偶尔也只当单声道听听,睡梦都想拥有一套立体声系统……。现在收藏的唱片绝大多数都是近几年在二手市场买的,不少二手唱片(约1/2多)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外圈前几分钟磨损都较明显,音质明显相对较差


我看到松香味兄此帖提及薄膜唱片又称33转胶碟,回想起趣事:周六我很高兴的,因为又可以将学校的唱机(中华牌)借回家烧一番了,下周一广播体操前原位就可以,我用的唱针是铁做的,用钝了用一磨刀石上磨尖再唱,有时不知是没磨好还是放针位置不正,把胶碟好似车床般地车出一丝多圈胶丝,见状,死了!真怕弄坏唱片,结果重放时又不易发觉,当时单声道只能有声就好,谈不上音质,后来老师也没发觉,我才放下心头大石。松香味兄:可见你是用心之人 。



TOP
98#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1-9-21 16:48:00 发表
很多理论上非常好的器材,其实际表现很一般.轴承唱臂和正切唱臂都各有优劣,要是轴承唱臂一无是处,早就被市场淘汰了.常言道:针无两头厉.

同样升压牛的使用也自有道理.BRINKMANN,NAGRA,EMT等旗舰级别的唱放照样内置升压牛,问题是你的升压牛的质素和整个放大线路的质素去到哪里?

没有能力玩好正切臂不是你的错,每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或者在另一个领域你就是强人。
没有能力玩好正切臂,确又喜欢黑胶,支点臂就成为了选择,这就是支点臂存在的原因。
但如果因为存在很贵的支点臂,并认为可以和正切臂一较高低的话,那将是贻笑大方了。
正切臂玩的就是能力!!!
轮驱盘、升压牛同样也是这样,我还是再拿饮食来比喻:
因为有些味精也很贵,不需要太多的食材、不需要太多的配搭,只要加点味精,就可以熬出一煲味道浓郁的汤了。
这番话你跟普罗大众讲或许会得到支持,如果是对着美食家讲的话,同样会贻笑大方。
TOP
99#

回复 98# 阿杰 的帖子

近年发现,支点臂也一直在发展当中,并非停滞不前,有些我们认为支点臂无法克服的缺点,随着新型材料和更精巧的工业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
当然,如果从理性数据去分析,一些经典的古董器材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甚至是一些致命的缺陷,但不能否认的是音响除了技术性指标外,审美取向也有很大因素。另外,我们听音乐,玩音响都是图个心情,一套器材,只要能让自己心情好的自然就是耳中的HIEND。除了器材的声音品质与风格,其它如历史内涵,收藏价值,甚至外观设计都可以是欣赏的内容。
TOP
100#

薄膜唱片的确是很难谈得上什么音质,记得有资料说频响上限只有7~8KHz(-10dB),由于当时的唱针(中华牌唱头)基本上都是“人造宝石”(酒石酸甲钠晶体)针尖,很粗燥不耐磨,使用几十小时音质就明显变差了,因此实际播放读取到的高频上限往往还达不到7~8KHz(-10dB),放大器也就常使用RC、LC电路对5~6KHz以上高频进行补偿提示,至使整体声音失真非常明显。哈哈!不过当时仍然是折腾得很强劲哦,回想起来,仍然可算是快乐时光。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