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13141516171819» / 5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闭关两年,呕心沥血,誓把ATC SCM7推烂熟 [复制链接]

查看: 718664|回复: 523
151#

回复:闭关两年,呕心沥血,誓把ATC SCM7推烂熟

继续学习!!
TOP
152#

回复:闭关两年,呕心沥血,誓把ATC SCM7推烂熟

8TC是多股绞合结构线,优点是中高频密度感不错,缺点是声音的聚焦不好,低频会有一些散。
电子邮件:kevin_jfy@163.com  电话:13381702856
淘宝:http://shop62641602.taobao.com/
TOP
153#

回复:闭关两年,呕心沥血,誓把ATC SCM7推烂熟

前两天听了ATC SCM7感觉动态很不错.
ATC SCM7是不是有老版新版之分,区别大不大?
TOP
154#

回复: 闭关两年,呕心沥血,誓把ATC SCM7推烂熟

原帖由 Genius 于 2007-11-6 12:19:00 发表
前两天听了ATC SCM7感觉动态很不错.
ATC SCM7是不是有老版新版之分,区别大不大?


新版的声音更开扬一些,高频更好推一些。另外听说新款的低频改善了某种线性技术,不是很清楚了。
人生应该是多彩的,我愿以我有限的生命去体验生活的五彩斑斓。
人生又是有限的,我将用永不满足的精神来充实自己的生命。
一个奇妙的世界:http://sprsong.taobao.com/
TOP
155#

回复: 闭关两年,呕心沥血,誓把ATC SCM7推烂熟

[Kimber的用法]

呵呵,喇叭线也有用法么?

其实我是想要提出来表示重视,就是音箱后面的双线分音,有四个插座,8TC有正负两个线,两根线插4个座,去掉正负插反的情况,一共有4种插法:“高进高出”、“低进低出”、“高进低出”和“低进高出”。不同的音箱,不同的线,适合不同的插法,对于我的系统来说,或许对于很多系统来说,8TC+SCM7的组合我认为低进低出更加全面一些。因为ATC的特点就是它的中低频,一定要把信号最直接的先给中低频单元,才可以发挥它的优势。虽然高进高出可以改善高频,但是我觉得得不偿失,而且高频可以听过其它部分来调整,而且足够调整。

8TC还有一个地方要注意,就是做头子的地方要拆了一部分编织,做成两根线分装头子,这时候有一点要注意的地方,非常关键,和跳线一样,下面跳线的地方我再细讲。

对于选择8TC喇叭线,低进低出的方案下,我认为跳线的选择一定要谨慎选择。我试过两种方法不错,一种是截取一段8TC或4TC,拆成两根用。不过这里要注意一点。拆了之后千万不要把线扭成一股就做成跳线了,这样做中频的密度和高频的空气感全丢了,直接扭成一股引入的电感足以破坏音乐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样对于喇叭线做头子的地方也一样,千万不能扭成一股。



给一个错误的做发的图片。

这是错误的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像编辫子一样的方法,三根辨一下,三根编好了就可以做跳线,要求高点就找三根编好的再编一下,一共9根。
8TC喇叭线做头子的地方是8根,没办法了,只好仿照4TC的编发来编织,有点难度,为了好声音,再说也不用你花钱,就是编编头发么。


最后,我觉得跳线直接拧上就好,不必要一定做头子,而且越短越好,一定要尽可能的短,走最短路径。很多标准跳线都是10cm,太长了,实际按照自己的接线端子距离,按需截取就行了,我自己的大概5~6cm就够了。


[下面说第二种跳线做法]
8TC或4TC拆了做跳线的高频空气感和自然度仍然不够滑顺,这时候一定要上银线了,例如我现在使用的是在向华买的16cm的纯银扁片,做成原跳线的样子,接上,高频空气感好很多。其它的很多银线可能都会不错,现在V-cap还有14AWG的单晶纯银线。

我下一步升级跳线的设想是下次进货的时候顺便捎点V-cap的单晶纯银线,14AWG,大概是1.62mm直径。我的想法是打开后盖,直接把这个银线焊在分频器上,可能会效果最好。但也听说焊接不如压接,头痛。
最后编辑sprs 最后编辑于 2007-11-06 16:05:37
TOP
156#

