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巴赫康塔塔,最初感觉听来听去大同小异,外行看热闹嘛。但每当静下心来,慢慢品味,这幅宏大的画卷就在面前渐次展开,每段合唱,每曲咏叹调,都越发变得丰满起来,它们咏唱着出世的诗篇,倾诉出的情感既深且厚,淡泊中透露着坚忍的力量,是感恩,是赞叹,也是发自灵魂深处的独白。而随着进入一部部“新”的作品,丰富的乐思不断呈现,曼妙的旋律层出不穷,结构之完美均衡也令人击节。最喜欢在夜静时听那些悠婉的咏叹调,独奏双簧管或小提琴总是轻轻地唱和着,管风琴则在背后幽幽地鸣响;也喜欢在狂喜的合唱和管弦齐鸣中飞升至人宇圆融的境地。我再也不愿错过任何一部能听到的巴赫康塔塔了,这就是心灵的归宿,它们将继续伴我度过内心富足平静的每一天。
我的老巴赫,您的灵感到底是从何而来的呢?这些康塔塔,占据了巴赫作品的差不多一半篇幅,主题只有一个:赞颂上帝,宣扬耶稣的教诲。这主题与我们大部分人看似遥远,巴赫却为之谱写了他最动人,最富于人性光辉和生气蓬勃的音乐,他让我们相信,上帝就是爱——大爱,是仁慈、悲悯之源,而俗世间的所谓“爱”,实则只是物欲。这些音乐有相对固定的内容框架,但绝没有应景之作——为雇主干活,还可以忽悠应付,为上帝作曲,能不付出全部心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