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们来谈谈木心吧? [复制链接]

查看: 20775|回复: 57
41#

这个编者是谁呀,胡乱吹嘘。林肯中心有个画廊,正式名称The Lincoln Center Art Galleries,展出一些现代和当代艺术作品,免费观赏。是一个很小的地方,根本不是国家画廊,在纽约的各类博物馆和画廊中,甚至有点默默无闻。 这样说来,“观众踊跃,佳评如潮”两句说不定水份也不小。


当然,这些与木心无关。



编者按:今年六月,木心先生应请在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国家画廊举行展览,观众踊跃,佳评如潮,林肯中心总监专文颂扬)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15/12/4 15:24:00 发表
我没有全部看过木心的书籍,知道什么就说什么吧,谈些印象深的。木心是个多面手,他是个诗人,对西方哲学也比较了解,哲学和诗歌在本质上很接近的。谈到哲学,有些朋友可能会觉得比较虚,也比较悬。我个人其实也只读过一些比较表面的东西。在台湾《联合文学》对他的采访,木心的一些话还是比较有见地的,我摘录一段给大家看看,是谈读哲学,读历史有什么用的?这段话我有感觉,以下为转载:

问:“文化浩劫”那段时期,您如
TOP
42#

原帖由 qsyd 于 2015/12/10 23:47:00 发表
这个编者是谁呀,胡乱吹嘘。林肯中心有个画廊,正式名称The Lincoln Center Art Galleries,展出一些现代和当代艺术作品,免费观赏。是一个很小的地方,根本不是国家画廊,在纽约的各类博物馆和画廊中,甚至有点默默无闻。 这样说来,“观众踊跃,佳评如潮

有可能不够严谨,这段话是我转载的:
http://book.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1_12/21/11476612_2.shtml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3#

吹捧过头了
TOP
44#

木心《文学回忆录》两个大部头,一千多页,目前还没看完。我做了笔记。这部文学史适合文学入门,比较通俗易懂,但是木心有一些观点,还是有一些意义的。我挑一些木心的文学观点和大家聊一聊。有一些观点是有争议的,请大家有鉴别地对待和讨论。

1、林风眠的故事。在大劫难前夕,林风眠销毁了很多自己的作品。当时林风眠这样想:作品没有了不要紧,只要人还在就可以重画。其实估计错了。后来林风眠发现他再画不出那些作品了。因为环境变了,人的激情不再,即使有时间,但也就无法恢复当年的状态了,因此艺术作品销毁了就销毁了,即使后来再搞创作但无法重现昔日雄风了。

2、文学不要写政治。不能拿小提琴去杀敌。要杀敌就搞军事、政治。文以载道的观点有争议,木心不主张。前段时间有网友批评郭沫若就是这么回事吧。对于罗曼罗兰和傅雷也是有争议的。不过对罗曼罗兰所写的贝多芬,我个人还是非常推崇的。不过木心有不同看法。木心非常推崇陀思妥耶夫斯基,不过对高尔基,木心也不责备他的,高尔基是救过很多人的。

3、真正伟大的艺术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艺术突前,艺术家隐身其后的;一类是艺术家凌驾于艺术之上的。我个人感觉木心说得非常好!

4、艺术不能是思想的图像,因为艺术是超越哲学之上的。这个观点非常有特色。

5、对古希腊的向往。普希金就是深受古希腊文化影响的,他学习和模仿古希腊。当然极度推崇古希腊的,还有尼采和海德格尔这些人,更不要说米开朗基罗了。尼采早年在巴塞尔大学任教讲的就是古希腊语言学

6、高度赞扬屠格涅夫。写农村,屠格涅夫用的是人性的观点,人道的立场,屠格涅夫的作品至今还有高度的可读性。反对以阶级斗争的观点来写作,反对概念性。

7、文学家一定要有哲学和诗的基础。艺术作品里的鸿篇巨制要依靠强大的人格力量和深厚的艺术功底。哈代、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曹雪芹在哲学、史学、文学上的修养是非常深刻的。

8、书还没看完。这套书不难,但看起来要有些耐心。木心个人的对文学和艺术的一些看法还比较有意思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5#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15/12/27 19:56:00 发表
木心《文学回忆录》两个大部头,一千多页,目前还没看完。我做了笔记。这部文学史适合文学入门,比较通俗易懂,但是木心有一些观点,还是有一些意义的。我挑一些木心的文学观点和大家聊一聊。有一些观点是有争议的,请大家有鉴别地对待和讨论。

