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与BACH小无(陆续上传15个小无版本收藏图片) [复制链接]

查看: 14714|回复: 109
1#
BACH的小无我想是许多发烧友都非常喜欢的一部作品,也是我最钟爱的作品之一。有许多朋友们都发过帖子谈过对这个作品的感想和版本的比较,让我受益匪浅,可能是和这个作品有太深的感情所以一直不敢下笔,最近开始在为下学期的课作些准备,我想尝试侧重从乐曲本身结合乐谱及手稿的影印本加上自己所收藏的CD版本做一个全景式的赏析,希望得到各位大侠们的帮助。[upload=jpg]Upload/20057919472612114.jpg[/upload]
(我用的谱子就是谢林编订弓指法的这个版本)
最后编辑音乐书生
分享 转发
TOP
2#

       在BACH的时代,演奏这些作品应该还不算最难,但是拿到今天,对于很多演奏家都是极大的挑战,我们知道为了给小提琴以充实的音乐,BACH尽可能的运用了和声对位的技法,当时的小提琴使用的是比较低的琴码,码子的平面也比较平坦,不象现代的码子有比较大的角度,加上弓子也比较松弛,和现代的弓子是不一样的(现代的琴弓是1785年左右法国人托尔特改良的),所以今天来演奏这些有大量和弦的作品是相当有难度的。
TOP
3#

[upload=jpg]Upload/20057921334294984.jpg[/upload]

第一次学习在这个作品的时候,用的是加纳米安编定的版本,后来用的最多的就是谢林的这个版本。刚看到第一奏鸣曲柔板的谱子吓了一跳,好多32分甚至64分音符,心想这可怎么拉啊,后来才知道这个作品是可以按16/16拍子来演奏的。这个乐章的演奏需要非常好的右手控制,最后一个音应该按标准是演奏16拍,绝对的考验基本功,这个乐章也是现在国内外比赛中被参赛选手选用最多的。
TOP
4#

是专业人士所做,高,帮顶,我也是巴赫迷
TOP
5#

第一次接触BACH小无是在满小的时候,那时候大约小学5年级,我那时侯的小提琴老师给我拉了几段第三组曲,印象特深的就是第三组曲的前奏曲,当时还小,只知道拉的是BACH的作品,不知道是奏鸣曲或者组曲,拉的时候也不觉得特别的难,随着年龄的渐长,深深的感受到了这部作品之难,当初三第一次学习第一奏鸣曲柔板与赋格的时候,我惊叹于小提琴谱子也能写成这个样子,说来不怕大家笑,一开始的时候心里总是在骂,这个BACH,怎么把小提琴曲子写的这么象钢琴曲,让我怎么拉呀。再随着年龄及阅历的增长,音乐知识的丰富,我开始爱上了这部作品,越来越了解了这部作品的伟大,虽然它或许是所有拉琴人一辈子都无法诠释好的作品,但我觉得我与BACH小无的距离越来越接近了,时常会枕着小无的琴声入睡,洗去一身的疲惫感。
最后编辑音乐书生
TOP
6#

.
最后编辑An-die-Musik
TOP
7#

[upload=jpg]Upload/2005792032333065.jpg[/upload]

油画 J.S.巴赫肖像
埃利亚斯·戈特洛布·豪斯曼(Elias Gottlob Haussmann)绘(1748)
美国普林斯顿威廉·H·沙伊德先生(William H. Scheide)藏
TOP
8#

好一个详致的备课笔记!

音乐老师真用功!

这样的帖子在发烧论坛当属绝无仅有!

愿闻其详!

继续期待后面更精彩的!!!

谢谢您!!!

[em26][em26][em26][em26]
TOP
9#

[upload=jpg]Upload/20057106565760402.jpg[/upload]
TOP
10#

[upload=jpg]Upload/20057107265014970.jpg[/upload]

第三乐章西西里舞曲及第四乐章急板的手稿影印谱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