回复:闭关两年,呕心沥血,誓把ATC SCM7推烂熟

兄弟,如果是落地箱,还是低进高出平衡一些,如果采用低进低出,三频段不平衡,低频量过多,而中、高频量感、延伸不足的呀,这是我的意见。
TOP
157#

回复: 闭关两年,呕心沥血,誓把ATC SCM7推烂熟--第四章:线材

原帖由 lry3676000 于 2007-11-6 15:46:00 发表
兄弟,如果是落地箱,还是低进高出平衡一些,如果采用低进低出,三频段不平衡,低频量过多,而中、高频量感、延伸不足的呀,这是我的意见。


对,我说的是对于我的SCM7,特别是在我的系统当中,也因为有8TC线本身低频的问题。这个对于每种喇叭,都有要去试验了。
TOP
158#

回复:闭关两年,呕心沥血,誓把ATC SCM7推烂熟--第四章:线材

提个建议,你忘记一个音响的基础啦,说说电源啦,否则,电源搞不好,你谈的一切都是枉然的呀,这是好帖子,DD!
TOP
159#

回复: 闭关两年,呕心沥血,誓把ATC SCM7推烂熟--第四章:线材

原帖由 lry3676000 于 2007-11-6 17:11:00 发表
提个建议,你忘记一个音响的基础啦,说说电源啦,否则,电源搞不好,你谈的一切都是枉然的呀,这是好帖子,DD!



提醒的是,就是惭愧在电源部分,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东西。(电源线在线材部分叙述)。我也透入过几百元元,我得到一个结论,在这样的投入下,基本上不处理比处理好。就是说,不管是什么滤波还是什么智能稳压之类的全部都不要用,而且如果你发现你的插线板里有电感,或者CD机的电源插尾座里面有电感,一并去掉。

总之电源部分没有太多好建议的,比较惭愧,只有两个忠告吧。对于系统平衡,高频处理没有毛刺的系统:
1)小投入下,处理不如不处理。要上就上再生电源或者隔离牛。
2)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见到一个电感拔一个电感。什么滤波,什么精密稳压,全部都去掉。


基本上遵守以上两点,当地供电又没有大问题的情况下,就不会犯大错误,顶多声音不够宁静,但是声音相当有生命力。
最后编辑sprs 最后编辑于 2007-11-06 17:28:06
TOP
160#

回复: 闭关两年,呕心沥血,誓把ATC SCM7推烂熟--第四章:线材

  原帖由 sprs 于 2007-11-4 13:41:00 发表
测墙的距离还凑合,离后墙的距离还是太近了,你现在的声音应该低频还会稍稍有些驻波,搞不好中高頻可能还会有些压迫感。造成声场深度不够,有些张力过大。

所谓黄金分割点指的是音箱发生面到后墙的距离和到前墙的距离比为0.6x:1。以你的房间长度,1.3米:2米应该是比较合适。你尝试再把音箱前移,你会发现声场深度改善很大,声音压迫感变小,声音会轻松开阔一些


确实如sprs兄所说,之前低频会有些轰,中高频有压迫感,而且声音一到9点之后高频就有些次耳。听了sprs兄的指点,昨天把箱子前移了20CM(离后墙1M),侧墙和两箱之间的距离没变,一听,声音改变太大了。。。声场大了一圈,音场宽松了,压迫感全无,声音鲜活了许多,貌似功放推力也大了,体会到被包围饿感觉了。。。唯一的缺点就是感觉箱子离我人太近了,因为沙发的靠垫比较厚,所以我头离后墙也有30CM ,这样箱子离我大概只有1M7 。。。有些不太习惯。。。、但是总体改善效果真的令我非常满意,真的是非常感谢sprs兄,让小弟的老婆变漂亮了:lol 另外因为箱子前移 ,现在第一反射点无任何处理,但是高频也不觉得次耳,还需处理吗?原先用的是两块50X50的坐垫感觉效果还行,后来买了两块名庄良兄的扩散+吸收的扩散板,朋友来听了后感觉高频吸的有点过了,就把两块版给卸了,一直放在箱子的侧墙来改善柱波,我上些前段日子照的图吧,请兄再一一指点哈
最后编辑diashuai85 最后编辑于 2007-11-07 09:11:55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