1、林风眠的故事。在大劫难前夕,林风眠销毁了很多自己的作品。当时林风眠这样想:作品没有了不要紧,只要人还在就可以重画。其实估计错了。后来林风眠发现他再画不出那些作品了


精彩!!!
您的时间在那里,您的成功就在那里!
TOP
46#

原帖由 eric 于 2015/12/27 19:57: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15/12/27 19:56:00 发表
木心《文学回忆录》两个大部头,一千多页,目前还没看完。我做了笔记。这部文学史适合文学入门,比较通俗易懂,但是木心有一些观点,还是有一些意义的。我挑一些木心的文学观点和大家聊一聊。有一些观点是有争议的,请大家有鉴别地对待和讨论。

1、林风眠的故事。在大劫难前夕,林风眠销毁了很多自己的作品。

多谢E版鼓励。:)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7#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15/12/27 19:56:00 发表
木心《文学回忆录》两个大部头,一千多页,目前还没看完。我做了笔记。这部文学史适合文学入门,比较通俗易懂,但是木心有一些观点,还是有一些意义的。我挑一些木心的文学观点和大家聊一聊。有一些观点是有争议的,请大家有鉴别地对待和讨论。

1、林风眠的故事。在大劫难前夕,林风眠销毁了很多自己的作品。当时林风眠这样想:作品没有了不要紧,只要人还在就可以重画。其实估计错了。后来林风眠发现他再画不出那些作品了


钦佩shinelb兄看书的认真态度。
木心从小家境很好,博览群书,但他的文学天赋似乎不够一流水准,作品中‘作’的成分太多,算不上大气天成,但这不会影响他评介文学的匠心斋气,所以我始终认为他最有价值的书就是这部
《文学回忆录》。况且《文学回忆录》的过程和后来的成书别有历史风味,再加上陈丹青的极力推崇和在《文学回忆录》中精彩的后记也确实是锦上添花,将来的中国文学史应该会有《文学回忆录》的一页。
TOP
48#

原帖由 jm 于 2015/12/28 19:06: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15/12/27 19:56:00 发表
木心《文学回忆录》两个大部头,一千多页,目前还没看完。我做了笔记。这部文学史适合文学入门,比较通俗易懂,但是木心有一些观点,还是有一些意义的。我挑一些木心的文学观点和大家聊一聊。有一些观点是有争议的,请大家有鉴别地对待和讨论。

1、林风眠的故事。在大劫难前夕,林风眠销毁了很多自己的作品。


看过几眼,感觉上比较认同这位jm兄的说法。
TOP
49#

回两位兄台:前面我也谈了一些看法。我读木心的《文学回忆录》有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我自己很久没读文学史了,觉得木心这本还不错,不过我认为木心这本书其实也不是能够名垂青史的著作。这套书其实很通俗的。
二是因为木心谈文学是从“世界”这个角度来看问题的,他认为他去美国最大的收获就是开阔了眼界。我想了解,一个今天在美国的艺术家都思考一些什么问题。木心的思想主要是《圣经》,古希腊思想,尼采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对他的的影响。他也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他很推崇嵇康。

木心这套书,不是什么经典的著作,但在今天,可能还有一定价值吧,这和国内的环境有关。就象周国平在80年代写的《尼采》,虽然今天已经很少人再提起,但在当时改革开放的年代还是很有意义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0#

木心推崇西方文明和价值观,也不忘中国传统思想。我感觉木心的思想还是非常不错的。陈丹青他们推广木心,可能也是基于这个初衷。上面我谈到周国平,其实他在80年代写的《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之所以大受欢迎,也是时代的需要,因为尼采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西方文明和价值观。今天,国内对西方的《圣经》以及著名的经院哲学思想家托马斯阿奎那都持一种肯定态度,傅佩荣在谈到托马斯时都充满一种溢美之词。

木心的思想是很有可取之处。他在《文学回忆录》也谈到很多有争议的话题。大家如果有兴趣,我都可以谈一谈,不过对文艺思想这些,我也仅仅知道皮毛而已,论坛里应该有很多文艺工作的专业人士,我也希望你们谈一谈。我罗列一些木心有争议的话题,都是他书上说的。

1,罗曼罗兰概念化。
2,罗丹是个粗人,没有文化。
3,冯至模仿里尔克。
4,徐悲鸿不懂艺术。(这确实是木心所说的)
等等。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